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经济学读书心得 -- 科大胡不归

共:💬1701 🌺4365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朝闻道,夕死可矣!

          我也想想办法多生几个。

          打倒万恶的计生委!人民群众不可欺!

          • 家园 挑个刺,是“足”不是“可”(?)

            可,意思听到这道,这辈子就可以了。意思表达很一般;

            足,表示闻的道理,就非常不一般了。死了都值!

            尽管,孔子多次说过:不知生,焉知死以及怪、力、乱、神吾不作等语。孔子真的不知道吗?真的没有说过吗?

            我不是孔子,更没有见过他,也不是其学生。但,从其言语中我们似乎能看到孔子还有另外大家忽略的一面。

            不好意思,借科大兄的帖子发表自己的观点。典型的挂羊头,卖牛肉!

      • 家园 继续加油,送花再看
      • 家园 科大兄,汉民族的融合能力已经滑到文化学领域鸟

        “中国从汉到唐都是世界性的大国,以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为核心的民族文化,造就了中华民族求同存异的宽广胸怀。”

        “学佛的人不要小看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同样,学儒的人也不能小看佛家文化,它们三家,在中国通过两千多年的反复较量,谁也排斥不了谁,终于相互融合,共同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正如今天的西方文明不能轻视东方文明一样,东方文明也不必排斥西方文明,两者都是人类创造的文化精品,关键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加以融合。”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通过夏商周三代,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诸子学说的融合,形成了以儒家、道家学说为主体的华夏文化,并造就了东方世界的唯一强盛的汉帝国。”

      • 家园 汉族人口多,是因为中国曾是数千年的超级大国

        汉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吸引其他民族归依,这只是精神方面的因素。更重要的是物质因素。

        农耕文明时代,制约人口增长的因素是战争,瘟疫和饥荒。始皇帝一统华夏之后,中国大多数时间是统一的王朝,和平时期远比战争多。因为存在着比较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局部的饥荒能得到一定的舒解。再加上中药的广泛应用,中国没有出现过欧洲那种死亡三分之一人口的大瘟疫。所以,到了清末,中国就已经有了4.5亿人。

        • 家园 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是中国人口众多的基础

          没有吃的,不等人口累积起来,早就暴动瘟疫战争改朝换代乱七八糟的了……

          古典文明人口积累到4-5亿,工业化之后医疗大幅度进步,工业化使农业产量再次暴增,人口在30年内翻番,之后是惯性增长至今(就要停滞了)

          喊个口号:支持2.1生育率!

      • 家园 甚好,资料不容易整。不是汉族融合力强,是其它民族喜欢分裂

        汉族硬生生融进来的人,我感觉也并不是太多,特别是唐朝以后。之前可以说是汉族形成期,确实融了不少人,但那时人口规模也就是五千万。以后增长到13亿,并不是靠融人进来,主要是靠自己生。

        不过汉族分裂出过什幺新民族么?台湾折腾了那么久,也成功不了。所以,主要是汉族非常痛恨分裂,有强烈的自我认同倾向,文化身份标记非常强。西方民族系出同源的不少,分裂成不知道多少个国家,融合少,分裂多。可能从内心不把分裂当回事。

        人口多少,靠的是文化凝聚力,再加上一块较大的地盘。融合能力看怎么说了,可能美国融合力比中国还要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