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词·谚·谣 -- 商略

共:💬138 🌺48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枪花

      枪花

      冷兵器时代,枪被称为兵器之王,许多武将上阵爱用。据说秦末的项羽、三国时的赵子龙、五代时的铁枪王彦章,都是用枪好手。罗家枪、杨家枪、岳家枪,都是出名的枪法。

      枪法中有一招“金鸡乱点头”,能抖出好几个枪尖,让人防不胜防,这就是枪花。

      有人说抖出枪花,靠的是手腕用力,还有人说全凭腰胯传劲。单田芳的评书中说,枪法最好的人,一下子能抖出十八个枪花,比如名将常遇春的孙子常兴。戏曲中,武将也常耍枪花,出场亮相时耍,打败敌人时也耍。这个枪花,与阵上实战的枪花,恐怕大不相同。

      现在吴越方言中还有“枪花”一词,说掉枪花或耍枪花,是使诈行诡、设计欺骗之意,用在军国大事上,那就是阴谋家在发挥特长了。

      在我老家,枪花这个词一般与“大”字连用,如:某人枪花大,枪花这么大。杨家枪法歌诀说:“枪花不须大,枪尖点如星。”偏偏我们正好相反,只说枪花大,从来不说枪花小。

      枪花大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掩饰的功夫好,或者某种自以为是的夸张表现。但用的时候却很复杂,在不同语境,意义有微妙的差别。比如与人闹翻了,遇上还能笑着打招呼,是枪花大;再比如身处尴尬境地,能够装得挺自然地王顾左右而言他,是枪花大;又比如做了坏事情被人知道,还能没事人似的声高气壮,好像别人不知道,也是枪花大。

      有一次,我在一个饭局上,遇到另一个部门的同事,这同事在饭桌上谈笑风生,说了我的部里某人的许多不堪之事,然后征求我的意见,我也没多想,只是说,那样做似乎不大妥当,是不是?不料,这个同事立即说:“这是他自己的事,我怎么会去说他?”倒好像一直在说人坏话不是他,当场气得我说不出话来。这个同事的话,也算是枪花大的一种吧。

      有时言行夸张,也可能算作枪花大。我们有数个同事都是校友,小朱的女朋友小蓝是小朱的同班同学。一次,小蓝从远方来看望小朱,我和几个同事去看他们。小蓝常常来,所以大家在路上也不闲不淡的,不料,一见面,一个女同事紧走两步,发出惊天动地的笑声,小蓝也一样笑得喜出望外,一下子抱在一起,好一阵亲热,看得我目瞪口呆。这恐怕是很标准的一种枪花大。

      通常枪花大,用在小孩子身上。小孩子说话稚嫩,说错话做错事,掩饰或表现也幼稚可爱,因此说小孩子枪花大,在轻微的批评和嘲弄中,还夹杂着疼爱和赞许。我外甥女超云年纪虽小枪花却大,过年的时候与我们斗嘴,说:“我对外人说话是绕弯子的,对自家人说话是直接的,不过有时候也会绕点儿弯子。”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抲落帽风

      抲落帽风

      小孩子像老鼠一样窜进窜出,不时撞一下大人的腰部,或者忽然间挡住人的去路,闹得房子里很不安静,大人就叱道:“抲落帽风一样做什么?”

      抲落帽风就斥责孩子无事忙而又碍手碍脚,惹得人嫌烦。

      越地方言,落和绿都念成咯(lo),所以乍一听好像是说“抲绿毛风”,风长出绿毛,实在是一个奇妙的想法,就像画一样。但抲落帽风更有动感,风吹落帽子,要去抓的是帽子,却说成抓吹落帽子的风,简直就是一团乱。

      风吹落帽子,实在太正常了。晋朝桓温请人重阳登龙山喝酒,风吹落了陶渊明的老丈人孟嘉帽子,有人写文章嘲笑他,他又写文章反驳,据说都写得很好。后人常常提起这事,写进诗词里。

      但抲落帽风的典故出自包拯的故事。《狄青演义》里面说,包拯“陈州粜粮”回京,路过陈桥镇,帽子被风吹落,说:“什么风这么放肆?”他的手下大概觉得好笑,随口答了一句:“落帽风。”包拯就派张龙、赵虎去“抲落帽风”,要将这股风捉拿归案,害得这两名著名的捕快像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钻,结果破出了“狸猫换太子”的悬案。如此蛮不讲理的情节,也只有讲“青天大人”的故事时才会有。

      这《陈州粜粮》《落帽风》《狸猫换太子》,都是旧时有名的戏曲剧目。现在,越地方言中,“抲落帽风”这个词还经常挂在人们耳边,但那些戏曲却只有老辈子人才记得了。

      黑脸包拯日断阳夜断阴,明察秋毫,我是很佩服的。他死了将近一千年,人们却还挺熟悉,叫他包文拯,受到了冤屈,就一心盼望他从地下爬出来,好像我们这几十代人都白活了似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此词又有关中土话类似者,“日急冒晃”

        不过这词可就不局限于小孩子,对一切不沉稳不踏实者皆可用

        日急或言关中秋冬白日短促之意,冒取冒失,晃当是指做事时动作无稳重之态

      • 家园 嗯,据说包拯陈州放粮的时候,忽有怪风(能吹落帽子)。。。

        指引到天齐庙,原来是狸猫换太子里被害的李娘娘住在那里,被好心肠的叫化子万成华当作亲娘奉养,而她的亲生儿子赵祯已经登基。。。

        在越剧里,万成华小丑所扮,非常可爱,包大人率领一大帮手下去庙中接李娘娘时候,他大叫:屋子要撑破了。。。总引来哄堂大笑,无丑不成戏也。。。

        京剧里,这叫《遇皇娘》。

        我可不是老辈子人哦,可我也记得。

    • 家园 【原创】出阵

      出阵

      小孩子在外面玩得脸上红光发亮,背上汗出如浆,蹦蹦跳跳地回家。妈妈看到了,就笑着数落说:“啊呀,出阵价!”说的时候,总是嗔责中带着心疼,孩子听了,无不服帖。但有的时候妈妈会脸带愠怒,那时候最好赶快夹起尾巴,别再惹妈妈生气。

      “价”这个语尾词念作“尬”,意思是“像什么一样”,“出阵价”的意思就是“出阵一样”。我从小看的战争电影,都是充满枪炮声的,那时的电影,看不到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场面,所以“出阵”两个字是什么意思,我一直不懂,只知道是说玩得过火了。

      后来读了点书,看到古代的军师总是会摆出一字长蛇阵什么的,将领则骑马叫阵,让敌方将领也出来,打上多少回合,立下汗马功劳。这种闲书看多了,后来在《清史稿》中看到交锋数合之类的话,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惊喜——原来正经的历史书中,也会写到“回合”。但我始终没有将古代战争中的“出阵”,与平时说的“出阵”联系起来。

      我老家那个村子,打群架只说成打架,但在上虞的另一些地方叫做“打人阵”。我高中毕业才听到“人阵”两个字,起初还以为是巴勒斯坦的一个组织,等到明白是群殴,眼前就忽然出现一个开阔的场面,许多人嗡嗡嘤嘤,挤来挤去,却没有出手伤人之类的联想,因此感到热闹好玩。听得多了,渐渐联想到“出阵”两个字,才知道除了书上“赤膊上阵”这样的说法之外,在日常生活中,还是经常说到“阵”字的。

      北方人说的玩儿,四川人叫“耍”,上海人叫“白相”,舟山人叫“拿窝”,我们绍兴叫“高”。所以“出阵价”也经常说成“高得出阵价”。出阵只形容小孩“高”,如果干活干得汗流浃背,那是不说出阵的。也许,出阵这个词不是来自真实的战争,而是来自戏曲——比如绍兴大戏——因为戏曲也是一种“高”嘛。

      老一辈人将玩具叫做“高柄”。那时我们高柄很多,全是天然的或自制的,从来没有买来的。最流行的是手枪,几乎每个男孩都有一支,但因为火药纸要花五分钱才能买到,所以我没有玩过手枪,只玩过弹弓——有一次飞出的小石子打中了远处楝树梢上的一只麻雀,那麻雀却毫无感觉,还在那里东张西望,让我非常沮丧。

      但“高柄”大多数时候却是说人。这个被当作“高柄”的人,往往是女孩子,一定温顺可爱,还开得起玩笑,一边在生产队里干活,一边被一群年纪大的人取笑,从不着恼。后来没有了生产队,这些取笑惯了的人就很遗憾地说,现在干活不热闹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我们四川小孩玩的教“打国”

        那可真是敌我对垒,“两字”长蛇排开,主要比谁跑得快。这个游戏我以前介绍过:

        第二种叫“打国”,殊为特别。游戏先由两人组队,轮次挑选跑得快的队员加入阵营。每队人数不限,但须对等,各据一颗大树为“国”,双方相距仅数米。游戏开始,双方按对等人数向外发兵,形成两条长龙对峙。规则是,后出营者,可杀(碰触)对方任何比自己先出营者。这样,每个队员,除第一出营者,均可杀人,亦可被杀,因此就行成两队满山遍野相互追逐的场面。显然,跑得越快者越有优势。跑出去后,还可再跑回本营使自己权限升级,追杀对方所有先跑出者。另外也可偷袭或抢占对方本营,即把对方留守在营的队员趁其不备推出或强行挤出本营(脱离大树)。当然守营者具有后发优势,在对方触摸到己方大树前,可诛杀任何前来抢营的对手。但如果对方有数人前来攻营,孤独的守营者很难顾次及比。游戏以先杀光对方队员之队为胜而告结束,有时可在几分钟内完成,有时则可达数小时。这是我们最为乐此不疲的一个游戏。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很复杂的游戏

          我们有一个抱廊柱的游戏,四个人抱着廊柱,互相换位,逗引在中间没廊柱的一个人,这个人伺机抢夺,抢到后,有一个就没了廊柱,成为抢夺者。。。没完没了。

      • 家园 打人阵我知道,却不知道"出阵价"
    • 家园 【原创】出山

      出山

      “出山”这个典故,相传就出自我们老家。

      从我家向西走十来里路,就是曹娥江,沿曹娥江顺流而下,又十来里路,有一座历史上很有名的山,叫做东山,东晋时谢安在那里隐居。

      当时,朝廷常常命他当官,他就是不肯出去。后来当了征西大将军桓温的司马,大官们在新亭送他,高崧喝醉酒开玩笑说:“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苍生今亦将如卿何!”《晋书•谢安列传》里说:“安甚有愧色。”《世说新语》中则说:“谢笑而不答。”

      这件事就是“东山再起”。

      谢安出山后做出了很多轰轰烈烈的大事,这且不提。却说“出山”这个词,就这样一直流传了下来,说的是隐居的人出来当官,通常是指据说很有本事的人出来施展他的本事了。比如吕望、诸葛亮等人,起初钓鱼的钓鱼,种田的种田,后来“出山”做了军师——虽然这两个人比谢安还早,后人却经常把“出山”两个字用在他们身上。

        这个词在我们老家的口语中也流传了下来,不过意思有点不一样,指的是一个人变得能干了,而且做出了一定成绩,相当于出息。一个人考上了大学,那就是标准的出山了;学了手艺,能够赚钱了,也叫出山;有时候说长大成人,能养家糊口了,也是出山;在兵荒马乱的年月,常常有人出远门后没了消息,忽然有一天衣锦还乡,当了大官回家省亲,那是最令人惊喜的出山。

      出山两个字,出字念赤,读入声,山字读轻声。

      小时候我觉得出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听到大人说某某出山了,某某也出山了,心里就有一种遥远的艳羡,就像现在听到谁中了数十亿美元的大奖。有一次,我听到妈妈与远房的姑妈在谈论一个他们认识的人,说他的孩子已经长大了,能够在马路上骑自行车,车来车往一点没问题,于是赞叹说:“他已经出山了!”我当时还没看到过马路,也不会骑自行车,想像着一个后生骑着自行车,在累累汽车中无比惊险地穿行,惊佩无已。

      在外读书、工作的后生回到家,遇到老年人,恭恭敬敬地打个招呼,老年人看着欢喜,常常夸奖说:“嗯,出山哉!”父母生育孩子,最大的心愿当然是孩子能够出山。一个夏日的下午,我的一个同学在我们村后山下的大路走过,大声喊我们村里的人,叫他们转告,他去看过榜了,我已考上了大学。我二姐正好听到,笑容满面地回家,说:“宽还哉!”宽还哉的意思是“这下子可好了”。我们家出了好几个大学生,可是我二姐并没有考上大学,所以她当时的喜悦,我感到特别的温暖如春。这是我“出山”时的一个情景。

      《世说新语》中说,那谢安出山当了桓温的司马后,正好有人给桓温送了些草药,其中有一味是“远志”。桓温拿着远志问谢安:“这药又名‘小草’,为什么一个东西有两个名字?”谢安还没回答,坐在旁边的郝隆口快,抢着说:“这很简单啊,隐居的时候叫远志,出山就成了小草。”桓温大笑,谢安大惭。

      郝隆这个人据说读了很多书,有一年七月七日中午时分仰卧在太阳底下,有人问他怎么了,他说:“我晒书。”这个故事在绍兴的民间传说中,也曾发生在徐渭徐文长的身上。

        “出山”了在外地工作的人,回老家时会得到普遍的尊重。当然出门在外,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常常要逆来顺受掩面低头,又有几个人能叱咤喑噁春风得意?无非像郝隆说的那样:“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家乡人也心知肚明,所以谁也不会来打听你在外面究竟混得好不好。

        与出山相对的,就是“弗出山”,也就是没出息,那是说一个人什么都不会干,只会在农村里种田。过去生产队里,很多种田人一年忙到头还要倒挂,现在则还要亏本,只好搞些副业贴补家用,自然被看成是没有本事的人,其中有许多辛酸和无奈。还好现在可以出去打工了,卖掉一身力气,总算能看到几张钞票。

        “勿会出山”是一句相当严重的骂人话。勿会两个字,我们连读成一个字,读音如“尉”或“非”。中老年的女人就常常这样骂二十岁以下调皮捣蛋的孩子,或者是笨拙的孩子:“你这种人,是勿会出山则个!”说的时候声色俱厉,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效果,就连“则个”两字,在这里也极有杀伤力,是一种斩钉截铁的断定。但如果孩子过于老实,看起来也不大有出息,一般是不忍用“勿会出山”这句话来指责的。

        我们村有一个很调皮的孩子,常常被人骂作“勿会出山则个”,还偷过我当宝贝一样藏着的盐水瓶。他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到一个篾匠师傅干活的地方,聊了一会儿天,求师傅收他为徒。一般当学徒都是父母托人去说的,他这样子倒是少见,很快在村里传开,觉得他懂事——现在他也已三十多岁,想必已是个手艺娴熟的老师傅,早就“出山”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商略君的文才加乡土味真好呵

        我这个四川人也懂得不少你们的乡音,是从上海话里学来的,感觉一半的亲切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