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文摘】复活的军团--第一集:王者之师 -- aniu

共:💬37 🌺1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此文纠正了我长期以来的几个错误印象

      1. 一直以为中国的传统--特别是艺术--就是写意, 譬如山水画画的都是作者胸中山水,而不是具体风物. 没想到老祖宗2000多年前就开创了写实一代, 数千个兵马俑栩栩如生,整齐划一却又表情各异, 这不止是艺术, 而是哲学了--老祖宗们就是这样来看待集体与个体的.

      2. 一直以为近代工厂建立以前, 中国的制造业都是手工作坊, 兵器工业不过是规模大一点的铁匠铺. 鸦片战争中英国人记载了中国士兵手中的武器: 生锈的刀矛, 玩具一样的弓箭, 打猎用的鸟枪... 可是, 没想到战国时代我们的工业生产组织水平曾经如此之高: 有质量保证体系, 监控制度,研发机制(?), 标准化的产品, 更重要的是, 产品质量之精, 之高, 让2000年后的子孙们都目瞪口呆.--一篇文章曾经提到, 一个倾斜的陶俑把一柄剑压弯了; 发掘的人们把陶俑挪开后, 那把经过千百年弯折的剑自动弹直, 竟然没有丝毫弯曲!

      我们怎么变成了<<吾国吾民>>中凡事喜欢大而化之, 不追求精确的民族?

    • 家园 这文章实在是好

      再看一遍,忍不住再顶一回。

      唉,大秦,真正的少年中国啊。

    • 家园 好文! 谢谢!
    • 家园 好文好文,如饮醇醴

      这作者富有各方面的知识,而且写作的时候挥洒自如,气度非凡,因此描绘之经典令人赞叹。

      转帖一般不加精的,对此文当破例。

      • 家园 多谢萨版主破例加精

        阿牛混迹西西河也有些时日了, 原创, 回复数十篇, 不过加精的只有两篇转贴, 又羞又急呀.

    • 家园 excellent
    • 家园 【文摘】第二集:血色青铜

      复活的军团--第二集:血色青铜

        引子

        两千多年前,秦人的军队将中华文明推进到一个史无前例的转折点上。然而,在史学家司马迁的笔下,这支军队秦军摧城拔地、杀人如麻。秦军,这支令人生畏的军队,果真是依靠残暴和野蛮统一了中国吗?

      第二集:血色青铜

        1974年,在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发现了大量的兵器,对这些兵器的研究让人们逐渐看到了秦军鲜为人知的一面,司马迁未曾记录的那一面。

        在河南省的西平县,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古人炼铁的遗迹。两千多年前,这一带是韩国的冶铁中心,铁器的生产在当时已经有一定规模。

        在河北易县出土的这把燕国铁剑,锋刃部分已经达到了今天高炭钢的硬度!春秋战国的几百年间, 青铜正在慢慢退出历史,铁,正在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令人费解的是,处于同一时期的秦人,似乎没有跟上时代。兵马俑坑中出土的四万件兵器,几乎全由青铜铸成。难道用武力统一了中国的秦军是一支装备落后的军队吗?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录了一次著名的谋杀事件。在秦统一中国前一年,强悍的秦军正准备消灭燕国的时候,一个叫荆轲的使者带着燕国的地图来到秦国。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献图投降是假,刺杀秦始皇是荆轲真正的目的。

      再现荆轲刺秦,导演在做示范。

        史记上这样描述: 刺客荆轲手持匕首,绕柱奔逃的秦始皇企图拔剑还击,三次拔剑而剑竟然不出。

        司马迁解释说,秦始皇的配剑太长了,所以不能及时拔出来。

        青铜剑一般都是短剑,它无法做长的原因是因为青铜材料容易折断。春秋战国时期,最负盛名的越王勾践剑,全长不过55.6厘米。青铜剑普遍宽而短,60厘米似乎是青铜剑的极限。这种长度的配剑随手就可以抽出,秦始皇怎么可能因为剑太长而拔不出来呢?对于司马迁的这个解释,历史学家一直很困惑。

        1974年,在兵马俑坑的黄土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把完全不同的青铜剑。令专家吃惊的是,这把剑的长度竟然超过了91厘米,秦人能够制造如此之长的青铜剑!

        可以推测,当年秦始皇佩带的很可能就是这种加长的青铜剑。在刺客紧逼的奔跑当中,要拔出将近一米的长剑,确实不容易。 司马迁记载:在一个宫廷医生的提醒下,秦始皇握主晃动不已的剑鞘,最终才拔出了配剑。

        专家很迷惑:秦人将剑加长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19世纪英国古兵器学者理查伯顿认为,在短兵器格斗中,刺要比砍更有优势,因为它更逼近对手。古罗马军团在血战中总结出一条规律:以相同的力量,刺比砍更致命,刺死砍伤。

        比对手的剑长出大约30厘米的秦剑,在格斗中显然更容易刺到对方,这很可能是秦剑加长的主要原因。但是,这毕竟是青铜剑,秦人用什么方法让长剑不易折断呢?

        在青铜时代,铸剑的关键是在冶炼时,向铜里加入多少锡。锡少了,剑太软;锡多了,剑硬,但容易折断。

        对秦剑做的化学定量分析显示:它的铜锡配比让青铜剑的硬度和韧性结合得恰到好处。但秦剑更让人着迷的地方,是它的外形。袁仲一教授仔细地研究了秦剑奇特的形状变化。

        这种设计使秦剑的受力部分得到加强,而又保持一定的弹性,同时剑身又不会过于沉重。或许,秦剑加长暗示着秦军对格斗技巧的认识有了某种重大的突破。

        秦剑是青铜剑铸造工艺的顶峰,它的长度、硬度和韧性达到了几乎完美的结合,攻击性能也因此大大增加。司马迁记载:秦始皇只一击就使刺客荆轲倒地不起,燕国也随后灭亡。

        两千多年前,在消灭了中原六国之后,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人就成了秦军主要的对手。在秦军进行统一战争的时候,匈奴骑兵乘机南下,侵占了黄河以南大面积的土地。在帝国地都城咸阳,如何对付剽悍的匈奴骑兵就摆到了秦始皇面前。

        当匈奴骑手高速冲锋的时候,传统的步兵很难抵挡。从历史记录来看,一种叫弩的远射兵器很可能在秦军击溃匈奴的战斗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在兵马俑坑,由于时间太过久远,弩的木制部分已经朽烂,但完整的遗迹仍然可以复原当初的秦弩。据此复原的秦弩,有着惊人的力量。

        与弓不同,秦弩必须用脚蹬、借助全身的力量才能上弦。专家估计,这种秦弩的射程应该能够达到300米,有效杀伤距离在150米之内,秦弩的杀伤力远远高于当时任何一种弓。

        在弩腐烂后留下的痕迹中,考古人员发现了青铜制作的小机械。这些小小的青铜构件就是弩用来发射的扳机。它的设计得非常精巧。令人不解的是,秦人为什么不把它做得更简单一些呢?

        假设一种最简单的方案,制造成本可以大大降低。但是,射手完全靠手指的力量把勒得很紧的弓弦推出勾牙, 就要用很大的力气,在击发瞬间,弩肯定会抖动。今天的射击训练,击发瞬间连呼吸调整不好都有可能影响射击的准确性。

        秦军的弩机通过一套灵巧的机械传递,让勾牙在放箭瞬间突然下沉,扣动扳机变得异常轻巧。这恰恰是弩对弓的优势之一,拉弓要用很大的力气,时间越长,越难控制瞄准的稳定。

        弩机上的望山,在上弦时可以自动地把扳机重新调整到击发的位置。但它还有另一个不可思议的功能!

        可以推想,在与匈奴骑兵厮杀的战场上,秦军弩兵射击的情形。当瞄准远处的目标时,射手参照望山估算弩抬高的角度,弩箭沿抛物线轨迹就可以准确命中敌人。望山,很可能是步兵武器最原始的瞄准系统。

        在兵马俑坑,出土最多的青铜兵器是箭头,由于在坑中没有发现弓,考古人员认为,这些青铜箭头都是为弩配备的。

        战国时代,箭头的种类繁多,这些箭头上的倒刺和血槽让人感到阵阵杀气。而在兵马俑坑中发现的箭头,几乎都是三棱形的。秦军为什么单单选择了这种三棱箭头呢?

        三棱箭头拥有三个锋利的棱角,在击中目标的瞬间,棱的锋刃处就会形成切割力,箭头就能够穿透铠甲、直达人体。

        带翼箭头有凶狠的倒刺,但翼面容易受风的影响,使箭头偏离目标。

        秦军的这种三棱箭头取消了翼面,应该使射击更加精准。专家对这些箭头进行了仔细地分析。当检测数据最终摆到桌面上的时候,研究人员确实感到难以置信。

        检测结果发现:箭头的三个弧面几乎完全相同,这是一种接近完美的流线型箭头。

        这种箭头的轮廓线跟子弹的外形几乎一样。子弹的外形是为了减低飞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我们有理由推测,秦人设计这种三棱形箭头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

        秦人凭经验接近了现代空气动力学的规律。这种古老的箭头是早期飞行器当中的范本,它和今天的子弹一脉相承。秦弩,连同它配备的弩箭,在那个时代很可能是技术含量最高的武器,它使秦军的攻击力大为加强。

        公元前214年,秦军发动了针对匈奴骑兵的全面战争。仅仅一年的时间,30万匈奴骑兵就被彻底击溃,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重新回归秦国。

        秦军之所以能够取胜,弩的作用至关重要。可以设想,在匈奴骑兵还没冲到眼前时,强劲的秦弩就密集准确地击中战马和骑手。持弩的秦骑兵射击的准确程度是匈奴人的弓无法相比的,匈奴人的皮甲也抵挡不住弩箭强大的穿透力。

        对马背上的匈奴骑手而言,弩是最致命的武器。中国兵书经典《武经讲义》中说:弩是对付古代游牧部落袭击最为有效的武器。青铜弩机的设计是一个惊人的成就,对于匈奴人而言,这种机械装置太复杂了,他们很难装配或仿制。

        当专家们对秦军兵器的研究逐步深入时,他们又有了新的发现。

        铍是一种起源于短剑的长柄兵器,它的形式曾经五花八门。但是,在俑坑中发现的铍,尽管生产日期相隔十几年, 造型和尺寸却完全一致。

        这两件戈也不是同年生产的,但它们也是一模一样。

        湖北鄂洲是楚国的旧地,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一把秦剑。细长的秦剑和当年楚国的青铜剑完全不同。但是,它的造型跟陕西兵马俑坑中的秦剑却完全相同。

        在兵马俑坑中发现的三棱箭头有4万多支,但它们都制作得极其规整,箭头底边宽度的平均误差只有正负0.83毫米。

        北京理工大学的冶金专家对秦军箭头做了金相分析,结果发现它们的金属配比基本相同,数以万计的箭头竟然是按照相同的技术标准铸造出来的。这就是说,不论是在北方草原,还是在南方丛林的各个战场,秦军射向对手的所有箭头,都具有同样的作战质量。难道,地处秦国各地的兵器作坊都在有意识地,甚至是强制性地按照某个固定的技术标准生产兵器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秦人就远远地超越了自己的时代。

        标准化,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标准化生产使不同的供应商生产的零部件可以组装在一起,也使大规模的生产成为可能。在两千年前农业文明刚刚开始成熟的时代,假如秦人真的有过标准化的兵器生产,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秦军使用的弩机,由于制作的十分标准,它的部件应该是可以互换的。在战场上,秦军士兵可以把损坏的弩机中仍旧完好的部件重新拼装使用。秦军的其他兵器虽然也可以互换,但对于大多数古代兵器来说,互换性要求的精确度并不很高。专家推测:秦人的标准化应该还有更重要的目的。

        兵马俑坑中发现的各种兵器,在战场上应该有优异的表现。很可能是秦军从几百年的战争实践中优选出来的。专家推测,秦人很可能将优选兵器的技术标准固定,国家再通过法令将这些技术标准发放到所有的兵工厂。

        尽管按今天的工业标准看,这些兵器的标准化仍旧是比较粗糙和初步的,但是,在两千多年前,秦人执著于统一标准,肯定是为了保证所有秦军战士使用的都是当时最优秀的兵器。

        秦军的兵器制作得相当精致。在青铜剑上有三条90多厘米长的棱线,将细长的剑身分成八个面,手工要完成这样的表面加工有很大的难度。

        戈的圆弧部分加工得十分规整,箭头上三个流线型的表面也完全对称。

        让专家迷惑的是,某些天才的工匠制造出几件这样的兵器是可能的,但实际情况是,兵马俑坑中几万件兵器几乎都是同样的质量。

        根据司马迁的记载,秦军的数量超过了100万。不仅如此,这支军队高度专业化,装备极其复杂的武器系统。在差不多同一时期的欧洲,亚历山大的军队是5万人左右,最为强盛时的罗马军团也不过几十万人。

        为一支100万的军队提供兵器,是一个可怕的任务,在十年统一战争的岁月里,秦国的兵器作坊肯定是全世界最繁忙的地方,他们必须开足马力,日以继夜。问题在于,怎样才能既保证标准,又大批量生产呢?

        仔细观察这只戈的圆弧处,打磨的痕迹还清晰可见,手工打磨,会有交错的磨痕,那是锉刀往返摩擦造成的。奇怪的是,这些磨痕没有交错的痕迹。专家推测,秦军青铜兵器的表面加工很可能是用砂轮实现的。两千多年前是否有砂轮还有待考古证据,即便是用砂轮,靠手的感觉来完成这些弧形表面的加工,要让成千上万件兵器达到同一个标准也是不可能的。

        在兵马俑坑中的兵器上面,刻着一些文字。这些文字和今天的汉字很相像。研究人员发现,它们大多是人名,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人是“相邦吕不韦”。

        吕氏春秋是秦国最重要的一本历史文献,它的编撰者就是吕不韦。吕不韦是当时秦国的丞相,相当于今天的国家总理。吕氏春秋上说:物勒工名,意思是,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

        对于历史学家来说,这些看似普通的文字透露的是秦国军事工业的管理机密。吕不韦作为内阁总理,是兵器生产的最高监管人。他的下面是工师,就是各兵工厂的厂长,监制这只戈的厂长叫“蕺”。

        在厂长的下边是丞,类似车间主任,这位主任的名字叫“义”。

        而亲手制作这只戈的工匠,叫“成”。

        专家由此推断:秦国的军工管理制度分为四级。从相帮、工师、丞到一个个工匠,层层负责,任何一个质量问题都可以通过兵器上刻的名字查到责任人。我们已经无法知道管理的细节,但秦国的法律对失职者的惩罚是非常严酷的,这就是物勒工名的用意。

        透过这些冰冷的青铜铭文,我们或许还能看到那个遥远年代中一些普通人的命运。

        这个叫Zhe的人做了好多年兵工厂的厂长,ZHE每天都要检查兵器生产,他得向丞相吕不韦负责。如果兵器质量有问题,按照秦国的法律,厂长首先遭受处罚。为了自己和一家老小,他必须尽职尽责。

        处在这个金字塔式的管理体系最底层的,是数量庞大的工匠。专家在铭文中一共发现了16个工匠的名字。

        在秦国的手工工场,工人一般都是终身制。无论如何,这个叫DIAO的工匠一生都得在工场度过了。16年的劳作,“?”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的坎坷。就是这些像“?”一样的普通人,制造出了留到今天的这些精良兵器,从一丝不苟的加工痕迹上,我们至今还能感受到他们粗糙的双手和专注的目光。

        秦国众多的兵工厂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大批量地制作高质量的兵器,金字塔式的四级管理制度是根本保证。当世界上大部分地方仍然被荒蛮和蒙昧包围的时候,而秦人就以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智慧,创造出了那个时代最强大的兵器制造业。

        现在,我们可以来回答最初的那个问题了:在秦的时代,人们还不能象处理青铜一样熟练地用铁,铁的冶炼和铸造还处在发展阶段。所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仍旧是青铜铸就的。

        2000多年前,秦人将青铜的性能发展到了极致,在波澜壮阔的统一战争中,这些青铜兵器曾经发挥了巨大的威力。然而,秦军战士怎样使用青铜兵器,强大的秦军究竟是如何作战的呢?这支从远古走来的军团,还有更多的未解之谜激发着人们的好奇心。

      • 家园 在法家的年代,中国可以是这样的。2000年啊,长叹。
      • 家园 【文摘】第三集:死生之地

        引子

          公元前262年,秦军攻陷了大片韩国领土,韩国地方长官不但不降,反而将土地送给了赵国。战火在秦赵两国之间就此被点燃。

          在赵国一个叫长平的地方,两国集结了100多万人的军队,一场大战即将爆发。这是古代战争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将决定战国时代的政治格局。

          

        第三集:死生之地

          长平在今天山西省的高平县,战争就发生在这个山谷。即将投入战斗的秦军,一直是古代史学家几笔带过的模糊形象。而今天,军事专家已经可以根据秦兵马俑去推测那支令人生畏的军队如何作战了。

          长平之战,秦军主力在面对象波涛一样翻滚而来的赵军时,怎样发起攻击?他们的战斗队形是什么样的?这些一动不动的陶土战士,能告诉我们些什么呢?

          在兵马俑主力部队的最前边,站着三排战士,可以设想,在长平谷地的秦军军阵中,他们最先与赵军接战。考古发现,他们曾经装备的武器一律是远射用的弩。这些弩兵分为三排,直面成千上万汹涌而来的赵军。

          弓弩的射击有一条规律,因为临敌不过三发,敌人往前冲了,这一支箭装上去以后射出去,你再装一次,敌人还往前冲,三次箭射出去以后,敌人就冲到面前来了。时空关系就是这样,所以古代射击的时候一定要轮番射击。

          这是人们第一次亲眼看到秦军弩兵的作战队形。专家认为,他们站成三排是有道理的。可以推测,当第一排射击的时候,后两排拉弦搭箭,三排弩兵因此可以轮番射击。在战场上,密集的杀伤力最为致命。

          在兵马俑博物馆,这是第二个被发现的俑坑,它至今仍然覆盖着厚厚的黄土。但是,电脑技术可以帮助考古人员模拟地下的壮观景象。

          黄土下站立着一支独立的弩兵部队。前排的士兵正在射击,后排的蹲着准备,一起一伏,配合默契。这显然是秦弩兵作战的一个瞬间。在秦军之后将近2000年,欧洲人还用类似的方法组织火枪手,秦军很有可能开创了这种经典的连续射击方式。

          在长平谷地,赵军首先遭遇的就是秦弩兵。万弩齐发,赵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然而,这只是秦军的第一道攻击波。

          从1974年发现兵马俑以来,考古工作就一直没有停止。在这只矛头附近,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条6.3 米长的矛柄遗痕,加上矛头,完整的长矛接近7米。这种长度的刺杀兵器,端平都十分吃力,秦军是怎样用来作战的呢?

          如果用来单兵作战,7米的长矛根本无法自由格斗。但是,在古代希腊,亚历山大的军队就以7米2的长矛而闻名,由长矛组成的方阵曾经使他们战无不胜。专家推测,秦步兵中应当有类似的长矛方阵,长矛的威力在于集体的力量。

          不论发生什么情况,这些士兵都要挺着长矛向前走,前排倒下,后排立即补上,保持方阵不变。可以想象:为了将几千人、几万人变成一个铜墙铁壁的方阵,士兵们必须要进行严格的训练。

          从武器和作战方式来看,长矛手是杀伤力最大的步兵兵种。枪头如林,方阵如山、巨大的冲击力不可阻挡。

          在兵马俑坑,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另外两种长柄刺杀兵器。

          戟的长度在 2 米 80 左右,它实际上是在戈的前边加装了矛头,可以钩砍,也可以直刺,与长矛手不同,持戟的士兵可以做单兵格斗,对于他们来说:掌握自由搏击的技巧和发挥个人才华是最关键的。

          考古人员发现的第三种长柄兵器叫铍。它很像插在长杆上的短剑,长度界于戟和长矛之间,在3米5左右,持铍的士兵很可能也是靠某种队形去冲击对手。

          从不同的杀伤距离来看,长矛、铍和戟长短之间既有专业分工,又可以互相保护。

          但是,这些兵器之间究竟如何配合使用,今天已经很难了解。兵马俑坑曾被人盗毁,士兵手中的兵器大都遗失了,仅存的一些也散落在黄土中,原始的位置已经很难判断。

        秦国的兵工厂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兵器制造业。工人从地下挖掘铜矿石。

          在兵马俑坑,军事专家还是发现了一种配合作战的范例。在轻装的弩兵中,这个身穿铠甲的士兵十分特殊,他手中是长矛一类的刺杀兵器。在射击部队中编制这样的长矛手,是为了保护射击手免遭冲到跟前的敌人伤害。从这些细节来看,秦步兵在专业化和协同作战方面,很可能已经相当成熟。

          根据兵马俑的布局来推测:两千多年前的长平战场,赵军首先面对的是秦弩兵,紧接着就是秦步兵的冲击。他们是秦军真正的主力部队。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两军初次交锋,赵军损失惨重。深知秦军厉害的赵军统帅廉颇,立即改变策略,全线撤退,凭借有利地形,构筑壁垒固守。秦军久攻不下,又远离国土,战局反而开始对秦军不利。

          《史记》中写到:秦人用反间计使赵王上当,以年轻的赵括代替了老帅廉颇。赵括到达前线后,立即改变部署,向秦军主动进攻。而秦王也秘密换上战国时最为杰出的军事天才白起为秦军总指挥。

          当赵军大举进攻的时候,白起认为战胜对手的机会已经来临。经过周密的思考和讨论,一个大胆的计划诞生了。秦军主力开始在长平东南的有利地势上构筑壁垒,与赵军作战的部队依照白起的命令佯装败退。

          赵括果然中计,率领赵军主力离开大本营,进入了秦军的口袋阵。

          在夜幕的掩盖下,两支背负使命的秦军悄悄地离开了营垒。一支25000人去断赵括的后路。另外一支5000骑兵直奔赵军大本营。这是一个相当冒险的决定,两支部队要么全军覆没,要么彻底改变相持局面。

          今天,这条将整个长平谷地一分为二的河流仍在流淌,当年包抄赵军的秦军,就穿过了这条河流。

          然而,军事专家对这两支秦军部队一直迷惑不解。25000名奇兵属于哪一个兵种?5000名秦国骑兵究竟如何作战,这一切都没有人确切地知道。

          2000多年后,在秦始皇兵马俑坑,考古人员发现了秦军的战马。专家测量了100多匹陶土战马的身高,惊奇地发现:所有的战马高度都统一为 133 厘米。史书上说:秦军选择战马的第一个条件是马的高度必须达到5尺8寸,5尺8寸正好是今天的133厘米。看来,秦人对战马的选择十分严格。

          书上也有所记载,说秦马好,好到什么程度呢?说:“探前蹶后”。前蹄子往前一拔就是探前,后蹄子往后一蹬,就是蹶后,“探前蹶后,蹄间二寻者不可胜数也”就是前蹄子和后蹄子之间,一纵一丈六,一纵一丈六,这样的马多得很,数都数不清。

          多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赵国是创建中国骑兵的第一个国家。但是,这个仓促地结论忽略了秦人的一段历史。

          三千年前,秦人的祖先生活在今天甘肃东部的高原,那儿草场肥沃,最适宜养马,秦人就是以养马而起家。

          早期秦人与游牧部落杂居,为了对抗牧人剽悍的骑士,秦人组建了自己的骑兵。这很可能是中国最早的骑兵部队。但是,秦国的骑士在哪里呢?

          在这个仍然覆盖着黄土的大坑下面,就肃立着一支完整的秦国骑兵部队。

          这就是秦国的骑士:他们身材修长、装束简洁,独特的皮帽紧紧地勒在下颚上。专家发现,和赵国早期的骑兵相比,秦军的马鞍先进了许多,它的两头微翘,已经有了现代马鞍的雏形。但是,一个最关键的发现是:秦骑兵仍然没有马镫。

          在没有马镫的战马上,骑士无依无凭,要全力保持平衡。马镫使骑士可以腾出双手,用来攻击敌人。但没有马镫的秦骑兵究竟如何作战呢?

          从考古挖掘看,专家们在骑兵纵队中没有找到适于马背作战的长矛和战刀,却找到了箭头、弩这样的远射兵器,秦军骑兵竟然是用弩在马背上作战,确实有些出人意料,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正是骑兵处在发展阶段时的形象。

          可以相信,在长平战场上,直扑赵军大本营的五千骑兵还无法像后来的骑兵一样,挥刀舞枪冲击敌人。他们的任务很可能是监视赵军大本营的动静,袭击赵军运送粮草的后勤部队。

          然而,秦人深知作战中配合协同的重要性,在厚厚的黄土下面,这支秦国的骑兵部队井然有序。他们四骑一组,三组一列,八列共108名组成一个纵队。考古证实:秦骑兵已经具有非常严密的组织,这是迄今人们所知道,中国最早的骑兵编队。

          战国时代,因为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机动能力,骑兵部队在秦军中已经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攻击力量。长平之战,5000秦骑兵最终截断了赵军的粮道,为彻底包围对手发挥了关键作用。

          山西省的高平县,这个村庄叫三军村。两千多年前,赵军的统帅部就设在这里。赵军被围后,立即建筑工事,等待救援。这时,司马迁写到,秦军统帅白起并不马上发起总攻,他准备用更加残酷的办法削弱对手的战斗意志,白起围而不打,只出动轻兵反复袭击、折磨被围的赵军。

          围困持续了46天,在那悲惨的日日夜夜里,在成群饥饿疲惫的赵军士兵中反复冲杀的秦军轻兵,究竟是什么部队呢?

          在众多的陶土战士中,有这样一群,他们手执戈矛,没有任何防护铠甲,是典型的轻装。在冷兵器时代枪林箭雨的战场上, 这种装束的战士不是炼就了一身高超的格斗技术,就是拥有非凡的勇气。一些军事专家认为,这些战士很可能就是司马迁所谓的“轻兵”。但是,其它专家有不同的看法。

          在第二个俑坑,骑兵部队的边上,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战车的残迹,但是,当探测结果全部出来的时候,专家们却颇感意外。

          在秦的时代,车步配合是最典型的作战方式。在庞大的战车后面,总有步兵跟随,进攻时车步总是一齐向前推进。车弛卒奔的作战方式曾经风行一千多年。

          但是,这儿的探测结果却完全不同,在厚厚的黄土下,埋着一支纯粹由64辆战车组成的部队。

          这些战车车体窄小,仍旧由四匹马拉动。可以推想,由于没有步兵跟随,他们完全可以跟上骑兵的速度。战车上的士兵配备着戈、矛等刺杀兵器,正好弥补骑兵无法近身攻击的缺憾。

          一些专家认为,袭击被困赵军的轻兵,应该就是这种独立战车,将赵军一分为二的25000名奇兵很可能就有这种独立战车部队。

          赵军主力在长平被围的消息传到咸阳,忐忑不安的秦昭王喜出望外,他立即亲自赶赴前线,将15岁以上的男子悉数征召,组成一支大军。这支临时拼凑的秦军从战场的两翼,一直插到赵军大本营背后,彻底切断了全部赵军的后路。

          赵军统帅赵括终于意识到,形势已经极度危险,他把部队分为四队,拼死突围。司马迁没有提赵括是向哪个方向突围,合乎逻辑的推测应该是,向赵军的大本营方向,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赵军必须闯过一关,就是那两万五千奇兵,正是他们,关闭了赵括与大本营守军会合的铁门。

          可以想象,在整个包围圈上,这里曾经发生过最为惨烈的战斗。这“绝赵军后”的秦军部队,如果没能顶住赵军的拼死突围,这场战争的结局或许会改写。此时,除了士兵的勇敢,没有什么比精心组织的军阵更有效了。

          在这个凝固的地下军团,6000多个兵马俑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秦军军阵。排列在军阵最前面的是三排弩兵,他们是整个军阵的前锋。在军阵的最后面也有三排弩兵,至今还埋在地下,他们是整个军阵的后卫。

          军阵的最后边有三列横队,其中有一列是面朝后的,为什么要这样布置呢,它防止敌人从背后袭击。

          在军阵的右翼,有两列士兵,一列朝前,另外一列面墙而立。在左翼,也有一列士兵面目向外,虎视眈眈。这样布置是提防大军的左右两侧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些面壁的士兵正是整个军团两翼的护卫队。

          有前锋,有后卫,有两翼,在这四面的围绕之下,中间是个庞大的军阵的主体。

          这是由38路纵队组成的主力部队,步兵和战车相间交错,浩浩荡荡、气势磅礴 。

          它是个屯聚的阵势,他没张开,兵书上曾经讲了,说这个坚若磐石,一旦展开,如万弧挺刃,好像一个刀一样一下挺开来了。

          这是古代战争史上极其经典的军阵范例,它进可以攻,无坚不摧;退可以守,固若金汤。在这样的军阵前,赵军难逃厄运。

          这个村庄叫白起堡,传说是当年秦军统帅白起的指挥部,作为最高统帅,白起怎样指挥他那庞大的军阵呢?秦军投入到长平的总兵力在五十万以上,即使在一个局部战斗中,恐怕也有成千上万的士兵。

          古代兵书上说,军队是靠擂鼓和鸣金来指挥作战的,考古学家在兵马俑军阵的指挥车上果然发现了指挥工具。可惜,革制的鼓早已腐烂,但这个青铜铎留了下来。两千多年前的秦军战士,就是听着它的声音从战场撤回。鸣金是收兵,而击鼓,则是前进。各级军官根据旌旗的指示改变击鼓的节奏,士兵们根据节奏行动,这样,在指挥官的意志下,成千上万的士兵作为一个整体进退攻守,互相配合。

          在长平战场,战争已经进入了最为惨烈的阶段。四十万赵军被秦军死死围住,四次突围均告失败,断粮已将近四十多天,伤兵的惨叫和哭声弥漫四野,活着的人把伤者杀死吃掉,秦军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发惊恐不安。绝望象瘟疫一样蔓延。这,正是白起所期望的。

          在高平的谷地,有一个围城村,当年赵国的士兵很可能被秦军围困在这一带,绝望中的赵括挑选了精锐的战士,准备做最后一博。

          可以想象:当年亡命突围的赵军,正是撞在了秦军无坚不摧的军阵前,这是一架真正的战争机器。

          万弩齐发,赵军一个个倒下。统帅赵括就是在最后一次突围中被射死。残余的士兵惊魂未定时,青铜戈矛组成的方阵已经像一座座城一般压了过来。绝望的赵军最终被秦军彻底摧毁。

          两千多年过去了,当年的激战早已化为司马迁笔下简约的描述。

          40万受尽折磨后向秦军投降的赵军,被白起全体活埋。

          在古战场的遗址上,考古学家们发现了成堆的白骨。尸骨的边上还遗留着士兵们的兵器和随身携带的钱币。这是古代战争史上最为悲惨的一页。

          这场前无古人的大战,震惊了山东六国。赵国从此一蹶不振,其它诸侯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秦统一中国的脚步。

          长平之战结束后的那一年,一个婴儿出生了,他就是未来的秦始皇。

        • 家园 【文摘】 长平之战--补充一点背景资料

          长平之战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实力日益强盛的秦伐韩,拔野王(今河南沁阳),切断了上党郡(治长子,今山西长子西南)与以都城新郑(今河南新郑市)为中心的韩本土的联系。无奈,韩桓惠王割孤悬的上党予秦以求和,上党吏民则既不欲归秦,又无力抗秦,郡守冯亭乃率一郡军民降赵。赵接受上党,遣名将廉颇麾重兵进驻战略重镇长平(今山西高平市)拒秦,秦则派左庶长王??率大军进攻长平。于是,秦、赵长平大战就爆发了。

            长平,实有广狭二义。狭义的长平,指当今高平市西北长平村,为长平之战中心地带;广义的长平,指含狭义长平在内的大体当今高平市城乡全境。秦赵长平之战主战场即含以长平村为中心的丹河两岸南北30余公里、东西10余公里的地区。《史记?赵世家》所谓“廉颇将军军长平”,乃至后世所说长平古战场,一般指广义的长平。廉颇一到偌大的上党,何以唯独进驻和设防长平?第一,长平是上党郡乃至赵都邯郸(今河北邯郸西南)的西、南两方面交通襟喉和战略屏障。秦前此既先占领了以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为中心的魏河东,又攻下了以野王为中心的韩之南阳,就在与赵的两强角逐中无论暂先进攻上党,抑或最终直指邯郸,不外有西、南两条山间孔道可走,即取乌岭(今山西翼城、沁水界)、空仓岭(今山西沁水、高平界)一线的西路,或取羊肠坂(今山西晋城南碗子城一带)、天井关(今山西晋城南)一线的南路,无论取西路还是南路,长平都是战略捷径,亦几无替代的必经之途。这就是说,只要廉颇有一支劲旅锐卒固守长平不失,秦军则不能涉足上党,更不得接近邯郸了。第二,长平本身是整个上党地区具有多重军事地理优越条件的战略重地。长平广41公里,袤37公里,略呈矩形,面积946平方公里。地势东、西、北三面环山,状若箕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丹河与地势平行纵贯全境。境内一般高差300米左右,最高点为东北境的高泉山,海拔1391.1米,最低点是中南部丹河东岸的杜村,海拔 800米,全境相对高差591米。山峦绵亘,河流纵横,各类地形发育充分。丹河流域河谷平川区占面积16.7%,海拔850~900米;黄土丘陵区占48.4%,海拔860―1000米,坡度5到15度;中低山区占34.9%,海拔950―1346米,峰高坡陡,岩石裸露,坡度>15’。由面积比较,可以见到长平地区丘陵为主、山地次之、平川又次之。主河为丹河,又有五大支流许河、东仓河、小东仓河、东大河、永禄河呈网状遍布全境,地下水丰富,浅水层埋深多在 5到50米间。这样的地理环境之于战争,则山地有险可凭,特别是西、北方面犹有高平关、长平关、故关等群塞可固守;丘陵于部队无大碍却可隐蔽行事;河谷平川则极宜大部队调度和辎重运筹转输,更无大军食饮之虞。凡此等等,足资可见廉颇至上党唯独进驻、设防长平是最佳选择,就显示出这位战国名将的军事经验。

            公元前262年(赵惠文王三十七年、秦昭襄王四十四年),廉颇统率大军由赵都邯郸西上,逾“太行八陉”之第四陉滏口陉(今河北磁县西北),再西行过壶口关(今山西黎城东阳关),始人上党腹地,从此折西南行,沿八谏水(今淘清河),经八义村(今长治西南),过秦关 (今高平东北与长治界故关)进入长平战区,再循小东仓河河谷,经金门镇(今高平东北店上村)至泫氏(今高平),然后由此分兵布防。他依次设置了如下三道防线:第一空仓岭防线,以当今高平、沁水界的空仓岭为中心,北至今高平、长子交界的丹朱岭,南至高平、晋城界的武神山,南北长约30公里。空仓岭南北走向,山体石质,岭高陡绝,中央有一巨大陉口,以通东西,习称高平关,向为上党、河东间交通咽喉和战略要冲。这里是战前赵在上党地区所能控制的最西缘了。廉颇在空仓岭设防后,更在关内浩山南麓和北麓构筑了二鄣城(今高平西南的古塞和秦城),以为空仓岭的后援,形成犄角之势。第二丹河防线,丹河纵贯高平全境,谷深而流量大,沿岸地形开阔,便于大部队运动,廉颇利用这道天然屏障,于丹东沿山一线构筑了赵军的纵深主体防线。这道防线以泫氏为中心,北至丹朱岭南抵高平、晋城交界的蒲水河人丹口,此线呈西北一东南走向而以南北向为主,长约40公里。第三百里石长城防线,亦大体呈西北一东南走向,惟以东西向为主,西起丹朱岭、逶迤向东经南公山、羊头山、金泉山直至陵川与壶关交界的马鞍壑,以沿山亘岭而构筑有长达百里的石砌长城故名。此线是赵的后路,地当最东北即最深人赵后方,为关系到上党乃至邯郸安危的最后一道巨防。

            继廉颇进驻长平,秦遣左庶长王??麾军由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东下,取水路舟行,沿渭水东来,至河曲折北溯黄河至汾阴(今山西万荣西),折东溯汾河至晋故都新田(今山西侯马市西)登陆,东行越黄父(今山西翼城、沁水交界乌岭关),即进入上党腹地,再循梅河河床,经马邑(今山西沁水东)进抵沁河西岸的端氏城(今山西沁水东北郑庄乡河头村),然后分兵南北顺沁河一线布防。王??至此大体与赵相对应亦陆续设置三道防线。第一沁河防线:以端氏城为中心,循沁河南北延伸,大体呈西北一东南走向,西北至沁水县境龙渠河与沁河汇流处的王(离)[??]城(今沁水王壁),东南抵沁水、阳城交界的武安、屯城,全长约40公里。此线既有沁河天然防线依托,河床谷道便于大部队运动,又有充足的河水可供大量人马食饮。第二空仓岭防线:即原廉颇所构筑的赵军首道防线,首当其冲,最先为王??所突破,遂被秦军据为第二道防线。前262年七月,秦攻赵,“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西垒壁”即空仓岭防线。第三丹河防线:空仓岭防线得手后,王??长驱直进,触角遂深入丹河一线,这条当初廉颇借助天然水道构筑的纵深主体防线,便为秦赵所共有,即赵据丹河东,秦据丹河西,互为屏障,隔岸对峙。正是《上党记》所载:“长平城在(上党)郡之南,秦垒在城西,二军共食流水,涧相去五里。”

            前262年春夏间,廉颇在空仓岭设防,王??于沁河沿线准备突击。战事是由赵空仓岭守军同秦前哨部队遭遇开始的。初战,秦军攻势锐不可当,很快就突破了赵军空仓岭一带的防卫体系。王??既突破了赵的空仓岭,一不做,二不休,一直进抵丹河西岸一线,遂形成隔丹河与赵相峙的态势。从赵军方面看,极富实战经验而老成持重的廉颇,或因遭遇中摸透了秦军战力不可与之正面硬拼,或出于保存实力以相机后发制敌,于空仓岭失利后再未做了有组织的抵抗就撤回丹河东岸,从此以丹河为依托,固守有利地形,全力加固丹河防线。廉颇在丹东不独有水宽谷深的丹河可凭,还有大粮山、韩王山两大制高点,可鸟瞰数十里丹河两岸,敌我动静,如指诸掌,是以“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就这样,他充分利用占据的有利地形,固守阵脚,以不变应万变,一连坚持数载,使实力强急于求战的秦军一筹莫展,始终不能跨越丹河一步。

            秦军远道而来,粮草辎重补给维艰,又有好战嗜杀“虎狼之国”的恶名,在上党可谓“失道寡助”;赵军则以逸待劳,补给可源源而来,又有上党吏民的全力合作与支持。这就决定了秦军利于速战速决,赵则利于持久之战,而所以“秦数挑战,赵兵不出”者,正是此战略战术利害关系的客观反映。强秦弱赵之所以有长达三年相峙局面的出现,则是廉颇战略思想、军事艺术远胜于王??的客观反映。上述难分难解的战局倘若长此下去,势将越来越向利于赵而不利于秦的方向倾斜,王??在老马岭(今空仓岭)“诡运置仓”,又是这种倾斜日益严重的客观反映。

            战局不可能长此停留在一个水平线上,要么按着廉颇的战略思想发展下去,相机反攻,击溃或消灭秦军;要么中生变故,致形势向相反方向发展。赵国方面首先起了变化,其结果是,公元前265年,赵惠文王死,孝成王继位,他年少气躁,军事知识贫乏,既认为廉颇后发制敌的战略为不敢战,早已怒不可奈;又惑于秦所施反间计的谣言“秦之所恶,独畏马服于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遂强使“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廉颇为将;秦廷闻知赵括为赵将,乃秘而不宣派遣名将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以王??为尉裨将。这样,形势由以久经沙场、富谋多智、老成持重的廉颇为主将的赵军,对以年轻气盛、轻虑浅谋、缺乏实战经验的王??为主将的秦军的格局,一变而为由以年轻气盛、轻虑浅谋、缺乏实战经验

            的赵括为主将的赵军,对以久经沙场、富谋多智、老成持重的白起为主将的秦军的格局。从此,弱赵与强秦三年的僵持、平衡终于被打破,战局向着利于秦而不利于赵的方向急转直下。

            前260年(赵孝成王六年、秦昭襄王四十七年),赵括既代廉颇,一方面出于迎合赵孝成王所好,一方面本身就是刚愎自用、好胜逞强之辈,一旦为将,即全盘废弃廉颇坚壁固守的战略战术,任意更换了将校,所谓“悉更约束,易置军吏”。他求胜心切,好大喜功,一到前线,无视主客观条件,即下令赵军西渡丹河,全线突击。另一方面,白起亦一反王??三年一味进攻态势。他坐镇战略要冲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市西南康营),除了对秦军纵深阵地――丹河与野川河的分水岭着力加固以万无一失外,于正面制造顶不住赵军倾巢而来的假象,佯败后撤,以诱敌深入;同时分遣两支奇兵从侧翼迂回包抄、分割赵军空虚了的后路,断绝其致命的粮道。这两支奇兵,一支25000人,由沁河与端氏河汇流处的当今端氏镇一带,溯秦川水(今端氏河)河床迤东北至仙公山、丹朱岭,直插赵军百里石长城防线背后折东包抄,以阻绝邯郸方面的赵援;一支5000骑兵,由泫氏一带强渡丹河,溯小东仓河河床迤东北至秦关,与前一支奇兵会师,以分割赵军为二,使北线大部队断绝了贮于南线大粮山的粮刍,而南线则失去与驻北线主将及大本营的联系。

            正当突破丹河西岸秦军防线的赵军部队长驱直进、而大部队云集丹河待渡的时候,相继发现前方对深入纵深的秦军营垒突击受挫,而自己的后路已被包抄,粮道被断绝,以至上下间失去了联系;同时,秦军开始反击。在战局急遽恶化中,赵军被迫放弃进攻,重新退回丹河―小东仓河―百里石长城三角地带,仓猝构筑壁垒,固守待援。赵国自从前295年 (赵惠文王四年)沙丘宫事变以后,战略投机变诈,长期推行时纵时横、纵横无常的外交政策。当秦的压力危及其安全时,它合纵抗秦;当秦的威胁缓解时,则又倚靠与秦的关系暖昧,向与国攻城略土,直至此役初战小却后,是纵是横仍举棋不定,以至与秦明来暗往,失去山东国家信赖而不愿亦不敢援救。秦则密切注视着赵在山东合纵的成败,所谓“齐、楚救赵,亲(真诚、积极),则将退兵;不亲,则且遂攻之”。秦既见赵陷于孤立援,昭襄王亲自赶到河内(今河南黄河以北地),征调15岁以上丁壮,悉数发往长平,以阻绝赵援。这支临时组成的河内秦军,经碗子城(今山西晋城市东南)、天井关一线的太行道,至赵军丹河防线南端附近,溯蒲水河河床谷道东北行,至赵百里石长城东端的马鞍壑与白起奇兵会师。

            至此,赵军陷入了这样一种境地:由泫氏至长平关一线,丹西秦军纵深壁垒森严而突击不动;秦25000名奇兵已绕到百里石长城敌后,封锁了长平关至秦关一线;秦5000名骑兵牢牢控制了由泫氏至秦关一线;秦河内部队断绝了可能来自邯郸方面的任何增援。这就是说,赵军主力被秦军包围于以韩王山为中心的丹河一小东仓河一百里石长城三角地带;南线部队被秦奇兵和河内部队包围于大粮山地区。北线主力兵多将广而无粮刍辎重;南线部队具有大量粮刍辎重,而兵力甚少又无主将。战力迅速削弱,无论北线、南线均不能有所作为。

            在如此粮尽援绝的极端困难条件下,赵军广大将士作了极其艰苦英勇的抵抗,坚持了 46天,终于发展到“内阴相杀食”的地步。9月,赵括把主力部队分成四队,组织轮番突围不遂,最后赤膊上阵,亲率精兵强行突围,为秦军所射杀。主将既殁,以下数十万饥疲已极的将士,遂全部降秦。

            白起疑惧数十万赵俘一旦反复生变,除遣返年少者240人回邯郸,用以散布秦军可怖而不可战胜的言论外,使用卑鄙的欺诈手段,诱使数十万赵俘放下武器后,全部就地屠杀于上述周回50公里的三角地带了。是役遂告结束。

            长平之战――秦赵两强倾国以决之战,历时三载;赵投入兵力45万,秦则至少投入兵力百万,赵军或阵亡或被坑杀,诚已全军覆没,秦则“死者过半,国内空”,当亦战死 50万左右,即双方将士死亡将近百万;战事范围,以今高平市城乡为主战场,扩及于今沁水、晋城、泽州、长子、长治、壶关、陵川等县市,战地直径上百公里。长平之战,成为春秋战国时代一次持续最久、规模最大、战况最惨烈的战争,古人所谓“长平之战、血流漂卤”。此役由于秦取得全胜,由其统一全国的形势已呈不可逆转之势,标志着以列国林立、兼并战铮频仍为特征的战国时代行将终结,一个史无前例的中央集权封建大帝国就要降临了。从这一点说,长平之战是一场划时代的战争。■

          摘自《山西历代记事本末》,本文作者:靳生禾

        • 家园 活埋是为了怕燕赵之士诈降吗?四十万人,心气没了就这样。
          • 家园 老萨和慕绢已经说的很详细了.

            首先就是没粮给降卒吃. 彼时赵军已经被围四十多天了, 还不算此前的秦赵相持了三年. 近百万大军--秦征发河内百姓后, 人数在五十万左右--云集, 长平又是地势险要, 交通不便之处, 就是有粮, 恐怕也难运上去.

            其二, 象老萨,慕绢说的, 要消耗赵国的资源, 枯竭她的战争潜力. 赵军素来勇猛, 赵国国力也是上三强; 坑她40万丁壮, 赵国再也没有翻盘的机会了. 这招毒, 但是有效, 后世效仿最有名的就是北魏在参合陂坑了后燕4万精锐, 从此战略形势逆转.

            秦当时奉行"远交近攻"的外交政策, 与东邻各国频起干戈, 估计民众敌对情绪也比较高. 上党人民与母国的通道被切断后, 宁可投赵, 也不归秦, 即为例证--这也是长平之战的直接导火索. 白起当时的考虑就是"赵卒性喜反复", 不全部杀掉他们,恐怕以后要出乱子. 与其将来费事, 不如现在动手.

            有台湾学者曾考证说, 当时秦相范雎要"军政双胜",不赞成杀俘, 坑卒完全是白起的"个人行为". 阿牛以为这不太可能, 以百战疲兵御狐疑降众, 形势间不容发,需要主将临机处置, 哪会为处理降卒的事公文往返? 另外, 恐怕也没人预料到战事以这种方式终结, 谈不上预先决策. 就是范雎算准了, 他就能比白起仁慈? 毕竟秦国没签日内瓦战俘公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