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经济学读书心得 -- 科大胡不归

共:💬1701 🌺4365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讨论】抗美援朝的获利就是中国证明了自己国防的能力

          比如,朝鲜战争的盈亏问题。你就需要证明中国参与这场战争比不参与要“赚”了。

          我的全文不就是围绕着一个问题嘛:一切经济学的考虑,都必须在能够自卫的情况下才有意义。一个不能自卫的国家,根本没法谈经济学。你提出的:

          同样的猜想,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从机会成本考虑,如果蒋介石继续执政,利用大陆的资源,中国目前可以获得比现在更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那么解放战争究竟是“机会成本获利”呢?还是“机会成本亏损”?

          象这种问题,都是经济意义的。可是历史已经证明蒋介石不能给中国带来充分的国防,毛泽东可以。比如看看这个,李宗仁对蒋介石抗日战争中错误的批评:链接出处

          • 家园 历史未必就证明了蒋介石不能给中国带来充分的国防吧?

            抗日战争的胜利,不管怎么说,都是在蒋介石带头的领导下吧?台湾几十年,也没见谁侵略他吧?

            在抗日战争刚结束的时候,蒋介石当总统的中国难道不是亚洲第一强国么?

            不能因为他打输了内战就说他不能保卫中国吧?

            我只是说明,用机会成本考虑经济问题是对的。但是,机会成本的衡量需要慎重。其得益还是受损,是需要证明的。对于一些可以量化统计的行为,判断机会成本的得益与否是相对容易的事情。但是,对于无法量化统计的行为,仅仅凭自己认为其结果有利,那样的证据是不充分的。在这种时候,用“机会成本”来说明问题,就未必合适。

            • 家园 蒋介石先生在苏联的威胁下只有退让。

              毛先生在美国和所谓“联合国军”的炮火面前也不退让。

              一对比差别很明显。谁才能保证国防安全很明显。

              用台湾没受侵略来对比毫无意义,因为朝鲜战争之后谁都明白在过中共这一关以前谁主动侵略台湾是白痴行为,就算现在台湾废弃所有的防卫设施和武装都不会受到外国的武装侵略,就像我们没必要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都驻扎军队一样。这就是威慑!

              也许你认为需要在“同等条件下”比较,可惜社会历史不是物理实验,不可能讲什么“可重复再现”。

            • 家园 1840年之后的若干年

              中国难道不是亚洲第一强国么?

            • 家园 中华民国的充分国防,台湾的无人侵略,无法服人
            • 家园 【讨论】蒋介石在国防上的无能

              河里许多朋友都乐于用翔实的证据说明蒋介石在国防上的差劲。这里我就简单说几句。

              抗日战争的胜利,不管怎么说,都是在蒋介石带头的领导下吧

              这一点我并不反对,所以我对老蒋还是颇为尊重的。我读过黄仁宇写的《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对蒋介石还很有些同情呢。但是这远远不足以证明蒋介石的国防能力强。正相反,地球人都知道抗日战争是惨胜,日本人大都认为不是败给了中国而是败给了美国。英美苏会在1944年胜利在望的时候还发生豫湘桂这样的大溃败吗?由此直接造成美国收买苏联出兵,丢失外蒙古。如果老蒋有本事一点,抗日战争的胜利成果应该比实际的大得多,至少琉球可以收回,外蒙不会丢掉。请你仔细想一想,抗日战争的胜利主要靠外国援助(至少日本人和美国人都这么认为,抗战期间中国一年才产几万吨钢),朝鲜战争的胜利大半靠中国自己的力量(固然有苏联帮助,但苏联也是看到志愿军确实能打胜仗才愿意援助的啊),这两者的区别不大吗?

              台湾几十年,也没见谁侵略他吧?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的回答是:谁也不敢侵略台湾,因为大陆会保卫它!

              在抗日战争刚结束的时候,蒋介石当总统的中国难道不是亚洲第一强国么?

              抗战胜利的时候蒋介石还不是“总统”。所谓亚洲第一强国并不能顶什么用,因为中国面临的直接对手就是美国和苏联这两大超级强国,得顶得住它们才行。事实上毛泽东做到了,在朝鲜击退了美军,在珍宝岛战胜了苏军。这种硬梆梆的战绩,蒋介石不要说去实现,他有这个胆子去想象一下吗?我觉得他不敢,因为他连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日本的勇气都没有,--这也是从《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里学到的。

              最后再请你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在面临美国、苏联的核讹诈时,如果是你或者是蒋介石当政,你或者蒋介石能不能顶住?

      • 家园 送花

        对抗美援朝必要性的观点尤其有道理,要算某目前为止看过的最有力的观点了

      • 家园 您道出了我们的心声!

        像焦国标这样的人,我一直很奇怪,怎么会有这样荒谬的人,看到今天的王1000元,中国,这样的人一直都是前赴后继,络绎不绝啊!

      • 家园 说的好!
      • 家园 象同行致敬!花!
      • 家园 呵呵。这个婴儿潮和你讲的是有关系的。。
      • 家园

        毛主席对中国经济最大的贡献,就是使中国从一个经济学用不上的国家,变成了

        一个经济学可以用的国家。

        • 家园 刚把这句贴上去,发现您已贴过一遍。
    • 家园 【原创】经济学读书心得(一)开卷有益

      经济学读书心得(一)开卷有益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诗》

      怎么学经济学呢?与其看些“经济学通俗演义”、“生活中的经济学”之类的,不如直接去读教科书。经济学好歹也算一门相对比较成熟的社会科学,教材想必写得不会很烂吧?

      以前看到过书评推荐美国格里高利·曼昆(N. Gregory Mankiw)教授的《经济学原理》,号称深入浅出,深受学生欢迎。那就从这里开始吧: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分册,Thomson Learning 2006年第四版,梁小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曼昆不但是哈佛大学教授,还曾经在2003年至2005年担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原来是小布什总统的首席经济顾问啊,有没有什么内幕消息透露一下?

      看了一点曼昆之后,觉得他理论讲得太多了,似乎不够结合实际,甚至有掩盖实际以推销理论之嫌。忽然看到美国另两位大官兼经济学家的《经济学:原理与政策》,不由得感叹:姜还是老的辣,官还是大的牛。这两位是:威廉·鲍莫尔(William J. Baumol),曾任美国经济协会主席;艾伦·布林德(Alan S. Blinder),曾任美联储副主席和克林顿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此书着眼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许多问题都来自历史事实,还经常让读者想办法制定对策,--国务院总理岂不就是这样炼成的?例如下册宏观经济学开头就是美国从1870年到2003年的经济史,包括实际GD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随时间变化的两张图。这才对嘛,从原始数据出发,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Thomson Learning 2005年第九版,方齐云、姚遂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

      以上三位都是当官的。后来又发现美国一位似乎不当官的、而且似乎是老愤青(愤老?)的罗伯特·盖尔(Robert C. Guell)教授的《经济学:基本原理与热点问题》。此书比《经济学:原理与政策》更加结合实际,考察了从财政赤字到毒品管制、从医疗保险到性别歧视、从农业政策到战争成本、甚至到恐怖主义经济学的多达30几个专题,令人大开眼界。基本上一言以蔽之:美帝国主义是邪恶的。作愤青就应该这样,要有技术含量啊。McGraw-Hill 2005年第二版,邹薇等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

      哎,不能把老祖宗忘了吧?黄仁宇说亚当·斯密、李嘉图等人是资本主义的生理学家,而马克思是资本主义的病理学家。虽然资本主义“垂而不死”地挺到了现在,可是知道当年病理学家的诊断总是有必要的,兼听则明嘛。《资本论》插图缩译本(插图439幅,缩译缩得一塌糊涂,只有186千字),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非常奇妙的是,在这世界上有几十亿人为支持或者反对马克思斗得你死我活,却很少有人真正去读老马这部代表作。有的朋友认为,文革时期不许中国人读《资本论》,是因为一读就发现老毛不是按照老马的指示办的。对此,我持谨慎的怀疑态度。

      还有一些有借鉴意义的包括:

      梁小民著《读经济学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推荐了作者眼中的若干本经济学名著。有趣的是梁小民先生选择了《共产党宣言》而没有选择《资本论》。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读读《共产党宣言》,以便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谛是什么,避免上那些假马克思主义骗子的当。”更有趣的是他选入了斯蒂格利茨的《全球化及其不满》,却明确表示对此书颇为“不满”。因为斯蒂格利茨支持中国政府,支持“北京共识”,反对“华盛顿共识”,而梁小民否认北京共识,支持华盛顿共识。于是就出现了这样滑稽的场面:外国人说中国的好话,中国人为此反对外国人。

      吴易风等主编的《马克思主义视角中的西方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吴易风先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遗老”,他跟梁小民想必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的关系。他的这本以及其它的书给我的感觉是:不要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作万灵药,可是也不要将它看成死老虎。借着中国经济奇迹的背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跟西方经济学对砍起来,还是互有攻守的。不但资本主义是垂而不死,马克思主义也是垂而不死。究竟谁垂得过谁,还有的瞧呢。

      李晓西主编的《宏观经济学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此书是李晓西先生著《宏观经济学(中国版)》的配套教材。只要看其中第一个案例的标题就知道这书多么富于实际意义了:目前中国GDP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官方数据是否可信?这个问题,想必关心的人非常多吧。答案如何?先卖个关子,以后再谈。

      斯坦利·布鲁(Stanley L. Brue)著《经济思想史》,Thomson Learning2000年第六版,焦国华、韩红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一门学科的历史就是这门学科本身,所以看名字就知道这本书的意义了。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认真读了前面的,胡乱翻了些后面的,学到了什么呢?

      第一,我向经济学家们表示敬意。无论这个领域再怎么遭人谩骂或者充斥着意识形态,经济学家们其实还是很有学术精神和实践精神的。至少二战之后世界经济保持了长期稳定增长,这其中经济学家功不可没。比如说,怎么控制环境污染?怎么管理垄断国企?怎么控制通胀?怎么提高就业?怎么管理汇率?实行自由贸易还是保护主义?这些都不是仅凭常识就能找到办法的,经济学家的贡献值得获得充分的尊敬。

      第二,经济学家们对多党制民主的批评大大改变了我对民主制度的认识。正如共产党这边最反动的第五纵队往往出在中宣部,资本主义那边对自由民主最有力的批评都来自最了解资本主义的经济学家!当然,马克思就是其中最典型的,可即使是没老马那么生猛的也有不少对党派政治啧有烦言。曼昆是小有不满,不过仍然很“讲政治”地推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鲍莫尔和布林德是摆出一副更加中立和深沉的姿态,对意识形态比较低调,有各打五十大板的精神;盖尔的左翼色彩就更浓厚了,提到美帝罪恶的时候充满了讽刺和痛恨的神情。民主人士经常把市场经济和多党制民主打包卖给我们,好像这俩是不可分割的。学了经济学才发现这纯属商业欺诈,好多人是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从这几本教材里,有一个推论是呼之欲出的:至少在原则上,一党制下的市场经济是有可能胜过多党制下的资本主义经济的。所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乍一看是掩耳盗铃,仔细推敲起来说不定还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咧!Seriously,我现在认真地怀疑中国的政治制度也是民主的,甚至“才”是民主的,--当然,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改进空间。

      第三,如果说经济学有没有阶级性是个值得争论的问题,那么经济学家有没有阶级性则是显而易见的。两拨经济学家互相骂对方搞阴谋,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梁小民、曼昆对上吴易风、斯蒂格利茨,肯定会吵起来。这倒不是说哪一方人品不好,只能说在一些基本价值上的立场确实会极大地影响在许多具体问题上的判断,即使是很诚实、很专业的人。马克思和凯恩斯分别明确宣称自己代表的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利益,这样挺好,诚实是美德呀。所以看到戈尔巴乔夫在下台之后还唧唧歪歪“全人类的利益”,实在令人忍俊不禁。顺便说一句,老戈的“新思维”在公关策略上非常弱智,拿“全人类的利益”当圣旨,岂不是说苏联以前是反人类的?难道美国就不反人类?还有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这不等于承认苏联以前不人道、不民主吗?自己把祖坟挖了还能阻止别人挖吗?你看人家小平同志,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前缀加上去,什么都没有损失,再来个《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毛主席的功绩永远是第一位的嘛。什么叫搞政治,小戈真应该向老邓学着点!当然,即使这样也没挡住“大气候、小气候”,只能说人力有时而穷。

      第四,即使不受意识形态影响,经济学家也难免受其所在国的国情影响。美国经济学家经常把美国特有的一些情况当作默认值,比如国土没有被入侵的危险、能够生产几乎所有高技术产品、不需要外汇储备,于是说出一些在其它国家的人看来好像“何不食肉糜”一样的话。我倒不认为这些经济学家们存心欺骗(为了厚道,要“不惮以最大的善意”来推测经济学家),只是他们确实不能替别国设身处地考虑而已。总是有人不注意这些具体条件,尤其是政治家,所以难怪会有那么多国家和个人倒霉了。

      第五,我明白为什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现在适用性这么低了。西方经济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可以直接为决策者提供指导。姑且不挑劳动价值论的毛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依然主要是定性分析,面对现实问题很少能给出办法。有人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现在中国的经济形势吗?该实行什么样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达不到实用的水平,就只能作批判的武器,而不是建设的工具。不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仍然是有意义的,至少可以不时地起到警钟的作用,提醒大家西方经济学也不是真理。

      第六,第七,第八……还是在下文中一项项地谈吧。

      总之:现在的经济学是不完美的、有缺陷的,无论是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可是要认识现实,就要从这样不完美的学问开始。同时要提高警惕,别被它忽悠了。经济有风险,研究须谨慎啊。

      关键词(Tags): #经济学#书目#马克思主义#民主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