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边理边聊:留苏军校生 -- 逸云三洲

共:💬37 🌺29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边理边聊:留苏军校生

    清末以降,中国留学生的足迹,可说遍及世界列强。要赶上时代的潮流嘛,少不得从师夷之技起步。师完如何尼?不是有句话嘛,叫做: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活,用这里鸟)。还啥尼?还家呗。弄好了,还买一送一,就是夫妻双双把家还乐。所以那年月还是兴海龟的,一来外边种族歧视照例比较大,揾食艰难,读书人再求精神世界,想生根就更难了;二来嘛这回头必岸,别说名牌杂牌什么的,克莱登也一样销出去,海带的故事恐怕还是闻所未闻的。

    有人或许要问了:哪国回来的留学生强点啊?不好说了,总还得跟时间行当联系起来吧,比如民初的陆军里,留日生就一枝独秀;海军里则留英生一直比较滋润;若去到教育界了,欧美同学比较茂盛?不过说来说去,北路原本是冷门的,一直要等到英特拿熊来耳,才顿扫颓势,一时间,也不管耐新力士还是康妙力士,通通大哇力士廖。

    不过后来在国共两边出人头地的留苏英才,也不论为将为相,多数人的留苏学历,都还是止于俩馍而已,离正规的专业学堂,还是有点距离的。这里所谓的两莫,就是指莫斯科中山大学和莫斯科东方大学。说起来都只是习惯叫法,前者的全称是:孙中山中国劳动大学;后者是: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两者有联系,又有区别,中山大学是专为中国人办的,国共学生兼收,有名者如邓小平、张闻天、乌兰夫、康泽、邓文仪,以及蒋冯两兄的公子等等;东方大学则是面向苏联东部少数民族地区及东方国家人士,只收共产主义者,当然在一段时间里,中国人曾是东方大学国外部最大的生源。出身于东方大学的中国名人,如刘少奇、任弼时、柯庆施、彭述之等等。

    从时间上讲,是东方大学建立在前,中山大学建立在后。28年后,东方大学的中国班则并入中山大学。所以有两边学历的,也不稀罕。不过到了那个时候,中山大学里的耐新力士不是已经跑了、就是成了康妙力士,当然后来回去梅开二度,总要允许;甚至一向康妙的,也耐新起来,难道不准?都是属于资本重组范畴了,债转股、股转债,双向对流、乃至多次选择,理论上是毫无问题的。在两莫长长短短学习过的人很多,说不过来了;况且东方大学也好、中山大学也罢,主要是学语言、学主义,跟本贴要讲的军校,总还是两码事了;当然进军校读书的往往先在两莫过一过。不过东方大学后来也办有军事速成班,也出过些名人,如聂洪钧、蔡树藩等,所以也不好说全不搭界,一笔带过吧。

    还是来找找进过苏联高等军事院校和军事专科学校学习过的人员吧。这里有几个问题说明一下,一是战争时期,提前离校的末佬佬,而正规院校短熏班的也不少,所以故意不用毕业这样精确的词了,改用“学习过”这种模棱两可的话来鱼目混珠吧(省多少事啊);二是现在各种中文资料里,老毛子学校的名字可是混淆得很尼,一家同学拆到两家、两家校友混为一谈的事情该是不少的,小安问鸡问鸭也没用,不识鹅文,没处找标准答案去,只好胡乱分析分析,并并拆拆,北京烤鸭当深井烧鹅的事情,怕也是难保。其实小安出名菜鸟,这个东东也一样,也就是一聊,河里对苏联熟悉的朋友不少的,一定要帮忙指正,免得误导。

    眼前就是岁末了,杂七杂八不易坐稳了写东西。加上小安写贴子,本来就是玩心大、恒心小的,这杂事一多起来,心思就更加散了,已经有坑未填在前,再开新篇,怕又搞成烂尾楼,先随手编个小标题出来吧,倒未必会照着写,算是给自己一点压力。不过人要是脸皮厚点,也还是一样可以逃课大。咳,尽量写下去吧,挂一漏万,宁简勿缺好了。有兴趣的朋友,就一起来扯扯吧,算是一玩。

    一、 基辅舞大刀

    二、 军政一锅炒

    三、 伏龙人挤挤

    四、 英特那步高

    五、 分科专门校

    六、 谁与天比高

    关键词(Tags): #留苏生(大圆)#军校生(大圆)元宝推荐:海天,禅人,MacArthur,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基辅大刀舞了两年还没放下啊。
    • 家园 呼唤无良开发商出来填坑!!

      同志们在坑里面都睡了两年了。

    • 家园 谢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顶起来
    • 家园 【原创】第一篇:基辅舞大刀(下)

      《上》

      党必刚在新疆时,曾协助张治中处理了盛世才关押中共人员的遗留案。将在押的中共人员及其家属全部释放,并护送回延安,其中就有党必刚的留苏同学吉合。吉合是中共驻新疆代表陈潭秋的助手,42年的时候与陈潭秋、毛泽民等人一起被捕,系狱四年多。其实当年盛世才大规模动手之前,吉合已奉陈潭秋的命令,逃出驻地向苏联驻疆机构报警,苏联人要他留下来,再设法用飞机把他偷运到苏联去,吉合记挂着同伴,遂回去一起受难。

      吉合曾两度去苏联学习。25年第一次去的时候,是作为冯玉祥布的排长,与郝鹏举等一起被派到基辅军校学习的,也就是在那里,与国民二军来的党必刚成了同学。与吉合一样,从冯玉祥部保送到基辅军校学习,并后来成为红色将领的,还有王智涛和张英。吉合、王智涛这两个人后来是解放军的开国少将,因他们还在其他苏联军校学习过,后文还会提到,这里暂且按下,单说一下牺牲比较早的张英。张英在冯玉祥部干的是骑兵,所以去基辅军校以后学的就是骑科了。两年后毕业,被保送到上一级军校深造,现在资料中,有称这个学校是魏司特拉高级军官学校,小安老规矩,瞎子算命法分析一下,认为这就是老刘念的那家高等学府了,理由后文讲老刘的时候一并说吧。

      张英在那家高级军官学校待的时间并不很长,估计是没有毕业的了,这也很正常,当时很多人根据组织命令提前离校,回国参加革命。张英去了鄂豫皖,成了红军高级将领。等等,这个不是四方面军或其前身莫?大码头嘛,怎么没有听说有一个叫张英的高级领导尼?那么刘英总听说过吧?不是一方面和粟大将搭班的那个刘英,徐帅那疙瘩的,红一师的参谋长、师长,红二十五军的七十三师师长?活活,那不得了,四方面活下来的所有上将的前辈尼。对了,张英化名刘英,其实张英也不是原名,原来叫马宗显,在苏联叫马尔赛夫。(那时候的人,改名字就象现在注册马甲,反正小安是经常被搞得七荤八素的)。

      所以说张英如果活下来开国,相信军衔会比吉合、王智涛高多了。不过即便是那样,也不会是红色基辅大刀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或者用“机要”来形容更精确些吧。谁这么机要?那就是和党必刚一样,来自国民二军的师哲。师哲是陕西人,所以投军自然就去了正在河南轰轰烈烈的胡中山胡大胖子帐下。在开封陆军训练处学习时被选派到基辅军校,学的是工兵。说起来师哲倒并不是去了苏联后才赤化的,参军前在师范里念书的时候就受了魏野畴等人的影响,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到了苏联继续进步啊,就成了党员。在基辅军校攻读两年之后,师哲转到莫斯科军事工程学校继续学习,毕业后留校,担任了中国排的排长,并兼任翻译及文化教员。

      假如师哲按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相信会和吉合、王智涛差不多的,成为又红又专的军事专业人才?不过之后师哲就被召进格别乌,从此人生就不一样了。可说成败都在这里吧。其实当年杨主席在苏联也曾接到过格别乌的喔发,还是杨主席老练,一看那么多限制,坚决不肯签合同了。于是共和国得一元首,联盟少一干探。当然师哲也算好的,抗战开始后到莫斯科去寻找中共代表团,终于归宗。以后开始了其黄金岁月,长期任职军机,与闻君国小大事。当然,与军官生涯是彻底无缘了。

      师哲担任过中央书记处办公室主任、中央书记处政治秘书室主任,绝对是任职机要,不过对师哲而言,这份机要当然要与中苏之间的亲疏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与担任过类似职务的其他人不同的地方。所以他在56年主动提出离开中枢,可见也是个明白人。当然啥事让康同学缠上,也没个好,不去理这些了吧。咱是谈小事的,继续边理边聊留苏军校生吧。对了,多说一句,有朋友问留苏生的外语水平,多数人的情况不知道了,只个别人的俄语水平还略知道些吧,一般讲,两莫学主义的人里有不少外语好手,军校生的长处则多不在语言上,但有例外,比如前面谈到的党必刚,俄语就不错,吉合两次留苏,俄语也好得很,师哲嘛,应该更好了。

      国民军留苏军官中还有一人值得提一下的,这个人叫吴应祺,也是基辅军校出身的。吴应祺在宁夏任十五路军军事教导团教官的时候,认识了马仲英,随之成为马的左膀右臂,协助马仲英在张掖地区重整旧部,出任甘宁青联军总部参谋长,兼军事训练学校教导主任。以后马部在大西北混得天翻地覆,军事上得吴的辅助不少。马部在新疆失败后,吴应祺随马忠英离开部队,前往苏联。后事不是很清楚了。其他西北军将领中,还有个,邹桂五似乎也应该是基辅军校出身的吧。

      当然,基辅军校也不是国民军的专利,其他渠道的留学生一样去的。如黄埔一期的毕业生王公亮,就在基辅军校工兵科学习过。当年黄埔生们都很希望去苏联了,但蒋介石正指着他们建立新军,怕影响大事,硬性限制了名额,这才少去了不少。好象一期生去苏联的,只王公亮去过基辅军校。黄埔生之外,还有例子的,比如很多人熟悉的四方面军将领李特。李特是中共送去苏联的,初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随后进入基辅军校。不过王公亮和李特两人,其留苏的随后一站都不是基辅军校,这也很常见的,很多人进过二所或以上的军校,特别是有培养前途的,顺着军校阶梯一格格往上走,很正常。只是按这个边理边聊的分类法,就有可能出现在两层坑里了,烦一点。反正一处多说了,其他地方只点一点吧。这篇就只点一点王公亮,再多说两句李特。据说李特和郝鹏举一样,个子都不大,可能李特更甚些,以至于直接就按外号(Little)改名字了。李特作为张国焘的亲信,好象舞台形象就是急吼吼威胁领导,也许有根据吧,不过他在四方面军办教育,功劳总也有。特别是他老娘后来等在解放军行军路边找儿子的故事,听之让人心酸不已。当然,这样的老娘,真是千千万万啊。

      那么,李特在苏联进的最后一个学校是那一个呢?

      请看下篇《军政一锅炒》

      关键词(Tags): #基辅军校(大圆)
    • 家园 【原创】第一篇:基辅舞大刀(上)

      西北军的大刀出名,从一般老百姓的角度,当然以长城抗战为起点。可实际上,冯军大刀队的成名要早得多了,按照魏凤楼的回忆,冯军的大刀队成立于24年,看来要比西北军的名号还来得早,那是在直奉大战前后了,冯玉祥还没当西北边防督办呢。冯玉祥卫队团的大刀队杀出威风,扬名于军界,魏凤楼也因此晋升团长。

      这怎么就扯上冯玉祥了?谈留苏生可不能不联系上他罗,要知道当年去苏联军校学习的中国人当中,很多就是国民军派去的,以入基辅军校为多。就说魏凤楼吧,以前曾看到过一个资料,提起魏就是冯派去苏联的第一批军官之一。于是推测他曾在基辅呆过。不过文中的时间却定在二六年,这就有些问题了。为了敲实,又去找其他证明材料,结果看到了魏自己写的一个文章,里面只提到二六年随冯玉祥去苏联考察,却完全没有提起留学的事情了,看来确实成问题了。搁过吧。简单交代下魏的后事,参加国民革命后,魏凤楼当过国军第二十三师的师长,后来跟着冯下野,慢慢就与中共有了联系,抗日战争初,曾经彭雪枫介绍入过党。后拉起队伍,编在国军里面抗战抗过了大半个战争,不幸44年部队被打散,他自己受伤被俘,回乡后不合又让西北军旧人张岚峰叫去,当过几天伪军。与中共重新接上关系后于45年率部起义,出任过豫皖苏军区副司令兼二分区司令员。

      魏基辅或者不成立,他的大刀同志们曾入基辅军校,则是毫无疑问的了。还是从头由国民军派人留苏说起吧。大家知道,冯玉祥与其盟友胡景翼、孙岳在发动北京政变以后,将所部军队改组成了国民军,公推冯玉祥为国民军总司令兼第一军(原冯部直军组成)军长;胡景翼为国民军第二军(原胡部陕军组成)军长;孙岳为国民军第三军(原孙部直军组成)军长。不过政变后东北老张入了关,皖系老祖老段则回北京当了执政,而政变的原创作者国民军系统,倒在与各方的角力当中渐渐落了下风了。急谋出路吧,遂将目光投向远方。老毛子出手还算大方的,援助陆续而来,当中一项,就是帮助培训国民军干部了。据记载,当年经过李大钊、徐谦与苏联大使加拉罕的协调,同意国民军各军各选派二十五名青年军官去苏联留学。最后各家到底去了多少,我不知道了,一说胡景翼的二军派了三十个人去,属于超额完成任务。不过冯总司令总还是要近水楼台先得月,除了一军的名额,还直接从学兵团派了若干排骨面莲子羹,去了基辅军官学校。

      这个学校,现在中文资料里叫法虾多,比如“基辅军官学校”、“基辅联合军官学校”、“基辅军事学院”等等。我前面说过,小安除了识点鹰文,鸡鸭鹅文是一点也不懂的,也没法找标准答案,只好按瞎子算命法分析一下,脚得还是叫“基辅联合军官学校”来得指真一点。准与不准就天知道了,那位老大有货,仗义出手帮一下吧。

      学校叫啥暂且搁一边,继续来说人。对了,先补上一句,今天看到的资料,除了二五年国民军成批派人去苏联,冯在二六年去苏联考察时,亦曾让身边的人去苏联学校学习。他的儿子冯洪国就去了中山大学学习,只不过后来冯是让他去日本接受军事教育了。所以说冯的卫队长魏凤楼,有没有去苏联学校转过一圈,也未必是个定案,但没有学下去,则是肯定的了。西北军出身于基辅军校的将领,出名的则是另两个人,其中之一是刘汝珍。刘汝珍的哥哥叫刘汝明,熟悉西北军的都知道了,西北军的常青树,解放战争末期任国军第八兵团司令官,西北军后期的主要当家人之一,当然那时西北军早就已经中央化了。刘汝珍从苏联学习回来后,又去中国的陆军大学深造过,学历不错,从小字辈上升成为西北军后期的重要将领,官至六十八军军长、第八兵团中将副司令官。这当然与有个好哥哥有关系,但他本人在抗战中还是立有不小战功的。特别是在七七事变中,时任团长的刘汝珍及其部队最后是困在北平城里了,日本通过与二十九军上层的谈判,要收编他们当保安队,刘汝珍不从,带着部队杀开一条血路归队,比之缴械的兄弟单位,确是表现出了不一样的军人气概及气节。刘汝明说过,中央待西北军不好,但蒋介石对他个人还是不错的,故刘氏兄弟都去了台湾,刘汝珍后侨居美国,99年在洛杉矶去世。

      另一把知名的基辅大刀,是郝鹏举。嘿嘿,当然,有名是有名,比较臭了。郝鹏举在混十六里学兵出身,以后在冯的传令队里当差,所以获选去苏联。说起来能有这个机会,一靠师范出身,二靠同乡梁冠英照顾,三就是靠自己个机灵了。据说当年学兵里的机灵鬼,一是郝鹏举、一是吴化文;看来是不错,都是精过鬼、不喝老娘洗脚水;不过郝还黑,老东家梁冠英收去军师,竟挖二十五路军的墙角,结果被踢去三十军,接着扳倒军长;抗战时当留日归国学生训练团教育长,也算为人师表罗,倒去勾引海龟妹妹,让人借机整倒;于是去胡老总手下当个军参谋长,这下好省省了不是?继续闹事啊。当年郝鹏举在基辅军校学的是炮科,所以后来在西北军里当过炮兵团长,这会儿许是当参谋长当久了,想念老本行了,就经常去炮兵团转转,找团长太太研究研究炮术。那年月的炮兵团长不好惹,结果有人告状,直接告到老蒋那里去了。

      就这么个主。聪明反被聪明误,难怪混得走投无路。当然也有人看得上,就是汪精卫。现常有说郝鹏举带的西北军怎么怎么样,其实他真正执掌兵权,还是在当伪军的时候,而这支部队,并不是他带去的,完全是在汪的信托下,在徐州新拉扯起来的,干部则是在当伪将校训练团教育长时网罗起来的。所以这支部队并不是西北军的底子了。这个人的才干,还是有一点的。好了,不多说郝的臭事了,就说结局吧,他最后当俘虏,随华野二纵撤退的时候,并非逃跑被杀,而是被处决的,当然没有经过陈毅的批准。其实就他这样,也真是死有余辜。据说郝被俘后去讨绕,陈毅曾经气哼哼地说:我没料到人之没良心,竟至于此。难道说我对你刻薄,你才一点交情也不讲吗?陈当然是指郝杀害朱克靖等人的事情。

      前面说了,除了冯玉祥直接派的,国民二、三军也有派。如党必刚就是胡景翼部派去的,也是在基辅军官学校学习,据说各科成绩优异。还成了康妙力士。回国后曾在上海,刘伯承手下干过一段,当时老刘是中央军委编译科科长,受周恩来的托付,组织了一批留学生翻译苏联材料,党必刚是刘相当中意的手下,业务过硬。刘本人还和党必刚及傅钟合作,翻译了很多东西。不过那时候日子不好过,党内是非也多;而另一头,也在刻意廷榄这批留学生,条件倒不苛刻,只要求去登记,而不去的的话抓到就不得了。党必刚大概就是那时转了方向。后来在国民党方面还是很受重用的。抗战时苏联顾问来华,国民政府的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下面专门成立了顾问事务处,党必刚是第二科科长。后来随张治中去新疆,先后任西北行营驻迪化办公厅二组组长、新疆保安司令部副司令。解放前夕因与包尔汉不和,辞职离疆,到陆军大学去了,后在四川起义,算是转了一圈又回来了,还是在老刘手下吃饭。老刘这个人还是很重才的,亲自介绍他去西南军区军政大学,参加组建俄文训练团,也就是现在的四川外语学院的前身了。后来老刘去了南京当总教头,依旧记挂着老部下的出路问题,坚持把党必刚调去南京,任为军事学院翻译室主任了。

      今晚紧赶慢赶,只得这些,先贴出来,算是半篇,争取个态度好,以后赖皮还能讨个原谅的意思。也省得某人骂俺好孩子学坏。哼,也不看看他自己留的坑……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查到一点关于这个学校的知识

        很佩服您的考据精神。今天翻旧帖,突发奇想,用英文搜“soviet military education”。结果找到一点资料,可能有用。

        在“The Soviet Military Education System for Commissioning and Training Officers” (1980年出版,作者Christina F. Shelton)的附录中列出140所苏联军校的名字,其中有

        Kiev Higher Combined Arms Command School

        如果那所军校一直存在的话,那么有可能就是你说的那个学校,不过关于这个学校没有查到什么更近一步的资料。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