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盛世如何亡国──谈汉朝的衰弱 -- 凌云雕龙

共:💬20 🌺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盛世如何亡国──谈汉朝的衰弱

 

  一、前言

 

  历朝盛世常因军队腐化、然后就变成乱世,常有正规军打不过农民:

 

  像秦虽灭六国,却被揭竿起义所破,昔日的虎狼之师,早已变成消失的地下军团;

 

  明朝开国兵力强盛,能驱赶蒙古骑兵,但是在末年却被流寇、倭寇或是关外野人所击溃;

 

  唐初扫平群雄,统一天下,却在安史之乱及黄巢起义一蹶不起,那支横行天下的唐军,早已不复存在,事实上安史皆为蕃将,哥舒翰也是蕃将,连郭子仪也借蕃兵来平乱,奇怪的是应该支持唐朝的唐军,在李渊、李建成及李世民时雄霸天下的唐军武力,早已荡然无存,所以蕃兵蕃将才能登台表现。

 

  至于清初八旗入关,版图辽阔,但是后来也是欲振乏力,撇开外国的侵略,英法联军及日俄侵夺先不讲,太平天国及捻乱回乱等,八旗早已不能再战,若非有绿营加入,此时早已亡国,对内已如此,若再加上对外,不亡也难。

 

  以上亡国最大的因素,就是中央军队因故无力,所以秦亡明灭,唐殁清死。

 

  由盛转衰,前人所述甚详,兹不赘述,以下讨论另种方式,即鼎盛时的蜕变。

  不独汉比四邻,唐亦比五舍强,不能以敌人太弱就瞧自己不起,再怎么说唐还是天可汗,各国皆朝,连日本都要派遣唐使,十九次来朝。

 

  大国的风范就是要人来朝,强国的地位端视谁去谁家。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汉唐不言强,匈奴、鲜卑、突厥、吐蕃已称臣,观点不必自夸,看别人如何评价就知道。

 

  二、东汉末年

 

  东汉国家武力相当强大,即使国家四分五裂,仍能向外压倒一切,如曹操远征乌丸及匈奴、曹彰破鲜卑,孔明征南蛮,以及东吴平山越,状况皆为一面倒。

 

  汉末之乱始于诸侯群起,然而昔日皇甫嵩及朱隽等人以大军剿平黄巾贼,怎么后来反而变成刘备、曹操及孙坚这种小将来争夺天下呢?天子禁军未审下落如何呢?左将军皇甫嵩屯守扶风郡时,拥兵三万人,后来被董卓征召当城门校尉时,就离开了这三万兵的指挥权。还有盖勋等人都一样,凉州兵团几乎被董卓并吞。实际上董卓、皇甫嵩、朱隽、盖勋等人原本就是汉朝的正规军将领,也就是国家武力仍在,有变的是将领的忠诚,一但拥兵自重,不肯接受中央政府节制,乱事就来了。刘备曹操等人以募兵割据地方,亦是同样道理。

 

  国家武力虽强,但是失去控制,视同没有武力,天下所以变乱。

 

  而且汉末亦无人再重视气节,昔日汉臣,如今皆来欺凌君上,原因就在中央政府的皇权衰弱。

 

  汉光武帝在西汉末年就是普遍看到所有人(包括士大夫及武将)的忠贞爱国之情荡然无存,因此而令王莽崛起,铜马赤眉大乱,国家不是没有武力,只是被有心人所利用,所以汉光武帝特地奖励气节,表彰忠孝。但是人的野心是无法抵抗,刘焉、刘表等人虽是宗室,还不是割地自绝中央,不受节制,早有自立之意,至于刘备、袁术、袁绍、曹操等人,更是拥兵自重,虽号称忧国忧民,实际上就是推翻汉朝,自立另外的朝代。

 

  古文谋叛,今言革命,革命当然是革别人的命,实则推翻前朝,两者实际相同。

 

  当时汉朝意识高涨,言必称汉,不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等豪言,还有连周瑜在《赤壁请战策》提到:“为汉家除残去秽。”这些人都是汉朝的忠臣,也打算为汉朝尽心尽力,甚至于孙坚越界救人,也是一切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只是盗贼攻击郡县,孙坚挺身保护郡县;但是孙坚攻击郡县,还有谁能保护郡县?

 

  三、后语

 

  国家兵力若安乐于纸醉金迷,军队实力连农民也打不过时,最后当然灭亡;

 

  国家兵力即使愈来愈强,甚至屡战屡胜,这也不是好现象,好戏正在后头。

 

  因为历史有个铁律,叫“军而优则政”,将领立下军功就会拥有政治上的权力,即所谓枪杆子立政权,只有很少数的将领打下江山后,自愿禅让或放弃所有权利。刘备、曹操及孙坚皆以镇压黄巾,立下军功而崛起;公孙瓒讨伐三州,袁绍攻拔四州,武力过后纷立刺史管理;刘表及刘焉斩杀地方豪族,挟汉官之名而实统地方,荆州及益州都是盛产带甲十余万的大州。

 

  点名细看三国群雄:兖州刺史曹操、冀州牧袁绍、荆州刺史刘表、益州牧刘焉、徐州刺史陶谦、号称豫州牧刘备、破虏将军孙坚、讨逆将军孙策、讨虏将军孙权、征西将军马腾及镇民中郎将张鲁等,以上全部官衔之上应该还有汉名,也就是大汉兖州刺史,大汉冀州牧...等,不是其它王朝,而是悉数皆为汉朝的汉官。很讽刺吧!汉朝的汉官割据大汉天下,导致汉朝灭亡。

 

  这也解释为何“文官要攻、武官要战”,对外拓展领土,对内镇压叛乱,当匈奴臣服于曹操、豪族被刘表镇摄,地方虽传捷报,屡立战功,但是洛阳的宫室被焚烧过后,街道长满青草,到处没有食物,臣属官职在尚书郎以下,都要出去砍柴以备炊煮,体力较差、熬不过灾难的人,就饿死在墙角间。没有人想要勤王,或是为中央效命,虽然在外族的眼中,汉军是一支很强的军队,只是没想到汉朝的中央竟沦落如此遭遇。

 

  这或许解释汉光武帝在逐鹿中原,统一天下后,阻止将领对西域用兵,或者放弃西域归附中国,改为崇尚礼义,巩固领导,强力对内组织,不再对外扩张,明帝、章帝都表彰气节为旨。反而是窦固的燕然山远征匈奴后,再来就是外戚干政,典型的立军功后必有所图。

 

  再看赵匡胤,统计周朝军队的交战中,只要赵匡胤在场几乎百战百胜,反之,没有赵匡胤在场则有胜有败,太平盛世当然没有机会,一但能够立功,机会也随之跟来,赵匡胤最后被黄袍加身。刘备虽屡败屡战,但是最后累积胜仗太多时,也就能称王、称帝以致三国鼎立。

 

  汉献帝不能控制曹操,曹操又不能在赤壁消灭刘备及孙权,曹操、刘备及孙权因而建国。臣属的强大,正是汉朝式微的表征。

 

  注:建安二十一年,曹操称王;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称王;建安二十五年,孙权称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