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蛇!蛇!蛇! (上) -- 萨苏

共:💬50 🌺15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蛇!蛇!蛇! (下)

这说的是有个小兄弟在财主家打工养鸡,可鸡蛋总是丢。那年头没有劳动保护法,地主老财凶得很,发现了大怒,诬陷他做贼,把小兄弟痛打一顿。这小兄弟思想落后,被打了不思发动起义反抗压迫,反而对偷鸡蛋的恨之入骨。只是,鸡蛋就放在屋里锁着,而且在大柜顶上,不要说没梯子够不着,一般人连进都进不来,怎么偷呢?

小兄弟看着鸡蛋发呆,正琢磨呢,犯人就出现了。

谁啊?

是一条大蛇。只见这条蛇顺着房梁爬过来,到柜顶上垂下头来,一吸一吸的,一个鸡蛋就下了肚。蛇的肚子上鼓起一块,继续吸,转眼就吃了十来个,然后,缠住房梁一用劲,只听一阵咔嚓咔嚓,蛇肚子上的鼓包就不见了。这蛇贼悠哉游哉,扬长而去。

这下子可把小兄弟气坏了 – 你吃的舒服,让我顶缸,那有这样的便宜事儿?

一气,气出主意来了。

第二天,那蛇又来了,

还是十个鸡蛋,吃完了绕房梁上一缠。。。哎,今儿这鸡蛋怎么不碎阿?再缠,还是不碎。。。

没法碎,敢情这次蛇吃的蛋比较特别。那是小兄弟连夜用木头削的,蛇眼神儿差,没看清楚,吞下去十个木头鸡蛋那还有好儿么。

当夜,此蛇在府上乱滚乱缠,折腾得天昏地暗,草木披糜,财主家人吓得一个劲儿烧香磕头。

再折腾这玩意儿也消化不了阿。第二天,小兄弟在门外捡了涨死的大蛇,回来给财主说明事情的真相,索回了自己的清白。

这就是典型消化不良涨死的。

老拿纪先生说事儿,人说老萨不能说点儿别人没讲过的事儿么?您这话对。比如,蟒蛇吃东西先缠死,这个,萨就真听人说过,里面还有一段传奇。

所谓传奇,就是有点儿与众不同的东西。这次的蟒蛇又是比较不幸,它挑错了缠的对象。

蟒蛇缠了谁缠错了对象呢?它缠了林鹤龄老先生。

林鹤龄老先生,祖籍沧州,世代习武,早年曾经落草,洗手后一度作保镖,后在石家庄开沧林武馆,于解放前病逝。他的孙女林瑛女士拜科学院数学所杨耀武先生为师习按摩,这一段事情,就是从林瑛女士那儿听来的。

顺便多说两句林老先生,此人少年时性格刚烈,曾赴天津挑战著名武师韩慕侠。韩慕侠先生是形意大家,更兼武德过人,有迎战大力士康泰尔,力夺其二十四面金牌之壮举。今日电影中常见中国武士擂台挑战外国力士的情节,其实就是脱胎于韩先生的事迹。但韩先生对于中国武师,一贯谦逊恬退,并不以取胜为意。察看资料,林先生和韩先生一战不见于记载,大概也是韩先生不为己甚的表现。实际此战韩先生略胜一筹,林先生输得心服口服,他为人豪爽,也不在意输赢,乃拜韩先生为兄,韩先生并以剑术相赠,林先生则报以自家金刚劲绝学,二人遂为好友。值得一提的是,韩先生的弟子中有一人后来闻名遐迩,就是共和国总理 -- 周恩来。

所以,蟒蛇来找林先生的麻烦,那不是活腻歪了吗?

但当时的情形的确凶险。

那一次是林先生到南方走镖,闲暇外出打猎,走在林中忽然惊动一条巨蟒,欲待反抗已被巨蟒死死缠住。

按照朋友说法,蟒蛇对猎物,都是先缠死,然后才吞食的。

林先生对这一点不甚清楚,但他当时十分冷静,只觉这蟒蛇越缠越紧,似乎根本挣扎不动。林先生的同伴发现大惊,欲用枪射击蟒蛇解围。林先生示意拒绝,便运气施展开了他的功夫绝活。

应该说林先生的决定是正确的,越战中美军有在东南亚丛林中遇到蟒蛇的,有士兵被缠住,其他士兵开枪杀蟒,结果连被缠的士兵也一起打死。人蟒缠在一起,用枪绝对是下策。

不过如果不是林先生这样的武学大家,还是用枪吧,不然蟒一用劲,就可以把人的肋骨全部折断,不动枪那一丝活路都没有。

林先生在武术上有两样绝活,一个是缩骨松筋术,就是俗话所说的缩骨功,一个是金刚劲,是发力的功夫,源出少林。这次对付蟒蛇,正好都被他用上。蟒蛇缠得紧,林先生运起松筋术,不和它硬抗,只避免自己的要害受伤。估计这蟒蛇也很奇怪,今天缠上这人怎么不像人,象泥鳅呢?要是人碰上这种怪事估计就知道碰上硬茬子了,聪明的撂下就跑,蟒蛇毕竟是爬行动物,脑筋不行,还没琢磨过来,只顾越缠越紧。

你越想缠,林先生就越发收束自己的身体,让蟒把自己死死缠住。

眼看蟒蛇缠紧到极限,如同环环铁箍绕住自己身体,林先生忽然大喝一声,力由心生,身形暴涨。

只听咔叭一声,蟒蛇象一匹烂布一样向外飞开,生生被林老先生崩断成了三截。每一截里头的蛇骨头,也都被拽了开来。

林瑛大姐说,林老先生用的,就是少林武功中的金刚劲,气功中的一种,就是真的铁箍,也能崩断,何况蟒蛇毕竟是肉身凡胎呢?不过,这门功夫没有十年苦功,练不出来的。

死在这种绝世神功之下,萨觉得,这蟒,也该可以瞑目了。

[完]

关键词(Tags): #韩慕侠#林鹤龄#金刚劲#纪晓岚元宝推荐:爱菊轩,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