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旧贴新发】辽宁没落的原因 -- 凉菜热了

共:💬628 🌺3438 🌵6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同情

      希望笔者或是其他高人能解释一下,为甚国家政策要这样?本人愚钝,想不通,还请高人指点。

    • 家园 感动兼感谢

      我们四川要说实话,没有以前东北和上海那边的企业过来搞三线建设,现在的日子肯定没有这么好。对于各地区产业布局的事情,受信息面等因素的影响,我等偏僻小民没有资格评论好坏,你们受了委屈,我们现在虽然没法补偿你们,但是感谢的话还是必须要说的。你们东北人确实为国家的发展和巩固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是纯爷们!末了,我等小民还是相信中央会给你们政策补偿的,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不可能出现全国飘红东北独暗这样的事。可能这就是一盘大棋,不走到最后谁也看不出布局人的意图。

    • 家园 看了回帖,心情很复杂

      我是地道的东北人,家里往上几辈都在东北。我由衷的喜欢东北的黑土地,也喜欢东北人。看到后面有人说,东北人好面子宁可吹牛不肯实干,似乎言外之意只要肯干就阳光灿烂春暖花开。我先说几个我亲身经历的几个真实片断吧。

      1)那是朱镕基刚开始下岗整改的时候,落实下岗的效率很高,感觉瞬间就哀鸿遍野。一个冬天的晚上,很冷,我和妈妈往家走,看到一个中年女人戴着口罩手里拖着一个卫生盘,模样很奇怪,经过我和妈妈的时候才用只有我们能听到的声音说了一句:“要不要冰糖葫芦?”

      妈妈拉着我停了下来,那个女人又说:“这都是我自己选的山楂熬得冰糖,可纯了,价格和外面一样。”

      “买两串”

      “谢谢谢谢”那个女人一连串说了谢谢,我感觉得到她是真的觉得很感谢我们帮忙。

      “你不像是干这的”妈妈实在忍不住问。

      “这不是单位下岗了,不干怎么办啊,我也不会做,弄得糖很厚很厚,也卖得不好。今天你们是第一张。”

      妈妈叹了一口气。

      我和妈妈“拎”着真的很重的糖葫芦和她告别了。写到这里,我都很难过,这样的事情很多,其实,就我的感觉,下岗以后,多了很多做小买卖的人。不过,大家都下岗了,经济都不宽裕,那些小买卖境况如何,可想而知。

      2)有一次我们坐车,路过了一片职工住宅小区,这不知道算不算东北特色,因为大工厂需要很多很多工人,所以,企业就筹资集体给工人们盖楼房住,一个小区一个小区的。后面有一个人指着我们正经过的小区说:“看看,这如今就是“度假村”了。全都回家了。”

      3)我有一个同学,高中,每天午饭就是一大盒米饭加上一点菜,什么都没有,天天如此,一般家里如果说营养最好的就应该是高中生了巴,他家里的伙食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就是我当年经历的东北的环境,我特别憎恶朱镕基,有一次学校播放他的讲话,看他激昂澎湃的样子,我一点也不激动,只想冷笑。我感觉,他就是要把人活活饿死,真的。大家都是普通老百姓,没有什么高瞻远瞩和坚强意志,只是想凭手艺吃口饭而已。下岗的很多人,都筹谋着自食其力,这不是坚强,不这么着,就得饿死,不过,整个环境的经济死了,个人在挣扎也是惨淡维持。发奋图强什么的,有时候在现实面前很可笑。

      我希望东北可以振兴,我不为国为民,我只是希望那些吃了大半辈子苦的东北老乡可以过的日子好一点。

      通宝推:崇山彩云,初小文化,青岛大虾,等明天,海峰,朝雨,漠北以北,
      • 家园 对于朱镕基,我觉得用一句话来评论很好

        “不要想他是什么,听他说什么,且看他做什么”历史也许会记录一个强势而敢言的朱镕基,记下他那句地雷阵的豪言,记下他敢杀贪官的壮志,但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却始终会铭记两个字——“下岗”。

        记得当年春节晚会听黄宏喊出那句“我不下岗谁下岗”时,我的一个刚下岗的舅舅借着酒劲从嗓子眼里挤出三个字“王八蛋!”时至今日,不敢或忘!

      • 家园 其实那里都一样,花最后一句。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令人同情,但是……

        东北老乡这几十年吃的苦可不见得比关内农民多,特别是饥荒年代,优先得到供应的还是东北老乡,不要记打不记吃。

        一大盒米饭,一点菜,你觉得特别可怜?我长辈1978年去上学,连吃半年地瓜干,见不到一点米,这是我们福建人。

        你说朱镕基可恶,那你觉得东北当时那些只亏不赚的厂子应该继续拿全国的补贴活下去吗?这样全国其他地方的人是不是可以说东北工人可恶?

        你还说“发奋图强什么的,有时候在现实面前很可笑”,问题是这个局面是怎么来的?东北的企业在1990年代为什么会亏损成这样?参考一下wxmang先生的文章吧。

        • 家园 知道为什么只亏不赚吗?

          工厂为什么赔本?因为资源调拨!前面n多帖子都说这问题了,您不看帖子就回吗?简单粗暴的解释,就是东北的资源开采出来,只能照计划经济的路子低价调拨到全国各地尤其是亟需各种资源的口岸城市;但是口岸城市进口或者制造的产品,又要按照市场经济的价格卖给东北。这难道不是赤裸裸的掠夺?

          又要母鸡多下蛋,还要母鸡不吃饭,饿得母鸡下不出来蛋,又说母鸡不肯干~

          我想你们福建那边大概从一开始就比较活络,比较擅长在外面四处钻营

          但是东北当年下岗的,大部分都是各个工厂和资源开发单位的技术工人或者简单技术的体力劳动者,他们自己这么多年的技能离了工厂就根本没有用武之处,想干别的也没法干,比如林场工人煤矿工人,你让他们去你们福建挖煤么?去山西挖煤?山西也在下岗!国家不准乱搞小煤窑,这可比不了开妇科医院那样能遍地开花。

          • 家园 又来了……东北的资源不是全国人民的吗?

            难道东北的资源只属于东北?

            为了开采这些资源,国家在东北投入的资金不可谓不多,东北人在改革开放前人均得到的投资额远高于中国的其他地方(除了三线的一些各别点之外),这些你同意吧?

            再说妇科医院这样的东西,难道国家禁止东北人经营?

            • 家园 这话不公平。

              东北是重工业区,本身就是投资门槛高,按人头算投资是不对的。再说就算资源是全国有份的,那用调拨的资源做出的东西也该是全国人民的,应该无偿分给东北不是?

              这种大工业背景下的产业工人一辈子差不多都是体制化了,离开了大工业背景他们就啥也不是,一下子多少万人都转行另寻出路哪那么容易?这米国闹点经济危机失业的筒子们有半年一年的失业金可拿还哭天喊地呢,金领银领的想去麦当劳翻煎饼都没人要,能不彷徨吗。什么? 您想开饭馆,大家都没钱在家自己做,你赚谁去呀?有绝活能吸引吃客或者有大笔资金能禁得起初期的赔本赚吆喝的没几个。

              至于说产科医院,那可不是一般的门槛,全国的医学院都算上,一年才毕业多少产科医生啊。一句话,转行都是有门槛的,还有时机和运气,而当年的东北普通工人们,在各个方面都是极其不利的地步。

              • 家园 比福建农民还不利吗?

                要说1980年代,东北的起点可比江浙闽粤要高多了。国家有没有发文禁止东北人经商?有没有发文禁止东北人开小作坊?有没有禁止东北人到外地开洗头店?

                我看都没有吧,东北人的平均教育水平那也比浙南山沟沟里的温州人要高得多吧,怎么就搞不出那么多民营企业呢?我看是因为年轻人当公有制贵族当惯了,放不下身段了吧。

          • 家园 这个不见得

            东北的资源,有多少低价调拨到全国各地尤其是亟需各种资源的口岸城市?

            东北本来就是制造业地区,是用资源的,是产品发往全国

            • 家园 好吧,我确实不知道怎么拿出详实的数据

              尽管我个人认为它确实存在

              这说法严格来说我也是道听途说,毕竟90年代我也才十几岁

              刚才回那帖也是一时有点怒气,毕竟那段儿大下岗的年代是我和我全家一个非常痛苦的记忆。稍一触碰就跟开了忆苦思甜大会一样往外喷酸水

              这帖对我是一教训,以后拿不出详实证据的话尽量不说

        • 家园 en,是这样

          “一大盒米饭,一点菜,你觉得特别可怜?我长辈1978年去上学,连吃半年地瓜干,见不到一点米”

          我说的是90年代中旬的伙食标准,因为当时给我印象极深刻,所以一直记到现在。

          “你说朱镕基可恶,那你觉得东北当时那些只亏不赚的厂子应该继续拿全国的补贴活下去吗?这样全国其他地方的人是不是可以说东北工人可恶?”

          恩,我没有觉得只亏不赚的厂子就应该一直维持,不过,我觉得下岗后基本的温饱生活费还是应该维持的,至少维持一段时间。

          wxmang的文章我都看了,很长见识,在这个帖子里谢谢他了。

      • 家园 送花得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