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工业故事:奇瑞的故事(5)外一篇 -- 碎片与记录

共:💬132 🌺60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工业故事:奇瑞的故事(5)外一篇

    奇瑞的故事(5):外一篇

    (一)

    奇瑞的这个系列的小故事,得到大家如此之多的关注,是我所料未及的。或者与其说大家关注我写的故事,还不如说是大家关注奇瑞这样一个新兴的、有朝气、寄托我们希望的企业。碎片受花有愧,但也高兴得很。

    这个系列的故事采用随笔的方式,写一些轶事。出于多方面考虑,一则写奇瑞的正史,或者说做一个企业研究或者阶段性的工业研究,似乎更接近碎片的本行;但所需精力之多,须得认真准备。再之,写及正史,必得涉及大量严谨的细节、对比与评论,这又势必引起大量争论。

    实话说,碎片对网络没有多少信心;一样的信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我基本上已经不认为我们这种“百无一用”的书生所码的文字能改变人们的想法。同一篇文字,现实往往是对一个事物正面的人可以读出希望,负面的人从每一行都能读出灾难。即便是如同SMTH这样的地方,十年之间,人们先是拿IBM这等进口产品嘲笑联想这些80年代之后第一批自发起来的企业;过几年,再便拿联想和进口电信产品来嘲笑中兴华为;再过几年,拿中兴华为来嘲笑TD-SCDMA的开发;再之,TD-SCDMA大幕渐开,于是人们又开始拿中兴华为、TD-SCDMA来嘲笑汽车行业奇瑞、吉利的稚嫩。我并不想去评论那些坚持者们的“远见卓识”(因为他们并不需要),也不想从道德层面上讽刺大多数的善变骑墙;我想说的只是,我们缺乏应有的信心、缺少平凡的理性,没有平静的耐性,大多且健忘。

    长期保有独立与理性是少见的,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我们喜欢西西河吧。

    所以我并没有打算现在去写这个企业的正史,或者对它做些怎样的分析,以免这些裸露的信息成为中伤者的话柄,反而对企业造成了伤害。企业是靠做出来的,而不是谁能写出来的。根本地改变大多数看法的只有奇瑞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在国际产业链中成为令人无法忽视的一员。

    这也是为什么我不希望这个系列被转载的原因。

    其实正如某位河友回贴中分析我动笔前拖延了很久的原因,写企业的故事,尤其是写一个你敬重的正在进行中的企业的故事,会有不少顾虑。而后来我想到这种小故事,或者说对碎片的记录的方式,多多少少是受到了王外马甲骑兵系列的启发:以小见大。我只想通过一些小故事,甚至是读起来让人觉得很有趣味的小故事,来描述这样一个(其实是一批)企业,它与我们以往所见到的那些中国企业有何不同;从而,他们为何能够拥有不同的绩效?他们如何能在国内外激烈的竞争中存活并步步发展?

    这些小故事,只不过是些许碎片,反射些先行者群体们奋斗建设他们事业中的光亮。若有不达,那就是我文字功力的原因。另再则,近段恰好各方面事情都比较紧张,时间也不容许,所以实际上再贴上来之前也基本都是没有检查过的。

    所以,如果你喜欢奇瑞等这一批企业,如果你喜欢这系列小故事,那么就请让它们只待在西西河吧【如在4月13日把前面那几节转载到这个网址的“兵部尚书”朋友http://pop.[**].com/finance/messages/33617.html;又如今天在这个网址指责我是fake的那位“寻找另一半”的朋友】。

    其实我们有很多的方式来在实践中做出自己的选择,我们都是这历史的一部分。

    (二)

    写奇瑞,我说过,因为奇瑞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企业。但这并不等于我抱这样的观点,即它是最好的或者完美的。事实上,中国在同时期还有好几家各有特定的企业,以他们的特定方式获得了快速发展,如李大疯子的吉利,崔大英雄的哈飞(这位老总在其主掌哈飞汽车20年间,据说竟然只开除过一名职工——这可是在东北——并成功的把企业带了出来在轿车领域开始施展身手)。此外其他工业也有很多引人入胜值得大书特书的故事。如果时间允许,我也希望自己能把这个工业系列继续下去。

    我只是想说,奇瑞是具有突出代表性的一个,它代表的是相对于前二十年的旧思维而言的一种新现象。

    (三)

    关于激情与规矩,或者说创业的热情与完善的企业规章制度,这两方面的争论,是在前面几节的回帖中大家比较关心的。

    实际上,为了故事的可读性,我着重描述了那些“有趣的”“有可读性”的小故事,以求反映出跟其他企业不同的部分。而对于那些在现代企业中普遍共同的内容,往往被我略去不述。想想,要是我在这里跟大家大谈“第五项修炼”或者“管理控制该如何实现”,估计来的就都不是花而是臭鸡蛋,或者就根本无人理睬了。

    事实上,奇瑞的企业管理已经很可以称得上现代化或者说国际化。或者应该这样说,目前中国所涌现的这一批新兴企业,如IT领域内的不少和机械制造业中的不少,都已经相当的国际化。譬如华为也是一家非常激情的企业,但任正非在2000年前后扔给IBM管理咨询的钱,估计如果没有到一个billion的话,也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了吧。更不用说各种各样的ISO标准或者多少S的实施了(可见在中国搞管理咨询是一个多么有前途且一本万利的活儿啊)。其实奇瑞无论从决策制度、财务制度、人力资源制度、技术开发流程、采购制度、甚至保密制度上,都已经在前几年实现了高度的现代化,与国际接轨;乃至于最关键的产品与技术开发流程以及知识库的管理,奇瑞都力求在制度上向国际最高水准看起。从决策的角度来看,可能旁观者都认为奇瑞是一家由詹或者尹控制的企业,但要是你真正深入进去了解却发现其实并不如此,他们的确(在不同时期)都在企业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这些影响力都体现在他人对他们的信任和尊敬上。事实上,企业的决策流程还是非常严格的,各种事项都必须经过专业的决策委员会表决从而产生决定。

    而激情是否能够持久呢?这个问题有些许的飘渺,即“激情”与长期的企业文化,我们往往是无法将它们区分清楚的,起码无法完全地区分清楚。又比如华为,这一家拼搏已经20年的企业,如今激情依然,那么这到底是短时的激情还是一种根固于组织内的企业文化呢?

    退一万步,哪怕一家企业的仅有20年、30年,这也已经足够了。20-30年对于一个国家一个行业来说就已经可以是完全不同的天地。伟大的Alfred Chandler(他绝对配得上伟大二字啊)所编撰的《大企业与国家财富》说的不正是工业大企业对整个国家工业经济的巨大推动与影响?回头想想看,从老福特通过更高的小时工资“收买”工人的激情与忠诚的时代,或者从斯隆整合通用汽车的时代,到美国最后在汽车业被日本全面入侵,也只不过几十年的时光而已。

    但抽身从这个讨论中出来,我们所处的大背景是,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发展中国家。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一个落后国家,而今天中国部分工业所在进行的一切,用文绉绉的话来说,就是在进行catching-up。什么是catching-up?catching-up绝不是信步由缰,而是一场激烈的赛跑。由于在起跑时我们已经落后,又由于我们没有更多的资本、更多的经验积累、以及来自于天顶星人的技术援助,所以想要赶上对手,必要的途径只有是“激情”,力争在同样的时间内产生更大的效率。当然,在目前阶段,想要产生比对手更高的人均效率是很难的,那我们就力求针对自己的昨天产生更高的效率,或者好汉几个帮,利用我们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多的优势几个比一个,产生更大的优势。

    从这个角度来说,激情并不一定能够成功catching-up;但我也绝不相信起步之初就朝九晚五能够catching-up,这一点则与内部制度有没有国际接轨没有什么关系。

    (四)

    最后,下面是这个系列的目录,包括未来将要写的几个分节题目。

    再次对大家的关注与阅读表示感谢,另欢迎所有的批评、讨论和相关信息贡献。

    目录

    一、 奇瑞的故事0:前言

    二、 奇瑞的故事1:詹夏来小故事1

    三、 奇瑞的故事2:詹夏来小故事2

    四、 奇瑞的故事3:小兵追着老总跑

    五、 奇瑞的故事4:外国八路

    六、 奇瑞的故事5:中场休息

    七、 奇瑞的故事6:回国去!

    八、 奇瑞的故事7:英雄来了!ab

    九、 奇瑞的故事8:普通一兵

    十、 奇瑞的故事9:独臂前锋

    十一、 奇瑞的故事(10):结语 – 大企业与国家财富

    【谢绝转载】

    关键词(Tags): #奇瑞(王树)#中国汽车工业元宝推荐:无斋主人,爱莲, 通宝推:任逍遥97,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文章看来看去就像是说体制的问题

      奇瑞能有今天的成果就是不拘于体制和格局,什么都没有的人,当然是既敢想又敢干的,但是这种状态迟早会稳定下来,打江山易守江山可难了,以后怎么走才更关键。

    • 家园 碎片与记录的大作真好,花之,顺便提个问题!

      兄以为奇瑞这种模式能够在国有企业中推广吗?

      呐喊私有化的潮水一浪高过一浪,假如执行,偶担心,贫富差距会越拉越大,环境会越来越差,如果形成金融寡头,政府失去控制力,由“强政府”变为“弱政府”,还有被逼宫的危险。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资本家大多是靠不住的!

      要给中国这么多人,提供保障,没有国有企业是不行的。所以特别留意国有企业的发展,希望奇瑞是个值得推广的模式!

      • 家园 尝试着做些回答

        就企业管理而言,奇瑞并没有发明什么新的模式。与国内目前运行良好的大部分企业一样,他们都是通过学习西方一流企业的管理模式来使提高自身的效率的。

        但对于管理国有企业的思路而言,奇瑞即这些年涌现的一批优秀国有企业可以说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尤其是针对于原有的基于产权的思路而言。既可以通过董事会以下的管理控制改革来实现高效率,而并不是通过产权私有化。即在董事会以下的管理层,所使用的管理控制手段都可以是市场化的、借鉴西方企业的成功模式。而原有的思路,则在产权及委托代理关系中绕圈,在那种思路下,国有资产的市场化管理是无法与高效率连接起来的。

        当然,如果说到再分配过程,那就是另一个专业领域,比如说国有企业的利润上交以及国有资产投资体制等。

        对于贫富分化这一问题而言,像奇瑞这样搞自主创新的企业当然也是有意义的。因为在国际工业链条中,只有把更多高附加值的工业环节留在中国的土地上,才有可能提高中国的相对收入:具体体现为它们能提供更多的工程师、技术人员的就业岗位。就我在海归的那篇文章里所提到的,如果中国只有装配厂和血汗工厂,那么除了外资代理人之外,这样的经济对高水平海归的需求是很低甚至没有的。同样,也只有更多的工程师、技术人员的职位能够提供之后,才会有更多来自普通家庭的大学毕业生、大中专甚至技术学校的年轻人们找到更好的工作,才能更好的解决收入分配问题。

    • 家园 相比于奇瑞,我更看好吉利。

      我倒是希望奇瑞尽快解决产权问题。

      • 家园 产权?我是不明白教授的高论的

        产权?我是不明白教授的高论的,国有产权的产权就不叫产权,就产权不明。

        然后送给个人就产权明晰了。高!要不人咋是教授呢。

      • 家园 英雄所见略同,我也是吉利的推崇者

        李书福是天生的企业家,拥有超强的商业智慧和与生俱来的领袖魅力,活像是中国汽车业界的刘备,虽然吉利底子薄,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但凭他的知人善用,广纳贤良,精心调教,加以时日吉利必定大方光彩。

        • 家园 开始把

          李书福是天生的企业家,拥有超强的商业智慧和与生俱来的领袖魅力,活像是中国汽车业界的刘备,虽然吉利底子薄,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但凭他的知人善用,广纳贤良,精心调教,加以时日吉利必定大方光彩。

          天生超强与生俱来魅力。

          能不能你也写个系列?

          • 家园 大兵要折杀小弟了,小弟也是一知半解,没有内部情报

            吉利的文章还是由在吉利工作过的人来谈论比较有说服力。

            不知道大兵兄弟看过这篇文章没有,李书福:给我们一次自杀的机会

            外链出处

            光名字就够魄力的,由衷的佩服中国农民,这些草根阶层展示了出不可思议力量,并通过不断的撕碎跨国公司不可一世的技术神话来推动中国进步。如若中国多出几个这样的农民,我想21世纪早就是中国人的世纪了。

            • 家园 以后有时间再给大家写

              以后有时间再给大家写,不过这段实在太忙了。

              其实我也喜欢吉利这家企业。

              不过,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奇瑞是这样,吉利也是这样。当然,他们都是优秀的本土企业,都在做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的开发,沿着不同的战略都作出了很大的成绩。

              不过,因为喜欢一家企业,就反感另外一家企业,可是需要提供信息进行对比的哦。否则就是过于盲目了。

              • 家园 期待碎片兄的大作

                toyota和honda,我买了honda,但并不是说我不喜欢toyota.碎片兄也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如果有一天奇瑞的发展遇到困难,我想问题的原因很可能是产权,国有制下也能诞生不错的企业,如雷诺,大众(被保时捷收购40%的股份后,可能不算国有了),但世界一流的企业却鲜有国企。丰田,本田,bmw,都是私企,甚至是家族企业。究其原因,私人对财产的保护意识,远远好于国有企业。家族的荣誉感能让企业文化代代传承,也是让企业充满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 家园 问一下你见过吉利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