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巨大的推手 - 85年以来中国政府为出口创汇增长所作的努力(1) -- 山而王

共:💬16 🌺9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巨大的推手 - 85年以来中国政府为出口创汇增长所作的努力(3)

起步之初,百事唯艰。

88年前后,机电办先后组织国家大厂的当家人到国外学习。学什么呢?什么都学。市场,经营,管理,公关,技术,销售。那时对于国际商贸中国有几个人懂的?什么样的产品、什么样的包装、什么样的价位才是人家想要的?怎样才能打开销路?

这里要介绍一点常识。在美国,象HOMEDEPOT、SEARS这样规模的商场是不会直接和厂家打交道的。他们一般有自己的供货商,这些供货商有的直接采购,有的还有更小的供货商。我们如何能打进这个层层链接里面去?

就算产品生产出来了,还有包装、运输、银行、海关呢。那真是一个自上而下不断教育培养学习摸索的过程阿。您去打听打听,许多厂里40岁上下担纲的搞外贸的就是那时被各个厂子送去什么外语学院培养出来的。要的是懂技术懂外语懂商贸的人才。今天这些私营企业大老板或者他们手下主抓技术和销售的能员干将,查一查根子恐怕很多都是从哪个国营大厂研究所出来的吧?

人才是一方面,寻找市场是另一方面。今天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何处都有中国制造,都有中国商人的身影。在资本追逐利益的本能下,无须政府的胁从扶助,中国制造已经成长壮大,敢于到国际市场上拼杀了。

然而当年,我们的无数厂家尚在学习起步。这些市场调查,铺路搭桥的事情就是由中国的政府官员一个一个国家进行的。您能想到的地方,基本上他们全去调研过了。您知道中国的拖拉机销往东南亚吗?您知道中国的汽车销往巴西吗?您知道中国的电信技术销往塞浦路斯吗?

调研回来,进行市场分析。但并不是说我们就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您别忘了,80年代的国内现状是基本没有私营企业,搞机电的很多企业以前是搞军工的。而且大部分企业技术落后设备老化。这就要引进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