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欧洲突然不再适应非洲 -- 子玉

共:💬40 🌺15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中国在非洲是大把撒钱?...

        您的结论从何而来?如果中国是大把撒钱,欧洲找的哪门子急?

        • 家园 如果以下情况属实的话,不知道算不算大把撒钱?

          google后转载:

          22 个城市的安居工程,23个机场的建设是多大的投资量?

          俺们中国整个华东地区也就20来个民用机场

          。。。。。。

          这个可怕发现是由杭萧钢构案件引起的,杭萧钢构是一家上市公司,从注册股本只有100元的中基公司获得了344亿的巨额订单,股价出现30多个涨停板,一时间震惊天下,我在《挑战中央go-vern-ment的涨停板》中分析了此事,惹来了个别人的批评辱骂,这些批评辱骂的主要根据,就是声称杭萧钢构344亿的巨额订单是真实的,这引起了我的注意,便在网上搜寻到如《第一财经日报》等多家媒体对中基公司的采访报道,结果使我大吃一惊,震惊恐惧的浑身发抖,不仅我会发抖,估计恐怕慈溪太后蒋介石复活都会吓的发抖,杭萧钢构344亿的订单不仅是真的,并且还只是中基公司在安哥拉庞大工程的微不足道的一个零头,包括中铁二局,北京,四川,河南,陕西,贵州等几乎小半个中国的建筑公司,都被这个注册股本只有100元的中基公司以“发包”的形式弄到了安哥拉,所包揽的工程包括安哥拉22 个城市的安居工程,23个机场的建设以及更多的铁路公路建设,投资规模之大简直就是第二个马歇尔计划,以至惊动了最近召开的八国峰会,这次八国峰会会后宣言中有句话:“希望各国要提高对非洲投资的透明度,遵守国际规则”,据《参考消息》报道,就是指的中国。

            这个问题可怕在哪里?其一,如此浩大的国家投资工程,大到在经济上完全可以再造一个安哥拉,为什么会注册在一个股本只有100港币的香港公司名下,注册在一个叫徐松华的香港人名下?一些批评我不了解情况的人在我的博客留言说,在中基公司名下展开的这场浩大工程,是中国go-vern-ment援助非洲的国家项目,指责我孤陋寡闻,并以此认为杭萧钢构30多个涨停板完全是正常的。既然是中国go-vern-ment的援非工程,完全可以公开进行,安格拉既不是KB主义基地,也不是像伊朗那样受到国际制裁,根本没有必要偷偷摸摸进行,况且援助对安哥拉是一件好事情,完全可以让安哥拉人民记住并且感谢中国人民的无私援助和伟大友谊,现在却把这样一个浩大的援助工程,账记在了一个叫徐松华的香港人头上,以后安哥拉人民住着中国人民援助的房子,用着中国人民援助的机场,铁路及公路等设施,却不知道这是中国人民的援助,只感谢一个叫中基公司的香港私人公司,你说中国人民冤枉不冤枉?

            其二,还有人在我的博客留言说,这是中国go-vern-ment的工程换石油项目,是某某某部的产业,不宜公开。暂且不说工程换石油是否需要保密和能否做到保密,退一万步来说,既然是保密工程就不应该找上市公司来做,对上市公司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信息公开,现在30多个涨停板闹得整个市场都沸沸扬扬,岂不是公开泄密?当今中国又是谁敢公开用国家机密做题材大肆炒作非法牟利?用公开国家机密的方式换取暴利,无论在任何国家都已经构成叛国罪,如果对叛国罪都听之任之,国家安全何在,百姓安全何存!

            其三,如果真如批评者说的是国家项目,如此浩大的项目挂在一个香港人名下,最终形成的产权归谁所有?至少不会属于国家,这是十分肯定的,记得《第一财经日报》询问安哥拉财政部长,目前在建项目财产归属时,安哥拉财政部长回答很明确:是中基公司,当被问到中基公司幕后人时,安哥拉财政部长同样回答很明确:我不能说,我只能告诉你中基公司背景很深。中基公司背景深浅这个老百姓没有任何兴趣,这个老百姓关心的是这个注册股本只有100元港币的公司在安哥拉投资的几百亿美元是哪里来的?现在整个媒体都说是国家的,既然是国家的,最终拥有安哥拉这些财产的是谁?毕竟几百亿美元不是小数,中国老百姓为买套房子能愁白了头,中国老百姓自己的安居工程还没有解决,要解决安哥拉人民的安居工程也要有个公开的说法,中国人民又不是现在才开始援助非洲,中国人民对援助非洲从来就是满腔热情,但是钱要花在明处,亲兄弟明算账,不能糊里糊涂把国家投资变成个人财产。

          。。。。。。。

      • 家园 因为非洲市场更需要“便宜而质量过得去的”产品,而不是“高质量高价

        中国产品在非洲市场上有一定的优势,因为非洲市场更需要“便宜而质量过得去的”产品,而不是“高质量高价格”的产品。前者刚好是现在中国产品的优势,后者则是欧洲产品的优势。

    • 家园 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中国过去不是不想操纵非洲事务,实在是经济、政治实力不够,所以只能做朋友。而且六十、七十年代是比较特殊的时期,国际上中国被美国、苏联孤立,又要和台湾争外交,不得不遍地撒钱,这种事我想中国是不可能再干了。

      中国现在经济发展到这样的规模,在非洲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利益。要保护自己的投资,自己的利益,不去干涉非洲小国的内政好像也是不可能的了。

      中国和欧洲、美国的区别就是:中国好象美国家长,给你吃给你用,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办,只要你不闹事就行;欧美好像中国家长,你得按我的要求长,不听话就打屁股。

      中国人对于交往国的哲学就是始终保持与当政者的良好关系,至于谁当政,中国人不管。这点在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上最为明显。

      其实大家都在下注,我们是把把押庄而已。

      每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必然是把本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国家和国家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压迫和扶植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谈不上谁比谁高尚。

      • 家园 呵呵,这段是忘了从哪里捡来的

        中国和欧洲、美国的区别就是:中国好象美国家长,给你吃给你用,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办,只要你不闹事就行;欧美好像中国家长,你得按我的要求长,不听话就打屁股。

        请失主持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证明来西河办传达室找慈眉祥目、和霭可亲、拾金不昧、刚正不阿的老牛师傅领花

    • 家园 【原创】欧非会议不欢而散,中国的目标不是垄断霸占而是双赢

      比起年初在北京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成功举行,欧非会议就是一片争吵之后不欢而散。

      英国首相布朗干脆就不参加(因为穆加贝受邀),一个德国的激进女总理在会上狠批津巴布韦和苏丹的独裁政权,经贸合作被抛在脑后了。

      老欧洲继续死守意识形态冷战思维,确实已经不如一两百年前的老欧洲人有眼光了。他们得后代已经没有能力经营非洲了,能够做的也只有在中国、日本、印度进入非洲的时候心有不甘地使点坏,拉拉后腿。

      中国、日本、印度三个大国有相同的需要进入非洲获取能源。非洲又是联合国第一大票仓,当年北京政权夺取联合国席位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非洲兄弟立下了汗马功劳。

      同样,在日本、印度、德国希望进入联合国安理会,他们也非常需要非洲国家手中的大量选票。

      德国现在有个不明智的总理,对于德国拉拢非洲不利,正是日本和印度加把劲的时候。日本早已经在非洲投入大量资金,印度也跃跃欲试。

      对于中国人来说,中国不要像老殖民者那样只知道掠夺性的攫取资源,中国应该走双赢的经济合作道路。

      中国不要重蹈殖民者的老路,不要一下子把面铺得太宽,要稳扎稳打,尽量减少老殖民者们从中使坏造成的损失。

    • 家园 感觉非洲人的反帝意识似乎没那么强

      河里不是有人写过尼日利亚,似乎当地还是把英国人当主人看待。对非投资虽然增长很快但从总量上大概还是远赶不上人家上百年的经营,在没有闹过武装革命的地方几乎还是白人资本占主导,加上年轻一代几乎都是欧洲教出来的,所以中国想取代欧洲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家园 不要对中国的非洲政策过于乐观

      在非洲久了,慢慢就体会到欧洲人对待非洲的态度是很有道理的。也是几百年时间吃了很多亏才形成的政策。

      中国这一套能走多远,需要观望。

      • 家园 德不是那么简单.

        儒家讲德,本质上是从道德的角度塑造大家的共同利益.从一群国家的概念打造一个天下的概念.

        无论如何,一把筷子比一只只筷子要力量强大的多.那么利用自己的优势把筷子们都吸引到自己身边,同时同化成一个天下.

        比如说我们也会有地域歧视,互相踹的,但是到了外面就都是中国人,立刻立场统一踹别人了,如果再放大,咱们都是地球人,集体踹外星人去,这就是整合.

        欧洲一直分散,后来才有共同价值观,自己都不够水准,私下里互相踹一脚,没有一个共同的利益观点,非洲怎么可能经营得好,只能掠夺了.

      • 家园 村长明鉴,现在也不是顺风顺水
      • 家园 我想欧洲人也是商人....

        如果中国这一套是愚蠢的办法,他们会乐得看笑话的。

        我以为欧洲人的办法是太老套了。在中国的竞争面前已经乱了章法了。

        • 家园 欧洲人的确老套,但是还不至于乱了章法

          中国刚刚真正的进入非洲,也只是获取了很少的一点点利益,说实话还都谈不上和欧洲竞争。

          中国目前刚刚进入,势头不错,但是随着陷入非洲事务越来越深,目前的方法还能否保持就两说着了。

          中国的新殖民主义在非洲早就有人提了,很多人是宁可投靠旧殖民主义的老主子,也不会买新殖民主义的账的。中国的存在不过是提高了非洲一些政府讨价还价的筹码而已。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