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煤窑老板王狗蛋 (一) -- 荆棘探兴

共:💬146 🌺59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煤窑老板王狗蛋 (四)

      2000年左右,煤价开始反弹,周围村落很多人开小煤窑发了财,开小煤窑赚钱效益明显增大,一股开小煤窑的旋风来了。

      每个村庄的情况不一样。有些偏远的村庄干脆把村给一次性“卖”了,开发商负责把他们迁入县城,除此之外,再按人口补钱,最厉害地方每口人一次性给15w,那时候不少人15岁就有赶紧娶老婆的的,该嫁的也拖后拖后,如果赶的及时,肚子里有了,也算一口,县城的房价顿时陡涨,出现了很多穿着破衣,背着破包选房的人。人口迁走后,开发商就可以大规模的开采了,房子下面的煤也可以开采了,这些一般来说是不能开采的,否则房子会裂缝,甚至塌掉。有些村庄的集体煤窑因为管理不善彻底停了,村委成了虚设,一盘散沙,没人管了,很多人没有了活干,于是各家各户都去挖坑找煤,基本上几家就有一个自己的矿口,采用先占先得、先得先富的原则。有些村庄的集体煤窑承包了出去,承包商为了在期限内取的更大的效益,更新了设备,加大了生产规模,有时候实行三班倒,并请了一些有经验的管理者进行管理,日产量比以前集体煤窑的时候的10来倍。当地的人不好管理,承包商人不愿意用,都想用自己的人,当地的人受到了排挤,看到了周围的人开小煤窑发了财,都蠢蠢欲动了。狗蛋村便是如此。

      多年与煤黑子打交道,狗蛋对煤的生产,销售,盈利,其中的猫腻摸得门清,认识了很多这方面的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狗蛋是个勤劳的人,这么多年的辛苦工作,让他有了不少积蓄,绝对算的上是村里的新贵了。这时候的狗蛋已经是一个孩子的父亲,他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和他一样,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好的教育,过上舒适的生活。刮风了,下雨了,狗蛋开始寻找更大的发财机会了。

      由于承包商的过分开采,其实在狗蛋村能找到开小煤窑的好的地方不多了,所以村里有多人都在争,不患寡而患不均,反而互相强制。狗蛋是个外姓人,如果他自己开,阻力会很多,很多人会眼红,举报闹事者常有,很难摆平。于是狗蛋寻思来个政治联营,一般来说村里就那么几股势力,只要这几个势力的代表不反对,根据地就算是稳固了。接下来便是四处活动谈判了。

      这几年,狗蛋有个好名声,就是诚信,说话算数,经常帮助人,大家都认为这小伙子不错。这年月诚心的人越来越少了,尤其是些老板,满嘴跑火车是常有的事情。俗话说三岁看到老,村里很多人对狗蛋还是很信任的,是个能够合作的好伙伴。事情进展的比较顺利,最后谈好了,四个人合股来搞。另外三个人都是村里各个势力的代表,只要是这四个人来搞,一些泼皮也不敢闹了,其他势力也不敢挖墙脚了。

      谈妥后,他们开始挖坑找煤了,美好的明天就摆在眼前了。

      关键词(Tags): #谈判
    • 家园 【原创】煤窑老板王狗蛋 (三)

      九十年代开始,村里一些见过世面胆子大的人开始偷偷的搞个体煤窑了,就是媒体上说的无证非法小煤窑。作为新生事物,最初当地政府还没放在眼里,然而作为探路者的这批人鲜有成功的,胆子绝对够大,但是不知道如何管理,安全措施实在太差,经常出事故。只要是人命关天的事故,把家底都得陪进去。很多人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有翻身。狗蛋小学老师就是其中一位,赔光家底后开始迷上阴阳八卦,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现在已经可以看相算命,取名选日了,成为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风水先生。为什么小煤窑的事故率这么高呢?外地上学的时候,不少同学问我,你们那边是不是拿个铁锹在土地上抛个坑,就能挖出煤来。如果真能这样,真是谢天谢地了,就不会有那么多煤炭事故发生了。

      煤层距离地表面有远有近,如果很近,把上面土和者岩石推开,就可以露天开采了,这样的化,事故会大大的减少。煤层距离地表远的,需要打个深井下去或者一个隧道下去了。那时候,狗蛋村的集体煤窑是这样的:打个200米深井,用煤罐把人运下去,人工把煤装到煤罐里运上来,里面的开采很多都是靠人工、运输来做。因为距离地表很远,地下作业的矿工大夏天的也必须穿着棉衣。把煤挖走了,上面的岩层自然会塌下来,所以的边打支架边往里开采,如果开采的够远,里面可以有小平车来拉煤。有的煤窑还会打个隧道下去,从这里也可以把煤运出来,那种隧道我见过,一个人是不能直起腰来的。现在村办集体煤窑大多数承包除去了,为了增加产出,拓宽了隧道,用小三轮往出运煤了。国有大型煤矿就不一样了,里面都是机械化操作,运输车直接开到地下,开采也都是机械化。

      国有大型煤矿投资大,且有一批受到过很好教育的技术人员,安全措施做的好,出事故很少。村办集体煤窑投资不多,技术人员都是当地以前干农活的人,靠点培训就开始煤矿作业了。很多人没有安全意识,举个例子很多人会在井下偷偷抽烟,有个地方因为如此,导致瓦斯爆炸,死了60多个人。很多操作都不规范,都会导致很多事故。作为当地税收支柱的集体村办煤窑,虽然总有些事故,但是还是得到了从上到下的大力支持,从20年前开始,一直红火了十几年。勤劳朴实的农民们突然发现这些贫瘠的土地下居然能挖出能换钱的黑东东,比种地划算了不知道多少倍,都去煤窑干活了,一下子也变成了工人阶级,且是有土地的。生活也随之改善了,虽然说有点危险,但习以为常了,见怪不怪了。再者,摆在当时老百姓面前的只要一道选择题目,题目是这样的,“请选择从事的工作,备选答案是a. 种地,b,煤窑干活,c,在煤窑选择好的工种干活”。

      小煤窑很多只有几个人或者几十个人,比起村办集体煤窑来说投资更小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是老板的天性。狗蛋那片的小煤窑一般是这样的,不可能打深井了,投资太大。一般是在山腰或者山脚下选好地,挖个几十米的隧道去找煤,为了减少投资,隧道挖的很窄,人的猫着腰;支架的选用一般都是比较差的木头搭建,估摸能支撑半载就行。很少有排气排水的,里面的作业环境可想而知了。不科学的采伐、差劲的支架,滥用炸药等都会导致塌方而出人命。

      容易发生事故,政府部门严厉打击,为什么还这么多人愿意去开小煤窑,尤其是最近几年?答案是,煤窑赚钱太快。举个例子,前期投资3w,挖个隧道,找到煤后,假如一天出200吨煤,一吨价格200元,工人也就10个,工资一天300指定高兴的跳了。也不用交税,看看利润多少吧,而在煤窑干活一年能赚3w不错了。

      不难奇怪,近二十年来,小煤窑为何屡禁不止且越来越盛了。

      关键词(Tags): #老板
    • 家园 小时候打架靠啥,靠发育

      小时候打架靠啥,靠发育

      新东方的老罗也经常说这个,赫赫

    • 家园 【原创】煤窑老板王狗蛋 (二)

      蹲在家里干什么呢?狗蛋父亲托关系给找了个商店营业员的活,干了一年左右,15岁左右的狗蛋居然学着恋爱了,了不得了,家里人赶紧把狗蛋又拉回了家里。

      呆在家里的狗蛋实在无聊至极,那时候他姐夫拉煤跑运输。狗蛋便时常座在副驾位上和他的姐夫一起跑运输,竟然喜欢上开车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家里人觉得这样也好,起码有他姐夫看着,不至于生事了。

      有一点很奇怪,认识的煤老板中,很多都是从拉煤跑运输起家。直立行走在人类的进化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大大的开阔了视野,锻炼了智力。也许在从一个无业青年到煤老板的转变中,开车有同样的作用。当然了,此论断局限在狗蛋老家那片。

      狗蛋老家地处黄土高原吕梁山脉,最近10年路才算修的不错了。以前全是山路,黄土飞扬,山里的人想到县城很不方便,通信也不发达,也乐于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开车跑运输的人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接触更多的一些人,观念更新的比较快,算是能做到与时俱进吧。

      找到了自己兴趣爱好的狗蛋,一心一意的跟他姐夫学开车,无论寒冬酷暑,毫无怨言。在山里开车拉煤没那么容易的,首先路不好走,单行且坑坑洼洼,很多路的一边靠着山,另一边就是悬崖;其次拉煤的车没有不超载的,人们把买来的车兜都手工加高了一倍,就算这样煤还是高出车沿很多,如果手艺不好,煤很容易撒了。狗蛋的父母很当心他的安全问题,但是狗蛋坚持学车。付出总有回报,狗蛋学成了,他父亲凑钱给他买了车,那时候最赚钱的营生就是养车跑运输了。21岁狗蛋结婚了( 他的老婆就是当初在商店工作时的那个对象),感觉自己的命比以前金贵了,便把车卖了,用自己的积蓄买了个装载机,专门在一个煤窑给别人装车。

      到此为止,狗蛋在很多同龄人中已经是出类拔萃了。奇怪么?

      那阵子狗蛋上学的初中升入重点高中的比例是1:50,当然了这是指应届生;复读班里比例高些,但是只要是安心复读的,一般都想考中专,师范,那时候这些还是很火的。有人复读了6年,相信么?!所以说靠读书作为出路,大多数父母是不报很大希望的,如果能,那就是祖坟显灵了,天上掉馅饼;如果中途退学的,对很多父母来说也没啥,“无所谓,其实一切都无所谓”,因为大多数人都如此。

      很多孩子都是初中缀学的, 这么多的小伙子呆在家里,总的有点事做。排除那些有关系的,能在公检法找到差事的,排除那些祖上显灵的,再排除那些喜好偷鸡摸狗的。一般人家大致有以下几种安排孩子的方式。一是务农的,修理地球,黄土高原的土质不好,老天爷也不配合,庄稼的收成实在太差,再加上“英雄母亲”那阵子,人口陡增,很多家七郎八虎的,人均土地更少了 ,再加上要上交公粮,粮食价格又便宜,根本就赚不了多少钱。二是去煤窑干活,那时候基本村村都有自己的集体煤窑了,虽然说不安全,对身体也不好,但是赚钱多,像个工人阶级了。三呢就是学点手艺,比如漆匠、木匠之类。再有就是学开车了。所有的这些中,开车是赚钱效益最快,比较体面的工作了。那时候的很多万元户都是开车跑运输的。但是买车投资很大,让一家拿出几万去买车是很难的,狗蛋家里还够富裕,能做到这点。狗蛋的同龄人中,极少数去务农了,一半去了煤窑,剩下的大多数学开车了,但是真正有实力能够买的起车没多少。

      大家很奇怪,为啥不到外地打工了。我的理解是这样的,阎锡山统治山西那么多年,封闭了山西的同时也封闭了山西人的思维。山西人很多都愿意呆在家里,尽管很穷,不愿出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晋商扬名天下的时候,能跑的都已经在外地定居了,留下的都是不愿意冒险的,喜欢安居乐业的,龙生龙,凤生凤,后代也如此。还有个原因就是,这块贫瘠的土地下埋藏这巨大的宝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鱼大肉没有,温饱还是没问题的,何必背景离乡呢。扯远了。。。

      关键词(Tags): #拉煤#跑运输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