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六十年代的国土防空作战---瞎侃 -- 老拙

共:💬206 🌺117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六十年代的国土防空作战——地空导弹篇(3)

田在津发现,美国人已经掌握了萨姆-2导弹的制导频率。

而美国人在1962年U-2飞机首次被击落后,加紧了U-2电子战防御系统的研制和改装.很快,他们搞出了“12系统”,并加装在U-2飞机上。

这是一种电子预警系统。当飞机被萨姆-2制导雷达照射时,它能发现制导雷达的电子波束,测定制导雷达的方位,并以视觉和听觉两种方式向飞行员发出警告。飞机距离地空导弹阵地60公里以外时,系统通过耳机发出低音钝响声向飞行员告警,同时绿色警告灯闪亮;飞机距离地空导弹阵地60公里以内,耳机发出高频音响,同时方位指示器以一条亮线指示导弹阵地的方位。

现在看没什么了不起,不过是个电子方位测向仪。可在40多年前,却是尖端科技。还真把共军地空导弹部队给唬住啦。

1963年3月28日,U–2飞机从南期鲜群山机场起飞(兄弟曾经说过,共军情报一流,U-2不得不改从韩国美军机场起飞,看来不是瞎侃)到我西北侦察。经包头、乌鲁木齐一线飞往甘肃核工业基地上空,国防科委副所属地空导弹第四营进入一等战备。

10时55分,U-2飞至四营阵地以北、居建南以南地区。

敌机距我113公里,四营打开导弹制导雷达天线,当即发现目标。可敌机不再直飞我阵地,而是当即作转弯机动,向左绕飞,渐飞渐远,四营只得关闭制导雷达天线,目标指示雷达继续跟踪。敌机飞着飞着又向我阵地临近。距阵地98公里。

四营第二次打开制导雷达天线。好象有人告诉敌机,那家伙又一次转弯机动,与地空导弹阵地保持一定距离绕飞。

两次转弯,完成360度盘旋,敌机航迹在四营指挥所标图板上,留下一个粗黑的倒着的“8“,然后向前延伸溜走了。

神了,U-2就像长了眼睛,能看见四营阵地似的。

3、28日战斗失利后,空军派出工作组前往检查。工作组由空军高炮指挥部处长文绶上校(后任空军副参谋长)任组长、成员有总参作战部中校参谋杨辟溪、兰空副参谋长杨 怀念,空军技术部参谋王笃敏、田绍玉等人。火速乘车赶往西北。

检查结果:武器是好的,指挥也没有错误。

他们眼盯着地图上U-2留下的倒“8“字航迹琢磨起来。

为什么我目标指示雷达照射U-2,敌机没有反应,而导弹制导雷达天线一打开,敌机立即转弯?

文绶是个“老八路”,抗战时曾担任八路军总部报务员。他想起当年总部在太行山遭几万日军包围,就是因为日军使用电台测向仪交叉定位,发现了八路军总部的位置。他又想起田在津告诉他,美国人已经掌握了萨姆-2导弹制导频率。

难道U-2飞机也加装了电子测向测距设备?

当然,这帮土八路出身的空军不懂“电子预警”这个词,他们把它叫做:“能侦察我导弹阵地的玩艺儿。”

工作组给空军写出一份报告。在报告的最后,他们郑重写道:估计U-2装有某种无线电侦察设备,能侦察到我导弹阵地。

这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新问题。

听说原来是这么回事,四营的一位连长立即向工作组提出,既然U-2是利用对制导雷达电子测向测距的方法,规避我导弹打击,那么我们就晚点打开制导雷达!

按苏军条例,萨姆-2导弹制导雷达是在敌机据阵地100-120公里开机(3、28战斗是113公里开机),我们延迟到60公里左右开机,30公里发射。从制导雷达开机,到导弹发射,还有2分20秒的操作时间,够用了!

1963年6月3日,U-2飞机由温州入陆,经衢州、九江、武汉、襄樊、西安、天水向兰州飞行。9时8分,驻兰州地空导弹四营再次迎敌,在68公,65公里两次打开制导雷达天线,U-2立即转弯规避,又在四营的作战地图上留下粗大的“S”形回环的航迹溜走了。

看来60多公里开机还是早。

遇上这类问题,共产党有个“绝招”——“发动群众,开动脑筋想办法”。从地道战那会儿就是如此,“各村都有许多高招”,就是这么来的。你还别说,基本上都能解决问题,“打得鬼子魂飞魄散”。

空军党委号召地空导弹部队全体干部战士都来出主意、想办法。一时间,U-2成了地空导弹部队弟兄们的唯一话题,比现在世界杯期间还要专一。

高招就给想出来了——下回再说,要不又过5000字啦。

关键词(Tags): #六十年代#国土防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