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1958-1961与降水有关的灾害指数 -- 龙驹坝

共:💬3 🌺1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1958-1961与降水有关的灾害指数

有人说,这样的良心,不要也罢.我不行,脸皮还没那么厚. 而且家里人是挨过饿的, 舅舅当年为挨饿的母亲偷了公社(?)的红薯,被吊起来打. 7,8岁的小孩子啊.

有人通过计算当年的粮食产量对饥荒的事实哧之以鼻. 也不想想,那是正常年代么.其他网友也都说有人守着粮仓饿死.普通人,那里去找吃的?算了,这个逻辑吵起来没完的. 还是数字说话吧.

当然,数字虽然是死的,人却是活的,怎么解释,各花入各眼,不予评论.

人都说人定胜天,其实不过是个安慰,中国这个农业大国,天气状况是会严重影响农业收入的.手头正好有一些中国降水量的资料.我不是学统计的,以下分析很可能有漏洞,欢迎指正.

至于当时的中国是否有其他灾害,没有资料,不敢断言.

这个研究其实有人做过, 链接出处,自己再重复一遍,放心些,也少浪费些口水.

特别说明一下,资料2虽然是鬼佬的网站,却是中国人自己做的数据.有疑问,大可跟原作者联系.

另:本文只在西西河发表, 谢绝转载.

资料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灾害性天气数据库

链接:

[URL=] http://www.cams.cma.gov.cn/htdocs/21_zhsjkcx_hldj.htm[/URL]

基本情况:

中国100个站点510年(1470-1979年)旱涝指数, 旱涝等级采用五个等级表示各地的降水情况,即1级—涝、2级—偏涝、3级—正常、4级—偏旱、5级—旱

结果:

1. 全国所有站点在510年中的平均指数为: 2.949505,取整为3; 标准差为1.148462877,取整为1. 我个人认为,如果某年全国的平均指数在 2.5-3.5之间(误差在标准差的一半),则属正常年份;

2. 1958年全国平均指数为2.82, 标准差为1.183898713,正常;

3. 1959年全国平均指数为2.87,标准差为1.228080542, 正常;

4. 1960年全国平均指数3.23,标准差为1.108780384, 正常;

5. 1961年全国平均指数2.98,标准差为1.238930787,正常;

资料2:

the Univesity Corporation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链接:

[URL=] http://www.dss.ucar.edu/datasets/ds578.1/[/URL]

基本情况:

1951-1990中国160个地面站统计的月度降水及表面温度.

方法:

1. 考虑到各个地方降水量对旱涝程度影响不一样 : 北方平均降水比南方要少,北方某地年降水100mm已经要谢天谢地了,这个数字放到南方就可能是旱灾:

2. 考虑到每月降水量对对旱涝程度影响不一样: 1月降水少很正常, 5,6梅雨降水少就不正常了;

3. 各地每月降水分为5级(mean:当地月度平均,std当地月度标准差):

a. 小于mean-2*std: 旱, 取值 5;

b. 大于或等于mean-2*std,小于mean-0.5*std:偏旱, 取值 4;

c. 大于或等于mean-0.5*std,小于mean+0.5*std:正常, 取值 3;

d. 大于或等于mean+0.5*std,小于mean+2*std:偏涝, 取值 2;

e. 大于mean+2*std:涝, 取值 1;

4. 根据3,取年度平均为当年旱涝指数, 将各地年度降水分为5级(mean:当地年度平均,std当地年度标准差),方法同3

结果:

1. 全国所有站点在40年中的平均指数为: 3.04703125; 标准差为0.873177211. 我个人认为,如果某年全国的平均指数在 2.6-3.4之间(误差在标准差的一半),则属正常年份;

2. 1958年全国平均指数为3.01875, 标准差为0.95477532, 正常;

3. 1959年全国平均指数为3.5875,标准差为0.755587156, 偏旱;

4. 1960年全国平均指数2.79375,标准差为0.801703179, 正常;

5. 1961年全国平均指数3.31875,标准差为0.85687655,正常;

结论:

1958年整体上来讲属于大熟之年,1959年稍有旱情,但不至于到全国伤精动骨的局面. 60,61年均属正常年份.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