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从安顺场到泸定桥(一) -- 双石
“虎班长,红脑壳爬过来,就烧桥!”
这是中尉连长饶杰给东桥楼守军“最高首长”中士班长虎某下达的最后一个命令。
东桥楼附近本来就堆放着拆下来的桥板,虎班长一桶煤油浇上去,划着火柴。
东桥楼大火陡起。
这时候,突击队已经攀援至东桥头未折尽的桥板处。
大火一起,大家全无思想准备,一下子楞住了。
“同志们,莫怕火,这是最后关头,敌人已经垮了,赶快冲过去,就是胜利!”
杨成武急红了眼,举起驳壳枪从工事里一跃而起,直起身就冲上刚铺好桥板的西桥头。
最前头的廖大珠突然起身,冲向正在燃烧的东桥楼。
突击队员们接二连三地站起来紧随其后,烂脚丫子套草鞋,踩着滚烫的铁索,燃烧的桥板,冲进了火势熊熊的东桥楼,手榴弹也接二连三地朝双枪兵扎堆的地方招呼。
“同志们,冲啊!”
杨成武举着驳壳枪领着三连紧接着冲过了桥。
王有才的木板铺得很稀,铁索桥被成百双套着烂脚丫子的草鞋踩得象筛筛子一样乱晃荡。
这当口,谁也没感觉——仗打完了重走,人人都小心翼翼。
饶杰在双枪兵中还真算是有种的那一类——也可能是鸦片烟劲儿还撑着,正跟突击队员们硬挺。
突击队过桥时子弹费得厉害,手榴弹也扔完了,大刀握在了手中。天黑看不清,用手乱摸,摸着脑袋上是个圆圈圈(青天白日帽徽)就一刀下去。
这当口,杨成武率王有才的二梯队杀到,一个反冲击过去,把敌人撵进了城。
城内的巷战,还折腾了两个小时左右,饶杰连基本上没有什么活的。
这个连跑到天全一收拢队伍,发现只剩下了十来个人。
红四团夺桥突击队4人牺牲。
泸定桥,成了红军的桥。
城内巷战正在进行,红四团就立即沿河岸向右纵队来路方向放出一个营的警戒。
黄开湘、杨成武担心的是,昨晚在路上打着火把隔河并行的那股敌人,可能快到了。
放出的那个营出城没多远,就撞上了一支疾速而来的队伍。
尖兵排猛扑上去,趁黑夜摸住一个就往回跑。
一问,原来是红三团的一个战士。
右纵队也抵达泸定桥。
“泸定桥,沪定桥!我们为你化了多少精力,费了多少心血!现在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
午夜时分,刘伯承在拍遍了泸定桥桥栏后,在桥板上使劲跺了三脚。
“对,我们胜利了!”聂荣臻也心潮澎湃。
“应该在这里立块碑,记下我们战士的不朽功勋!”
刘伯承仅余的独眼里闪出泪光。
肖华将军在《长征组歌》中唱道:
“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其实,铁索桥上显威风的勇士们,大都没有留下英名。
红四团政治委员杨成武当时曾应红军总政治部《红星报》稿约,撰写了一篇《22名勇士飞夺泸定桥》,文中详列了22名勇士的英名。然而因戎马倥偬,转战频繁,《红星报》拖期,编辑们把稿件遗失了,从而使大多数勇士的英名迄今无从查觅——这或许将成为永久的遗憾了。杨成武老将军及许多人反复回忆,也只记起了二连连长廖大珠、政治指导员刘金山(一说是王海云)、战士刘梓华、刘大贵、魏小三、王洪山、李富仁和一个绰号叫做“云贵川”的贵州籍苗族小战士——其中魏小三、刘大贵、王洪山、李富仁在夺桥战斗中英勇牺牲。
22位勇士中的其余勇士,也都牺牲在共和国建立前的历次革命战争中。
没有幸存者。
没有留下英名的红军勇士,与他们所汇入的那支长驱两万五千里的铁流一样,万古流芳!
[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附:中央红军大渡河之役考察系列之六·下 6 双石 字4539 2007-01-13 22:05:57
🙂附:中央红军大渡河之役考察系列之六·上 3 双石 字13443 2007-01-13 22:05:03
🙂附:中央红军大渡河之役考察系列之五 3 双石 字7207 2007-01-13 21:58:15
🙂从安顺场到泸定桥(八·下)
🙂冒泡献花! 1 landlord 字123 2007-01-14 20:54:45
🙂附:中央红军大渡河之役考察系列之四·下 7 双石 字10773 2007-01-13 21:45:39
🙂附:中央红军大渡河之役考察系列之四·上 6 双石 字5347 2007-01-13 21:44:35
🙂从安顺场到泸定桥(八·上) 20 双石 字12897 2007-01-13 21:2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