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李陵碑:也来说一说李家祖孙 -- 土生

共:💬185 🌺28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李陵碑:也来说一说李家祖孙

    这些天有不少河友在讨论李广, 李陵祖孙的事情, 可谓见仁见智。其中不少河友的历史功底深厚,见解不凡。对于这些,土生是十分佩服的。对于历史,土生根本就是一个门外汉,见识又平庸,本来并不敢在这里多舌的。但对于汉匈战争,对于李家祖孙,土生有一点体会可能为大多数河友所不及,那就是土生是真正见识过大漠,见识过在当年的古战场的。

    许多人可能听说过李陵碑,不过这主要是杨老令公的功绩,是文学和戏曲的结果。当然,这并不是真实的历史。那么,真的有李陵碑吗?有的,就在现在的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的二狼山。土生在中学的时候曾去过二狼山,并在山脚下听老人讲李陵的故事。这是土生第一次听到李陵的名字,第一次知道在2000多年前有一个姓李的将军在怎样的环境中面对着敌骑重重,归路已绝,弹尽粮绝且伤兵满营,后援无望的景况。我不知道“山”这个词会在各位河友的头脑形成什么样的景象:来自江南的,或许是青山翠谷;来自中原的,或许郁郁葱葱。在这里,山是铁青色的,荒凉而狰狞;每当来自高原的风在这里激荡,则山中必充满如鬼嚎一样的尖利的声音;在这里,生命是一种奢侈,除了一些低矮的灌木,基本上看不到树;在这里,人是渺小的。其实,土生并不奢望这样的描写能给各位河友带来关于那里一点真实图画的一点体验,如果不是身临其境,任何描写都是苍白的;不过,也只有身临其境,也才能知道什么是“天苍苍,野茫茫”,也才能体会什么是“急”风和“劲”草。时间在这里几乎是凝滞的,在这里,2000年的沧桑变化,或许比不上您所居住小区一天的变化:昨天小区门口的煎饼摊,今天怎么没了?这里,只有亘古不变的山,风和稀落的草。在2000多年前的这里,曾发生过一场血战,交战的双方一边是十多万彪悍的匈奴骑兵,一边是已苦战多日伤兵累累的3千汉朝步卒,一方的首令是大单于,一边是一个名叫李陵的将领。为了不让这个毫无悬念的战斗结果过早的结束,请让我们在多说一说前面发生的一些相关的事情,再谈一谈李陵。

    据《汉书》李陵传:

      

       陵字少卿,少为侍中建章监。善骑射,爱人,谦让下士,甚得名誉。

    这里的“善骑射,爱人,谦让下士,甚得名誉”似乎已成为李家的标志。这里,让土生再多绕一个弯,说说李陵的祖父,李广。

    《史记。李广列传》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可见从李广到李陵,与士兵同甘共苦的带兵并性不变。有河友说李广百战百败,土生并不以为然。在看这一段: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请大家注意,这个“飞将军”是李广的对手匈奴人给的。这种来自对手评价的几乎是作为军人的最高荣誉。这是从数十次血战中得来的,土生很难想象一个“百战百败”的人怎么会的到这种称号;也难以想象一个“百战百败”的将军如何让敌人“避之”,“数岁不敢入“。要知道,这时候的大汉朝虽然国力日隆,但对匈奴依然处于守势。作为一个守土的将领,能让敌人不敢入,保边境,安人民,怎么就不能说是”独当一面“呢?请再看这一段:

    。。。(广)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李广自杀,这些平时流血不流泪的汉子“皆哭“;百姓知道了,也哭。前一段河里有人说周恩来总理,别的不说,单说那”十里长街送总理“,这说明什么?说明老百姓的心中有一竿秤。管他皇帝老子,玉皇大帝,谁要是和我们能吃在一锅里,尿在一壶里,一起挥汗,一起流血,谁就是这些大兵心中的”天“。老百姓也是,李广为将,镇一方安宁,他就是老百姓心中的“天”。从这里,你其实可以看出来李广被匈奴称为“飞将军”的真正原因,那是李广身后这些生死与共的兄弟,和老百姓。如果仅仅认为匈奴“不敢入”是因为李广个人的神勇,这或许是武侠小说或演义故事看的过多的缘故。所以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你或许可以说李广并不是一个很能说的人,但你说他不会带兵,百战百败,土生也只能无语了。如果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军人,“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这样一个为对手和自己人所尊敬的人都被人所垢病的话,土生亦无话可说。

    土生今天先写到这里,由于草草成篇,谬误一定很多。关于本文,中心点还是李陵。因为李陵更有争议,也更悲壮些。后面也会谈谈汉武帝,以及三大将“卫霍李(广利)。说说李家的悲剧的大背景。

    关键词(Tags): #李陵#李广#汉武帝元宝推荐:AleaJactaEst,张七公子,
    • 家园 嘿嘿,踩雷了

      惊喜:所有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原创】李陵碑(补): 李陵之身后事及其它

      [按] 土生在李陵碑(结束篇)中说到由于指伤的原因而将原计划的几篇并入一篇来完成,现在从总体上来看,这个李陵碑系列的布局存在有很多缺陷。比如在篇章中有《李陵之千年一战(上)》,却没有了下。不过这似乎并不是最主要的。由于水平有限,行文论证方面多有缺陷,其中的硬伤也有不少。比如,藕饼兄就指出“钩戈夫人”应为"钩弋夫人",在此土生对各位河友表示感谢。还有,土生愿意对一些原本准备说但在结束篇中简化化以至让一些河友产生疑问的部分再简单说明一下。所以,就在这里“补”一下。先补充对原文中的一些问题的说明,最后再简略说说李陵身后的追祖现象。

      先说一个有河友提出的质疑,就是李陵被封的是“右校王,而不是右贤王”。不错,根据《汉书》,李陵是被封的“右校王”。但当初土生看到这里的时候,实在对这个“右校王”没有什么概念,不知道这顶帽子到底有多大。后来,发现有人认为这个“右校王”就是“右贤王”,这样,土生就比较熟悉了。所以,土生当初说李陵被封“右贤王”,现在看来,当初是有不周全的地方,如果用“右校王(或曰右贤王)”可能会比较好些。关于李陵被封右贤王的事,kzeng网友就提供下列资料

      《新唐书;列传一百四十二下;黠戛斯》

      黠戛斯,古坚昆国也。地当伊吾之西,焉耆北,白山之旁。或曰居勿,曰结骨。其种杂丁零,乃匈奴西鄙也。匈奴封汉降将李陵为右贤王,卫律为丁零王。

      另外,是土生曾准备论述的李陵之战的持续时间问题。煮酒兄等河友已经给出精彩的论述,这里土生再简单说几句。

      从粮草的使用方面看:从李陵九月“出居延,北行三十日,至浚稽山止营”,几乎可以肯定的说,其所带粮草应该最少可供六十天,再加上如果中间遇敌以及安营扎寨时所需消耗的考虑,应该不止六十日(即使考虑李陵原计划是回归受降城)。所以,李陵九月出兵,等到最后一战是粮草几乎耗尽,其间时间最少两个月。“令军士人持二升糒,一半(判)冰”,从中给士兵们的是“冰”,也说明现在是深冬的景象。

      从行程来看:李陵出居延,北进千里用了三十日。如果用直线来看,且估计是平坦的大地,每日行军约三十里。但要是考虑实际地理情况,每日要肯定多于三十里。有人说过实际行程可以按1.5倍之,如果按此计算,每日约行军四五十里。其实,这已是不慢的速度。有兴趣的河友可以考察当年罗马士兵在罗马大道上的日行军速度作为参考。我们不太好估计李陵与匈奴首战的具体地点,但无疑是在山地,而且还是在浚稽山:“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军居两山间, 以大车为营”。其后,两军交战后,李陵先引军向南,然后向东南:“引兵东南,循故龙城道行四五日”。土生在前文中说了李陵“引兵东南”的可能战略考虑,其中的“龙城”是在现在内蒙古的乌兰察布盟,如果查看地图,“居延”在今天内蒙古阿拉善盟的额济纳左旗,和“龙城”的纬度基本相同,且在龙城以西约千里,而且,根据我们前面提到的李陵到达的浚稽山南龙勒水扎营(浚稽山为今阿尔泰山在蒙古国境内的余脉——额德伦格山,龙勒水为今日蒙古图音河),我们可以将这三个点画出一个大的直角三角形。 所以,如果李陵出兵向北相当于是沿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回来时向“东南”方向走的却是这个大直角的斜边。由于李陵战败之地已近边塞,可以肯定的说,李陵的归程也且战且走了上千里。如果从地图上看,其路线中有山川大漠,如果再考虑到战斗时的耽搁,这段路也要三十天以上。

      分析了李陵这段行程的大致时间。我们再看看李陵此行的目的是依据武帝的安排到浚稽山后侦察敌情,所以,斥侯(侦骑)四出是肯定的。由此可见,李陵与单于的第一战,李陵是早获情报,是有准备的

      军居两山间,以大车为营。陵引士出营外为陈,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李陵的的从容不迫布阵迎敌的情况,而且,你看这个“陵引士出营外为陈”中的“引”字,也实在是好,说明了李陵身先士卒的无畏形象。如果是“陵士出营外为陈”,那又是什么形象?。

      从这里分析,一个武将世家出身的李陵,在听到探报的消息的时候会怎样?我们或许可以想象一下《三国演义》中出现的场景:一方面是让人“再探”,另一方面是派人回报,因为这是数倍于己的匈奴主力。

      所以,李陵后来要沿“龙城”故道走,实在是有所期盼。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在李陵战败前,边塞的将领几乎可以肯定是得到了李陵遇敌的消息的。甚至,也有可能李陵也让人带回了其行军路线的计划。当然,我们无法肯定武帝是否在李陵战败前就获得相关消息,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出援兵是不需要武帝的命令才能的。比如,同年发生的贰师将军李广利被围,

      假司马陇西赵充国与士百馀人溃围陷陈,贰师引兵随之,遂得解。

      要是赵充国必须要请示武帝才出击,那才是黄瓜菜也都要凉了。

      [说明:赵充国这段论据有不妥之处,请参考电子赵括兄的回贴。不过,土生依然持有原论点。]

      说到这里,我们就会有一个问题,那为什么李陵最终也无援军?这就需要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武帝的情况。对于李陵,武帝的态度曲线是这样的:

      不乐(李陵不愿从贰师将军后)-->; 赞许(李陵说不用骑兵,且愿用步兵“涉单于庭”) -->;

      愤怒(路博德上书后)-->; 高兴(陈步乐回来,并面圣汇报后)-->; 关注(李陵遇敌或战败后)-->; 愤怒(闻李陵降后)-->; 后悔 (经过一段时间,抱怨他人,出兵以图救李陵)

      我们知道,李陵率五千步卒出塞,作为一个军事行动,各边塞一定是知情的。但当时的武帝态度,正是“愤怒”。而且,这种无后援的步卒出征在边塞的将领以及大臣们来看,正是武帝不满李陵的表现。等到陈步乐回朝,武帝态度转喜,可惜此消息已不易为边塞将领所知。所以,即使李陵所派之人到达边塞后,这些得报的将领其所揣摩的圣意的结果,很可能就是“拖”或“压”,也可能是派人上报而不是立即出兵。想想看,这里的贰师将军就幸运多了。这个原因就不多说了。

      其实,各大臣对武帝的态度的揣摩和顺从,在李陵投降后武帝的“愤怒”中再次得到体现:“皆罪”李陵。难道只有司马迁觉得李陵有可原之情,有可期之为?只不过,司马有自己的准则,你或许可以说他有呆气,但若说他的真实想法和当时其他所有人的真实想法相对,那土生也只有无语了。这个“皆”字,也只是再次体现了在武帝的独断专行并且视人命如草介的情况下众人的一种合情的选择。

      等到后来武帝冷静下来,才有将其中的责任怪在老将的奸滑之上,至于所谓派兵出救,不过是黄瓜菜凉了以后的一个举动,于事无补,反而再让“老将”再涮一次而已。

      总体而言,就事论事来说,李陵之败可责之人很多,但其根本,在武帝身上。

      有时土生想,我们应该到底怎样来单从战争的角度来看李陵这一战。吕思勉先生说此战“诇之往史,莫之能再”。在其后的两千年间,北方的铁骑多次践踏中华大地,其间的许多情况,也就是步对骑的问题。如果李陵终于可以回归,是否会给大汉民族以至以后的华夏子孙留下些什么呢?毕竟,李陵能文能武,并不是一介武夫。当然,这些只能是猜测了。

      有些人,应该是属于整个民族的,有些人,应该是属于整个人类的。单从武帝最少几乎断送司马来说,在这一点上,土生个人愿把他放在中华民族的阴暗面上。

      说到这里,土生再简单说说李陵身后的追祖现象。

      李陵降匈奴后,娶大单于之女为妻,被封为右校王,统领坚昆诸部,前后共生活了25年。有关此间的李陵的事迹, 绝大多数湮于无闻。这里的原因,我想主要是因为现在大家看到的历史资料,绝大多数是大汉朝的人记录的,所以和大汉朝拉不上关系的事,就进入不了这些记录者的耳目了(有时由于彼地僻远,想进也进不去)。想一想,如果匈奴人要是能写一部《雄(匈)书,奸汉传》,那是非曲直肯定和《汉书》是不一样的。所以,比起文化的穿透力,刀箭的力量就不如其綿长而有韧性。话说回来,李陵后半生少有事迹传世,但到了北魏,北周以及唐时代,李陵却成了许多人的追祖对象。比如,建立北魏拓跋鲜卑被汉人指称为李陵之后,虽然拓跋氏自己并不承认。再如,北周李贤自称为李陵之后,

      《北史》,李贤传

      自云陇西成纪人,汉骑都尉陵之后也。陵没匈奴,子孙因居北狄。后随魏南迁,复归汧、陇。

      另外,上个世纪80年代宁夏固原发现的《李贤墓志铭》则直接声称:“本姓李,汉将陵之后也。”

      又比如,到了唐代,北方少数民族黠戛斯径自声称为李陵后裔。这就是土生在上一篇中提到的曾对大唐有帮助并灭了回纥帝国的部族。《旧唐书,回纥传》中说 “黠戛斯自称李陵之后,与国同姓”。这个黠戛斯所在的地方,就是当年李陵所管辖的坚昆,但对于黠戛斯是否真是李陵的后人,土生实在不敢说。不过,这也不是我们论述的关键。关键的是“黠戛斯自称李陵之后”。

      对于这些当年的北方少数民族自称为李陵之后的原因比较复杂,这里也难于进行深入的分析。但其中的大背景都和当时的民族交融有关,尤其是一些北方少数民族当政的时期,汉人有文化的优越感,但政治上处于下风;而北方的部族又有吸收汉族文化,以及填补其祖上来源空白的需要,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认祖李陵的现象。更有意思的是,对于真伪众说纷纭的《与苏武诗》也是在南北朝时期开始广为流传。无论如何,这反应出在北魏以至唐时代,中原汉人与北方游牧部落之间虽然有激烈的冲突,但同时也交融日深,彼此间血缘混杂的历史事实。而李陵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成为这种融合的一个切入点。

      作为这种融合的一种极至,也反应在大唐王朝的建立者李家身上。

      现在,关于李唐混有胡祖血统已基本上是学界的共识。《元和姓纂》卷一,“李”氏条,有关于唐高祖李渊为李广之后的记载:

      李——帝颛顼高阳之裔,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莘,女莘生咎繇。。。。。。崇五代孙仲翔,生伯考,伯考生尚,尚生李广也,广以后生唐高宗李渊。

      另外,《新唐书》卷七十《宗室世系表》所列陇西李氏之世系表,则更是详列自颛顼至唐太祖的世系更迭,其主线亦是“李广——李暠——李渊”。

      其实,我们这里关注的并不是这些论述的历史真伪,比如,我们这里并不关注黠戛斯是否真是李陵的后代,不可否认的是,李陵作为被追祖的对象, 在其身后的数百年后又再次广为人们所提起。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这样思考:作为一个被追祖的对象,一个可以想到的条件是必须是一个牛人,尤其是那些被当作最初的祖先的。比如,现在的华夏汉族追祖黄帝,蒙古人追祖成吉思汗。那么,李陵作为被追祖的对象,其凭借的是什么呢?是那个右校王吗?显然不是。观李陵一生,其最惊天动地的一件事就是天汉二年年那一战,那个“诇之往史,莫之能再”一战,那个令我五千中华壮士虽败尤荣千年英气不散的一战。

      历史悠远,现今的你我的血管中流着的或许就是那五千壮士的血,其中也或许夹杂着匈奴的,鲜卑的血。无论恩怨情仇,祖先共同书写了中华文化。

      愿我中华精神永存。

      关键词(Tags): #李陵#追祖
      • 家园 今天看到土生这几篇帖子被集中起来了.

        是斑主的功劳吧。多谢了。

        这样一来,让土生的这几篇涂鸦也可以让有兴趣的人可以集中起来阅读了。

        现在来看,当时写的时候也没有什么计划,连标题都让人觉得有些别扭。不知道是否可以修改一下。

        再次感谢。

      • 家园 好文,花
      • 家园 土生老乡,李唐的祖先大概是混有胡人血统的汉人-只论父系

        这个是我以前在翻陈寅恪先生的考证时看到的。

        论起史学考证的功底,陈老若认第二,无人敢当第一呀。他治学认真重实据,比较令人信服。

        • 家园 陈先生也有犯错误的时候

          不可不信,不可全信...

          关于李唐的这段考证倒是没什么问题...

          陇西李家在魏晋时期还是很不入流的。后来北地尽归胡人,世家能跑的都跑了,没跑的刚开始也端着架子,不愿意跟胡人通婚自低身份。不过跟皇帝结亲这等好事儿,你不做自有人来做... 这时候就冒出几个假冒的“世家”来,包括陇西李。一听说北魏要评定士族,赶紧骑着大骆驼披星戴月地往洛阳跑... 尘土满面地挤进“世家”的行列...

          • 家园 也不能算不入流,他们那么急是因为那个评选是超世总决赛

            当时五个名额崔卢王郑稳占了四席,好象最后一个名额是二李相争,能有这个机会已经说明他们身份了。

            虽然陇西李急了点,有失名门体统,但能和这几家站一起付出什么都值得啊

            • 家园 另外一李是哪个李呀?

              前面四家,人人尽知。

              • 家园 赵郡什么的一个河北的李姓,老陈考证出的李家真正祖宗

                不过俺很怀疑,这家也不算一点名气没有,还拿得出手,李渊何必不认呢。况且陇西李氏因为环境的关系参军的不少,李家源于他们似乎更合理些。当然更合理的是他们哪个世家也不是,纯粹平头百姓或取汉姓的鲜卑人。血统本来就是无聊的东西,蒙人的。麦帅一直坚持说当时几个和北魏联姻的是冒牌世家,也许是真的,但效果达到就行了,反正这几个姓后来都成了豪门。就是陇西李,托唐朝的福,多少李姓名人认祖归宗,海外有的李姓祠堂不称李,直接称陇西堂。

                最后透露一下,小弟也姓李,呵呵

                • 家园 得罪

                  血统论在现代社会早就吃不开了... 不过在魏晋时期,受教育的机会和教育资源尽被门阀们垄断,那个时候的的确确是以血统论英雄... 不过也正是门阀们最看不起的胡人最终让他们明白了血统还是敌不过带血的马刀... 从这一点上说五胡十六国有点儿象文革,横扫一切瓶瓶罐罐...

                  老兄说得没错,真的也罢假的也罢,反正现在李姓已经是全中国数一数二的大姓,这个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