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我也来说说我的家乡--天津 (1)人物篇 -- 大饼鸡蛋

共:💬83 🌺18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多谢嘎巴菜 兄的补充

        一个帖子就挖出来这么多老乡,哈哈,看来大饼要继续努力下去,挖坑也要早点埋。其实一开始是想谈谈天津现在的城市建设,可是后来发现保存的很多图都不能直接发上来。所以昨晚上就开始挖这个坑,照这个方向发展下去,估计是要越挖越大了。

        这个道路问题我确实没有说清楚,大饼一直都住在老城厢旁边,那地方的路还是正南正北的。另外天津道路不像北京确实是因为大多数道路都是沿海河而建。

        五大道和老城厢确实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地方,您要是有空也来写写这方面。

        大饼今天晚上回去就开始写天津的吃,这个我是一开始就计划放在前面写的。这不还有三个星期就要回国了么,提前我就跟老爸老妈还有狐朋狗友开始商量两周的饮食腐败路线了。嘎巴菜,您别急,嘿嘿,这个嘎巴菜的话题大饼我还是有点发言权的。回来我就慢慢写来。

      • 家园 说起海河,想起了俺当年的壮举

        夏天的晚上,和男友在海河边并排趴栏杆那里看海河,故作沉思状,旁边一对也是恋人,突然之间一硕大的耗子嗖嗖嗖的沿着海河边窜过来,女孩吓得高声尖叫,耗子也吓坏了,继续往前跑就到俺脚下了,俺下意识的飞起一脚就给踢河里去了,引起一片惊叹!其实俺当时都没反应过来那是只耗子。

    • 家园 据说天津变直辖市和日本人有关是那样吗
      • 家园 您指的是那次变直辖市呀?民国时期的那次还是60年代的那次?
        • 家园 何梅协定我记得日本人要求把河北省政府迁离天津,然后让天津直辖
          • 家园 我查了一下,好像确实和何梅协定有关。

            天津1930年11月由直辖市改为河北省会。35年6月,何梅协定签订后河北省会又迁回保定,天津又变成直辖市,应该是因为何梅协定的关系,但是何梅协定里面并没有直接要求河北省政府撤离天津的内容。

            《何梅协定》全文如下:

            ﹝1﹞梅津致何应钦备忘录﹝1935年6月9日﹞

            一、中国方面对于日本军曾经承认实行之事项如下:﹝一﹞于学忠及张廷谔一派之罢免;﹝二﹞蒋孝先、丁昌、曾扩情、何一飞之罢免;﹝三﹞宪兵第三团之撤去;﹝四﹞军分会政治训练处及北平军事杂志社之解散;﹝五﹞日本方面所谓蓝衣社、复兴社等有害于中、日两国国交之秘密机关之取缔,并不容许其存在;﹝六﹞河北省内一切党部之撤退,励志社北平支部之撤废;﹝七﹞第五十一军撤退河北省外;﹝八﹞第廿五师撤退河北省外,第廿五师学生训练班之解散;﹝九﹞中国内一般排外排日之禁止>

            二、关于以上诸项之实行,并承认下记附带事项:﹝一﹞与日本方面约定之事项,完全须在约定之期限内实行,更有使中、日关系不良之人员及机关,勿使重新进入。﹝二﹞任命盛市等职员时,希望容纳日本方面之希望选用,不使中、日关系或为不良之人物。﹝三﹞关于约定事项之实施,日本方面采取监视及纠察之手段。

            以上为备忘起见,特以笔记送达。

            何应钦阁下:

            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郿

            昭和十年六月九日

            ﹝2﹞何应钦复函﹝1935年7月6日﹞

            敬启者,六月九日酒井参谋长所提各事项均承诺之。并自主的期其遂行,特此通知

            此致梅津司令官阁下

            何应钦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七月六日

    • 家园 不知这人物篇有没有续

      也不知道您列出的人物有没有什么选择标准,我随便再添几个吧:

      科学学术:陈省深、周汝昌

      文艺:冯巩、刘欢(采j校友),陈道明,张国立(天津重庆两地),李光曦,关牧村,还有--郭德钢;还有些不错的作家,比如大冯,他现在好像关注民俗文化的研究了。

      总体来说,我觉得天津是一个平民城市,有着特色鲜明的民俗风物。这个九河下梢,三教九流汇集之地,所能孕育出的就是民间文化、俗文化,放在旧社会就都是些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这一点和北京以及江南那些城市区别很大。因此,如梁实秋,汪曾淇般的才子文人很难出现在天津,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名人相对也很少出现在天津,而天津盛产的是泥人张,风筝魏,杨柳青年画这类民间艺人。

      刚刚看到小人书河友发的文章读《老北京市井风情画》,非常感慨。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城市,城市人,城市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老的、旧的东西都已经消失。而对于北京这样的城市,还有像老舍、盛锡珊老先生这样的众多的文人,文化人,用他们的笔,他们的画,记录下曾经的那个城市;可对于天津这个城市来讲,正因为她的“俗”文化的缺陷,记录她的经历的文字,作品太少了。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近些年大冯转向民俗文化研究的一个原因吧。

      随口瞎聊,大家见笑。

    • 家园 常家应该是从北京过来的

      常连安是北京人,满族的,后来带着儿子去天津演出。不过似乎天津的曲艺氛围的确比北京浓,万人迷,张寿臣包括侯宝林都是从北京去天津后红起来的

    • 家园 小蘑菇那坟地后平了,建的小区据说半夜闹鬼

      能听见小蘑菇讲相声。。。。

    • 家园 大赠送,共22人得宝 !!!!!!!!!!

      惊喜:所有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上个星期刚讹了我弟弟一把~~

      让他从天津给我寄了二斤果仁,没办法,出了天津就没这味儿了~~~

      献花~~

      • 家园 果仁张?

        以前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去天津,每次都要去南市食品一条街的果仁张买几斤回来吃。比较喜欢的是薄荷味儿和巧克力味儿的。

        • 家园 我吃的哪有那么高档啊~~

          就是天津到处都是的果仁(其实就是盐炒花生~~)不过这味儿,外地还真就没有~~

          从小吃的就是这味儿,惯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