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德兰士瓦 五 纳塔 1 -- 橡树村

共:💬58 🌺16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本来就是闯江湖的,纪律自然欠缺
              • 家园 感觉他们还只是抱团取暖的一群人,而不是一个民族

                更谈不上国家了。 一群人里又分了很多小团体,想统一成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确实需要极具个人魅力的领袖。这样的领袖,不仅要能力超群,还要有历史责任感,民族使命感。

                最终,如村长所说,就落在波特吉特和彼勒托里斯身上了。

      • 家园 1

        不好意思,老是坐沙发

        后面这段和血河部分连上了,清楚了

    • 家园 【原创】德兰士瓦 五 纳塔 3

      橡树村:【原创】德兰士瓦 五 纳塔 2

      波特吉特和乌斯得到消息,很快就率领人马赶到了布希曼河。现在,实际上一共有三个大营地,瑞蒂夫的营地仍然在,由瑞蒂夫的助手格雷令Piet Greyling负责。马利兹的营地是最大的,乌斯的人马有自己的营地,波特吉特带来的人不多,就分成了两个部分,分别加入了瑞蒂夫和马利兹的营地。营地管理非常严格,都仅有一个出口,在营地内部,布尔人们非常团结。这可能是整个大迁徙过程中大家最团结的时候了。但是关于领袖的问题,仍然有分歧。

      马利兹,波特吉特,乌斯都具有足够的声望来领导。波特吉特和乌斯队伍马利兹处理行政事务的才能是认可的,但是一讲到军事问题,波特吉特和乌斯就看不上马利兹了,这样,营地的内部事务,就由马利兹负责,讨伐鼎刚,就成了波特吉特和乌斯的任务。4月6日,波特吉特和乌斯率领347人的队伍,向祖鲁地出发了。但是,这个队伍分成了两部分,波特吉特和乌斯各带一队,一前一后。队伍并没有携带任何牛车。根据波特吉特和乌斯对付Mazilikazi的经验,牛车是没有必要的。对此,马利兹深表忧虑。

      队伍向东北方向出发,深入祖鲁地,希望能够对鼎刚的都城发动突袭,一路上没有发现祖鲁人的任何痕迹。但是祖鲁人早就知道这对人马的到来,鼎刚非常重视情报工作,间谍密布祖鲁地和纳塔,甚至扩展到了高原和殖民地,大的事情,逃不过鼎刚的眼睛。得知布尔人到来,鼎刚非常兴奋,派出士兵前去阻截,战场就设在了水牛河附近的一个山谷。4月11日,队伍接近了祖鲁人的埋伏圈。这里是一条河道,两边都是高耸的山峰,怎么看,都是设伏的好地方。波特吉特觉得这里很危险,不应该通过,但是乌斯认为没有任何问题,甚至说,要是波特吉特不敢,那么他就自己带人过去。波特吉特决定不去冒险,在山谷入口等待,乌斯率领的一百多人冲了进去。乌斯的人马刚刚消失在山谷里面,波特吉特就听到山谷内呼啸声响起,伴随着散乱的枪声,马匹的嘶鸣,乌斯果然中伏。波特吉特率领人员拼力向前冲,却遇到了整队的祖鲁士兵堵住了山谷入口。激战间,乌斯的人马逐渐冲了出来。撤退的时候,乌斯队伍中的一个成员马匹被杀,乌斯反身去救这个战士,却被祖鲁人围困,身中长矛,跌落马下,已经冲出了包围圈的乌斯的儿子见到父亲被围受伤,又奋力杀了回去,却也陷入了重围,最终死在了父亲身边。波特吉特的队伍占据了山谷入口的一个山岗,并不敢恋战,掩护人员撤退后,逐渐脱离了战场。这一战,乌斯等十人被杀,祖鲁人死亡六百人,但是布尔人对祖鲁地的进攻,彻底失败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布希曼河谷

      回到营地,波特吉特成了被谴责的对象,大多数人都认为波特吉特不应该听任乌斯进入埋伏圈,同时谴责他没有拼力进攻最终导致乌斯被害。支持波特吉特的人则指责对方指责没有根据,乌斯从来不听波特吉特的,想阻止也阻止不了。布尔人分成了支持波特吉特的和反对波特吉特的两大派,吵成了一团,争吵越来越激烈。骄傲的波特吉特可受不了这些指责,见到几天的时间仍然无法平息这场争论,索性就带上自己的所有人马返回了高原。那里,才是波特吉特自己的天地,纳塔不是布尔人的应许之地,即使布尔人能够征服祖鲁,这里也早晚是英国人的地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纳塔港

      布尔人反击的时候,纳塔港的英国人也发动了对祖鲁人的战斗。瑞蒂夫的悲剧,提醒了英国人,鼎刚早晚会对他们下手的,不如趁着有盟军在旁,开始进攻祖鲁地。并且,他们自己的伙伴,也有两人死在了鼎刚手下,托马斯哈斯塔得是瑞蒂夫的翻译,和瑞蒂夫死在了一起,乔治彼伽被纳塔港的人派到布尔人那里送信,却赶上了祖鲁人的大屠杀,也死在了祖鲁人手上。英国人虽然不多,但是招呼了不少土著人,浩浩荡荡,也有上千人马。第一次进攻,联军占领了一个没有什么人防守的祖鲁人的军事据点,抢掠了不少牲畜人口,大胜而归,第二次进攻,却遭遇了祖鲁军队,鼎刚的弟弟潘迪率领大约七千名士兵包围了这支杂牌军,英国人损失惨重,17个英国人死了13个,乔治彼伽的哥哥死在了这里。生还者逃回了纳塔港,祖鲁人也跟到了,英国人只好躲到了船上,一直到祖鲁人散去。1838年4月,鼎刚取得了全面的优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820-1840年代的纳塔港

      现在纳塔的领袖,就只有马利兹了。马利兹再次向殖民地发出了求援信,但是一时间还看不到任何援军的消息。现在,有不少人又离开了纳塔,三个牛车阵,也就合并成了两个。纳塔的雨季到来了,道路泥泞,牛车阵仿佛泡在了一片泥海里面。尽管如此,缺少物资纳塔港的英国人来求援,马利兹还是把自己也不多的物资分出了一些,亲自率队送到了纳塔港。纳塔港种植了不少蔬菜,也正还是马利兹需要的。回到了自己的营地,马利兹发现,援军没来,却来了两个英国殖民地的官员。

      英国人对于这个影响越来越大的大迁徙,不是无动于衷的。英国人早就对开拓新的殖民地感兴趣。1834年的时候,德班刚刚到任不久,就宣布了打算在纳塔设立殖民地的计划,并且正式把纳塔港的定居点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为德班,这一年也就成了德班市建立的年份,虽然正式的城市建设还需要等上不少年。同年,德班派遣了史密斯Andrew Smith到南非内陆探险,收集内陆地区的情报。史密斯在1832年的时候就曾经越过科萨人的领土,探访了祖鲁地,拜见了鼎刚,也算是经验丰富。这一次,从1834年7月到1836年1月,史密斯几乎探访了南非内陆北至林波波河流域的所有的主要部落,甚至拜访了还没有和布尔人开战的Mzilikazi。这次探险并没有什么外交使命,纯粹就是收集资料,了解情况,宣示英国人的实力,所以这一行没有和任何当地势力发生冲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祖鲁地

      史密斯回到殖民地的时候,科萨战争刚刚结束,德班正在忙于收拾战争后的混乱场面。第六次科萨战争的莫名其妙的进程,原来的盟友成了敌人,挑起战争的敌人却成了盟友,原本希望扩展得到的土地最终没有得到,边境地区仍然一片混乱。这样的结局,使得很多人开始谴责德班的边境政策,各方面的压力使得英国政府决定放弃新得到的殖民地,同时又给东部边境任命了一个副总督,Andries Stockenstroom,负责边境的事务。Stockenstroom是一个在殖民地成长的布尔人,但是已经成为了殖民地的官员,为大英帝国服务。德班自然不希望有人来分权,想方设法进行阻挠,自然也就没有心思顾及其他事情。这个时候,也正是波特吉特,沙力,马利兹,瑞蒂夫开始移民的时候。等到殖民地终于腾出手来的时候,已经有几千人离开了殖民地。

      迁徙的布尔人很多都携带着自己的奴隶,或者仆从,而按照大英帝国的废奴条例,这样的做法是非法的。所以,以此为借口,殖民地开始干涉布尔人的移民,对于武器,弹药的供应进行控制,同时开始调查布尔人的这些违法行为。虽然布尔人宣称自己是自由的,但是英国殖民地仍然坚持从殖民地离开的,仍然是大英帝国的属民。实际上,1835年,英国曾经通过立法,宣布英国有南纬25度以南地区的管辖权,可以惩罚这个范围内犯罪的罪犯。当然,殖民地有没有能力进行执法,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但是这样的规定至少给布尔人带来了不少法律上的麻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南非的大部分领土都在南纬25度以南

      马利兹所见到的两位英国官员,就是来纳塔地考察布尔人私自携带奴隶出境的情况的。这两个官员都是布尔人,在英国殖民政府工作,都对于大迁徙持同情立场,自然这个考察最终没什么结果。不过其中一位官员,却值得介绍,这个人叫做波舒Jacobus Boshof。波舒这一年40岁,是东部边境的殖民官员,本来在休假,正好陪同另外一位官员来纳塔地考察。他很同情移民们的处境,在他最终给殖民地的报告中,很是为这些移民们讲话。波舒也和马利兹本来就熟悉,马利兹非常欣赏这个人的管理才能,恳求波舒留下来协助他工作。波舒毕竟还是殖民地的官员,拒绝了这个建议,但是利用停留的期间,开始和马利兹探讨未来共和国的构架,如何组建议会,如何组建政府机构,几乎奠定了日后布尔人政权的结构基础。波舒擅自延长了自己的假期,多在纳塔地停留了不少时间,返回殖民地后,因为超假过长被殖民地开除,自己索性就加入了移民的行列。

      这两个都是布尔人的英国官员,实际上给马利兹带了不少弹药,物资,使得马利兹的队伍重新有了信心,马利兹也开始筹划对祖鲁地的反攻。现在马利兹放弃了在布希曼河的营地,在小图盖拉河建了一个更大更坚固的牛车阵。这个营地设计更加合理,防御措施更加严密,在这里,除了便于防御,还有很方便清洁的水源,有自己的蔬菜地。不过不是所有的人都听从马利兹的管理。在马利兹的牛车阵之外,仍然有一些布尔人,在被称为大脚的Koos Potgieter和传奇人物著名的侦察勇士Hans Dons的带领下,仍然留在了布希曼河。马利兹多次邀请他们加入大部队,但是都遭到了拒绝。这一队人马就成了祖鲁人的目标。

      1838年8月初,大约一万祖鲁士兵突然出现在了大脚的牛车阵前。这些祖鲁人也有不少枪支了,但是却不会使用,总是在射程之外就开始射击,谁也不知道子弹究竟去到了那里,不过时不时的枪声,还是增添了不少气势。大脚的人马虽然与大部队分开,但是却没有疏于防守,有了充分准备的布尔人没有给祖鲁人任何机会,在牛车阵内抵抗着进攻的祖鲁人。祖鲁人的进攻坚持了两天,8月5日,终于撤兵。得知消息的马利兹立刻派出了增援部队,到达的时候祖鲁人已经撤走,只是帮助大脚的队伍去追击祖鲁人,抢回了不少牛羊。整场战役,祖鲁人死亡数百,布尔人只死了一个,还是因为事发突然,没有来得及撤回牛车阵内。牛车阵终于开始发挥威力了,布尔人至少找到了防御祖鲁人的有效方法。这次进攻后,不需要马利兹再次邀请,这对人马就和大部队汇合,在马利兹的大牛车阵外形成了另外一个牛车阵,与主牛车阵遥相呼应。

      九月,听说纳塔港到了新的物资,马利兹再次率队去取物资,回来之后,就病倒了,9月23日,这个纳塔的布尔人领袖停止了呼吸。马利兹把自己比作率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摩西,只能见到应许之地,却不得进入。马利兹是布尔人移民中最受欢迎的领袖,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他。纳塔的第一个首都,就以瑞地夫和马利兹命名,称为彼得马利兹堡,简称马利兹堡,现在仍然是夸祖鲁纳塔省的省会所在地。马利兹死后,第一批的移民领袖只剩下远在德兰士瓦的波特吉特一个人,沙力已经基本上退出了领导,崔查特大约在这个时候死于Delagoa,瑞蒂夫,乌斯都遇难,整个大迁徙陷入低潮,大迁徙的第一阶段基本上到此结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彼得马利兹堡的新旧城徽

      马利兹还算是带着希望去世的。他去世前不及,就有信使带来了消息,彼勒托里斯和波舒已经正式加入了移民的队伍,向纳塔出发了。期盼已久的援军,终于要来了。

      橡树村:【原创】德兰士瓦 五 纳塔 4

      橡树村:【原创】德兰士瓦 序

      橡树村:【原创】德兰士瓦 一 大鱼河 1

      橡树村:【原创】德兰士瓦 二 干旱 1

      橡树村:【原创】德兰士瓦 三 穆迪 1

      橡树村:【原创】德兰士瓦 四 大迁徙 1

      橡树村:【原创】德兰士瓦 五 纳塔 1

      关键词(Tags): #南非历史#德兰士瓦#纳塔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布尔人的“隆中对”

        。波舒毕竟还是殖民地的官员,拒绝了这个建议,但是利用停留的期间,开始和马利兹探讨未来共和国的构架,如果组建议会,如果组建政府机构,几乎奠定了日后布尔人政权的结构基础。

        同时代海外飘零的华人数量也不少,但是缺少这样的思维碰撞,否则早就建立起一个中华帝国了

        • 家园 那还不是因为华人对故国的感情么?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没成立政权还让中央政府当叛逆呢。中央政府没有开放精神,中国大统一思想的深入人心,都是关键。现在还有不少人拿新加坡当自己地方呢。

        • 家园 又被抓住错别字了

          不好意思。

          清末那些国民党的前期组织,应该有不少在准备政府吧?似乎主要想法都是在海外形成的?不过打算在海外殖民地建立政权扎根的,的确没听说过。

      • 家园 第一批布尔人领袖里,感觉还是波特吉特厉害一些

        会打仗,可惜太心高气傲。

        • 家园 能和他比较的也就是下面要出场的彼勒托里斯

          这两个人的冲突就比较有趣了,都有显赫战功,一个征服了德兰士瓦,一个征服了祖鲁,所以都有一大批衷心的追随者,但是也都有行政失误,结果自然是得罪了不少人,在后来各自建立政权之后,也都和议会处不好关系。

      • 家园 那时是不是

        在用滑堂枪?

        若是,在射程里杀伤力可能也不比弓箭大多少?

        • 家园 比弓箭稍好一些?

          滑膛枪在射程内的杀伤力似乎比弓箭稍好一些?不过要是强的话也强不了太多。不过祖鲁人没有弓箭,只有投掷使用的长矛,滑膛枪对投掷用的长矛的优势还是有的。火器对冷兵器的绝对优势大约需要再等三四十年,有了后膛枪,特别是机枪之后了。

          布尔人的武器要比英国人落后一些,换装比英国人晚上几年。

          • 家园 那会儿的火器还那么弱?跟第一次鸦片战争年代差不多啊。

            国内的历史书好像把那会儿的英国佬吹得挺厉害的。

            • 家园 转一点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候的火枪差距

              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里面的。

              清军使用的鸟枪,其原型可追溯至1548年(明嘉靖二十七年)的葡萄牙火绳枪,此后几经改良,成为主要单兵火器之一。

              鸟枪是一种前装滑膛火绳枪。发射前须从枪口装填火药,再塞入弹丸,以火绳为点火装置。

              兵丁鸟枪用铁制成,枪长2.01米,铅弹丸重1钱,装填火药3钱。射程约100米。射速为1至2发/分钟。

              英军此时装备了当时世界上比较先进的两种军用枪:一是伯克式前装滑膛燧发枪,其点火装置为摩擦燧石。枪身长1.16米,口径为15.3毫米,弹丸重35克。射程约200米,射速为2至3发/分钟。该枪约1800年研制成功,后装备部队。一是布伦士威克式前装滑膛击发枪,点火装置为击发枪机撞击火帽。枪身长1.42米,口径为17.5毫米,弹丸重53克,射程约300米,射速为3至4发/分钟。该枪约在1838年起陆续装备部队

              对于大迁徙时期的布尔人,应该使用的是Barker式的前膛燧发枪。

              清军除了枪支本身的劣势,枪支制造质量不好,军费不足缺乏维护,也使得清军的枪支作用不大。

              不过这本书作者认为火器相差很多,我倒不这么认为,这时候的火枪的作用仍然有限,清军仍然不敌,应该是其他问题。我记得河里有人提过,清军如果使用弓箭,可能杀伤力比使用这样的火枪还要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