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温州皮鞋的故事(1) -- 第一把火 -- 蜡笔小新

共:💬29 🌺8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家里人反正是很少买温州鞋

          主要是嫌样子不好看,特别是我弟,虽然同学朋友一堆做鞋,随便拿不要钱。

          记得02年我参加工作以后第一次回家,给自己买了一件美特斯 邦威的T恤,老弟一句话把我气够呛:你怎么给自己买一个民工牌子?

    • 家园 【原创】温州皮鞋的故事(3) -- 第三把火

      (三) 第三把火

      进入二十一世纪了,占领了国内市场之后,温州皮鞋又开始开拓海外市场了。

      武林门的硝烟虽然早已散尽,没想到在地球另一边的西班牙又出现了第三把火!

      2004年9月17日,西班牙东部小城埃尔切(Elche),一个充满棕榈树的小城。约400名不明身份的西班牙人聚集在街头,烧毁了一辆载有温州鞋集装箱的卡车和一个仓库。这是西班牙有史以来第一起严重侵犯华商权益的暴力事件!其中,损失最惨的当数青田华侨陈先生,他被烧毁了相当于16个集装箱皮鞋仓库。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其实温州鞋在开拓海外市场中,纠纷一直不断。国内有过报道的就有,01年“俄罗斯强行扣货”事件、03年“罗马烧鞋风波”、04年“尼日利亚禁止进口商品名单”事件和“俄罗斯查抄艾米拉市场” 等一系列事件。

      如果说发生在俄罗斯的几次税警强行扣货事件,是由于所谓“灰色清关” *[1]的问题。那么这次西班牙的纵火事件,则是在2005年1月1日欧盟对中国鞋类取消配额之前的一次赤裸裸地暴力排斥中国商品的行为。

      而事后的国内报道也颇为微妙,基本上大部分都是在讨论如何进行产品升级、减少低价鞋对市场的冲击、建立品牌云云。。。

      其实制鞋业,除了意大利和英国的一些奢侈品品牌,基本上就是个劳动密集型工业。如果你走高档路线,自然也会有其他人做低档货。

      上世纪60年代,世界鞋业的制造中心在意大利,70年代向日本、韩国转移,80年代向台湾转移,90年代后登陆中国大 陆。韩国的制鞋业在上世纪70年代得到了最大的发展,到80年代成长为它的第三大出口产业。1990年出口创下最高记录,达到43亿美元。

      韩国鞋业的发展主要是依赖贴牌生产OEM,最后被低劳力成本的中国取代也是不可避免的。

      小新觉得,这次西班牙纵火事件并不这么简单。抛开民族主义不谈,这次事件的一个关键在于,和以前出口美国不同,中国商人已经从按订单加工、贴牌OEM发展到了在西班牙建立了 自己的销售网络。

      前总理朱镕基在哈佛演讲的时候,不是提到过:80美元的一双鞋,中国工厂的出厂价只有5美元,其他75美元都被你们美国中间商拿了大头。

      而这次西班牙纵火事件的背后并不在于多少工人失业,而是华人对整个埃尔切鞋业从生产到销售的一锅端。其实是华商与西班牙当地商人矛盾积累和激化的产物。

      前面提到损失最严重的是祖籍青田的华侨陈先生。青田是浙江的侨乡,特产青田石(和鸡血石、田黄石一样都是篆刻的好材料)。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不过青田并不属于温州,而是与温州接壤的丽水地区下属的一个县。有趣的是,西班牙华人中超过八成都是祖籍青田。因此建立一个销售网络,似乎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外链出处

      在全球贸易中,大家都知道中间商的利润最大,但同时他们的风险也最大。河里不是有过讨论,这么多海外华人,中国为啥不搞个类似沃尔马的巨型零售商,肥水不留外人田。

      问题是,谁来保护他们的利益呢?您以为美军整天绕着地球转,仅仅是作作秀而已吗?

      *[1] 注:所谓“灰色清关”是相对正规的报关手续而言,中方企业不用和海关打交道,而是通过委托俄方“清关公司”代理清关。这种通关方式手续简便、费用低,但是企业拿不到正规的报关单。因为一些俄方代理会“以少报多”、“以低报高”甚至直接买通海关官员等不法方式偷运进关。自然,这样的货物一旦接受检查就会被查抄。

      据报道,中国商人在其中一次查抄中,就损失了近三千万美元的货物。

      关键词(Tags): #温州#皮鞋#火
      • 家园 温州人靠纸皮鞋完成原始积累

        商人的第一桶金是最难的,后边继续搞大搞强要容易的多,虽然还有发展的问题。到纸皮鞋被烧时,资本原始积累已经完成,以后是正规生意,当然要做品牌,抓质量,到占领全中国,占领全世界。原始积累就要作一本万利的生意,纸皮鞋是这样生意中的一个,这是他们的聪明之处,当然也无所为好坏对错。只是,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资本原始积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渗透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而已。

        • 家园 抱歉,发重了,删了
        • 家园 真要说纸皮鞋能挣多少钱还真不一定

          这个事温州人肯定有责任,但是外地二道贩子也逃不掉。他来温州进货的时候,就是要5块钱的鞋,那就只能给他做纸板的。二道贩子回去卖100一双,你说到底谁赚的多?

          不过话说回来,挣多挣少是一回事,挣得干净不干净是另一回事,不是说挣得少了,你的钱就干净了。就跟毒品交易中中间渠道可能挣得更多一样,但是,生产毒品的人一样是犯罪。

          做生意还是要走正路,当年现在那几个做大的企业,当年基本是走正路。用通过作假来完成原始积累来解释温州的发展,其实是简单化和庸俗化的思路。以前穷也不是理由,为啥,改革开放前比温州穷的地方多了去。温州的市区和几个平原县也算得上鱼米之乡。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米饭还有得吃。我妈说她当年去外地上学的时候,学校领导过来慰问,说:生活怎么样?省内外地的同学说:好!能吃上米饭了。当时几个他们温州同学都觉得惊讶。

          关键起作用的是商业文化和地方传统,脑子活,能吃苦,讲义气,敢闯。宋代程朱理学成为主流的时候,温州人叶括却站出来提倡功利主义,而且自成一家。我大舅(前面帖子里面提到的温州副市长冒康夫是他徒弟,跟他学过拳,大舅80年代初拿过全国大奖。我也练过,但是一不是那个料,受不了那个苦;二是要念书,确实没时间。我妈这边在温州的饮食界和武术界还是有一定的名气。)90年代初做外贸就已经身家不菲了,但是老人家去俄罗斯的时候,有过三天三夜就靠一个大饼一碗水的经历。

          其实月色MM的帖子里面说的浙江小老板的故事,在整个浙江有普遍代表性。扯远一点,当年吉利的老总李书服刚开始做摩托车的时候,是自己用扁担贴着样品去内蒙推销!

        • 家园 有句话说

          第一桶金都是肮脏的。。。。。。

          虽然现在打工也能打出不少钱了,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讲,第一笔钱大都很黑很黑的。

          • 家园 最近国内很多朋友

            靠股票和房地产纷纷掘到了自己的第一个一百万,这个算不算干净的?

            • 家园 这是搭车的

              当然算是干净的。

              不过一百万也实在没啥呀,在上海市中心也就买一个客厅,还算不上第一桶金。

              不是十年前的一百万喽。

    • 家园 【原创】温州皮鞋的故事(2) -- 第二把火

      (二) 第二把火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世纪末。

      1999年12月15日下午3点多,在杭州市郊中村的一片空地上,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时任温州市副市长冒康夫又点燃了一把大火,2000多双假冒奥康鞋和数万枚商标在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新华社、《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等数十家媒体记者的长枪短炮齐刷刷对准了这第二把火。

      引用《经济日报》第二天的报道:"12年前一把火,烧温州人的劣质鞋;12年后的一把火,温州人烧仿冒温州鞋的伪劣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1997年至1998年,武汉、安庆、公安、高密、临沂、泰安等地相继发现假冒奥康鞋。奥康在山东“打假”两个多月,发现山东高密碾头村生产“奥康鞋”已成相当规模:10家涉案企业中,1家做商标,3家做产品包装,6家做鞋。

      就和全国人民都耳熟能详的全庸,古龙著 一样,这些鞋的商标都是“X奥康”、“奥X康”、“奥康X”。

      客观地讲,在地方保护主义已经形成的90年代末,放一把火也许是温州老板们的唯一发泄方式。

      不是可以打官司吗?问题是能执行吗?

      ------

      诸位可能奇怪,十年前还过街老鼠似的温州皮鞋,怎么一下子变成了被仿冒的对象了???

      这里有一组数据:

      1989年以前,温州鞋的剥离强度合格率不到30%,全性能合格率只有10%左右。

      到了1994年,鹿城区皮鞋的剥离强度合格率达98%,全性能合格率已达到81%

      这里比较令人佩服的一点就是:温州人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他们认识到人造革冒充牛羊皮,马粪纸作衬,锯末作垫底这些投机取巧的东西在市场经济中,肯定会最先被市场所淘汰的。

      所以温州老板们自己先搞了个行业规矩,出台了一个鞋业管理实施办法。其中有一条规定:搞假冒伪劣屡教不改的,不但要被注销营业执照,而且还不准其再在温州做老板。凡是因为质量问题吊销营业执照 的,要将企业负责人的身份证号码连同照片通报全市有关部门,存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档案库,在五年之内不准在温州市申办企业,不准当法人代表。

      不知道这个‘土’办法是不是中国第一个书面的产品质量信用制度。其直接结果就是全国六家鞋业“中国驰名商标”中,温州占了四家。

      其实在浙江,破坏区域经济的整体形象还不止是皮鞋,低压电器又是一例。90年的时候,国务院办公厅还单独发了《关于温州乐清县生产和销售无证伪劣产品的调查情况及处理建议的通知》,彻底整顿了乐清的低压电器市场。不过当时“幸存”下来的两位,正泰和德立西最后都做大了;听说最近好像真的要上市了,福布斯排名估计又要提高不少了。

      现在温州鞋年产大概超过10亿双,您今天穿了没有?

      关键词(Tags): #温州#皮鞋#火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