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冀鲁豫战场上的“哥萨克骑兵”(续三十九) -- 王外马甲

共:💬342 🌺1075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马甲兄, 这个骑兵第一师与骑兵团有什么关系?

练――“吃、住、走、打”为备战

  

  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中苏关系友好,新疆被称为中国可靠的大后方,所以当时除南疆驻守一个师外,其他地方基本上无驻军。1962年4月,苏联通过其领事的策动诱骗,在新疆塔城、裕民、霍城煽动6万边民外逃,劫走20多万只牛羊,并组成返乡团,企图颠覆新疆。为加强边防,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第一师奉命进驻新疆。

  骑兵第一师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主要承担穿插、迂回、包抄、突袭、剿匪等任务,屡建奇功。解放后,在天安门前,曾四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开国大典中的白马连、红马连便是骑兵第一师的缩影。

  1969年中苏边界自卫反击战后,骑兵第一师的主要任务转为坚固阵地防御,作战方针是:“依托天山,坚守平原,长期坚持,独立作战。”为适应“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 这一坚固阵地防御原则,1969年冬,骑兵第一师整编为陆军某师。1970年,笔者是该师二十二团后勤处的助理员,主要负责部队的吃、住和武器装备的保障。

  兵种及作战任务发生变化后,我师必须迅速调整训练内容,才能适应坚固阵地的积极防御。1970年1月,正值“三九”严寒,经中央军委同意,我师组成了由步兵第二十二团司、政、后三大机关参加的冬训指挥部,率领步兵第二十二团的八连、机枪连、炮兵连、侦察连计300多人,展开了冬季野营大拉练、大练兵,以便摸索经验,改革创新,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

  当时的野营大拉练、大练兵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主要围绕“吃、住、走、打”四个字进行,重点检验部队在冬季严寒条件下的生存能力、耐寒能力、适应能力、作战能力。

  吃――检验部队在严寒条件下的生存能力  

  按常规要求,步兵执行战备任务时,单兵自带的食品是“三生一熟”:“三生”即三天的生食,以大米为主;“一熟”即一天的熟食,以馒头为主。拉练的第一天,每人携带的“一熟”是两斤馒头、两斤水。新疆的冬季,野外格外冷,说滴水成冰,一点也不过分。部队携带的馒头和水,一小时之后全部冻得硬梆梆,馒头用刀切不动,用石头砸不动,用牙啃不动,每啃一口,只能留下几道浅浅的牙印。水与水壶冻成了一个整体,根本倒不出水,有不少水壶还被冻裂。战士们渴了,只好往口中塞几把雪。

  经过几十公里的急行军,部队做第一顿饭的地点选在西大沟。西大沟荒芜人烟,这也是指挥部有意安排的。指挥部安排好哨兵后,便令各连队迅速做饭。当时,部队装备陈旧,仍是很原始的埋锅造饭。冰天雪地,埋锅造饭绝非易事,至少要解决柴、灶、水三大问题。柴,发动大家砍些荆棘,问题不大。挖掘灶,的确困难。当时,地冻三尺,战备小铁锨根本无用武之地,一十字镐下去,最多挖个一厘米深的小点点。炊事班九个人,挖了半小时,累得满头大汗,竟没挖出一个锅灶。情急之下,炊事员只好捡来些大小不等的石头,勉强垒了个摇摇欲坠的锅灶。有了锅灶,水又成了问题,不要说自来水、井水、河水,就连牛羊饮用的坑水也没有。怎么办?“困难面前有战士,战士面前无困难。”只要有雪,就不怕没水。战士们不停地用铁锨、脸盆往锅里送雪,锅里的水面也不断地上升。虽然一锅雪一般只能化十分之一的水,但总算解决了吃水问题。携带的各种肉菜,除大白菜能切成丝、片外,其他肉菜都冻得像块石头,用刀根本切不动。饭做好后,盛在碗内,稍微吃得慢些,顶层就成了“冰淇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