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虎眼看人:叶剑英 -- 京虎子

共:💬20 🌺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虎眼看人:叶剑英

    儿时闭门家中坐,忽闻打门声。开门见一陌生少妇,是来找虎子爹的,知道人不在家,依然进来,跟虎子一通爆侃,天文地理,上下古今。虎子那时一青涩少年,只有瞪大眼睛听的份。晚上问虎子爹谁这是,说是左权的遗孤,由叶剑英抚养大的。以后听院里百事通讲,左权如果不被日军炸死,也是十帅十将中人。

    院里有一哥们,不知门口经过的五路公共汽车怎么著他了,天天蹲在门口跟五路车叫板。等公共汽车启动出站不远,他跳出来捡个小石子砍过去,碰到车上,人家停车下来,丫早跑没影了,碰不到车上或人家不爱搭理他时,他就得意洋洋的站那连骂带叫嚣,然后自我陶醉半天。有一天又故伎重演,正陶醉的一塌糊涂,不知哪儿冒出俩骑自行车的战士,不由分说,按住就给抓走了。晚上他爸从卫戍区把吓个半死的他领了回来,大家才知道今他扔石头时刚巧叶剑英的车队经过,来看邓小平的,沿途布置担任警卫的战士正好抓住一个现行。回去审了审,问明白是部队子弟,没有反革命觉悟,才叫家长领回去。打那以后,来来往往的五路车才清静了。

    那时上一定级别的大员的座骑一律是红旗车,政治局那一级的车队里有三辆红旗,常委一级的用五辆红旗,每次出来换着坐,这样张良辈击中副车的机会就大多了。叶剑英用的正是五辆。所以虎子们一看车队的架式就能猜测出坐的是谁。当年路上车少,警戒起来容易。现在估计早不这样了,目标太大了。虎子一哥们曾神经兮兮的讲一般大佬都乘第二辆车,想想不无道理。头一辆尾一辆位置不好,第三辆又是理所当然,在二,四之间选,选前不选后,当然是第二辆机率高。要是三辆红旗,则是第一辆可能性大,虎子在杨勇家碰到一次,三辆红旗排在那儿,他一头钻进第一辆。看官要问如果就一辆红旗怎么办?虎子猜想管安全的估计行刺的没功夫搭理这帮人,费那劲干什么。看官又要问,现而今行刺的有几个象留侯他老人家那么蠢,多准备几个家伙事儿,每辆赏他一个不就结了?可那样不得多备人手,目标太大。虎子听说,忘了是谁,回回坐开路的上海,让后面几辆红旗空着。此公当年打仗一定是身先士卒不要命的主儿。

    九十年代初在邹家华家见到他夫人叶帅长女楚梅,体弱多病,是文革中在监狱里落下的。据说邹家华叶楚梅出狱后见到周恩来,问及在狱中情形。告之一日只吃两餐,还要干苦役,饿得实在受不了。周恩来特别下了批示,全国囚犯才享受一日三餐。见邹家华时他是副总理,家里摆设非常老旧,夫妻俩穿着也非常一般,让虎子肃然起敬。对虎子这种无名小辈很客气,问是不是早已经教授副教授了。那年月高级职称还没有普及到现在这程度,让虎子好生惭愧。听说叶家富甲南天,不知叶楚梅家是掩人耳目还是真廉洁?

    叶帅之子叶选宁在总政当过下属部长,口碑很好。那时虎子妈已在干休所医院,一次叶选宁还特地打电话来询问他部里一离休干部的病情,言语十分客气,多多拜托,认真治疗。这在总部当权者中是绝无仅有的,在别人眼里,离休干部是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更为难得的是那位离休干部在部里工作时叶选宁尚未调来,根本就没交往。

    • 家园 回最后一句

      以下引自下面跟贴的戴晴一文:

      1981年冬,我得到一套江西人民出版社新出的《百花洲文库》,其中有一本施蛰存辑的《燕子龛诗》。我放下手头正做的事,立刻跑去看他,告诉他:

        “我们也可以出苏曼殊的诗了!”

        他那时已经不能自己走到饭厅而是坐在书室里用餐了。

    • 家园 这个戴晴

      和尚大学高年级的时候,混在文联实习。有天老编说,楼下在开全国笔会了,名作家无数,学生娃子们去长长见识。于是小和尚们就下楼去长见识。一大圆桌,高朋满座,尽是只闻其名不知其面的主,沙叶新、戴厚英啥的,好象余秋雨也在,不过那时他还没啥名气,不记得他说了啥了。其实谁说了啥也不记得了,只记得一风韵不存的半老徐娘,在那儿穷侃上海人的精明不英明。记得她倒不是她说了啥宏论,而是她眉飞色舞的神态和旁若无人的气势,说话辟里啪啦跟炒豆子似的,很爽快麻利的一个人儿。问老编谁呀,答曰:光明日报记者,戴晴。过了几年在电视上又看见了,拿个喇叭在广场游说学生撤退,还是原样,辟里啪啦。这种性格的女子一般不作天作地,和尚倒是挺欣赏的,而且模样也有助于老僧入定。

    • 家园 有点偏题,主人公没多少文字描述

      看不出虎子眼中的叶帅到底啥样,好像要说也就文中最后一句话啊,嘿嘿~,不过这句话虽然在虎子看来比较真实,写出来感觉有点别扭,大半个世纪了。

    • 家园 叶剑英的确儒将

      在十将十帅中颇为突出,也是参谋人员的典范。其大将风度要到晚年才老而弥辣,忽然发现叶公名字有趣,叶,十口,剑,就是利剑了,英,上面是草,下面是央,想象叶帅十口利剑上下挥舞,横扫中央如割草芥。。。

      真定乱之臣也。

      • 家园 叶剑英的姓是世木还是十口?

        这两个姓一直都有。改了简化字之后就合二为一了。

        不过如果是木头剑也不错。“四十岁後,不滞於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於无剑胜有剑之境。”

    • 家园 这最后一句

      算是密闻吧。

    • 家园 老帅果然威猛
    • 家园 活活,还是客家人厉害.和一篇.戴晴的 "在叶帅膝下"

        革命胜利了,元帅们不约而同地将亡友的遗孤收养在自己的膝下。彭老总收的是左权将军的女儿;聂帅抚养的是叶挺将军的儿子;而我――

        当时我还只有五岁的时候,就在不是如今天这样四座联成一排,而是孑然傲立在王府井街口的老北京饭店――调处执行部办公地玩耍;后来又随着叶剑英元帅职务的变迁,到广州,到武汉,到北京;也曾随着他或开会,或视察,或遭软禁而到庐山,到大连,到湘潭。

        我在政治上开窍极晚,直到1970年还在懵头懵脑地问他:“你在几方面军,是中央红军吧!”至于父亲,因为他的使命十分机密,则至今也没有弄清。我想他们的交往大约始自黄埔――叶伯伯当教官,我的父亲为鲍罗庭作翻译;而他们的交游恐怕主要缘于性情:两个人都随和、爱笑爱闹,口袋里没钱便罢,有了几个大子儿就琢磨着搞点什么打打牙祭。在由叶伯伯抚养的将近四十年的时日中,他只有三次对我谈起父亲。一次是他们弄了一付熊掌,费了老大的劲也烧不透,最后还是吃了个大汗淋漓。再一次是我入共青团的时候。那是一个黄昏,叶伯伯从楼上下来,把他随身保留近二十年的父亲的译作《战争》送给我。书上,除了他显然不止一次的圈点批注外,还郑重地写下了:

        “庆儿:当你入团之际,将这本书送给

        你,不要辜负你父亲的牺牲。”

        最后一次已是1982年。他应江西烈土博物馆之请为亡友题辞。他题的是“义无返顾”,笔锋间已失去了往日的潇洒。我想这是指他们1941年底的最后一别。当时父亲正从赴延安的途中被召回,紧急派往北平。我想他出发时的心情,恐怕与易水畔的荆柯差不多。他不准备回来了,这大家都有预感,无论是送的一方,还是行的一方――他从此也就真的没有回来。

        叶伯伯很少责备人。他一次也没有责备过我。而当他不理你――甚至在吃饭的时候都不看你一眼的时候,你就好好想想吧!他当然也不大夸赞人。从来不见他摸着谁的头说声“好孩子”。他对不时在眼前捣乱的晚辈的统称是“狗豕”(也许是“狗矢”)操着客家腔抑扬读来,意蕴无限。比如你摔了一个很惨的跟头,双膝血糊糊的,他会说:“狗矢!”

        你给他看一份奖状,三好生或者什么什么优秀,他也说:“狗矢!!”

        你生病了,一个人躺着发烧,眼泪汪汪的。他走过来,说的也是“狗矢――”。

        如果碰巧你特别走运,还会眼睁睁地看着他随着一声“狗矢”,从他自己的小金库里抽出两张或者三张“硬通货”,奖给你买水果吃。

        当然这都是在他盛年却非“鼎盛”的时候。1978年以后,“狗矢”已成绝响。我的感觉是,对一个八旬老人而言,现实生活是纷扰而浅淡的。无论佳肴也好,残羹也好,遇上的都是一条失了味蕾的舌头。而回荡在他们内心深处的,往往是悠远的青年时代的钟声。

        1981年冬,我得到一套江西人民出版社新出的《百花洲文库》,其中有一本施蛰存辑的《燕子龛诗》。我放下手头正做的事,立刻跑去看他,告诉他:

        “我们也可以出苏曼殊的诗了!”

        他那时已经不能自己走到饭厅而是坐在书室里用餐了。看到我递过去的薄薄的小册子,他让人将他自己那本几乎常年放在案头的、封面早已磨损的30年代版《曼殊全集》递过来,将两个版本看了又看,泪水潸然而下。曼殊是辛亥前后的英才。叶伯伯为自己选的长眠的处所,是葬着广州起义烈士的红花岗。

        1984年,我因公务南行,出发前跑去告别。那时,他话已不大讲得清了。

        “去哪里?”他问。

        “安徽、河南,转一圈。”我说。

        “去不去光黄之间?”

        “光黄……”我一时摸不着头脑。

        “方山子那里。方山子遁的地方。”

        “方……”我使劲想。对,对,有个方山子,苏东坡之友,“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

        他让人从桌边的书架上取来《古文观止》,翻到苏轼的《方山子传》。这是诗人谪贬黄州的时候,到北边百里处的岐亭浪游,遇到了方山子之后所写的一篇短文:

        “……(方山子)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但方山子并非自来就是山中人: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如剑、用财如粪土……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方山子的隐遁,显然也非生活所迫:

        “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

        但方山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他用他的手――布满老人斑却依然如婴儿般滑嫩的手在字行间划着。我知道,要是在二十年、或者不过十年前,我是定能听到琅琅的吟诵的。

        我接过他手里的书,放回书架:

        “我去,去光黄之间,再拍回一套照片来给你看好么?”

        他点头不答。但我最终也没有去。我何苦用如今在乡镇几乎无处不见的手扶拖拉机或者时装大牌挡掉那由优美的文字留给他的图景呢?况且想来那里也不会有人记得陈季常(方山子)了。因为中国人放在口上传诵不已的,大都是些显赫之辈。几个月之后,叶伯伯辞去党内外一切职务。

        对苏轼的诗文,他很熟悉;但最心爱的词人却是辛弃疾。几卷线装的《嫁轩词集》,终生爱不释手。不过他随口念得最多、从而使我一辈子都忘不掉的两句诗并非出自这两位大家――

        “风吹鸭蛋壳,财去人安乐”。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