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梦里燕赵系列 十 】真张溪,假张溪 -- 萨苏

共:💬15 🌺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梦里燕赵系列 十 】真张溪,假张溪

    我的祖母完婚以后,祖父不等蜜月结束就匆匆赶回奉天安顿新家,过了些日子,来信让我祖母前往会合。

    我祖母别了家人,单身出关,途中在北平换车,月台上忽然发现两个熟悉的乡人,正是我祖母的表兄晋梦奇和他的好友张子龙。他们都穿着学生装,这两个人在当地有神童之称,经蓝先生介绍到北京读大学,晋梦奇学的是纺织,张子龙学的是法学。

    老乡见面分外亲切,我祖母幼年的时候和晋是玩伴,所谓熟不拘礼的关系。祖母回忆那时的晋梦奇儒雅大方,气质沉静,得知她是一个人转车,便和张子龙帮助我祖母把行李送上车,又陪着说了一会子话,末了,两个人说自己是放暑假回乡,车也快开了,便告辞。而晋又忽然跑转来,给我祖母买的水果送来,最后在我祖母额头上一敲,嘱咐她不要随便探头到窗外,碰上涵洞会磨成大平脸的,然后微笑着走去了。

    看着两个人的影子,祖母才第一次有了思乡的愁绪。

    她当时不知道未来等待他们的,不是纺织厂和法官罩袍,而是和笔砚迥然不同的钢枪。晋梦奇和张子龙,是我故乡领导抗战的两个传奇人物。

    她也不知道,晋梦奇和张子龙,当时都在大学秘密加入了共产党,那个时候,追求进步的学生往往加入共产党,是很平常的事情。

    1937年,抗战爆发,幽燕大地,顿成战场。

    现在盛行的翻案风有两个看法是我的乡人所不可能接受的。

    第一个就是美化日军的形象。我颇看到几部作品反映这样一种思想:因为八路打了鬼子,才把鬼子引到乡间来烧杀抢掠,换句话说,鬼子是报复有理,而造成老百姓吃苦受难的是抗日的八路。

    这纯粹是缺乏对当时历史的了解。作为占领军,日本人不是来中国旅游,和中国人井水不犯河水,它的目的就是来征服和掠夺,而鬼子又哪里有文明可言?我祖母的叔兄都是无故被抓去,死在日本人的劳动营里,只因为他们需要劳工采煤。

    老家的人还讲过一个例子,那还是日本投降以后,我祖母村子的剃头匠出外干活,遇到一队日本兵去石家庄受降,日本军官就让剃头匠给日本兵理发。有别的老乡看到,但是没敢靠近。剃头匠就给日本兵理发。

    到了下午,所有的日本兵都剃完了头,日本军官一枪把剃头匠打死在道沟里,扬长而去。

    需要理由么?不需要。

    这还是日本投降以后,投降以前是怎样的,可以想见。

    日本人当时对中国人的看法,和西班牙人征服美洲时看待印加人一样,认为中国人是介于人和畜生之间的品种,所以杀起中国人来毫无心理障碍。

    以为作顺民就可以好好过日子么?皇军 Is very hard to please。记得硬塞给溥仪一个日本祖宗吧。那么大号的汉奸尚且如此,顺民是那么好当的么?

    第二个是八路军不抗日。

    曾几何时,在“国军不抗日”的调子上又多了一个“八路不抗日”。国军也没抗,共军也没抗,抗战倒打了八年,最后小鬼子还投降了,难道日本人在对空气作战么?真是一个对中国人的黑色幽默。

    至少在河北,八路军和日军的战斗,始终激烈而残酷。

    我曾经和日本老鬼子谈到过这个问题,他们对八路的夜袭和雷阵尚还心有余悸。对此,鬼子的看法我觉得还比较客观,他们认为,八路在河北的顽强抵抗,一方面是民族抵抗战争,一方面也有迫不得已之处。

    八路军的主要根据地大多在山区,山区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日军现代化军队的火力优势,所谓“山水是敌,征战我不爱山水”,山区的确是好的战场。但是,山区的资源却贫乏的可怜,难以支撑一支近代化的军队。八路军只要想存在,就要吃粮,要穿衣,要兵源,要武器,这些,山区都无法有效的提供给他们。河北,特别是富庶的冀中平原,一度是八路军最大,最有效率的人力与物资仓库。可以说太行屏藩上的十万大军,都是依靠河北的粮食和棉花养着,而军中更不乏勇猛善战的幽州子弟。威名远镇的八路军冀中第十七团,冀中第十八团,就全部由燕赵籍的军人组成。

    1942年冀中暂时沦陷的时候,只几个月的时间,太行山上的八路军就只有黑豆饼沾盐水吃了。

    于情于理,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八路军都无法放弃冀中。

    而日军也需要冀中的粮食和棉花支援大东亚圣战,这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

    所以整个抗战期间,冀中始终充满了血腥的战斗。

    老鬼子的分析还有一点没参透的。那就是燕赵之地自古就是中国的腹心,这里的人民,大概是骨子里民族意识最强的中国人了。而“燕赵悲歌”的遗事又标示着这里从来不缺乏视死如归的战士。此外,这里的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即便是最边远的村庄,也不乏虽贫素却博学的士人给民众铨叙“忠义”与“报国”的信念。

    所以,当外敌入侵的时候,燕赵父老自来前赴后继,共赴国难。根据《河北抗战史话》计算,整个抗战期间,冀中向国共两军共提供了七十万名子弟兵,物资无数,这是全国各省份罕见的比例。

    抵御外侮,我的父老乡亲不需要动员。

    晋梦奇和张子龙,便是这些豪杰中的翘楚。他们都是当地地方武装的领导人。

    在当时日军的通缉名单里面,有两个令人困惑的名字 -- “真张溪”和“假张溪”。张子龙这个和赵云同名的顽皮学生,就是其中那个“假张溪”。

    张溪,是当时乡间一个富有声望的大绅士,为了借助他的影响力,张子龙在组织抵抗力量的时候,就借用了他的名字。谁知不久就发现真的张溪也在组织抗日,两个人的名字撞了车。只是两个张溪一属国,一属共,自然不肯相让。国民党的张溪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没理由让人家改;共产党的“张溪”好容易创下万儿来,也不肯变更,结果民间就出现了“真张溪”,“假张溪”的称呼,日本人不过是等因奉此而已。

    “假张溪”身材瘦小精悍,在家乡人口中,却是一个肖飞式的人物。小的时候老家来人,没少提到他,也不乏他的传奇,其中一个故事很有他的个人风格,所以记得清楚。

    那是凤海大爷讲的,说“假张溪”有一次行迹败露,被日本人追出城来,日本宪兵开摩托,他骑马,一边打一边退。这里城外是一片矿野无路可逃,日军认为这次必活捉此人,大概还有点儿纳闷这以精明见长的“假张溪”怎么会犯下如此低级错误。谁知就在此时,一声怪叫,开过来一趟日本列车 -- 张子龙对这周围的地理闭着眼睛都能画出来,他早记得这里有一条铁路,等的就是这趟车。 -- 张子龙从小顽皮,会扒火车,现在马不要了,飞身上车,一面还击,一面坐着“电马”飞驰而去。

    鬼子宪兵瞠目结舌,就是不敢朝自己人的列车开枪。

    等联系了铁路方面停车抓人,早跑出去了几十里地,哪儿还有他的影子?而回到城里,就听见中国人纷纷传说“张溪会飞”了。

    一九四二年,日军发动五一大扫荡,中国军队冀中各部损失惨重,张子龙在这时随主力撤到晋西。因为他原来是学习法律的,抗战胜利后转为司法专员,解放后历任河北高检副院长,院长。八十年代来访我祖母,说起抗日,道:“那时候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啊。”

    而晋梦奇没有选择撤走,留了下来。

    晋梦奇司令留在了五一扫荡后的冀中,留在了这片他故乡的大地上。

    [待续]


    本帖一共被 7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