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美国宪法读书笔记 -- 唵啊吽

共:💬374 🌺131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 家园 (116)反法西斯难民联合委员会诉麦哥拉斯

      一、 故事 Joint Anti-Fascist Refugee Committee v. McGrath (1951)

      1947年,杜鲁门总统发布总统令,授权美国大检察官宣布颠覆政府组织名单。没有经过听证和告知,美国大检察官就把《反法西斯难民联合委员会》、《全国美苏友谊大会》和《国际劳工秩序》等组织宣布为颠覆政府组织。这个组织名单被美国政府的忠诚审查部用于筛选政府雇员。这三个组织坚持他们是从事慈善或保险事业的合法组织。他们在联邦地区法庭起诉大检察官麦哥拉斯,要求他们的组织被排除在颠覆组织名单之外,由于这一起诉没有经济赔偿的要求,法庭以没有明确诉求撤销该案。他们上诉到美国上诉法庭,上诉法庭维持地区法庭的决定。他们上诉到美国最高法院,最高法院推翻上诉了法庭的决定,责令地区法庭受理此案。

      二、 理由

      伯顿法官主笔法院意见:

      总统令中列出了共产党等颠覆组织类别,难民委员会不在这些类别中。总统令即要保护政府免受不忠诚雇员的破坏,也应该平等保护忠诚雇员不受冤枉。如果大法官可以没有根据地把难民委员会列为共产党组织,那么美国红十字会也会被列为共产党组织。

      将这些组织类为共产党组织,破坏了这些组织的声誉,影响这些组织成员的就业。起诉要求恢复名誉,不能说是没有明确诉求,所以地区法庭不应该撤销此案的审理。

      布莱克法官附议:

      就现时(麦卡锡时代)的社会公众舆论,大法官公布黑名单组织无异于剥夺了这些组织成员的政治、财政和宗教的特权和影响力。我认为大法官的这种行为是违宪的行为。按照我的理解,这违反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这实际上是剥夺这些组织成员的一切公民权利。我不相信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作者会允许大法官制定黑名单。

      弗兰克福特法官附议:

      总统令中明文规定了要经过适当的调查和决定以后才能定出颠覆组织名单。所以,大检察官必须经过正当程序来确定颠覆组织。

      里德法官、大法官文森和明顿法官持异议:

      政府有权力保护自身免受颠覆。我们容忍不同政见者,但反对不经过宪法程序改变国家和政府的行为。作为保护措施政府有权力解雇可能不忠诚的雇员,而不必等那些雇员确实被法庭判有颠覆罪。我们维护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但同时预防有人利用宪法赋予的权利进行间谍和颠覆活动。既然总统令有详细规范,而大检察官按照总统令行事,这就构成了正当程序,所以大法官制定颠覆组织名单无需听证和告知。

      三、 讨论

      民主法制是现代社会追求的典范社会。但是,在国际和国内矛盾冲突激烈的时候,即便是民主和法制也难以调和政府和公民的利益冲突。此案就凸显国家利益与公民基本权利的冲突。保护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底线依然是国家安全。笔者认为,最高法院对此案的两派意见,不同点只在于对国家安全状态的判断。多数认为国家已经足够安全,所以对政府制定黑名单可以挑剔一些;而少数派认为国家安全状态依然危险,对政府制定黑名单的行为可以宽松一些。双方都维护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双方都坚持正当程序,判决相反反映出对局势判断的不同,技术上是对正当程序解释的不同。

      四、 链接

      http://caselaw.lp.findlaw.com/scripts/getcase.pl?court=us&vol=341&invol=123

      http://vlex.com/vid/20012203

    • 家园 想把仁兄这个系列做个电子书,能不能预告一下全文大概多少篇?
    • 家园 (115)哥伦比亚直辖区诉海勒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一、 故事 Columbia D. C. v. Heller

      1976年,哥伦比亚直辖区通过了1975年的枪枝管制法【1】,该法禁止居民拥有手枪、机关枪和半自动武器,如果有武器,必须注册,必须放在家中,子弹要退出枪膛,要上保险栓等。2003年,海勒等六名华盛顿居民到联邦哥伦比亚地区法庭起诉,告1975年的枪枝管制法违反了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地区法庭不予受理。海勒上诉到联邦上诉法庭,联邦上诉法庭判枪枝管制法违宪。哥伦比亚特区请求联邦上诉法庭复审,被拒绝。哥伦比亚特区上诉到美国最高法院。美国最高法院于2008年3月18日就此案过堂口头辩论。

      二、 理由

      200多年前通过的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说:“规范的民间武装对于一个自由的州的安全是必需的。人民拥有武器的权利不得受到侵害”。1939年U.S. v. Miller一案中最高法院就裁决了米勒携带没有注册的双管猎枪违反了枪枝管制法,但米勒案关于宪法第二修正案的争论持续了近70年来一直没有定论。海勒案是关于手枪,也是关于美国公民私人拥有武器和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的解释问题。

      法庭辩论中双方都对第二修正案作出有利自己的解释,而且也回顾了当时的历史,提出当初制定第二修正案理由的各种假说。例如赞成私人拥有枪枝的称私人拥有枪枝使得人民熟悉武器的使用,提高了防止外国侵略的能力。反对派则称手枪便于隐秘携带,防不胜防。辩论很大一部分是关于“民间武装”的定义和历史,以及是否使用于今天。辩论甚至追溯到罗马帝国时期是否允许民间拥有武器。

      三、 讨论

      美国宪法是针对美国的历史和现实制定的,当时代变化了,当初制定的原因都找不到了。而且,当初制定的原因也不必找,法庭辩论很多是真对现实问题提出来的。所以,当初制定的初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重新解释第二修正案,使得美国宪法适应时代。

      第二修正案是美国权利法案之一。美国所称的人权很多可以在权利法案中找到。但是,如果美国自己对权利法案都解释不清楚,或者要根据时代重新解释,那么,美国根据自己的法律观点指点其他国家的人权状况就失去了基础,因为美国的法律是美国历史文化的产物,是为美国现实服务的,不是为其他国家现实服务的。

      四、 法庭辩论视频:

      最高法院对堂:rtsp://video.c-span.org/archive/sc/sc031808_2amendment.rm

      新闻发布会:rtsp://video.c-span.org/archive/sc/sc031808_briefing.rm

      五、 链接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rearms_Control_Regulations_Act_of_1975

      【2】 http://supreme.lp.findlaw.com/supreme_court/docket/2007/march/district-of-columbia-v-heller-07-290.html

      【3】 http://www.scotuswiki.com/index.php?title=DC_v._Heller

      • 家园 考古偶得,补充一下此案判决

        上wiki查了一下,这个案子08年6月26日判了,高法的裁决是维护了联邦上诉法院的裁决,判哥伦比亚特区1975年枪支管制法违宪。

        District of Columbia v. Heller

        高法的判决依据是:

        * that the operative clause of the Second Amendment—"the right of the people to keep and bear Arms, shall not be infringed"—is controlling and refers to a pre-existing right of individuals to possess and carry personal weapons for self-defense and intrinsically for defense against tyranny, based on the bare meaning of the words, the usage of "the people" elsewhere in the Constitution, and historical materials on the clause's original public meaning;

        * that the prefatory clause, which announces a purpose of a "well regulated Militia, being necessary to the security of a free State", comports with the meaning of the operative clause and refers to a well-trained citizen militia, which "comprised all males physically capable of acting in concert for the common defense", as being necessary to the security of a free polity;

        * that historical materials support this interpretation, including "analogous arms-bearing rights in state constitutions" at the time, the drafting history of the Second Amendment,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Second Amendment "by scholars, courts, and legislators" through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and

        * that none of the Supreme Court's precedents forecloses the Court's interpretation, specifically United States v. Cruikshank (1875), Presser v. Illinois (1886), nor United States v. Miller (1939).

        法庭意见由Scalia法官执笔,John G. Roberts Jr. 大法官和Anthony M. Kennedy, Clarence Thomas, Samuel A. Alito Jr.法官附议。

        John Paul Stevens法官持异议,基于如下理由:

        that the Founders would have made the individual right aspect of the Second Amendment express if that was what was intended; that the "militia" preamble and exact phrase "to keep and bear arms" demand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Second Amendment touches on state militia service only; that many lower courts' later "collective-right" reading of the Miller decision constitutes stare decisis, which may only be overturned at great peril; and that the Court has not considered gun-control laws (e.g., the National Firearms Act) unconstitutional.

        最后他总结说:

        "The Court would have us believe that over 200 years ago, the Framers made a choice to limit the tools available to elected officials wishing to regulate civilian uses of weapons.... I could not possibly conclude that the Framers made such a choice."

        Stevens法官的反对意见有David Souter, Ruth Bader Ginsburg, 和Stephen Breyer法官附议。

        wiki该页称此案是美国历史上高法首次作出关于第二修正案(持枪权)究竟是个人权利还是国民警卫队的集体权利的明确裁决,具有划时代意义。

      • 家园 该法禁止居民拥有手枪、机关枪和半自动武器,如果有武器,必须注册,

        禁止了,还怎么有?以前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