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傻子学逻辑(1) -- 三笑
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看完一遍教材后,体会颇多。但回过头来复习,发现最主要的东西反而是学的最糊涂的。举个例子,第一次报考自学考试,学的是民法。几个同事到济南,通过朋友找到一位法学老师。朋友们都问这问那,我想了半天,问老师法律关系到底是怎么回事。其他几个人都笑话我,说这是一开始就学的最基本的东西啊,又给我背了遍定义。反而是那位老师详细的给我讲解了一番。可能是我的头脑或学习方法有问题吧。人家说幼儿只具有形象思维,不能太抽象了。你给俩苹果他知道是2,但你光问他1+1是几他就不知道。可我都三十多了,还是不能学习太抽象的东西,莫非俺真是傻子?
我学的这本逻辑教材,也是为自学考试编的。整个体例是先讲概念,然后判断,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假说,最后是论证。既然这么安排,想必是由易而难,循序渐进的,那么关于概念的内容应该是最基础的了。主要有以下几个知识点:概念的定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包括反变关系;种属关系;明确概念的几种逻辑方法。看了第一遍觉得其余部分也不是很难懂。只有对于什么是概念,心里老是拿不准,老觉得自己没有吃透。
书上给概念下的定义是: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也就是说,概念首先就是一种思维形式了。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来了:把这个定义反过来问,什么样的思维形式是概念?我回答不上来。杯子,是一个概念。一个杯子,也是个概念。1000个杯子,还是个概念。这么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都是可以形成概念的?一脑子的馄饨啊。
绞尽脑汁,苦苦思索。思路是这样的:
1、 概念反映的是谁?是对象。所谓对象,就是客观世界中的各种事物。你看见了一个杯子,那你脑子里的反映就是一个杯子的概念。你看见了100个杯子,那你脑子里反映的还是一个概念——不过这个概念是100个杯子。也就是说,大脑有反映,才能有概念;不反映,就不会有概念。有客观存在的事物才能有反映啊,所以,有客观存在的事物,才能形成概念。一一对应啊。对不对?
2、 不对。光看见杯子、光反映它了,还不行,还没有形成概念。你不光知道它是杯子,你还得知道它为什么是杯子——得反映它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容量比较小,能盛水或其他东西的容器?不管这个定义对不对,反正意思就是你不光得知其然,还得知其所以然,这才形成了一个概念。概念不光反映事物,还要反映它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
3、 考虑了这么半天,我终于明白了一件事,自己说的这些全都是废话。说了半天,还是人家书上那个定义啊: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和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说的多明白啊,别人都懂了,就你在这儿瞎琢磨。不过傻子又有新体会了:说废话也不是没用的,能加深印象嘛。
4、 明白了概念是什么,其余部分简单了。比如概念的分类:杯子,是个普遍概念,它反映的对象多的数不清,随便拿出一个来——你那个带耳朵的,我这个喝啤酒的,女儿那个小兔子啃萝卜的,你都可以叫它杯子。一堆杯子,是一个集合概念,可能前面说的你的、我的、我女儿的都在里面,但你就不能随便拿出一个来就叫它一堆杯子,因为里面的个体不具有集合体的属性。这就是普遍概念跟集合概念的差别。LD让打扫卫生去,先写到这里。如果谁能不厌其烦的看完这篇废话,我会深情的赞一个:真有耐心,真有同情心!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傻子学逻辑(1) 11 三笑 字1577 2007-02-11 13: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