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上海博物馆(1) -- 米宝

共:💬116 🌺7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钟鸣鼎食

        我一直把“钟鸣鼎食之家”理解为,家族庞大,宅深院广,到吃饭的时候要像以前学校敲铃为讯号,敲钟告诉众人:开饭了!然后还是因为吃饭的人多,用电饭煲肯定太小,也就需超级大的鼎来做饭菜.嘻嘻,看来我是曲解了原意.

      • 家园 关于那几头牛

        不知大家注意了没有,那几头牛的角特别长。并非一般黄牛。

        黄牛图片如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秦川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湘西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研判文物,最重要的是文物给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举例来说,如果知道了这些牛是什么品种,则对研究该器的制造过程,以及当时的牲畜品种,乃至民族构成,对外交流程度等等都会有很大帮助。

        举例来说,如果该牛不产于发掘地点,则有以下可能性:

        1。该器辗转迁移至此,为外族制造。迁移的过程可以是商业过程,也可能是外使进贡,也可能是战利品,也可能是陪嫁,等等。

        2。该器为本地制造。但牛的形象来自外地。则该牛应当被引进过。出于某种原因而不再存在。

        3。该牛形象的存在可以作为当时驯养此品种牛的民族的传承的旁证。例如,此牛角长大,颇类某些欧洲品种,是否可从侧面论证“中国文明西来说”?或“匈奴西迁说”?

        诸如此类的问题,才是历史学家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 家园 des
        • 家园 w我觉得那是牦牛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八牛储贝器属于少数民族青铜器陈列区,好像是汉的产物。(少数民族的青铜器普遍比中原地区落后一个朝代)。铭牌上标注的是出土于西南地区,具体是云南还是贵州不太记得清楚。我想拿中原的牛去看,那牛角的确太夸张。不过如果是牦牛的话、那些角就不过是艺术加工而已了吧。

          话说,商代青铜器里出现过大象形象的,大概是可以用来说明当时中原地区还有这种动物吧,期待老萨来挖个坑……

      • 家园 玺印馆虽然学过,已经忘光了

        我对印章么兴趣……不过照片里的那几张,最大的那只如果我没记错是田黄,还是老坑的。这么大块儿的田黄现在那是天价……

        第一张的钟只有一枚,有点可惜,而且从价值来说,这枚钟也不算很有特点。上博值得着力介绍的是子仲姜盘不到的地方那套编钟“晋侯蘇钟”,那里一直重复的背景音乐就是那套编钟演奏出来的。而且那套钟上的铭文并非其他成套青铜器上铭文主要内容大同小异、扩写版和缩写版之间的区别,而是如同信纸一样一段一段连续下去的。最后,晋侯蘇钟上的铭文不是铸造而是刻画出来的,而能够在青铜上刻画的很可能是铁器,所以现在有种说法,认为晋侯蘇钟铭文很可能说明了我国铁器比比现在所认为的战国更早投入使用。

        钟的拍摄地点大概是在吴王夫差剑旁边,背后是超大的一个甗——集X甗,当中那个字打不出来。从安徽发掘出来的,超强悍——是海关拦下上半部分,本地发掘出下半部分之后再凑在一起变成成套设备的。吴王夫差剑本身也是超强悍的,传说——只是传说而已,传说有一次此剑出国展出回来的路上,已经被丝绸棉花左一层外一层包得严严实实。可是飞机在半空遇到气流狠狠颠簸了一下,老专家就说要糟糕。下了飞机老专家哆嗦着手打开包装一看,眼泪刷地下来了——剑尖滑破重重丝绸棉花纸板顶在了坚硬的外包装上,都碰弯了,向上翘起。锋利以至于斯!剑身上用鸟虫书体(南方流行的铭文字体的一种)写着“吴王夫差自作用剑”,要我说不比越王勾践剑来得差。

        钟鸣鼎食是那样解释没错,但另外一方面需要说明一下:钟和鼎一样是根据地位高低有仪制规定的,天子九鼎八簋,好象是五组钟,到了士就是一鼎一簋,我忘记了是配一套还是没有钟……。

        是的,八牛储贝器说白了就是储蓄罐,这是西南少数民族青铜器的代表作之一。把手是老虎,很生动的;还有个更生动的西南青铜器,我记得是鎏金牛虎搏斗配饰。两只老虎一只咬住牛的咽喉,一只伸爪拍向牛的心脏部位,说明铸造者观察得很仔细……不过老虎一般性不是都是独居的吗?

        透光镜那就是超人,我到现在还没理解人家的科学原理……好吧我物理没学好……

        陶瓷馆。

        三足鼎是仰韶的吗?我记得应该是上海周边某个历史遗迹的……有一句说一句,早期陶器和青铜器应该去河南博物院看,虽然上海藏品多,但河南才是原产地啊!道理和明清文物要去北京和台北看,隋唐文物就要去西安看是一样一样滴……。

        多子多福那个,呃,呃,你喜欢它是很好,这是南北朝时期的产品,作用是,我还是不告诉你了……。

        天王踏小鬼是唐三彩,顺带说唐三彩不是瓷器是陶器,嘿嘿,如果看到剖面是白花花的瓷质地,那必然是假滴啊假滴。踏小鬼是天王的规定动作之一,现在在藏传佛教的形象里也经常可以看到的。这个,以前唐人没那么怀柔,人家喜欢以暴制暴。从钲上的饕餮纹到各种镇墓兽之所以大多狰狞可怕,也是这种思想的一贯反应。

        话说,从天王踏小鬼到景德镇云龙纹缸,当中米宝同学跳掉了陶瓷馆最有看点的一些东东啊……。唐代产于浙江的秘色瓷,那真是“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的美丽;宋代的哥、汝、钧、定、官五大名窑,尤其汝窑的完整件据说国内不超过80件;宋代出口的龙泉窑,英文瓷器的Porcelain和它直接相关;元代开始出口的青花瓷使用的苏麻利青和后来的青花比起来更加浓郁深厚的秘密;以及明代红釉(祭红、美人醉)、斗彩的出现——不过说实话,我蛮bs明代官方的审美观的,斗彩和五彩那都多恶俗啊,难怪一样被恶俗的万贵妃所喜欢。而且明代民窑的作品也是乏善可陈,记得有一个明晚期青花梅瓶上,那条龙的造型整个儿有气无力和大号蚯蚓也似,和清中期的青花三彩龙纹瓶相差不可以里计。另外如果我没记错,陶瓷馆里最RP的一只造假古董也是明代产品……。

        雍正朝龙缸,米宝同学应该拍特写。为什么呢,这只缸除了因为大、难以烧制之外,它的釉上得很漂亮,叫做出筋。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比较瘦,他握起拳头来,就可以看到皮肤下面的血管脉络。这只青釉缸也有类似的效果:浮雕的龙身突起的地方,釉少而薄;凹陷的地方呢,釉厚而浓。这样在釉薄的地方把瓷胚的白底表现出来,釉厚的地方则有清翠色沉淀,这是相当困难的工艺。完全不同于隋唐瓷器那样釉只刷上半部分的爱好,和龙泉窑喜刷刷喜刷刷釉层厚达5mm的追求。据说雍正虽然一向被认为刻薄寡恩,但他很关心官窑的窑工的生活,因此窑工们大生“士为知己者死”之心,这种缸虽然难烧,倒是烧一个成一个,烧两个成一双的。这是传言,姑妄信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