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评英国女教师在苏丹的宗教官司 -- 燕人

共:💬47 🌺8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这么说有点确实情绪化

          不过看现在伊斯兰世界的处理国际和宗教事物的方法真的觉得这个文化没什么光明的前途

          • 家园 同意,有时候感觉跟义和团那种过激反应类似了

            呵呵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人之常情不能作为人之常态

                好比义和团,今天的教科书固然肯定他的爱国热情,也会捎带说一下那种倒退落后的思想.被打了,被侵略了,现代化又不能成功,自然回归老祖宗.可惜的是,这种方法似乎并不能够成功,最后也并不是义和团富强了中国.这种作为一种应激反映可以理解,但是不能一直这样.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虽然短贴,还是花你一个

                    不过你说的跳出怪圈谈何容易,往往还是互相谩骂一通收场,搞不好还要见血.坦白来说我也希望能有世界和平,不过这从来都是理想而已.康德说了那么多世界和平,最后还不是尸山血海,他自己的同胞躬逢其盛贡献大矣.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其实我感觉没必要这么上纲上线

      人与人,国与国,文化与文化,肯定都会有不对付的地方.这种情节轻微,影响并不非常恶劣,而且本意并非恶意的情况,略微警告一下让人家长个记性就可以了.实在不解气就礼送出境,眼不见心不烦.现在的人有时就是太敏感了,但也不能怪苏丹人,谁让你们西方人干过和正在干那么多缺德事,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 家园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对女教师和对苏丹政府都一样的。

      反正各种借口多得很,虽然怎么样也能找些敲打敲打。

    • 家园 不着边际

      前半部分说的很好.

      不过入乡随俗不是这么个理解法. 以前印度有个风俗,丈夫死后要把妻子烧死殉葬.英国人去了以后禁止该做法. 印度人争辩说这是当地风俗, 英国人回答说,你们可按照你们的风俗,我们也按照我们的风俗. 我们的风俗是, 不管谁烧死了别人,我们都要把他绞死. 从那以后殉葬风俗就漫漫消失了.

      看了这个故事,你是否觉得英国人做的对?

      鸦片战争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一时也说不清. 更和尊重风俗什么的扯不上干系.

      本文后面的两段评论,使文章失色不少.可惜可惜.

      • 家园 您就别给英国人贴金了

        印度殉葬的习俗的慢慢消失和英国人没什么关系。

      • 家园 语言概括总有例外

        多谢华兄指正。

        这件事的要点在于女教师的做法是否违法。而这个法对于英国人是甚末意义。与入乡随俗并无太多关系。

        关于入乡随俗,我认为应该是在双方平等状态下的互相尊重。在通常情况下是合理的。你举出一个特别的例子,只能说明凡事不可教条走极端罢了。

        英国人入了印度这个乡,没有随印度人殉葬的俗,是很对。这并不能表明英国人到了伊斯兰国家不需要遵守当地的法律和习俗。话说回来,印度人殉葬的做法今天还时有耳闻,英国人也没有如何改造印度。只要他们能够在印度为女王陛下搂钱,其他事情不会很放在心上的。能够顺手做一些他们看着顺眼的事情,何乐而不为?殖民帝国并非一无是处,对吗?

        我的文章后两段写法是有些突兀。在下还需向诸位大老学习阿。不过,正像小学生作文,文章没有主题思想是不行的。我的主题思想,就是没有·平等·这回事。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在下文笔有限,没有写好,见笑。

        • 家园 这个结论让我骇然

          不过是英国老教师给狗取个名字,导致被判违法,牢也坐了,到底通过什么得出弱肉强食的结论了? 这里面的逻辑真是让我瞠目结舌.

          这个事情里面,强的是谁? 弱的又是谁?

          世界上没有平等这回事? 当然绝对平等那是的确没有,也没可能做到. 但您这么大嘴一张, 就把法国大革命以来所有为实现人类平等权利作出牺牲的人的努力全部抹杀了。.....

          再者说了,您要是这么一说,我党几十年来革命,图的是啥?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不平等的世界

            老兄,在下文笔拙劣,你克尽量理解。

            在这个事件中,体现出的还是英国人的居高临下的态度。

            英国还是比苏丹强很多。通过英国政府的紧急外交,苏丹方面已经让步,把女教师罪名减轻。媒体最新报道是数千苏丹民众示威抗议政府手软。

            另外据EURONEWS报道,该女教师是urge催使学生用先知的名字命名玩具。果真如此,那性质却又不同。须知她的学校是基督教组织赞助的。

            绝对平等是不存在的。相对的平等?要看相对的程度,所以说语言概括是很难精确的。就此事件,如果英国人能够以平等态度对待伊斯兰风俗,那末这件事不会如此发生。

            历史在前进,倒退仍不可避免。在下向所有致力于人人平等的仁人志士致敬,老兄以为如何?看看世界现实,在下感到悲哀。

            至于我党的努力,尽人皆知。在下顺手代过一笔,乃是有感而发。我国和英国至少在当代比在鸦片战争时平等的多,这是中共和同道的功劳。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