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史记》人物——仙人指路话张良(修订版)(13-14) -- Bater

共:💬5 🌺1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史记》人物——仙人指路话张良(修订版)(13-14)

(13)说封仇怨臣无忌

如果刘邦手下都学着张子房一般轻看爵位财帛,也就没了“高祖以犬喻功臣”这段佳话了(详见《育木而栖语萧何》)。事实却是群臣为了封地各各撕破脸皮,‘日夜争功不决’。这也难怪,毕竟凡夫俗子,哪能个个都和张子房这位“仙人”相比呢?

却说刘邦又被一场职称评审会吵得头晕脑胀,瞪眼大呼一声:“休会,放风!”就闷头出了会议厅,找了个风口吹冷风,不想遇上了在此采气的留侯张良。张良不参与诸侯大排队,也已不大过问政事,然其深知刘汉江山初定,政局尚不稳固,这论功行封却是大事。弄不好搞得鸡飞狗跳也不稀奇,看看后来的钟会、邓艾争功搞出的乱子就知道了。出于对刘邦的感激,张良再次友情客串了一把。

当时刘邦一边吹凉风,一边东张西望,看看能不能瞜着个PPMM养养眼,却看见一帮子将领从会议厅出来,一起跑到一片沙地上,围坐在一起又开起了小会,一边还在沙地上比比划划。刘邦骂道:“一群会议迷!人说楚营税多,汉营会多,大会还折腾不死你们?完了又开小会继续折腾!哪来那么些P话要说?”

张良却脸色凝重,对高祖说:“陛下还看不出来吗?他们在谋反啊。”刘邦失笑:“好不容易打完了仗,过几天太平日子,他们谋什么反啊?有病啊?”

留侯却说:“陛下,这事马虎不得。臣观察好几天了,也听到一些风声。论功行封的事,这一论就论了一年多了吧?如今已得封赏的却都是萧何、曹参等您的死党。和您有点过节的,不仅未得封赏,反让您给挂了几个。您瞧,他们在沙地上写写画画,那是在算计天下的地皮,按您现在这么大手大脚封下去,轮到他们估计连边皮也没了。再说了,这些人都是大老粗,谁还没个顶撞开罪您的时候?他们生怕您将来翻出旧账本多退少补,不仅不赏,反而端了他们的脑袋,‘故即相聚谋反耳’。”

这一说,还真吓了刘三一跳:“为之奈何?”留侯问:“群臣知道的陛下您平生最不待见的人是谁?”

刘三张口就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都是爱卿!即是爱卿,俺哪会不待见谁呀?”子房也不语,只盯着刘三微微一笑,靠,估计刘三自个儿也知道说了句废话!终究是想解决问题的,这种假大空的套词儿不顶事,只好又讪讪地老实交待:“也就是雍齿这混...爱卿,早些时候,没少干让俺丢份子没面子的事儿,俺早就想拆了他的骨头熬...帮他检查一下有没有骨质增生,可考虑到他丫立动确实不少,所以一直不大忍心。”

留侯支招:“陛下赶快封赏雍齿!”高祖不解:“啥?俺不打他骨头的主意也就罢了,还...?”留侯解释:“如此一来,陛下能让群臣看看,您连这等死对头都让中彩了,肚量大得象座谷仓,那别人还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呢?”

刘邦也真听话,赶紧备了桌酒席,烧酒冷肉齐上,海报满世界贴,诏告天下:‘封雍齿为什方侯’!什方县百姓从此归雍齿这个‘公仆’压榨。

——什么叫作秀?这就叫作秀!

雍齿这兔崽子祖坟冒青烟,因祸得福,估计做梦都要笑醒。群臣一看,皆喜曰:“‘雍齿尚为侯’,俺还担心个P呀!”——一场危机就这么消于无形!

忽然明白,为啥什么人都敢报名超女比赛,原来是一样的心思:哇,瞧那位,脸长得都走了形了,瞧她握话筒那手,跟糖醋凤爪似的!说俺唱歌能把野狼招来,她呢?简直能把野狼吓得落荒而逃!这都可以上电视耶!本MM再怎么也比她强呀,不上屏幕秀上一把简直是埋没人才呀...各位MM,是这想法不是?

留侯的这等高招,如今也被榨取咱们剩余价值的万恶的资本家学以致用了:一看市场不稳,人心思动,那么公司老板就把那个水平最臭还骂过他娘的小职员叫来,当众一通狂捧,末了再给其每月的薪水加上个仨瓜俩枣,于是乎余众皆喜:“这等脓包都加薪,俺就等着吧,就快轮到俺了!”

那小职员也别得意得太早了,等老板把各条线理顺了,第一个开路的就是阁下您!嘿嘿,谁愿意付着高薪养个人跟自己抬杠呀?所以说各位呀,老板的马屁还是要拍的,老板的糗事是不能揭的。尤其是老板如果突然暴夸了你一顿,甚至还给加了几刀薪水,您嘞,赶紧找下家吧,切记且记,要紧要紧!

--------------------------------

(14)计保太子仙有期

随着高祖刘邦从雒阳迁都关中,刘汉政体逐渐稳固下来,留候也越来越远离政治舞台,一心练他的道家气功,‘杜门不出岁佘’。练练气功也就罢了,谁知道他老人家还练上了‘辟谷’,本就体弱多病,这一不进饮食,不几天还真离“飞升”不远了。

这事给国母吕雉知道了,她可不信啥飞升不飞升,不就是饿死吗?她说啦:“人生一世间,如‘白马过隙’,转眼即逝,干嘛这么没机会挨饿创造机会也要挨饿呀?跟自个儿较劲不是?”她也不管那么多,找了一帮子人就给张良灌汤的灌汤,填饭的填饭。张良那个样子,连挣扎的劲儿也没了。没辙,只好又恢复饮食。还好,没被饿死。

吕后为啥要救张良的命,必须得先说说吕后。吕后这个人,说得不好听点就是心狠手辣,说好听点就是为人‘刚毅’。这蹄子大事不糊涂,敢作敢为,其实是块搞政治的料。吕雉另有一个好处是为人义气,在上层将领中人缘不差,所以刘邦死后,吕后当权,碰上的阻力并不是很大的,估计比后来的武则天当上女皇碰上的阻力要小得多了。当然这也得利于惠帝刘盈实在不肖,与他老子差了十万八千里。这是题外话了。

吕后和留候的交情却正是为了立太子的事。高祖本来立了吕后的儿子刘盈为太子,但以刘邦的识人之眼却看出刘盈生性过于善弱,不是玩政治的材料(这事情与当年的华国锋类似,厚道人当政,长不了),所以‘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俗话讲母以子贵,臣僚们自然知道更立太子对吕后意味着什么。因大臣们多与吕后交好,所以很多人谏争,劝高祖勿更立太子,从而引发不必要的纷争。

刘邦看出吕后的野心,为了“刘”汉江山,决心不听争谏,坚持更立太子。吕后为此坐卧不安,苦无良策。有个亲信就给她支招:“留候鬼点子贼多,而且皇上对其言听计从。如果他老人家能帮咱灌点水,这个...哈哈哈。”

吕后一听,也觉得这位“哈哈哈”得有道理,就让她哥奇吕泽去找张良,让张良帮衬一把。斯时张良已不问政事久矣,专心修道,自不愿出来插手老板的家务事。

在吕泽的百般耍赖之下,张良最终还是给支了一招。然吕泽到底如何耍赖撒泼却不得而知,估计用的也是《三国》里刘琦上房抽梯对付诸葛亮之类的损招——呵呵,再聪明的人碰上无赖,有时候还真的很无奈。

张良曰:“这事啊,‘难以口舌争也’,磨破嘴皮也未必有人同情您。圣上爱才啊,这是圣上的长处,咱们不妨就借势发力。圣上历来招贤纳士,如今别的人都已经在朝混饭吃了。可有这么四位,谓‘东园公,绮里季,夏黄,角里先生’,那都是德高望重的奇人,因嫌皇上不重礼仪,言辞怠慢,无论皇上怎么着人招请,这四位就是不肯出山相助。这事跟追MM一样: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他们越是不搭理吧,皇上就越是朝思夜想。今为皇后计,可备份大礼,派一侃将陪太子亲往,一定要尽恭谦之能事,行善辩之奇才,外加甜言蜜语及银弹齐下,应该能打动他们的芳心。只要他们能来,不妨象对待祖宗一样供养着他们,时不时带他们出席晚宴呀、参加舞会呀、上朝议事呀...总之,得让皇上看见他们。只要引得皇上问起这四位的来历,就万事大吉矣。给,这是他们的联系地址。”

吕后及太子刘盈按子房所言,还真就把这四个老头儿给请来了——看起来还是摆酷摆得不够彻底,说什么‘义不为汉臣’,说穿了虚荣心作怪!只要人给足了面子,还不是巴巴地就服务上门了?

这四位后来倒也出了些招儿以保全太子,不过依小子看来,那些招儿都水平有限公司产品,平平无奇,有些到底是起了正作用还是负作用还真不好说。倒是这四位在刘邦心中的“崇高”地位帮了大忙。

汉十二年,高祖御驾亲征英布,为流矢所伤,班师回朝后,自知时日不多,就想抓紧时间在嘎崩之前把换太子这事给摆平了,是以谁劝也不听了——人老了,又有病,听不进劝谏,正常,可以理解。老毛当年又何尝不是如此?这恐怕也是终身制的一大特色了。

在一次酒宴上,高祖终于注意到了随太子而来的那四个老头,但见‘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从古到今,世外高人都长这模样,也不知道是太史公这儿落了俗套呢,还是后人在抄袭古人的包装设计。

高祖自少不得问问这几位老同志都是谁呀?在哪个顾问委员会发挥余热呀?待人报上名号,惊得刘三是把一杯酒直接喝进了肺里。心里骂了几句姥姥,忍不住又问:“俺力追诸位数年,‘公避逃我’,如今却如何跟着我儿在混呢?难道这兔崽子比俺还帅?”

这几位可逮着机会为太子鼓吹一把了:“‘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再看看皇上您这二流子样,‘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谁高兴整天给你当三孙子呼来喝去呀?”

刘邦确实太把这四位当偶像了,被这四位贬了一顿,不但没生气开骂,反而客客气气下拜:“烦请高贤调护太子吧...”

待群臣散去,刘邦把这四位老者指给戚夫人看,对她说:“不是你老公我不疼你啊,如今他找了这四位高人相助,‘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的是你的主人了。天意,唉...”终于打消了更立太子的念头,同时也预见到了吕后主江山的未来,后话了。

刘盈终于得保太子之位,进而继皇位,为惠帝,吕雉为太后,辅政。善弱的惠帝没练几天就被政治斗争的残酷吓傻了,主动放弃朝政,最后是落了个英年早逝。吕雉最终得以把持朝政,兴旺吕氏家族,归根到底,源于留侯招四贤之力也。这便是吕后强迫濒临饿死的子房进食的缘由。

张良‘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完)

--------------------------------------

后记:

留侯张良的一生说起来也简单:前半生为韩复仇,后半生慕仙修道。其前半生的谋划辅奠了刘汉数百年的基业,后世因而名之曰“谋圣”;其后半生的作为为后人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多少茶余饭后的谈资都由此而来,市客们更愿以“仙人”冠之。

关于楚汉相争这段历史,本人已经完成了四个系列:《陈平》《韩信》《萧何》和《张良》。自评写得最有创意的是《萧何》,因为《史记》里关于萧何的记述少而零散;写得最没创意的是《张良》——史公太喜爱子房了,写得细而又细,留给别人发挥的空间极其有限。估记把《留侯世家》直接译成白话文,都比本人的这个系列好看。

如果您能耐下性子读完这四个系列,相信已然能构筑出这段历史的概貌。所以关于楚汉之争,本人实在没有再写别人的勇气了,就此打住!

最后感谢坚持读这几个系列的朋友,感谢您的关注,感谢您的耐心,更感谢您的指正。

关键词(Tags): #张良#吕雉#文成侯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5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