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我非大陆人,亦非台湾人。但我爱大陆,也爱台湾。 -- 我是大熊

共:💬223 🌺61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大马与台湾不同

      华人是二等公民,所以才会对祖国有向往.象新加坡独立前也是二等公民,独立后就不再把自己当作中国人了.

      • 家园 我去新加坡时,感觉那里的华人也是很爱中华的

        新加坡的华人说,他们晚上看新闻都要先看新闻联播,感觉对国内的新闻比我们知道得都多都早。每年孩子暑假前,家长都要跟旅行社安排好去暑假去大陆旅行的安排,他们认为孩子没有游遍大陆就不知道自己的根。他们说起新加坡的很多东西都说是:亚洲第一。但是以后上海发展起来就不一定了。

        待的时间不长,影响比较深。不过有时也感到新加坡华人对内地人的某种优越感,不过也是可以理解的。

        • 家园 老一辈的新加坡华人确实如此

          我在新加坡打的,司机是个中年华人,路过芽笼(红灯区)的时候,看到街边的小龙女(大陆去的妓女),司机亲口对我说:“虽然我不是中国人,但我也是黑头发,黄皮肤的华人,看到那么多的同胞(确实是用的同胞这个词)在做这个,我觉得很丢脸”。一路上还不断的给我这个大陆去的人讲解新加坡的一些注意事项,让我很有得到前辈关照的感觉。

          在新加坡跟中年以上的华人用普通话交流基本没有问题,但是和年轻人,尤其是学生,基本只能用英语了,对我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 家园 呆在小国久了,有些人格局不够也是有的:)
        • 家园 我接触的新加坡年轻人都ABC,华文能听不能写不能看

          还问我江和河有什么区别

          我只好说江是大的河

          新加坡中老年人是中华情感底蕴深厚些

          但年轻人则不见得,新加坡两李其实也去中国化

          • 家园 李光耀其实特爱中国。。。
            • 家园 ???

              • 家园 二战时期,李光耀先生也替日军服务,

                由此也不能推断他爱日本侵略军,只是他生存的技能较强

                Early life

                Lee was educated at Telok Kurau Primary School, Raffles Institution, and Raffles College. His university education was delayed by World War II and the 1942–45 Japanese occupation of Singapore. During the occupation, he operated a successful black market business selling tapioca-based glue called Stikfas.[1] Having taken Chinese and Japanese lessons since 1942, he was able to collaborate as a transcriber of Allied wire reports for the Japanese, as well as being the English-language editor on the Japanese Hodobu (報道部 — an information or propaganda department) from 1943 to 1944.[2][3]

          • 家园 “江”跟“河”的区别本来就是个很好的问题

            即便是大陆人我估计也很少有人真正知道正确答案的。

            江河淮济

          • 家园 新加坡一个弹丸小国,资源市场十分有限

            独立之初讲华语不能让它生存下去,讲英语倒是有可能的。看看现在的新加坡,政府清廉,金融有序,服务到位,环境整洁,这才是他们生存的基础,双语就是他们的优势。牺牲文化可能是无奈之举,不过现在他们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了,are you game?就是他们提倡讲华语的口号,你可以鄙视他们用game这样的词,但是他们是要吸引年轻人,这就是很现实的新加坡人。

            另外在古文中,江是长江,河是黄河,余者皆水,所以您的解释似有不妥。

          • 家园 新加坡两李却是担心现在的华人丢了自己的根

            新加坡两李却是担心现在的华人丢了自己的根。他们知道,新加坡华人永远不能换掉他们的肤色他们的血。他们不能成为真正的西方人。

            面对尤其年轻人迅速吸收西方的养料,他们也担心。谈到年轻人的问题,也有中国朋友说到中国的年轻人的文化程度也在下降。

            两李过去可能是“去中国化”,但不是去中华化。过去有地缘政治的原因,之后有国家认同的现实考量。90年代也曾经大力提倡儒家思想的重要性。现在的情况,只要年轻华人能多说华语,多认识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就好了。

            对新加坡,必须现实的看。过去中国的名声不好(呵呵现在也好不到哪去),周边国家对中国普遍抱有敌意,又在穆斯林包围圈中,靠向中国只能死得更快。对李光耀来说,路是只能自己走的,生存是不能靠别人施与的。我同意他这一点。

            只要根还在,就会有文化认同的希望。请不要打击新加坡年轻人的华文程度。反而要更多的给予鼓励。今天他只会说简单的华语,以后学校公司派他到中国接触到中华文化更深厚的一面,他会更爱中国。

            因工作的原因,接触不少年轻人。那些去过中国短期浸濡的学生都对我说,还要再去中国。

            对中华文化的感染力,我是有信心的。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