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1) -- 史文恭

共:💬674 🌺296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5
下页 末页
                                • 家园 继续回复

                                  1945年10月,黎玉代理山东分局书记,陈毅任副书记。

                                  1945年12月,华东局正式成立,饶漱石为书记,陈毅、黎玉为副书记。链接出处

                                  野草兄一方面强调党内地位的重要,另一方面却对陈毅党内地位的逐渐上升视而不见,按你的逻辑,显然只有中央调走党内地位一向高于陈毅的饶漱石,让陈毅担任华东党的一把手,才能算是信任,否则就不算。

                                  我对你提到的出处持怀疑态度,原因很简单。就是我给的出处是TG中央机关,“主办:共青团中央 中央党史研究室 国家档案局  承办:团中央信息办 国家档案局办公室 中青网”,在陈老总在TG的任职的研究要比山东省情网权威(山东省情网连自己简介都打不开,怀疑是没有)。他们详细列了陈毅元帅的大事年表,是按照年月日,很难相信他们会有遗漏(华东局副书记可不是一个小职务,如果有,大事年表中是不应该被漏掉的)。所以不是我视而不见,而是你根据不准确的材料得出不准确的结论。

                                  朱总司令,根本不需要卸掉18集团军司令的职务,他完全可以象后来在晋察冀一样,以指导工作的名义实行指挥。

                                  王稼祥,时任军委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负责军委日常工作。

                                  张云逸,时任新四军参谋长兼三支队司令员,江北指挥部总指挥。

                                  显然,朱总司令可以南下,王、张的军事经历也并不比陈毅差很多,如果中央对陈毅不信任,这些人也能行。

                                  朱总司令到晋察冀指导工作,因为晋察冀是115师所部(聂荣臻是八路军第115师副师长、政治委员)。另外,40年8月至12月,八路军正进行百团大战呢。

                                  王稼祥从来没有当过军事主官,仅仅做过政治主官,他还不如当时已经熟悉新四军的刘少奇。王是政治家、外交家,但不是军事家。

                                  张云逸,看简历,长期作后方工作,在统战、根据地建设方面工作,打仗好像还不如陈毅呢。当时,他就在刘少奇身边,刘依然给中央去电,请求派人,应该有张能力威望有限的含义在里边。

                                  项英当时是怎么干的,资料可不少。中央让他拍两三个营随张云逸去江北,他只派两个连;中央要向东作战,他说会破坏统一战线;陈毅要发展苏南,他把两个团调回皖南;陈毅派陶勇过江,他要求把部队调回江南。粟裕、叶飞都是当事人,他们的回忆录里对这段都有提及。饶漱石当时就混得更惨了,项英要他受民运部长夏征农领导,夏征农当然不敢领导他,他就每天在军部闲逛,不是在皖南事变时候忍无可忍跳出来,根本就没人知道此公是东南局副书记。

                                  能否吧出处列出(最好有链接),这些细节都是你说的。在加上前面许世友的回忆录(关于陈去济南做济南战役的临战动员),我感觉你看的都是WG后的那些演义,这类回忆录往往被有意润色了。当时,饶刚从苏联回来,周恩来和王明在武汉。而且张国焘因为分裂中央被批评不就,很难相信项英会顶风作案。将中央指示拖着不办(找客观理由)是可以理解的,但扣住不下发就是组织错误了,是TG中央包括周在内都不能容忍的。而且,新四军并不都是项英旧部,没有中央支持,高敬亭部是不可能听他的。

                                  野草兄这里怎么又不提党内地位,只谈军队的实力了?华野西兵团受中原局领导,东兵团和苏北兵团受华东局节制,粟裕指挥的只是华野西兵团。粟裕两让司令,不是在评功摆好的时候,而是在革命的转折关头,让出去的是责任,不是荣誉,华野离不开陈老总是粟裕说的,可不是别人说的,自家斤两如何自家清楚。

                                  我如何只谈军队实力了。这是你扣的帽子吧。

                                  粟的资历和威望不够是很明显的(许世友在红军时期就比粟的级别高),所以他需要后面有人撑腰,挑自己的老上级陈毅是很正常的。“粟裕两让司令,不是在评功摆好的时候,而是在革命的转折关头,让出去的是责任,不是荣誉”这是你自己的想法吧,粟让司令并不是撂摊子不做了,而是作副手继续辅佐军事主官在一线。如果当时TG中央是你那样想的,就不会继续重用粟(总参谋长可不是普通位置)。

                                  代理邓小平工作怎么不能说明问题,如果随便换个人就行,为什么不是邓子恢代理?为什么不是刘伯承、张际春、李达、陈赓代理?

                                  当时,2野刚开始几个月休整,基本没有什么事,中原局第一书记邓小平借此去中央开会,让第二书记陈毅主持几个月是很正常的,而邓子恢刚好才是中原局第三书记。而陈的中原局第二书记是邓刘的意思。

                                  “为什么不是刘伯承、张际春、李达、陈赓代理?”他们连第N书记都不是,如何指挥第二书记和第三书记?陈赓(4纵司令)?你咋不举陈锡联(3纵司令)王近山(6纵司令)作例子。

                                  • 家园 毛选里提到陈似乎当过华东局副书记

                                    外链出处

                                    下面的注释里,

                                    陈,指陈毅,当时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副书记、华东军区司令员。

                                    时间是1948年3.6

                                    查了其他电子版毛选,内容一致

                                    • 家园 回到这里。

                                      路边野草:注释应该是后加的。

                                    • 家园 注释应该是后加的吧。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是70年代末出的,那时中央是如何评价林彪在解放战争的功绩,注释中有问题就可以理解。

                                      注释中,“邓,指邓子恢,当时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副书记、华东军区副政治委员。”

                                      而在现在的官方人民网上外链出处邓子恢的没有华东局的任职,也没有提到邓在山东做过什么。

                                      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新四军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四师政委,淮北党政军委员会书记,华中分局书记,华中军区政委,中原临时人民政府主席,中原局第三书记。

                                      邓子恢不是反面人物,TG的人民网不该有重大遗漏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那个年代出的注释在某些人的评价上肯定有出入

                                        但是无论陈还是邓,都不是值得过分褒贬的人物

                                        另外,很多当事人当时还健在。按照当时对毛选的关注程度,如果有问题,恐怕这些加注释的人也吃罪不起(林的问题另当别论)

                                        还有就是,无论是注释还是其他的资料,按照常理,丢掉遗漏掉某个任职的可能应该比给当事人捏造出一个任职的可能性大些

                                        • 家园 不该被漏掉。

                                          很多当事人当时还健在。按照当时对毛选的关注程度,如果有问题,恐怕这些加注释的人也吃罪不起(林的问题另当别论)

                                          只要自己注意没吃亏就得了。

                                          丢掉遗漏掉某个任职的可能应该比给当事人捏造出一个任职的可能性大些

                                          为啥?只要不是丢人的职务位置,白捞几个有什么坏处?难道怕被捧杀?“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漏掉了倒是大问题,家属能干吗?比如:要是漏掉邓小平的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或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的职务,邓家能干吗?

                                          加一句:假设令尊生前很有能力,有很多成就。有人(甲)对你说,令尊当年了不起,当过什么什么级别的官员,期间有哪些成就。你会如何对待甲(是否直接给对方泼凉水,说没有那么牛;还是含笑默认)?后来,又有人(乙)说,不是那样的,令尊当年没有担任过那个**的官,没有像甲说的那么多成就,甲说的令尊的许多成就都是编的,是将别人做的事安在令尊头上。你会如何看乙。如果你发现乙有意无意的将令尊的一些成就给隐去,你会如何反应?

                                          所以,我倾向于:给当事人捏造出一个重要任职应该比丢掉遗漏掉某个重要任职的的可能性大些。

                                      • 家园 倒是可以搜到很多邓做华东局副书记的链接

                                        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个出处

                                      • 家园 另外一个链接

                                        外链出处

                                        里面的注释里邓是华东局副书记,但是没提到陈是不是华东局书记

                                        日期是48年1月

                                        • 家园 所以按照党中央的官方介绍。

                                          你也看到了,注释这么乱。

                                          所以最好还是按照党中央机关的官方介绍(比如人民网上的)。陈毅邓子恢都是盖棺定论的正面人物,他们的家人还都混得不错,真要有遗漏的还能不指出。中央不应该漏掉他们的功劳和贡献(在什么职务上做了什么等等)。

                                          • 家园 说实话,比起七八十年代的注释

                                            现在的官方网的消息未必更可靠

                                            首先

                                            其实参与注释/官网资料的人员应该都差不多(党史研究室之类的人员吧)

                                            可无论是敬业程度还是什么,现在的人员其实并不占优势

                                            其次

                                            对于这些已经不在了的老革命家,遗漏几个任职在现在大概不是什么大问题(WHO CARES?),但是在七,八十年代可不同

                                            • 家园 你的想当然吧

                                              不是敬业的问题,而是能否比较客观的问题。那时脸谱化可是挺严重的。如果不敬业,干脆照抄70、80年代的东西不就得了。

                                              对于这些已经不在了的老革命家,遗漏几个任职在现在大概不是什么大问题(WHO CARES?),但是在七,八十年代可不同

                                              他们的儿女关注。现在的太子党们会关注。他们许多人还要靠祖荫呢。如果不是毛主席的儿媳妇,邵华能当将军吗?

                                              • 家园 做学问的第一大忌

                                                就是过于急于否定不同意见

                                                尤其是自己并没有掌握确实的第一手材料(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成立中共华东中央局的电报什么的)之前

                                                当然,业余玩儿玩儿就不同了

                                                你说我想当然

                                                你又何尝不是呢?

                                                太子党们可能会关注

                                                不过他们更关注的应该是前辈达到过的高度,而不是中间的某个具体职务

                                                不说别的

                                                单论毛主席

                                                在给邵将军定级别的时候

                                                会有人介意毛在37年的时候是什么职务吗?

                                                别人不介意,邵有必要介意吗?

                                                这些都是猜测,都是小人之心,都不是第一手材料,八卦可以,用来做论据就扯淡了。

                                  • 家园 只看一个网站的资料是不够用的

                                    陈毅是否担任过华东局副书记,可以查《陈毅年谱》,这应该对陈老总的生平研究的够细了。

                                    八路军不是离不了朱老总,王稼祥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也不是搞政治,张云逸开辟江北成就也不错。如果中央对陈毅有看法,刘少奇为什么坚持用陈毅?

                                    项英对中央指示不就是阳奉阴违,拖着不办吗?不但如此,他还向中央撂挑子,具体事例粟裕和叶飞的回忆录说的很多,这两个人的回忆录不是那么难找的。

                                    你不信我说的,可以去找许世友的回忆录,看看他是不是说过陈毅和谭震林向部队做战前动员的话。

                                    陈由3野军事主官变为弱小的2野军事副主官兼政治副主官
                                    这话难道不是只谈军队实力?

                                    有道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粟裕让出的职位不是虚衔,是实实在在要做工作,负责任的位置,他让出了职位,自然也就让出了责任。要说后面有人撑腰,中央既然把你提到这个位置上,难道就不给你撑腰,看你的笑话?这时候不进反退,当然只能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能力究竟如何。

                                    你认为二野休整就是没什么事,那就彻底错了。当时整个中原局正在整党、整军、土改纠偏,忙得不可开交呢。话又说回来,如果中央对陈毅留一手,为什么让他当第二书记呢,为什么不是邓子恢第二,为什么不是刘帅第二呢?为什么不让张际春、李达、陈赓这些中央放心的人上,让陈毅下呢?

                                    • 家园 我本来也不是光看一个网站的资料,只不过是列出最权威的网站

                                      《陈毅年谱》,我刚才在网上找了一下,没有下载的。你能否给出相关下载链接。因为看卓越上的介绍,好像书中列有历史文献资料和大量的档案材料。能够从中看到别的东西。

                                      只看一个网站的资料是不够用的

                                      我本来也不是光看一个网站的资料,只不过是列出最权威的网站(这个网站是我google出来的,当时找出不少相关网站。你应该清楚中央党史研究室和国家档案局是什么机构吧)。他们在网上专门给陈毅元帅办的纪念馆(还有刘少奇纪念馆等专门针对某位老一代革命家的网站),关于陈的各个历史时期所担任职务,是不应该有遗漏的(比如:前面争论的华东局副书记问题),大事年表是按照年月日记录陈毅的革命工作,列的相当详细。比如:1940年和1941年的

                                      1940年 39岁

                                        1月 出席项英主持召开的中共东南局与军分会的联席会议。讨论关于新四军皖南、江南部队发展方向的问题。中共中央19日复电指出华中是目前最好发展的区域,“江南陈毅同志应努力向苏北发展”。

                                        1月下旬 劝说项英将军部和皖南主力向江南转移,然后向浙西和苏北东部发展。

                                        2月 回江南指挥部为迎接军部和皖南主力东移作准备。

                                        春 同张茜在水西村江南指挥部结婚。

                                        3月 韩德勤以8个团兵力进攻新四军淮南路东根据地中心半塔集,陈毅急令叶飞率挺纵主力驰援;自己冒险三进泰州,缓和挺纵与二李的矛盾,以策挺纵后方的安全。

                                        3月 华中的反共风云日紧,项英东移江南的决心动摇,派袁国平到苏南参加会议时向陈毅解释。陈毅要求与中央的电台直接通报。

                                        4月21日 陈毅的电台首次和中共中央通报。

                                        5月2日 陈、粟再次电中央建议皖南主力集中苏南,指出历史上多次长征损失均大,皖南部队不宜于顽军进攻时长征闽、浙。

                                        5月4日 由毛泽东拟稿,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东南局、军分会发出《放手发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顽固派的进攻》的指示。中共中央同意陈毅建议,令叶飞部从淮南开回苏北。

                                        6月15日 在八路军南下和皖南主力东移均暂时无望的情况下,陈毅电中共中央和项英、胡服:我决心布置移往苏北。苏南主力同日开始行动。

                                        6月18日 命令新四团、新六团对妄图堵截新四军北进道路的国民党两个团进行还击,在西塔山歼击了该军。

                                        6月28日 二李在韩德勤的挑唆下,以10倍于挺纵的兵力向驻在郭村的挺纵进攻,陈毅轻舟简从,星夜渡江北上。7月2日,战斗胜利,二李部队后撤至塘头一线。陈毅进郭村,指挥部队于7月4日攻取塘头,兵临泰州而不入,与李明扬谈判,争取继续合作。

                                        7月8日 粟裕率江南主力北渡长江,到塘头会合。嗣后,遵中央指示,将江南指挥部改为苏北指挥部,陈毅任指挥兼政治委员、粟裕任副指挥,新四军部队及起义部队整编为3个纵队9个团。

                                        7月下旬 陈毅与二李谈判成功。25日,率部东进黄桥,二李部队如约让路。

                                        7月30日 毛、朱、王来电:同意胡服对苏北战略问题的意见和陈毅争取二李的策略。

                                        8月2日 胡服致电陈毅并报毛、朱、王:苏北各部队将来由陈毅担任战役上的统一指挥。

                                        8月上旬 中共苏北区党委成立,陈毅兼书记,陈丕显为副书记。委派5个县的县长。开展对韩国钧、朱履先等中间派人士的统战工作,并继续发展深入。大力发动黄桥地区群众。

                                        9月中、下旬 发动以反对粮食封锁、反对腐败政治为中心的统战工作,争取中间派的支持。为粉碎粮食封锁,指挥部队攻克姜埝,解决保九旅主力。

                                        9月底 在姜埝召开军民代表会议;为争取社会各阶层支持与韩德勤决战并集中兵力于黄桥,主动让出姜埝。

                                        10月初 与粟裕等精心组织了黄桥战役,取得军政全胜。以7000兵力歼灭韩方主力 1.1万余人。

                                        10月中旬 部队迅速向北挺进,与南下增援的八路军先头部队会师于盐城以南白驹镇附近。

                                        10月中旬 遵中共中央指示精神通过韩国钧、李明扬与韩德勤谈判和平。

                                        10月、11月 蒋介石组织汤恩伯率10万人进攻皖东北,李品仙率5万人进攻皖东。陈毅与胡服等反复研究是否先解决苏北韩德勤而后增援皖东。陈毅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与粟裕联名建议暂不打韩德勤,倾向于由皖南主力渡江北上增援皖东。

                                        11月17日 为统一指挥华中的新四军和八路军部队,华中总指挥部在东台成立,叶挺任总指挥,陈毅任副总指挥并在叶挺过江前代总指挥,胡服任政治委员。

                                        11月中旬 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成立,陈毅兼校长。

                                        11月18日 毛、朱、王向全军转发了陈毅《关于苏北统战工作的经过与主要经验》的报告,批示:“中央及军委完全同意陈毅同志的统战方针及统战工作。”

                                        12月上旬 在海安召开苏北临时参议会,准备成立苏北行政公署。

                                      1941年 40岁

                                        1月1日 庆祝元旦,在盐城阅兵;参加盐城县参议会成立大会;并以兼校长身份出席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开学典礼。

                                        发表《现在的苏北应该做些什么?》一文。

                                        接到中共中央12月31日指示:蒋介石已令汤恩伯、王仲廉、李仙洲等率军20万人进逼华中、山东。对此,“华中及山东党与军队必须紧急动员起来”,“打破顽固派的进攻”。军事指挥“统一于副总指挥陈毅、政治委员刘少奇的指挥之下”,“中原局统一领导山东与华中”。

                                        1月7日 获悉皖南事变发生。11日,日军飞机18架轰炸盐城,驻地文庙亦中弹。即在郊外与刘少奇商讨对皖南军部的救援之策。

                                        1月12日至15日 在盐城西郊举行旅以上干部会议。面对日、蒋南北夹击形势,总指挥部决定将主力分为南、北两线展开。北线由八路军张爱萍、梁兴初率部对付由山东南下的反共军,南线重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由粟裕等率领回驻东台以应付南线严重局势。

                                        1月14日 陈毅等新四军各支队、纵队司令联名为解除新四军皖南部队重围致电蒋介石。

                                        1月17日 国民党发布反革命命令,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取消番号。将叶挺军长交军事法庭审理。

                                        同日 新四军将领发表《抗议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的通电》。

                                        1月18日 与刘少奇报告中央军委:军部问题发生后,已注意悲观丧气情绪之克服。现准备在苏北成立新四军军部,以陈毅代军长。

                                        1月20日 中央军委发布命令,任命新四军领导人,以陈毅代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接着,新四军将领发表就职通电与《新四军将领声讨亲日派通电》。

                                        1月25日 庆祝新军部成立大会在盐城游艺园举行。以代军长名义宣读中央军委的命令并讲话,发布了军部领导人的就职通电。就职以后,发表《论皖南事变及新四军的态度》一文。

                                        1月至2月间 同刘少奇一起多次与中央军委研究,最后确定将所属部队整编为7个师和1个独立旅及直属队(包括抗大和特务团等),任命各师、旅的领导人,统一了编制和指挥。

                                        1月底 军卫生部成立,派卫生部长沈其震到上海去动员一批高级医务人员到新四军工作。其中包括奥地利泌尿科、妇科专家罗生特,医学博士江上峰等20余人(他们于3月20日抵盐城)。

                                        2月初 中央军委电示:华中战略指导中心应着重于3个基本战略区,要求陈毅着重巩固苏鲁基本根据地,待机向鄂豫陕边及苏浙皖边、闽浙赣边发展。

                                        2月14日 再次赴东台,同粟裕等组织讨伐投降日军的国民党苏鲁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副总指挥李长江部的战役。2月18日与刘少奇联名颁发讨伐命令。19日战役发起,直捣李总部,歼李伪军5000余人。同时,日伪军5000人也开始“扫荡”苏中,进占泰州、海安、东台等地。在新河边对干部讲形势时指出:“在敌伪联合围攻之下,我们均只能占据乡间作长期坚持,只有在坚持长期斗争中,始能巩固自己的阵地,城镇之得失不足虑。” 14日返抵盐城,军部已迁入盐城西门外之泰山庙内。

                                        3月27日 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组织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后改称华中局)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华中分会,陈毅均为委员。

                                        3月25日至4月20日 为粉碎国民党军一部从山东南下和韩德勤配合反共,曾三次赴东沟、益林部署作战。在4月13日驱歼进占蒋营等地的反共军之后,采取了暂时妥协的方针。

                                        5月初 下令第五、第九、第十旅清剿洪泽湖匪,历时月余,扫清湖匪,控制了洪泽湖、成子湖。

                                        5月 在盐城开展“红五月”活动。为全县师生作长篇报告。

                                        5月15日至19日 举行高干会,传达中共中央对皖南事变的有关决定,总结皖南建军的经验教训。17日发言中,强调要加强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

                                        5月22日 军司令部、华中局合署颁行关于帮助农民麦收的指示。

                                        6月3日 出席盐城县第一届参议会第二次会议,并作《帝国主义战争和中国问题》的报告。

                                        6月4日 召开干部大会讲解皖南事变的经验教训。

                                        6月23日 撰写《论“扫荡”与反“扫荡”》。

                                        7月1日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创建20周年,作《论建军工作》,进一步强调党对军队领导的重要性。

                                        7月10日 由于日军即将大举“扫荡”盐阜区,根据军部  6月18日的决定,和刘少奇等率军部离盐城向湖垛地区转移。

                                        7月19日 卫生学校开学,前往讲话并题词。

                                        7月22日 日军突入盐城,26日占领阜宁,新四军部队转入日军侧后作战。

                                        7月31日 与刘少奇分两路活动,8月4日会合,决定乘日伪军转兵苏中时实行反攻。

                                        8月5日 与刘少奇报告中央军委:敌占盐城、控制苏北水网地区后,在苏北建立华中总的战略根据地之任务现已无法达到,将军部6000余人缩编到1000人以下,根据地工作交各师负责。

                                        8月7日 夏季反“扫荡”结束,日军企图伪化苏北的企图破灭。

                                        8月10日 发电报向毛泽东并中共中央报告:向东发展任务已完结,目前是巩固已得阵地,今后发展将以皖东为基础,沿长江两岸逐渐向西发展。

                                        8月19日 与刘少奇率军部由北路马移至侉周村。

                                        9月12日 与刘少奇发布命令,令第四、第二、第六、第五、第七、第三师配合国民党军打击进犯郑州、洛阳之日军。

                                        9月27日 为反击侵入根据地的国民党军,打通盐阜、淮海、皖东的联系,成立前方指挥所(简称前指)。次日,率前指西进。

                                        10月15日至21日 胜利地举行了程道口战役。

                                        11月3日 撰写《论时局》一文。

                                        本月 在四师参谋人员训练班讲《关于参谋工作的职责与认识》。

                                        12月8日 太平洋战争爆发,与军部其他领导人电示各师、旅:乘日军抽调部队赴太平洋作战之机,相机进占日伪撤退的据点。

                                        12月24日 致电各师及军部领导人,应乘日军他调、伪军惶恐之时,大力争取伪军,造成今后战略进展的有利条件。

                                      八路军不是离不了朱老总,王稼祥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也不是搞政治,张云逸开辟江北成就也不错。如果中央对陈毅有看法,刘少奇为什么坚持用陈毅?

                                      “八路军不是离不了朱老总”这是你自己的感觉吧?朱老总当时还担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据朱德纪念馆记录,1939年 3月,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在百团大战时,还需要由他出面与国民党军交涉事宜。八路军的百团大战也是由他和彭(副司令)、左(副参谋长)一起签发命令的。

                                      关于王稼祥,他担任过军事主官吗?指挥过什么级别的战役?新四军当时处于各个敌对势力的包围中。

                                      张云逸当时在刘的身边,刘依然给中央去电,请求派人,只能说明张能力和威望不足。

                                      项英对中央指示不就是阳奉阴违,拖着不办吗?不但如此,他还向中央撂挑子,具体事例粟裕和叶飞的回忆录说的很多,这两个人的回忆录不是那么难找的。

                                      书名? 另外是由于许的回忆录的问题,我才对这类回忆录持保留态度。回忆录只能辅助史料,章怡和的《往事》能当史书吗?王明和张国焘的回忆录你是否完全接受?特别是对于一位临死前犯过严重错误的人,墙倒众人推的例子可不少。

                                      陈由3野军事主官变为弱小的2野军事副主官兼政治副主官

                                      这话难道不是只谈军队实力?

                                      原来是这样,将弱小去掉,意思呢?陈由华野1把手,变为实际的中野2把手(因为华野一切工作由粟裕代理,代司令、兼代政委),而且中野的军政一把手在各自岗位上都是非常过硬的。

                                      你认为二野休整就是没什么事,那就彻底错了。当时整个中原局正在整党、整军、土改纠偏,忙得不可开交呢。话又说回来,如果中央对陈毅留一手,为什么让他当第二书记呢,为什么不是邓子恢第二,为什么不是刘帅第二呢?为什么不让张际春、李达、陈赓这些中央放心的人上,让陈毅下呢?

                                      当时整个中原局正在整党、整军、土改纠偏,忙得不可开交呢。如何忙得不可开交?能否给出出处。

                                      整党、整军、土改纠偏是邓去中央开会以前已经确定了的,具体执行也不是陈一人的事。我前面已经提了,陈任第二书记,是刘邓的意思(根据陈毅纪念馆的记录)。这样可以让刘邓能够有效的统一指挥中野华野。

                                      有道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粟裕让出的职位不是虚衔,是实实在在要做工作,负责任的位置,他让出了职位,自然也就让出了责任。要说后面有人撑腰,中央既然把你提到这个位置上,难道就不给你撑腰,看你的笑话?这时候不进反退,当然只能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能力究竟如何。

                                      这是你自己的观点。可惜,中央都不是象您这样“清醒”,依然一次次让粟担任重要职务(代理陈毅指挥华野,担任总参谋长)。

                                      军队是讲资历威望的。粟上升太晚,资历不够。张鼎丞在抗战初期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员(粟是其副手),彭德怀比朱德能打仗吧,但还不是一直作朱的副手。解放战争时期,如果彭总和林总在一起,是以彭总为主指挥还是以林总为主指挥?至于粟裕的指挥能力问题,军坛上是有公论的,彭粉林粉刘粉和粟粉一样(他们的差别仅仅是彭林刘粟谁最强)。

                                      ps:建议你多和军迷们,多讨论一下,补补相关军事常识。王稼祥的简介摆在那里(他几时独立或以其为主指挥过什么级别的战役?),你问问河里边的军事爱好者,他能担任军事主官吗(而且是对敌第一线的华中)?粟二让司令居然能让你解释成那样?(你:“粟裕指挥的只是华野西兵团。粟裕两让司令,是在革命的转折关头,不是在评功摆好的时候,让出去的是责任,不是荣誉,”)(毛泽东:“难得粟裕!壮哉粟裕!竟三次辞帅,1945年让了华中军区司令员,1948年让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现在又让元帅衔,比起那些要跳楼的人,强千百倍么!”)莫非您比毛主席更牛???

                                      后加的:

                                      你不信我说的,可以去找许世友的回忆录,看看他是不是说过陈毅和谭震林向部队做战前动员的话。

                                      原文是545页(pdf上是565页)确实提到过,不过那时陈毅却正在中野,代邓小平(回中央开会)主持中野日常工作,直到济南战役结束(9月24日济南解放)后的10月初。许多年之后,许记忆出错不是很正常的吗?

                                      还有原文仅仅是一句“陈毅同志和谭震林同志还亲自到参战部队做战前动员”。你是如何得出许世友是非常服陈毅的,“特地把已经去中原军区的陈毅拉回来给攻打济南的部队做临战动员”的结论的。

                                      • 家园 那只是野草兄认为的最权威吧

                                        至少这个网站就被人抓住过删掉了当年人民日报上报道中林彪参加罗荣桓遗体告别仪式内容。

                                        《陈毅年谱》是我当初在超星下的,现在还有没有就不知道了,除了《陈毅年谱》外,《毛泽东年谱》,《全国解放战争史》第一卷也提到,45年12月18日,华东局成立,陈毅任副书记。货比三家,交叉印证,够用了吧。

                                        ==

                                        你既然有朱德纪念馆的纪录,怎么会不知道朱总司令40年5月就回到了延安,而且直到抗战结束再也没回前线。彭德怀一直在前线,直到43年9月才回延安。这个时间线够清楚吧。你说八路军离不离得开朱总司令?

                                        你认为王稼祥没当过军事主官,所以不行。请问,聂帅在开辟晋察冀之前当过什么军事主官,指挥过什么战役,罗帅在主持山东之前当过什么军事主官,指挥过什么战役?他们独当一面之后干的如何?

                                        你认为张云逸能力不足,请问,此前陈毅指挥过什么战役,有过什么比张云逸出众的成就,值得刘少奇向中央大力推荐,甚至在中央决定之前就要陈毅先行准备接手指挥事宜?

                                        ==

                                        书名自然是《粟裕战争回忆录》和《叶飞回忆录》啊,难道还有别的?你认为回忆录只能做辅助史料,很对。我一般用来当作查资料的线索。

                                        顺着他们的回忆录可以知道:白崇禧同意新四军派一个营到江北,中央认为可以派两三个营,而项英只派了两个连;刘少奇多次要求江南派兵过江,项英不派,虽然他手里控制着七个主力团;刘少奇要发展苏北,项英却要把叶飞、陶勇调回江南,使得刘少奇只好连电恳求。

                                        粟、叶的回忆录哪点冤枉项英了呢?

                                        ==

                                        一个囊括了黄河以南,长江以北,津浦路以西,大巴山以东,四千五百万人口,几十万党政军人员,一直在激烈斗争争夺中的大根据地,其整党、整风、土改纠偏居然不是分秒必争,而是慢条斯理的。我不明白你为什么对此还要提出疑问。

                                        中央十二月会议精神,关于整军、整党、土改纠偏的指示,正是陈毅去中原传达的,邓去中央开会以前就确定了又能说明什么?

                                        你认为中野的军政一把手都过的硬,所以陈毅去了就是无所事事?

                                        刘邓的电报说的很明白,“中原局辖区甚大,领导力量极嫌薄弱,三部分野战军在20万人以上,如粟裕迟出,则达30万。军区武装约为20万人,亦须统一指挥及供应”。

                                        看看中原局的辖区和华北、东北的对比,再看看中原局的阵容和华北、东北的对比,没有陈毅、邓子恢加入,刘邓得是三头六臂才能玩的转。

                                        ==

                                        彭德怀比朱总司令能打仗?笑话。

                                        讲资历,林彪资历如何,中央委员照样领导一帮政治局委员,这里面就没刺头,剃平了罢了。还是那句话,中央既然把你提到那个位置上,就不会看你的笑话。

                                        还说你不是粟粉,一让元帅就是粟粉们编的。不信你拿出出处来。

                                        粟裕两让司令,如果让出去的难道不是责任,难道说华中军区司令是虚位,代司令和正印司令相同?不用军迷,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