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企业的竞争力,国家的源动力 小议中国的各类企业 -- 闯江湖

共:💬10 🌺3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企业的竞争力,国家的源动力 小议中国的各类企业

有个大题目在上面,先发一篇,小议中国的各类企业,按产权性质,分为如下5大类

1、非垄断型行业的大型国企

此类国企业历史悠久,关系盘根错节,问题积重难返。在这类企业做老板,做的都是短线买卖,无非向国家要各种优惠政策,短期内,把报表做得漂亮些,下面老百姓说些好话,捞够政治资本,然后升迁走人,离开这个是非之地。谁都知道这种企业,花开花落不长久呵!在这种企业做高管,权力固然很大,但在上级政府指导下,要收敛一些;何况有机会在官场上更进一步,为了仕途,也要小心行事,而且上任开始,大多有扭亏为盈的重任,嘴边也没有多少肥肉。此类企业多为省级企业,或者是原来是央属直辖的,搞不好,下放给地方政府了,目前,每个省都有若干个。有地方政策的扶持,这类企业想倒也不那么容易,大多处于半死不活状态,时不时作为政治道具,走走过场。

2、垄断型行业的大型国企,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譬如电力、通信、能源等等中央直属企业,一般在行业内都属于绝对领先的地位,主管领导大多来自于国家各个部委办局,一般在企业呆上一段时间,再去政府部门任职。

第二类,省级直属企业,在地方区域内的某个行业有垄断能力,这类企业的领导一般今年是老总,明年当厅长,后两年再过过老总的瘾...大家轮流干,在这样的企业弄点儿钱还是比在政府机关机会多啊!

掌管上述两种企业,都是美差,企业发展不用操心,有了机会就可以高升,一旦仕途不顺,那就在这儿养养老,顺手把下几代的生活问题解决了,反正日进斗金,有的是机会给儿女们发财。

3、在中央抓大放小的政策下,一大帮中小型国企,统统在地方政府的指导下,一锅卖啦!最后散伙的时刻来了,这些企业的高管们在跑路之前,和政府、买方坐在一起,三家分成,最后再捞上一把走人。这些企业大多为地市级企业,也有少数部属、省属企业。

4、中国的私企,俗话说“商不靠官,商不兴,官不靠商,官不发”,近些年来,此类风声水起的私企大多和政府部门有着紧密的联系,譬如房地产业以及一些海内外上市的私企。

还有一类就大玩空手道,今儿我收购A公司,明儿收购B公司,利用政策,用各种关联交易洗钱,把收购后的国企吸干走人。更有数不清的各类小型私企,利用各种关系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趁着机会捞上一票,要不就关门大吉。

5、至于外企,有两大类,制造类和贸易类两种,前者多为跨国公司,生产各类硬件、软件,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第二类大多为分支机构,向中国销售各种商品,造就了一大批各类分销商,一般总代理来自香港、台湾。

纳税方面,一般第一、第二类国企比较好,反正是国家的钱,多交点儿没啥关系,没有必要冒太大的风险去漏税。

至于私企,老板那些钱挣的可不容易,当然是各类手段都上啦,保住自己的钱袋子重要。

那些外企,通过各种合理手段,譬如和总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以及各种专利费,早就把大钱收回本国,没有必要和中国的法律过不去了,实在不行,私下再做点儿功夫就行了。

贷款,作为一个国有银行主管,你的放贷群体如上所述,那么给谁贷款,比较放心。

一般选择如下:

优:垄断型行业大型国企,特点:可靠,收益丰厚

良:非垄断型行业大型国企,特点:有上级领导批文,不会犯错,国家的钱,左口袋到右口袋

中:有政府背景的私企,特点:大家团结一致,富贵险中求

至于各类没名气的私企,当然不在考虑当中,向外企放款,政策性、成本面的风险太大,实在没有胆量。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