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美国军事纪念地游记 终结篇 -- 顾剑
6. 华盛顿海军陆战队博物馆
也算凑巧,就在本文刚刚写完的时候,我偶然看到电视新闻说首都华盛顿附近新的海军陆战队国家博物馆落成开放。新博物馆开放的时候是11月11日(美国两个主要的军事性节假日,11月11日是纪念一次大战胜利,5月底是纪念二战欧洲战场胜利),我3个星期以后就去参观了。我猜网上中文论坛里,也许我是最早专门写这个地方游记的吧?
海军陆战队博物馆在华盛顿以南20英里的Quantico陆战队基地范围内,从95号州际高速的150号出口下来,在1号公路的路口就是,交通很方便。因为我转的各种军事博物馆已经太多,再看任何地方,已经不是看热闹,而是自然而然会有个横向比较,希望能找出这个地方的特点:它有什么特点值得你专门跑一趟呢?在所有的军事博物馆中,有些地方是以装备取胜,象阿伯丁,代顿,这都算武器爱好者的圣地,能看见许多全世界只存一件的飞机坦克。有些地方是以历史文物见长,象诺克斯堡的巴顿装甲兵博物馆和诺福克的麦克阿瑟纪念馆。还有些地方本身就具备超常的吸引力,象密苏里号战列舰自身就是文物,象布雷格堡军事禁区是特种部队的大本营。还有些顶级的国家博物馆兼具装备和文物之长,象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我有时候拿航空航天博物馆开玩笑,讲它的名字Air and Space Museum,意思就是“空气和空间博物馆”,所以这个博物馆里面应该什么也没有,展示美国各个地方的空气) 。
海军陆战队博物馆呢,它展示的装备并不丰富,就历史文物的价值而言,我也不觉得它有特别珍贵的名人物品。它的特点是仿真的战斗场景。作为新的博物馆,它在陈列设计上非常有独到的心思,从建筑本身到各个展厅的战斗场景,力图给人身临战斗之中的体验。这组照片是越战厅里面的一个小空间,你从运输直升机敞开的机门走进这里,好像是直接从直升机降落进美军一个环形防御阵地,远处的山峦田野是壁画,沙袋工事和武器是真的,人自然是蜡像。在你和工事枪炮之间没有栏杆隔着,人就在工事中。背景有枪炮和直升机的嘈杂声,入口的直升机舱地板还会震动。这是做的最好的场景之一。
这是另一处较小的越战场景。那个6门大炮的怪物看起来够威够劲吧?那是越战时期陆战队近距离炮火支援的利器,Ontos M50装甲车,装备6门105毫米无后座力炮。
这是太平洋战争瓜达卡纳尔岛上死守亨德森机场的陆战队1师炮组。
这架吊在空中的A-4天鹰式攻击机,机腹上装了电视屏幕,讲述越战中的对地支援。
这是太平洋战争中的谢尔曼坦克,坦克故意摆成倾斜的角度,履带正对门口,造成的效果是让你体会出坦克履带向步兵头顶上碾来的恐怖气氛。
这是朝鲜战争仁川登陆以后美军占领汉城时巷战的场景,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根据当时随军记者拍的一张照片还原的。坦克是M-26潘兴式,那个墙上写着“圣运社” 挂金日成和斯大林画像的建筑物确实出现在照片中,尽管在我看来“圣运社” 这三个字根本不通。
在展品之中,这幅画有点意思:在911世贸大厦的废钢梁条(还是废纸条) 上站起来的正义女神,拔出复仇之剑。我看了有点想笑,美国人有时挺可爱的,这是典型的牛仔爱国主义,美国式的简单,直观,强烈,估计小布什会特别喜欢这幅画。
同样的牛仔爱国主义宣传画,看看这个摄影展的标题:“没有更亲切的朋友,没有更可怕的敌人” 。古罗马伟人苏拉墓碑上的名言,给用在这儿形容伊拉克美军了。无语中。
其实我自己既不算左也不算右,911事件我绝对是站在美国这边,但伊拉克战争我是反对的。美国有它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对世界事务的看法,我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反正我也不是美国公民。在我看来,布什的强硬政策自然有他的理由,但他是个蠢货:如果他在伊拉克打个胜仗以后漂漂亮亮的转身,为美国获得最大的国家利益,那跟以前美国在利比亚,巴拿马,前南斯拉夫,科威特没什么两样,很多人会为他喝彩,包括我自己。国际事务中大家都是在为自己的国家谋求利益最大化,正义与否其实关系不大,“胜利者是不受批评的” 。可是打了胜仗以后却惹一身麻烦脱不了身,发动战争之前不去想政治后果,这算哪门子的政治家?
美国海军陆战队素来精锐,二战至今打过不少著名的硬仗恶仗。瓜达卡纳尔岛是太平洋战争真正的转折点。占领硫黄岛在摺钵山顶升起国旗,是美国历史的经典时刻,“令海军陆战队名垂青史5百年” 。这就是当时升起的那面国旗的原件。当然,这是专门为照相而第二次升旗的那面比较大的国旗。我倒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仗是堂堂正正赢下来的,人也还是在第一线冲锋陷阵的那几个人,胜仗没有作假,还不允许人家摆个酷pose当回英雄么?
朝鲜战争中陆战队也有名战。仁川登陆就是陆战队1师。作为中国人,我更感兴趣的是他们怎么说二次战役长津湖那仗,因为那是个败仗,他们会回避吗?
当然不会,而且还是浓墨重彩的描写,只是描述的很有技巧:这是陆战队博物馆里做得最好的战斗场景之一,占了一整个封闭展室,室内幽暗,参观者就坐在积雪和山石上,面前是死守隘口的陆战队1师7团2营F连的迫击炮组和步兵狙击线。远处微光闪耀的隘口,不时有成串的曳光弹飞过,连长在电话里嘶哑着喉咙呼唤空中支援,喊声,炮声,枪声增添了夜战的紧张气氛。
长津湖之战是败仗不假,可是博物馆侧重反映的是在恶劣条件下士兵的勇敢精神,换了个切入点,聪明之处在於这绝对不是捏造史实:这是柳潭里附近一场真实的战斗,7团2营F连220个人在接到突围撤退命令的情况下选择坚守,从11月28日守到12月2日,最后跟大部队会合的时候只有80人还能自己走动,但是他们带走了所有的伤员和尸体,后来连长Barber上尉被授予国会荣誉勋章。平心而论,这场战役双方打得都极为艰苦,志愿军是装备火力劣势,而且天寒地冻没有冬装,而陆战队那边,面对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20军27军为第一梯队,26军参加了追击战),一开战就处於被分割包围状态,是人数劣势,而且也是冻得够呛。这场战役下来,敌对双方的两支部队都被打残了,9兵团和陆战1师各自的冻伤减员竟然双双远超战斗减员,休整了很长时间才恢复战斗力。
博物馆对长津湖之战的说明原文翻译如下:“陆战队最伟大的战斗,发生在这个国家遭受最惨重的一次军事挫折之际。The marine’s greatest battle occurred during one of the nation’s most bitter military defeats.”“在一个大水库附近,第一陆战师发现自己在中朝边境历史上最冷的冬天开始的时候,被一个中国野战集团军包围在离海岸78英里的地方,受到成千伤亡士兵的拖累。Near a large reservoir, the 1st marine division found itself surrounded by a Chinese field army 78 miles from the sea, and burdened with thousands of casualties at the onset of one of the coldest winters ever recorded along the Manchurian border”“陆战队员从没有在比这更加不利的地形和气候下作战. No marines ever fought under worse conditions of weather and terrain.” “在第1陆战飞行联队的卓越配合下,这个师向海岸进行了一场史诗般的撤退战,击退中国军队的围攻,带出了他们的伤员和尸体. Superbly supported by the 1st Maine Aircraft Wing, the division fought an epic withdrawal to the sea, turning back the Chinese and bringing back their own wounded and dead” 。
这种宣传方式,要比传说中的“国军歼敌一亿,然后胜利转进台湾” 高明得太多了。
最后,这是陆战队博物馆外观,它的中庭就是一个玻璃三角锥的形状,象征硫黄岛升旗那个历史时刻的三角造型。
中厅里的飞机:空中是鹞式俯冲近地支援,地面上陆战队员正从直升机上着陆。
这是中厅里太平洋战争塔拉瓦岛登陆滩头的场景。
**********************************
写到这里,这个持续了3年的美国军事旅游系列也该结束了。以后当然还会有新的军事博物馆,不过在美国境内大的军事纪念地,我已经写得够全了,下一个新出现的,应该是国家陆军博物馆,不过那要到2010年才能建成呢。以后如果去别的军事博物馆,我还会随时写些零散的文字以记之。今后几年我再写游记的重点,应该是欧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无论是书里还是路上,永远会有更多的精彩,有时也许是不期然的精彩。生命,岂非正因这些精彩而更加美丽?
(全文结束)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刺破青天锷未残 大葱一根 字0 2006-12-12 13:26:26
🙂好东西啊,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 女生跟班 字107 2006-12-12 03:43:15
😮吃了一惊,分导式多弹头原来这样小 海天 字0 2006-12-11 23:53:51
🙂【原创】美国军事纪念地游记 终结篇 (续完)
🙂靠 看看人家的博物馆 再想想我们的 真是无语阿 q42474112 字0 2006-12-12 03:39:09
🙂鲜花送上. 粗茶淡饭 字343 2006-12-11 23:50:49
🙂花 feihuang 字0 2006-12-11 23:33:33
🙂海军陆战队博物馆看来是不用去了 MacArthur 字82 2006-12-11 22:5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