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话商君】说姓氏(上) -- 履虎尾

共:💬166 🌺37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话商君】说姓氏(上)

    商君者,名鞅。商君卫人,以国为氏,故曰卫鞅。商君为卫之诸庶孽公子,以族为氏,故曰公孙鞅。商君破魏,以军功受封“于、商”之地十五邑,以封为氏,故曰商鞅。商君姬姓。或以为商君“姓商名鞅”,履虎尾曰:错,大谬也!

    什么?商鞅不是“姓商名鞅”吗?

    呵呵,不是的。

    中国姓的产生非常早,一直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阶段。母系氏族时期的婚姻为“普那路亚”婚,人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世系只能以女性血统来维系。为了同其他氏族相区别,每个氏族都必须有一个标记,这个标记或者符号,就是最初的姓。我们从“姓”字字形的构造来看,“姓”是个会意字,“从女从生”。东汉大儒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姓,人所生也……因生以为姓,从女、生。”

    班固在《白虎通》中也是如此解释的:“姓者,生也,人禀天气所以生也。……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别婚姻也。”

    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说:“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今南方诸蛮,此道犹存。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以后,姓氏合而之一。”

    关于“姓”与“氏”的问题,很多人觉得很迷惘,其实,在学历史专业的看来,是一个常识性问题。在上古时期,姓与氏是两回事。先有姓,再有氏;夏商周时期,人既有姓,又有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秦汉以后,姓氏合一,姓与氏才变成一回事。

    我们先聊姓。

    姓既然“从女从生”,因此,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的,例如“姚,晏,妊,姒,妫,好,姬,姜,赢”等等。

    姓的基本作用,是明辨人的血缘关系,因此,姓对于婚姻具有决定意义。中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近亲婚姻的危害,《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同姓不婚是古代人际关系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宋代郑樵在《姓氏略》中指出:“氏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婚姻不可通。”

    由于女性在婚姻嫁娶繁衍后代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女性的“姓”比“名”更为重要。女人幼小时候在娘家也应该有个乳名,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有“附宝”,“简狄”,“修已”,“妺喜”,“妲己”等等,可能就是她们的名字。但这个名字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她们的姓。为防止同姓通婚,她们的姓必须十分明确。于是就出现了一个现象,“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女人用“姓”来代替名字。

    古代求婚,第一项是“问名”。这个问名,不是问女子的乳名,而是问她在姊妹中的“排行”。待字闺中的女子,在姓的前边加上孟(伯)、仲、叔、季等排行,就是她待字闺中时的名字。譬如孟姚,伯姬,仲妫,叔晏,季嬴等等。在古代民间传说中,有一个“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姓孟吗?回答是否定的,孟姜女不姓孟,姜才是她的姓;“孟”字是排行,孟姜二字表明她是姜家的长女。

    女子嫁到夫家(就是“于归”)后,可以在姓的前面加上自己所出国名(其实是“氏”),来构成自己的名字,例如申姜,郑姬,秦赢,陈媯,褒姒等等。由于当时贵族的婚姻制度是娣媵制(多妻制),为了与同姓的诸娣媵相区别,有时候要使用这种方法来构成名字。

    女子出嫁后,她的娘家怎么称呼她呢?别国如何称呼她呢?在丈夫活着的时候,可以在姓的前面加上丈夫的国名,构成她的名字,比如郑芈,秦姬,宋姬,晋嬴等等。

    女子最后的正式名字,是丈夫死后才有的,她用丈夫的谥号同自己的姓合在一起,构成盖棺论定的名字。见于《左传》的著名的名字有:

    郑武姜,她是申国的女儿,嫁给郑武公为妻,生下郑庄公寤生和共叔段。她初嫁时,郑国可以称她为申姜,有时候也可以简称为姜氏;她的娘家以及他国,可以称她为郑姜。她的丈夫死后谥为“武”,郑武公,于是她的正式名字就有了,郑武姜。

    秦穆姬,她是晋献公的女儿,是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的姐姐。嫁到秦国,可以称晋姬,晋国及他国,可以称她为秦姬。她给秦穆公生了太子莹,公子弘,以及女儿简壁。秦晋韩原之战,秦穆公俘虏了她的弟弟晋惠公,她带着亲生的二子一女,“登台履薪”,“你进来我就点火,烧死你的老婆孩子”,竭力维护娘家的利益。她的丈夫死后,谥为“穆”,即秦穆公,于是她的正式名字就有了——秦穆姬。

    晋文嬴,她是秦穆公的女儿。晋太子圉在秦国做人质时,秦穆公把她嫁给太子圉,也就是晋怀公,因此称她为“怀嬴”。后来太子圉逃回晋国,她没有随同前去,留在了娘家秦国。晋公子重耳到达秦国,秦穆公又把她改嫁给了公子重耳,即晋文公。晋文公的谥号为“文”,于是,她的正式名字是晋文嬴。秦晋殽之战,晋国俘虏了秦的“三帅”,她出面讲情,晋襄公迫于庶母的情面,放走了百里孟明等三帅。(按,关于文嬴与怀嬴是两个人,还是一人二名,履虎尾也不敢十分肯定,谨候教于方家)

    卫庄姜,她是《诗经·硕人》的主人公,“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古代诗人笔下著名的美人。她的父亲齐庄公,把她嫁给了卫国的君主,因此,卫国可以称她为齐姜,娘家齐国以及他国可以称她为卫姜。她的丈夫的谥号是“庄”,卫庄公,所以,她的正式名字是卫庄姜。

    宋江背李逵——

    关键词(Tags): #商君#秦穆姬#郑武姜#晋文嬴#卫庄姜元宝推荐:海天,

    本帖一共被 9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此文几乎全来自于袁庭栋的《古人称谓漫谈》

      此文几乎全来自于袁庭栋的《古人称谓漫谈》。

    • 家园 秦始皇叫嬴政还是叫赵正

      秦为赵氏考:

        长期以来,人们把秦朝称为“嬴姓统治者”,称秦始皇为“嬴政”。

         秦朝固然是“嬴姓统治者”,赵国难道就不是吗?请看下面两段话:

         (韩厥)曰:“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夫自中衍者皆嬴姓也。中衍人面鸟口蜀,降佐殷帝大戊,及周天子,皆有明德,下及幽厉无道,而叔带去周适晋,事先君文候,至于成公,世有立功,未尝绝祀。今吾君独灭赵宗,国人哀之,故见龟策。”(《史记·赵世家》)

         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居二日半,简子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帝告我:‘晋国且世衰,七世而亡,嬴姓将大,败周人于范魁之西,而亦不能有也。’”(《史记·赵世家》)

        前一段话中韩厥说赵盾家族是嬴姓在晋国的一支;后一段话中赵简子梦见上帝对他讲“嬴姓将大”,就是说赵氏将强大, 预言三家分晋。可见,秦、赵俱为“嬴姓统治者”,不得以嬴姓专指秦朝。

        那么,这个“秦赵皆为嬴姓”和“秦为赵氏”又是怎么会事呢?

        要搞清这个问题,就先要从中国古代的姓氏说起。

        先秦时期“姓”与“氏”有严格区别:姓表示血缘所出(主要标志一个人的母系),氏则是以封地和官职等所获家族称号,实际上是姓的分支(主要标志一个人的父系)--而这个“氏”才等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姓”(姓氏)。

        先秦时期女子 “称姓不称氏”,且称姓时要放在名字之后。仅以秦国宗室女子为例,见于史籍者,如 “缪嬴”(秦襄公的妹妹,为周丰王妻;另有一缪嬴为晋襄公夫人),“怀嬴”“文嬴”、“辰嬴”(秦穆公一次就送流亡的晋公子重耳五个宗室女子,文嬴是其中之一。怀嬴和辰嬴实为同一人,她最初嫁给在秦国为人质的晋太子子圉,子圉只身从秦国逃跑,回国即位,是为怀公。后来秦穆公又把子圉故妻送给重耳,改名辰嬴), “葛嬴”(齐桓公夫人),“秦嬴”(楚国司马子庚夫人)。

        而氏仅供男子使用,男子“称氏不称姓”,并且称氏时要放在名字之前。清朝著名学者钱大昕曾批评一些人把先秦的“姓”与后代的姓混为一谈。他说:“三代以上未有系姓于名者。汉武帝元鼎四年,封姬嘉为周子南君,此男子冠姓于名之始。后代文人有姬昌、姬满、姬旦之称,皆因于此。好古之士,当引以为戒”(《十驾斋养新录》卷二十三《姓氏》)。查遍《左传》、《国语》、《战国策》、《吕氏春秋》、《史记》,未见有人叫“嬴Ⅹ”或“嬴ⅩX”者,在《汉书》中才出现了一个叫“嬴公”的人,可见钱大昕之论十分精确。现在人们都把秦始皇叫“赢政”,其实是开历史的玩笑。

        搞清了这个问题,我们再来说说“秦为赵氏”的历史典故。

        司马迁在《史记》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秦国和赵国王室同姓同氏(即嬴姓赵氏)。秦和赵源出于嬴姓同一祖先。远祖是女修(为嬴姓女祖先,这是母系),近祖是蜚廉(父系)。

        “蜚廉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恶来,事纣,为周所杀,其後为秦。恶来弟曰季胜,其後为赵。”(《史记·赵世家》)。季胜的曾孙造父幸于周穆王。

        “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缪王以赵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为赵氏。”恶来的曾孙是太几,“太几生大骆,大骆生非子。以造父之宠,皆蒙赵城,姓赵氏。” (《史记·秦本纪》)

        也就是就秦王室在“发达”之前长期依附于赵王室,同时还得到了赵这个氏--这就是秦赵同氏的原因。(按周代宗法,秦赵氏为小宗,赵赵氏为大宗,到最后,是小宗灭了大宗,正是对宗法制的讽刺。)

         司马迁在《史记》中还有两处记载直接称秦始皇为“赵政”,其一:“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史记·秦始皇本纪》)”

        其二“(楚考烈王)十六年,秦庄襄王卒,秦王赵政立。(《史记·楚世家》) ”

        实际上,“秦为赵氏”并非司马迁的一家之言,而是汉朝人的共识。

        陆贾对汉高祖说:“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汉书·郦陆朱刘叔孙传》)。陆贾跟随刘邦打天下,前半生就生活在秦朝,他的话自然不会错。

        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安在其《淮南鸿列》一书中就两次称秦始皇为“赵政”。如:“秦王赵政兼吞天下而亡。”(《人间训》)、“赵政昼决狱而夜理书,御史冠盖接于郡县,复稽趋留,戍五岭以备越,筑修城以守胡,然奸邪萌生,盗贼群居,事愈烦而乱愈生。”(《泰族训》)。

        汉武帝的儿子燕王刘旦曾上疏给皇帝:“昔秦据南面之位,制一世之命,威服四夷,轻弱骨肉,显重异族,废道任刑,无恩宗室。其后尉佗入南夷,陈涉呼楚泽,近狎作乱,内外俱发,赵氏无炊火矣。”(《汉书·武五子传》)。

        三国时曹植上疏给魏明帝:“绝缨、盗马之臣赦,楚、赵以济其难。”(《三国志·魏书十九》)。“绝缨”见《说苑·复恩》,为楚庄王故事;“盗马”,典出《史记·秦本纪》,说的是三百“岐下野人”为报答“食马之德”,在战场上冒死勇救秦穆公的故事。曹植以秦为赵氏,故以“赵”代指“秦”。

      www.SonicChat.com

        对于司马迁关于“秦为赵氏”的论述,后世史学家要么视而不见,要么不以为然。

        清朝学者梁玉绳质疑道:“此《纪》前云‘非子蒙赵城姓赵氏’,《始皇纪》云:“姓赵氏”,此论又云“秦为赵氏”。夫后人追溯所出,秦、赵可以互称,若专言姓氏,岂容混冒妄载。《通志》云:“凡诸侯无氏,以国爵为氏”。秦自非子得邑则以秦邑为氏,及襄公得国则以秦国为氏,相传至于始皇。若赵氏者自造父获赵城为赵氏,其后微弱而邑于晋,则以赵邑为氏,及三分晋国则以赵国为氏。岂有秦国之君而以赵国为氏乎?”(《史记志疑》卷四)这个提问似乎挺有道理,但司马迁并非不知诸侯“以国爵为氏”。他在《史记·秦本纪》最后一段总结性地指出:“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他特别强调秦朝并非以国为姓(氏),虽然世有秦氏,但并非秦国王室这一支。

        也就是说后人把古代的姓和氏混为一谈,将秦国国姓嬴,当成了秦的氏(所谓的嬴氏),以为秦以嬴为氏--实际上秦赵两国都是以嬴为姓,以赵为氏,即“秦赵皆为嬴姓赵氏”。

        正因为秦赵同姓同氏,所以才了在秦灭六国后,秦始皇要独封赵王室于代郡,建立代国,到二世时才消去“代王”封号--当然,这是后话了。

        不过更让后人可叹的是,长平一战,赵氏一门骨肉相残--也许是所谓的报应,秦赵氏在亡秦之战中被诛灭殆尽,反到是赵赵氏成为后来中国的大姓。这一次,是历史给我们开了个玩笑。

      通宝推:林风清逸,
    • 家园 我听到一种说法是,孟是庶出长子长女

      伯仲叔季是嫡出的长、次、三、四子/女

      不知道这种说法是不是有道理?

      • 家园 出处在《礼纬》

        《左传注疏》杜预、孔颖达

        《礼纬》云“庶长称孟”,然则適妻之子长者称伯,妾子长於妻子,则称为孟,所以别適庶也。故杜注文十五年及《释例》皆云:“庆父为长庶,故或称孟氏。”沈氏亦然。

        或可春秋之时不能如礼,孟伯之字无適庶之异,盖从心所欲而自称之耳。

        我觉得有道理。比如西周时的周太王嫡长子吴太伯,周文王嫡长子伯邑考,周公的嫡长子伯禽,都是伯字。

        再如,周幽王与褒姒之子伯服,年纪比申后的儿子宜臼小,却称伯。《竹书纪年》:“平王奔西申,而立伯盤(伯服)以為大子。”可见谁是嫡长子,谁就可以称伯。伯服因为自己的母亲成了王后,升格为嫡长子,所以可以称伯。

        关于孟,有卫国公子孟絷。孟絷是卫灵公的哥哥。卫襄公的夫人(正妻)没有儿子。卫灵公和孟絷都是父亲卫襄公的妾所生,也就是庶出。孟絷不称伯絷,应该就是庶出的关系吧。

        通宝推:林风清逸,
    • 家园 怀嬴是陪嫁的媵妾,地位比较低。改嫁文公后生下一子

      乐(为赵盾所杀),后来改称为辰嬴(辰可能是她的谥号)。而文嬴地位比较高,史书里明说了后来成为文公的嫡夫人(《左传文公十年》)。文嬴乃是襄公的嫡母。

    • 家园 商周时女子也是有名字的

      白虎通义所言姓氏规则是指春秋战国的做法,之前的情况还没有定论。大体说,姓就是古姓,古代的族群徽号;氏是家族组织的徽号,是从姓分化而来的。上古女子有名,从金文看,至少分私名、通名、日名、谥号,如何称呼,同一个人可以有好几种方式,关键要看尊卑长幼排行夫妻的身份差别。如,妇好,妇是官职,好是其私名,其字为巧(上兔+下巧),日名为辛,谥号是母辛。妇好是其丈夫武丁叫的,母辛是夫家后辈叫的,母巧是娘家后辈叫的。

    • 家园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 家园 花!
    • 家园 宋江背李逵——何解?

      河里新出的黑话?

    • 家园 姓名的学问可大,我曾经想搞明白自己姓氏家族由来

      越搞,发现工程越大,终于没有信心,作了逃兵.

      今天正好来补课

    • 家园 【话商君】说姓氏(小结)

      今天的姓张姓李,同周代的“姓”与“氏”完全不是一回事。

      三代以前,所有的人都有“姓“,多数人,还有”氏“。姓与氏不是一回事,但是,二者有相通之处。

      所有的人(包括男人女人)都有姓。因为,人总是有出生的氏族的,为了同其它的氏族相区别,每个氏族都必须有一个标记,这个标记或者符号,就是最初的姓。例如“姚,晏,妊,姒,妫,好,姬,姜,赢”等等。姓是干什么用的呢?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近亲繁殖的危害,制定了“同姓不婚”的远则。“姓”的作用,就是辨别婚姻。

      氏是姓的分支,最初,只有部分人有氏。随着历史的发展,有氏的人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几乎所有的人都有了氏,而且,无论男女都有氏。

      三代以前,“男子称氏,妇人称姓”。

      “男子称氏”不是说男子没有姓,男子当然有“姓”,而且这个“姓”还是众所周知的。“男子称氏”所说的是,男子的“姓”不在他的“名字”中出现。男人的全名所包括的是他的“氏”和“名”,“氏”在前“名”在后,与“姓”无涉。有人称周公为“鸡蛋”,称武王为姬发,还有一系列的“姜小白”,“姬重耳”,“姬申生”等等的,可以肯定地说,这是错误的。如果硬要他们的名字的话,周公也许可以称为“王子旦”,“周旦”,武王应该叫做“周发”;另外几个则是“公子小白”和“齐小白”,“公子重耳”和“晋重耳”,“太子申生”和“晋申生”。

      “妇人称姓”,也不是女子无“氏”,女子也有氏,只不过在女子正式的全名里,她的氏不一定出现,而一定要把她娘家的“姓”明确地标示出来。按规矩,这个“姓”,放在全名的末尾。

      在《左传》中,男子把“姓”和“名”放在一起的,一例也没有。顾炎武《日知录•原姓》曰:“考之于《传》,二百五十年间,有男子而称姓者呼?无有也。”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十二•姓氏》称:“三代以上,男子未有系姓于名者。汉武帝元鼎四年,封‘姬嘉’为周子男君,此男子冠姓于名之前。后代文人有‘姬昌’、‘姬满’、‘姬旦’之称,皆因于此。好古之士,当引以为戒。”

      《史记》中姓名合称的只有一例,且无法解释通,这就是《史记•陈杞世家》中的一句:“得‘妫满’,封之于陈。”

      把“姓”与“氏”搞混的,是从太史公开始的。《太史公书》第一篇《五帝本纪》第一句,“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很明显,皇帝的姓绝不会是“公孙”,而是“姬”。《史记》其他各篇,也总是名字之后接上一句“姓某氏”:汉高祖刘邦,“姓刘氏”;秦始皇政,“姓赵氏”。对此,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中说得最清楚:

      “战国分争,氏族之学久废不讲,秦灭六雄,废封建,虽公族亦无议贵之律,匹夫偏户知有氏,不知有姓,久矣。汉高帝起于布衣,太公以上,名字且无可考,况能知其族姓所出耶?以氏为姓,遂为一代之制。”

      即令如此,秦朝一些人的“姓”和“氏”还是不很清楚。例如,灭韩秦军的统帅是“内史腾”,这个“内史”,是“氏”,还是官号?还是兼而有之?不清楚。有的书说他叫“史腾”,呵呵。开凿灵渠的是“御史禄”,这个“御史”,是“氏”,还是官号?还是两者兼而有之?还是不清楚!有的课本说他叫“史禄”,唉——

      自太史公始,“姓”和“氏”搞不清楚了,合而为一了。“姓”就是“氏”,“氏”就是“姓”,或者干脆合称为“姓氏”。呜呼,人不能太“好古”了,譬如:秦始皇的名字,应该是秦王政,或者“赵正”,或者是“秦正”,甚至于“吕政”,绝对不可能是“嬴正”。可是,以后的人都这样叫了,书上也都这样写了,我们也就任其自然,跟着叫吧,别钻牛角尖了。

      元宝推荐:铁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