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两脚书橱游伦敦 (全) -- 顾剑

共:💬63 🌺24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说到网球,贴篇旧文网球王,作个补充

网球王世系

顾剑

太早的记不住了,我记忆中看杂志和新闻里,最早有印象的一代网球王是瑞典的比约。博格,从1974年到1981年11次大满贯男单冠军,其中6次法网,温布尔登更是从1976到1980年5连冠。博格的时代,是70年代后期,其实我那时还太小,不懂网球。网球王博格的大名,是后来在麦肯罗时代看的文章里提到的。现在看起来,博格真是个异数:他的11个大满贯冠军6个在法网的红土地,5个在温网的草地,那是完全不同的场地。不过博格从来没有赢过美网,他4次打进决赛,两次败给了麦肯罗,两次败给吉米。康纳斯。

约翰。麦肯罗,7次大满贯单打冠军:4次美网,3次温布尔登。最著名的火爆脾气“坏孩子”,爱摔球拍,爱骂人。他的高峰期不算长,但是很辉煌,7次大满贯冠军都是从79年到84年,每年都有一到两个进账,在80年代初期那几年没人的风头能盖过他,很清楚的一个王朝。知道他的大名的时候是麦肯罗时代的晚期,我还在上小学,是看“世界之窗”杂志看来的。那时候阿根廷的马拉多纳也刚刚出名,世界之窗的文章里马拉多纳还是17岁的毛头小伙子。

在博格和麦肯罗时代之间甚至之前,还有一位美国的吉米。康纳斯,7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初期的网球王,总共8次大满贯男单冠军:两次温布尔登,一次澳网,5次美网,时间跨度从74到83年。换句话说,无论在博格时代还是麦肯罗时代,康纳斯都是毫不逊色的人物。但是我印象中,康纳斯更象常青树,而不是一个王朝的绝对王者。如果要从ATP排名第一来看,其实也可以说,康纳斯的时代比博格还早:整个70年代中期的ATP排名第一都是康纳斯,不是博格,其中包括连续160周排名第一。

另外说到四大公开赛在网球界的地位,好像传统上是1温网2美网3法网4澳网。我是一知半解,如果说错了,请达人指正。温布尔登地位最高是因为悠久的历史传统。澳网敬陪末座,是因为在1月份,时间不凑巧,很多高手经过1年博杀,这时候都想休息,所以顶尖人物缺席的太多。这两个争议比较小。剩下两个,美网和法网谁第2谁第3其实不太容易排。美国网球公开赛今天在四大公开赛里面仅次于温布尔登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年麦肯罗和吉米。康纳斯很多年的鼎力支持,后来是桑普拉斯和阿加西的巅峰对局。这些美国本土高手只要能出场,一般都不会找借口缺席美网。近些年的网球迷肯定记得95年桑普拉斯和阿加西颠峰时期的美网决战,还有2002年桑普拉斯最后一次登顶,也是在这里对决阿加西。这些经典比赛,奠定了美网的地位。法网呢,因为红土场地的关系,冷门比较多,这是它的魅力,也是它只能排第三的缺点:很多巨星都不善土场,典型就是桑普拉斯。而红土王,从穆斯特,布鲁格拉,再到莫亚,大多都不是一个时代的领衔巨星。

回到王者世系,麦肯罗的时代以后,就是捷克的伦德尔时代,他占据ATP排名第一的时间之长是创记录的,270个星期,其中从85到88年连续157个星期,真正是一个时代。这项排名世界第一的时间记录,后来被桑普拉斯打破。而连续排名第一的时间,康纳斯比他要长3周。捷克真是出网球天才的地方,不仅伦德尔,女金刚纳芙拉蒂诺娃也来自捷克。他们两个后来都入了美国国籍。

伦德尔的时代是80年代后期,从1984年到1987年,拿过3次法网,3次美网冠军,然后1989和90年两次澳网冠军,总共8个大满贯。80年代后期,那是很清晰的一个伦德尔时代。

其实差不多跟伦德尔同时,还有瑞典的维兰德,7次大满贯冠军,其中3次澳网,3次法网,1次美网。但是我印象中他始终被伦德尔的光环笼罩。直到1988年,他1年之内连拿澳网,法网,美网3个冠军,才成功登上排名第一的顶峰。

我们知道,桑普拉斯王朝,严格来说是90年代中早期才开始的。从伦德尔时代到桑普拉斯时代之间,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那几年,有那么几个为时比较短的小王朝:

瑞典的埃德伯格,是我高中开始打网球那几年开始红的,应该算伦德尔时代和桑普拉斯时代之间的第一号明星吧。其实80年代后期埃德伯格已经是顶尖高手了,虽然从90年他才取代伦德尔排名第一的地位,但80年代末期伦德尔在大满贯比赛还经常输给埃德伯格。他拿过6个大满贯冠军:2次澳网(85,87),2次温网(88,90),2次美网(90,91)。

跟埃德伯格基本同时代的,是德国的贝克尔,也是6次大满贯得主,3次温布尔登,2次澳网,1次美网。这两位,跟后来的桑普拉斯一样,都善於发球上网,也从来没有拿过法网冠军。不过贝克尔的高峰期起起落落,延续得很长:他拿第1次温网冠军是85年,而最后一次澳网冠军,已经是96年了。

说句题外话,大满贯历史上,公开赛时代之后,有三位男单冠军都是17岁登顶,论月份,最年轻的是1989年法网的张德培(17岁3个月),其次是1985年温布尔登的贝克尔(17岁7个月),还有1982年的维兰德(17岁9个月) ,也是在法网。

在埃德伯格-贝克尔的巅峰时期之后,92,93年的一个短时期,是库里埃(后来比较通用的译名是考瑞尔)的黄金时间,在两年左右的短时间里,他赢得2次法网和2次澳网冠军。但是93年以后,库里埃很快一厥不振。其实要从年龄说起来,库里埃,桑普拉斯,阿加西,张德培,都是差不多同龄人,互相之间也是同学和朋友。我对库里埃印象比较深刻,是因为在92年,中央电视台才开始现场直播四大满贯赛,而且当时是从法网最先开始的,所以当时我看了他不少比赛。此后,就是一代天骄桑普拉斯的时代了。

桑普拉斯不用我说了吧,他是网球记录之王,一系列记录的数字最说明问题了:6年年终排名第一,(第2名的康纳斯5年年终排名第一),6年年度最佳ATP运动员(第2是博格,5年的ATP年度最佳),286周排名第一(第2名是伦德尔,270周排名第一),14个大满贯单打冠军(第2名是埃默森,12个),7次温布尔登冠军(另一位英国人也拿过7次,但那是在公开赛时代之前,19世纪末,比他早100年。亚军是博格,5次冠军)。

我的看法,桑普拉斯已不能够称之为王。

他是神,网球之神。

很高兴在90年代我上大学和研究生的时候,从电视上追踪了三个在各自运动中创造历史的人物:乔丹,桑普拉斯,和舒马赫。在各自的运动项目中,他们都是前无古人的。其中舒马赫在当时还看不出会创造历史:我喜欢F1赛车的时间算比较早,舒马赫94和95年连拿两年年度总冠军之前,我上本科时,就开始追踪F1比赛了,当时很希望能看到他创造历史,但是他后来转到法拉力车队,在磨合期很是沉寂了几年。最近几年,终於看到舒马赫达到前无古人的高度了。

下一个我们要见证的历史,当然是费德勒,从近几年的势头来看,费德勒比历史上任何一位网球王的统治力,更加绝对。每年至少拿两个大满贯,经常是三个,以这种速度,很快我们要谈论的,不是冲击桑普拉斯14个单打大满贯的男子纪录,而是冲击格拉芙保持的22个大满贯单打冠军的最高纪录了。而且费德勒目前是除纳达尔之外的红土天下第二高手,从这点上说,几乎费德勒是桑普拉斯与博格两个人的迭加。而且费德勒的打法,不是暴力式的,受伤长期隐退的概率比较小,说实话,我个人不是特别看好现在的纳达尔,正因为他的打法太依赖体力,现在仗着年轻没有问题,过几年,受伤概率会很大,如果纳达尔不及时在技术上再提升一个层次的话,从长远看,他跟费德勒其实不是一个层次的人,尽管他经常能击败费德勒。但我仍然还不能把费德勒称为第二个网球之神,因为在这个时代,他是寂寞高手,早几年所谓的“四大金刚” ,除他本人以外,萨芬,罗迪克,和休伊特,都有明显的性格或技术上的缺陷,这跟桑普拉斯时代不能比:桑普拉斯是在阿加西,贝克尔,考瑞尔这些人各自的鼎盛期,生生把他们一个个压制下去的,从对手的水平,其实桑普拉斯的成绩获得得更不容易。但无论如何,我还是很高兴,自己能够又一次亲身追踪并见证历史的创造,这一次,历史的名字是费德勒。

注:以上主要参考资料来自网球名人堂官方网站,作为体育迷,我对什么项目都是一知半解,而且不求甚解,若文中还有史实错误之处,请方家指正。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