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旁证萨苏的关于1992年中国科学院一个研究员的工资100 -- 燕庐敕

共:💬177 🌺18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有专门目的的鞋确实平常穿很别扭。

                我现在有两双网球鞋,一双是Safin用过的型号,那个打起球来舒服,平常走路不行;另外一双从网球鞋的角度而言很不怎么样,我现在当作室内的羽毛球排球鞋,感觉倒不错。平常也穿穿,还凑合。平常我穿得最多的还是跑鞋,那个走起路来问题倒不大。

                不知道李宁鞋现在怎么样了。回国的时候偶尔也去看看国产的运动鞋,至少网球鞋给我的感觉是太轻,不合我的胃口。不过当作平常穿的鞋摆酷倒是不错。我的脚厉害毁鞋,Adidas给我的感觉鞋底简直和轮胎差不多了,还真算得上是对症下药。

                • 家园 你那鞋底说不准真的就是轮胎底

                  听起来和原来的邓洛普差不多。

                  王子网球鞋有用普利斯通底的。

                  李宁没有真正往专业(或称功能性)市场下功夫,毕竟专业市场比起民用市场简直可以忽略不计(至少以前他们是这么考虑的,用李宁牌子做西装大衣都狠挣钱)。也许以后想法会有所变化。

                  很多貌似运动鞋确实是做时装用的,也不需要质量太好,没等穿烂,早就过时了。

                  几款走路鞋,据说不错:

                  http://www.asicsamerica.com/products/product.aspx?PRODUCT_ID=240008581&TITLE_CATEGORY_ID=250001637

                  http://www.amazon.com/New-Balance-Walking-Shoe-Mens/dp/B000PD0SFY/ref=pd_bbs_1?ie=UTF8&s=apparel&qid=1201478822&sr=1-1

                  http://www.amazon.com/New-Balance-WHITE-NAVY-11-5/dp/B000M5IBM2/ref=sr_1_2?ie=UTF8&s=apparel&qid=1201478706&sr=1-2

                  • 家园 是啊,所以我现在网球鞋一般买职业选手使用的型号

                    说起来也不贵。就说我那双Safin,Adidas每年都要出新型号,去年的旧型号如果有积压第二年大多就降价出售了。对于打球而言一点问题没有,很便宜就能买到。我那双在日本买的,原价一万四千销价到八千三百多日元。还曾经看到六千多的“Sampras”。遗憾的是这种降价在国内暂时还看不到。买那双鞋的那年夏天正好回国,看到同样的型号还在国内(西单)销售,一点不降价。九百多人民币,和日本的原价差不多。

          • 家园 你倒过运动鞋?怎么这么门儿清!
        • 家园 对的,不过要用外汇券。不是人民币。

          叫做Hi-Top。

        • 家园 不是据说,Diadora就是意大利的牌子

          别的我记不住,这我可记清楚。

      • 家园 俺师傅,在研究单位工作,曾对俺说过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有一个基本点一直没变:奖金和提成总是收入的大头,而工资总是只够用来维持家庭日常吃喝开销。90年代,奖金和提成主要用来搞储蓄买大件。进入新世纪以后,奖金和提成主要用来买房买车,以及带全家到各地转转。因此,没有奖金和提成,就只能有个温饱,没有生活质量。

        个人收入中的奖金和提成,主要来自课题经费。因此,在单位,有课题的人就有了实力,自然可以做主子,对单位里的事就有了发言权和决策权。没有课题的人属于没有实力的"笨人",自然只能说说风凉话,干点“苦力”活,维持温饱状态。

        课题来源,一直没什么变化,始终坚持“人缘为本”。

      • 家园 我这次结婚

        在西四的那个米兰春天婚纱摄影,一共八千多。

        一组结婚照拍下来,全部积蓄干进去,2680元,在西单一个台湾影楼拍的。

        至于90年代初的工资,我父亲90年回国,进国家的博士后流动站,一个月所有收入好像是两百多。虽然看起来微薄,也确实艰苦,有些明里暗里的福利我倒是觉得相当不错。例如房子,还有赵括和括弟高考时可以在北京按照北京考生对待的优惠政策。我91年入学,学费220元。至于这个,

        春节的黄瓜最变态,要八元钱一根。

        大概是86年在兰州,春节时韭黄就买到过9毛钱一斤。而且是摆摊的商贩互相都串通好的,一个价,谁也不降价。不过这个我倒是觉得没什么特别的,春节吃几天大白菜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吧。等它降回来不就行了。

        给我的印象北京的物价从91年到95年疯涨了一阵子,95年也算个泡沫崩溃,北京以前“开一个商城火一家”的局面不复存在,出现了第一个倒闭的。物价也开始下跌,至少一直到我出国的97年农产品价格直线下跌。96年毕业我在国内研究所工作了一年,全部收入400多。我家附近农贸市场里鸭梨最便宜的2元5斤,约70厘米长的草鱼4条10元,我都不敢买(买了就不知道吃到猴年马月了)。鸡蛋价格一斤两元多,95年最高峰的时候好像超过了4元?97年出国前我在国内作生意的朋友告诉我长安街附近的写字楼和广告牌的价格仅相当于95年的一半。1999年初我父母从日本回国工作的时候都感叹,那时候的农产品价格比他们印象中的95年还便宜。2007年夏天我回国的时候听说猪肉涨价大家怨声载道,回去后一问非常惊讶,猪肉价格从一斤7,8元上涨到12-14元。1997年我出国的时候猪肉一斤7-8元是北京的标准价位,10年里都没涨过也该涨涨了。

        经济这个东西我说不清楚,经济物价有所起伏,时不时地会让大家感受到艰难这个当然不假。但是我自己的感觉,思考一下背后的原因和看看整体的趋势也许会更加有益些。

        • 家园 95年以后的5年

          农民的日子非常难过,我老家那个地方是鱼米之乡,那几年农村的亲戚吃糠咽菜的都有。

          • 家园 2007年夏天回老家

            堂兄开驾校,旁边空着些地种菜为驾校的食堂做点贡献。还有些空地不便种植农作物,问他为什么没养点猪鸡等,他说算过账一头猪养一年,不过赚50元,不值得。我弟妹家里是农民也养猪,来北京看望我父母的时候就说他们那里注水等等。我父母哭笑不得,心说我们吃的注水肉原来就是这么出来的。但是说实话一头猪要是一年只能赚50元钱,这“刁民”可还真断绝不了。

            现在想想看95年确实是个转折点。外公(1985年退休)在原来的五机部工作,军工系统,95年前因为不景气退休金该涨都没涨,医药费也无法按时报销,时不时地当然有些牢骚。而他的两个儿子,我的两个舅舅做生意,那时候赚钱“大大地”。95年春节家宴上两个舅舅争着付账的一幕现在还有印象。到了96年以后明显两个舅舅的生意艰难,96年还是97年的春节家宴上两个人就不那么痛快了。而相反我外公的各项福利都各跟上来了,退休金按照规定上涨,医药费100%报销,因为是离休老干部住任何医院都可以住最好的病房等等。现在他们的子女(我的舅舅姨妈)都在用他们的名义报销医药费。至于90年前后那一段,正好我和我弟弟高考,为了保证营养我父亲每周给我们俩炖一只鸡,吃得我和我弟弟打嗝都快成打鸣了。他当时对那几次涨物价也时不时要发牢骚的,可也承认生活还是比以前好了:“以前哪能指望一周一只鸡的日子。”

      • 家园 天津物价还是低多了

        93年天津粮价放开前,在南开的食堂,一顿饭一块钱应该没问题,可能还应该不错了,可以有两个半份的菜,有肉菜了,加上主食。稍好一点地一顿饭要一块出头吧。

        我知道班上家里面穷的,一顿饭两三毛钱也能解决问题。

        好像91年还有几分钱一份的咸菜呢。

        我刚上大学时一个月从家里面拿100块,后来不拿钱了,自己挣点,也就100块,93年以前还是比较宽裕的。

        93年开始,东西就贵很多了。

        要说在北京市吃小馆子,找对了地方也有很便宜的。03年我住在东四十条附近,有一家小馆子,我们两个人花上二十块左右,给的东西够吃两顿的,还给送上门。我家领导02年前后曾经花21块三个人在北京吃了两顿本地小吃。

        不过印象最深的是1998年,去燕化找一个朋友,哥们请客,三个人只点了一份五块钱的鱼香肉丝,肉丝竟然超过了三分之一,而且三个大小伙子竟然一顿没吃完!

        • 家园 好像食堂最贵的菜也就是1块2?

          我还记得我在食堂吃的第一顿饭,学三吃的,黄瓜炒肉片儿,当时我还想呢,这么多肉片儿啊,肉还挺瘦的

          完了还有不要钱的绿豆汤

          不过我在食堂也没吃过几顿。我们家当时住的,离我上课的地儿,比宿舍还近呢。

        • 家园 九0年前后的物价是记不住了。

            变动太快,七十年代前的物价倒记得比较清楚。

            七九年以前,每年探亲路过北京都要去全聚德(名字没记错吧)吃顿烤鸭,两个人一般四到五元,四分之一只烤鸭再加一荤一素一汤,如果买一只带走是七元多。

            九0年路过北京是带着女儿去的,专门跑到全聚德,门口挂着一块牌子:最低消费每人三十八元,没敢进去。到一个不知名的饭馆吃的烤鸭,好象是花了二三十元,对质量印象太差。

            在王府井女儿吃一盒饭好象是两元?青椒炒肉片。可能是看我女儿小,自己去买饭,菜里面肉片特多,当时有一人也买了,看看自己的盒里再看看我女儿的,掉头去找卖盒饭的:怎么她的肉片那么多,我的里面只有两片?

            在前门吃肯德基好象是一个人吃七元多?一只鸡块好象是三元还是三元五?

      • 家园 都不容易;当时国家穷,也不重视科学

        这话说起来,掉眼泪的地方多了。不细说了,说了不痛快。

        总算现在好多了,还要感谢登辉,不然军工就全玩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