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说说计划生育! -- 观望者

共:💬42 🌺2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生物的生存为了什么,表现形式是什么?

            生物的生存是为了延续,具体表现为1.追求资源;2.确保生殖。对群体动物来说保持一定数量的群体是重要的。生存在这里体现为种群数量

            但资源相对丰富,对幼体的性腺发育可能有影响进而改变性取向。这就是一种信息反馈:资源丰富的信号告诉一个群体,我们没有生存压力,可以不必增加种群数量了。

            这个增加种群数量的负反馈是鉴于我们的基因组进化设定本来就是假定我们一直处于资源贫乏的环境,在追求资源的同时又要节省资源。(这也是对的,直到工业革命,这个环境改变了,人类在20000年的发展中,只有最近200年才遇到这个问题)。

            所以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物质好处以外,同时对人类带来两个意想不到的后果:减少生育和心血管类疾病(这类疾病基于我们摄取超出我们代谢所需的热量)。

            • 家园 我认为你的说法有点问题

              生物的生存是为了延续,具体表现为1.追求资源;2.确保生殖。对群体动物来说保持一定数量的群体是重要的。生存在这里体现为种群数量

              这个前提是对的,也是生物学里面基本的常识,尽管对其的质疑,讨论和特殊情况下的修正一直有。

              但你后面的说法

              这就是一种信息反馈:资源丰富的信号告诉一个群体,我们没有生存压力,可以不必增加种群数量了。

              跟这两个前提完全矛盾。因为根据这两个前提,并不存在“资源过多”的情况,反而是要尽可能的去获得和占有。而为了尽量延续后代,更不会有“数量足够”的想法,只会利用现有能获得的资源尽量繁衍后代。直到环境压力出现为止,这也就是典型的s型曲线。

              所有你说了一种想法

              这个增加种群数量的负反馈是鉴于我们的基因组进化设定本来就是假定我们一直处于资源贫乏的环境,在追求资源的同时又要节省资源。

              这个我只能说是不现实的。首先200年对于生物的进化实在是微不足道,基因绝不可能有什么大的改变。另外,同性恋古已有之,动物里面也有,并不是近来才出现的。再者,利用同性恋的方法,本身也比较奇怪。因为有一种叫asexual的人群不知道老兄听说过没有,就是无性欲的人,不是什么阳痿一类的,就是无性欲,不论对方是男是女,这个大概更有效一点。

              不过上面这些其实都没有意义,因为按照你的解释,如果同性恋是一种自我节育手段,并且是由基因调控的。那我前面说到过这个问题,这些基因是哪来的?节育了以后,基因根本不能遗传到下一代,也就是说,即使存在这些基因,它们也只能作用一次而已。这种一次性的基因,怎么可能作为调控手段呢?而每代同性恋的出现,难道是每代人中都有相对固定比例的人发生同一种基因突变吗?

              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这些基因存在于每个人体内,而需要某种机制激活。但这又有两个问题,一是,如你所说,资源问题是近100余年才出现的。以前即使有,也完全是通过环境压力来改变的,其实现在也是如此,人类感觉到了环境压力。没有发现基因起作用,既然如此,那些基因为何要保留下来?其二,是由什么机制激发的?因为同性恋有部分是先天,部分是后天(后天因素的有不少同性恋者一谓否认),后天的我更认为是文化在“激发”或者说影响。而先天的呢?即使有某种激发机制存在,为何是在所有人群中都激发,不针对某些群体(比如受到环境压力特别大或者特别小的),而且是没有选择的,并不针对某些有残缺的个体?另外,为何那些没有压力,又不像你说的那样“人数正好”的时期,也有不少同性恋被“激发”?

              所以说,中国人实行的节育,即使是合理的,与其说是什么基因作用,不如说还是感到了环境压力而依据人的智慧主动采取的一种先期措施。

      • 家园 中国的中产阶级少生,但富人和穷人多生
        • 家园 关于穷富人

          首先富人不论在什么样的社会里肯定都只占很小比例,所有说他们即使多生了,也没什么太大意义,毕竟就像你说的,“中产阶级”还是少生。

          另外,我知道有些家产有几亿的家庭,也就一个小孩。不要说那些百万或千万富翁了,当然现在中国百万不算什么了,而几亿比上不足,但比起那些中产来讲也有余了。这样的富人家庭在富人中比例应该不小。因为他们多半是白手起家的,如果运气好,发达的早了,也许再生一个;不然也没这个精力和想法了,除非离婚或者搞婚外情一类的。

          而政府高官,超生的也不多,因为超生理论上是不能再担任公职的,那些人在升职前是不会拿前途开玩笑的,后来么,就像前面说的,人也老了。

          当然反过来,也有些家有几万、几十万,就愿意挨罚也要生一个的。

          当然,上面说的是刚实行计划生育时那一辈了,他们的子女,如果得到荫蔽,非富即贵,倒是有多生的可能。但对于那些“预备役”富人们呢?

          不过不论怎么说,这些“富人”都是少数,多生少生对中国整体人口数量和结构,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至于中产阶级,那些都市白领金领灰领一类的人,是否能够上西方“中产阶级”的标准还一直有人争论。不过这里可以将他们看作是中产,但要注意,他们的人数和比例,在中国社会和西方社会是大不一样的。反之也就是,所谓“穷人”的数量在中国很庞大。所以我说的富人不愿生而穷人多生,就是指这个。而且这是个很关键的问题。

          即使仅仅想办法鼓励中产多生,也是很难做到的,西方到现在也没有什么良策,何况中国。这里还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由于城市生活的压力和其它因素,那些新城市人(或者说是新迈入较高社会阶层的人),很可能主动或被动的,立即抛弃他们以前所属于的群体的多生育的习惯(比如说农村人。这里没有歧视的意思)。

          • 家园 你说得很对,富人比例很小

            从某些方面,穷人多生是世界趋势,欧洲北美概莫能外,所以我们也不必过分担忧。如果能保障基本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提供精英人才的资金支持,穷人家的子女成才也不难。何况有钱人家的孩子成材率也不是特别高,见多识广是优点,没有上进心缺乏毅力是缺点。优点容易学,缺点很难改

            • 家园 你这说法是没有错,但是我之前就说了,要考虑到现下的情况

              因为中国自身的发展轨迹,目前的情况我看在20年内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形成中产阶级当然是目标,并且也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但形成之后先不论(那时候可能还得鼓励他们生育),先说现在的情况——形成过程中吧:

              前面说了,中国目前的中产跟穷人比,人数不占优势。而由于中国人重视教育的传统,中国教育系统目前的问题,以及目前中国社会的激烈竞争程度,还有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等等因素。你所说的,保障义务教育,并提供资金支持等,相比较现在的城里孩子培养所需的费用来说远远不够。就说电脑和外语吧,不可否认,发达地区的孩子还是有一定优势的,甚至理科也是,比如城里幼儿园可能就开始有奥数班一类的课程了;更别说其他一堆音乐艺术一类的“素质教育”了。除了教育外,还有营养啊,医疗啊,等等问题。

              这些东西肯定不能说起到决定作用,但促进作用总不能否认。而这些都要大量的金钱投入,因此穷人多生更穷,在这个社会仍是很容易出现的问题,尤其是现在的教育等体制又有很大缺陷。同时,这也让那些中产不敢多生。

              再加上前面所说,即使中产群体不断扩大,那些新进入该群体的人,受大的压力更大,反而不可能多生了。比如那些白领房奴;如果父母都是城里人,则更能资助小夫妻买房买车。

              即使出现某些不可能的情况,比如中国的社会福利建设速度能够超过中产的形成速度,突然成型并转为高福利社会,那么如果广大的穷人没有在这之前被成功转化为中产,仍会带来一系列问题。而且高福利社会,中产丁克的可能性也非常高。

          • 家园 再想一想,如果全球化,西方变成蜂王峰后蚁王蚁后

            拉美化的各国成为工蜂工蚁,这个工蜂工蚁数量多多益善,只要牢牢掌握创新,领导新潮流,怕你们工蜂工蚁?

            所以蜂王峰后蚁王蚁后不必多。

            不过生物学上讲,新的蜂王峰后蚁王蚁后是在工蜂工蚁中产生的。那里见过成千上万的蜂王峰后蚁王蚁后的?

            万幸的是人类社会不是蚂蚁世界。要维持合适的人类社会,我们要中产阶级,消除精英和赤贫。

            精英和赤贫是蚂蚁社会的特征,就是两极分化。

            • 家园 你真能想。

              却少人口的民族最终前途是灭亡,任何一个民族的兴盛都是伴随着人口的增殖而不是衰减。

              西方会为今日的多元化付出代价的。

              坚持汉族压倒性的数量优势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 家园 把汉族改成日耳曼人的感觉是什么?

                按照你的看法犹太人早该灭绝了。

                • 家园 不要扣帽子

                  犹太人在欧洲的际遇和我们无关,最终还不是建国。

                  有核心好,还是多元化好,历史会给出答案的。

                  我看到的历史潮流是很多民族被同化或是消灭了。那些人为固化民族差别的行为历史并不长,效果如何,我们等得到检验的时候。

                  • 家园 恰恰相反,凡是坚持自己的文化的民族,哪怕人数再少再分散

                    也可以延续2000年,这就是犹太人的活生生的例子。

                    正是由于有一个纯种的优秀的民族坚持在某块土地上必须由他们专有,也就是你所说的坚持汉族压倒性的数量优势才是长治久安之道。实施了清洗犹太族的政策造成犹太民族追求建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