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说说抗战后的国军整编(上) -- 钟子麟

共:💬79 🌺13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应当只是出于宣传

                  解放军全歼74师时,所称钌“上至师长下至马夫,无一漏网”,应当只是出于宣传,因为据叶飞回忆:74师为三万七千多人,另据台湾方面的某份回忆所称:74师官兵员额为三万六千余,74师在孟良崮约为二万五千人左右,后方三个补充团因刚组建,才四千多人,即使加上未参战的榴弹炮营和后方官兵,至多三万出头一点,统计战果时真的按74师满员来推算的,减去按满员所算的后方三个补充团及榴弹炮营,战果当超过三万五千,另外,所谓的“自前一年始国军已经按各部队裁并三分之一的原则进行过一轮整军,”这个十分复杂,既有魏德迈接任,两家关系改善、装备流入顺畅,国军方面觉得有必要对美有所表示,但最重要的是,豫湘桂大战,国军大败,许多部队损失惨重,又丢失大片土地,使人力物力来源减少,不得以而为之,因此,许多被裁部队仅为编并而己,而且,从我看到的一些东北战场的材料看,至少远征军,驻印军没按《陆军整编军师编制系统表》来改。

                  • 家园 我倾向以原74师高级军官的说法为准

                    解放军方面关于国军的史料有时并不准确,比如至今还有军史、人物传记把李天霞的83师当作全美械、远征军的,叶飞的说法则很可能是来自于那个旧编制数。3.7万或近4万应是抗战中的74军,41年74军定为攻击军,编制每师万余人,军直也充实到近万,当然战时会时常不满员,比如常德战役57旅实际兵员仅约8千。而看邱维达、陈嘘云等74师师旅长的回忆,他们均称46年整编后是3万左右,若减去后方补充团约5千,就在2.5万左右了。相信他们对本师的编成情况总比外人了解,所以我写的张灵甫的传记中,关于整74师编制还是取约2.5万之说。而这一数字与解放军战果统计很接近,故有一问。

                    • 家园 也许老兄说的对

                      也许老兄说的对,不过,后方的三个补充团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因为据我所知,那三个补充团实质上应该是三个准备改每旅两团为三团的新编步兵团,而成立时间应在46年底或47年初,如果按邱维达、陈嘘云等74师师旅长均称46年年中整编后是3万左右的说法属实,那么后方补充团恐怕不在编制上,74师也就不会有2.5万人左右了。

                      • 家园 为恢复三团制而编练的新兵团

                        大约在47年初春开始,不过据我所知,早在半年前的淮阴之战后老蒋就已经批拨了大批新兵名额给张灵甫,人数超过一个整编旅,那时74师离开南京出战还不到两个月。先到的一部分新兵先后送往前线补充一线部队的战损,后来陆续招募的成了为恢复三团制编练的新兵团。

    • 家园 不错不错

      顶子麟兄一下

    • 家园 【原创】说说抗战后的国军整编(下)

      二、1946年的军队整编

      1、国共整军方案及国军整编

      1946年1月12日,国共停战协议生效,在其后召开的政协会议上,军政部次长林蔚作了《关于整军的报告》。根据该报告,从1945年初起, 国民政府陆续对军队进行了整军,基本原则是各部队一律裁并三分之一,共已裁减了36个军111个师21旅人数约110万人,编制减少三分之一。到国共达成整军方案之时,还有89个步兵军,2个骑兵军,共253个师约380余万人,国方拟将前述军队裁减为180万人,整编成90个师、骑兵10个旅及若干特种兵及勤务部队。

      1946年2月25日,国共根据双十协议和政治协商会议的精神,由张治中、周恩来、马歇尔三人军事小组签署了《关于军队整编及统编中共部队为国军之基本方案》,其中第一期的整编确定为政府军90个师,中共军18个师,一年内双方将除此之外的部队裁减复员;随后半年进行缩编,比例仍为5:1,即政府军缩编成50个师, 中共军缩编成10个师,统编为20个军。

      但是在接下来的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上,林蔚的《军事复员报告》数据有所不同,称政府军队及机关学校现有490万,打算裁减到347万,编为90个师。对此,周恩来在1946年3月18日出席重庆中外记者招待会谈到整军问题时说:“在政协会议中,军政部次长林蔚氏报告,政府军队现有三百八十万,要减到一百八十万,编为九十个师。但在二中全会中,同一人的报告则说政府军队及机关学校现有四百九十万,将来只减到三百四十七万,仍编九十个师,这和在政协报告中的数目比较,多出了一百六十七万。即去掉机关学校,仍然会多出很多,那就是所谓兵工总队,成为正规军的后备队或补充队。这是违反政协决议和整军方案中复员计划的,因这既不能减少国库开支,且将保持额外的一部分队伍,完全与复员精神相反。”这里说的额外部分队伍,应是指扣除机关学校人数后额外的数十万特种兵及勤务部队。

      其时虽值和谈时期,但是1月中停战以前,国共是关外大打关内小打,停战之后依然摩擦不断,对于究竟应该裁军整编与否,国民党上层意见有异,白崇禧认为内战不可避免,公开反对整军,一般国军将领也态度消极,不过蒋介石和陈诚却持支持态度,陈诚因此还得了个“整编狂”的绰号,可是他做事又不能一碗水端平,于是搞得怨声载道。遭撤裁的官兵得不到妥善安置,令军人有鸟尽弓藏之感,造成军心浮动。1947年3月,由遭撤裁的数百名高级将官组成的军官团在南京学习期间带头闹事对陈诚发难,酿成著名的“中山陵哭灵”事件,此是后话。

      1946年2月中下旬,国军各军师长们云集南京,参加国民政府军事委员召开的军队整军复员会议,会后,国军整编于3月陆续展开。按照国共的整军方案,国方拟分两期,分别以一年和半年的时间完成整编,第一期以陆军按军师单位,军缩编为师,师缩编为团,或先缩编为旅的方式进行,即把一个军(指三师制军,下同)三师九团制整编为三旅六团制或二旅六团制。第一期整编本来预计分三批在1946年8月底完成,但是后来内战全面爆发而中断,完成整编的仅为陇海路沿线和长江以南的约57个师。

      2、一个整编师究竟有多少人

      那么整编师究竟有多少人呢?这个问题似乎说法不一。

      二史馆有一份档案资料《陆军整编军师编制系统表》,似为国民政府军委会原以军为基础的整编所制定的方案,其中有详细的编制数据,具体为:

      军及所属各师之编制人数为30425(每师9183,其中官782;兵8401;);师部1392;辖三团,每团2597(官201;兵2396); 军部及直属部队之编制数为2876人(其中官717;兵2505)。

      三二制的整编师人数基本是按照上述整编军编制减去三个实编步兵团,并在此基础上略作调整,即由原来的一军三师九团制整编为一师三旅六团制,如按上列数据酌减,则应在23,000左右。

      以整编第74师151团为例,该团人数约2700,与上列陆军整编军师编制系统表的数据相比略多100。考虑到整74师的师直、旅直比一般部队庞大,全师满员的话在25,000左右应误差不大,再加上后方补充团的人数,说它有三万余人,我认为也没什么不对,至少我所见过的74师旧部的回忆中,如有提及整编后人数,都称有三万余人。

      当然上面说的只是帐面上的编制数,部队整编后不一定满员,加上战损后兵员补充不到位,许多部队实际兵员都少于编制数,连王牌军也不例外,所以各整编师的实际人数参差不齐,即使相差数千也不足为怪。以整74师而言,它出南京的时候就不足额,整74师、整11师都有因新兵补充不及时而不得不在战地直接补充数千解放军俘虏的记录,而这在国军是属于违规的。又如在宿北战役覆灭的戴子奇的整69师,实际人数还不到18,000。这些还都是中央军嫡系,至于杂牌的情况,可想而知了。

      国民党军这番整编师的改变军制,当时初衷是认为国内地域辽阔而道路交通状况不良,长途行军造成补给与指挥不便,而三旅九团过于庞大笨重丧失部队的机动性,因而改三三制为二三制或三二制较适宜。但是在后来的内战实践中证明这一整编是一个失败,由于许多国军将领纷纷反映一旅二团制削弱了部队的战斗力,在实战中指挥颇多不便,1947年下半年始一些部队又开始陆续恢复三团制,至48年10月干脆整编师旅撤销,恢复了军师编制。

      关键词(Tags): #整编#整编师#国军#军事委员会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