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今宵酒醒舞龙泉 上 -- 中虎步兵

共:💬23 🌺3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有理,但是……

虽然这层数是以数级而迅速增加的,但我想如果从冶炼的角度来看,恐怕还远谈不上均匀。当然这是抠字眼了

我的看法是,生熟铁的锻打目的并不在于使二者整体融合成含碳量合适的合金,那应该是熔铸工艺的活计。这种锻打虽不能使剑的整体含碳量均匀地达到冶炼意义上的理想水平,但是随着高碳与低碳Fe的接触面积不断加大,在接触面上还是出现了融合,其中必然有一些地方的含碳量是正好达到了理想水平的。这些理想水平的区域形成了一个复杂绵密的三维立体网络,或者说整把剑就是一个以不同含碳量的钢为骨架、镶嵌着生铁以及熟铁的整体了。这样的结构或许未必能够比得上今日的全钢利剑,但是对于当年的铜器以及尚不成熟的铁器(非钢质)而言,应该还是具有相当优势的,也就是“刚柔相济”了,或者说是“硬韧兼顾”

但是这样不同材料的旋焊恐怕只会导致更高的内应力,这是为了在当时技术条件下追求“硬韧兼顾”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我对锯齿说的怀疑正来自于你举的那个例子。很简单,如果说锯齿这么好,为什么古代刀剑不见采用?冻肉刀水平的锯齿加工对于古代的能工巧匠来说绝对是小菜一碟,不仅细细锉一圈锯齿的加工量应该是远小于千万次的折叠锻打,而且还不那么容易出废品问题。况且,锯齿发挥作用通常在于切割,对于以刺为主的剑而言,所能发挥的作用恐怕很有限

你最后举的那个令人痛惜的例子我也听说过。其实何止钢刀铁剑,铜器时代的先祖不就已经有了很多令我们今日都要为之惊叹的工艺吗。在此要对他们致以深深的敬意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