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关于“工分制”的惨痛回忆 -- 嘎嘎
真正有过亲身经历的就会记得。
家父母公元1958年离开大学工作,都在京城他老人家脚下的国营大医院做主力医生。这是相当幸运的了。可家父月工资只有人民币56元5角,家母好一点,高一级,月收入62元整。这样的工资凝固了整整20年到公元1978年工资调级。
我家还每月固定支出35元赡养4位在外地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家父母一直完好保存20年间的汇款单据,厚厚一摞几百张。
剩下的月人民币83元5角,是我家3口加上一位残疾姨妈4人的全部生活费用。我的残疾姨妈和我家长期生活在一起,她没有工作收入,顺便照顾小时候的我。
等我上小学,公元1975年,姨妈开始工作,在北京的一家集体所有制服装厂,我清楚记得她那时的月收入,人民币18元整。
后来到1978年工资调整,家父母遇到了一个大困难。其实他们是1957年正式从东北地区的一所大学毕业的。但是由于抗美援朝,他们多留校一年到1958年离开大学,那多在校的一年却没有明确是算什么。20年后的工资调整,划线刚好到1957年。和家父母同时入学的比如上海医学院校的同事,没有受到抗美援朝的影响,是1957年毕业当年离校的,理所当然属于涨工资的范围。而家父母不明不白落在线外。我记得他们联络同学,花费浩大精力通过组织证明1957年毕业,多在校一年算工龄。终于赶上工资普调的班车。
这件事件的直接后果是等我报考大学时,全家一致的坚决不报名5年制大学(比如清华),坚决不学医(医学院校有的要6年),至于协和医科大学所谓的直读硕士8年更是坚决不予考虑。一定是4年制标准大学,到点毕业,立刻离开校园。
顺便说说,我上小学时还是5年制(按照规定正式从7岁开始入学)。由于冬季开学改秋季开学(好象是公元1976年),结果小学用了我5年半。上中学时,还有部分学校是高中2年制,结果我没赶上,初高中共花了6年。如果没有这些变动,我的初级中级教育本来可以10年完成的,实际上用了11年半。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 层
😄谢谢,有点和我父亲他们的背景相抵触:))) 嘎嘎 字344 2006-11-08 15:50:07
🙂那时候高中毕业就了不得了 brucecht 字0 2006-11-11 00:52:53
🙂在很长一个时期,初高中毕业生可以担任中小学教师 西北望 字1006 2006-11-09 06:57:44
🙂嘎嘎所言当年的工资水平不假
🙂你家较困难的主要原因是每月35元的固定支出。 njyd 字270 2006-11-11 03:23:10
🙂您所言不假 行路人pacers 字54 2006-11-10 01:37:38
🙂【文摘】事实陈述,我并没有驳斥过什么。 柏台史 字0 2006-11-10 10:22:18
🙂不同地区,“倒霉”人不同。 十八亩段 字288 2006-11-08 13:4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