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我们的领袖,我们的军队 -- 晨枫

共:💬132 🌺27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后勤管理需要加强

      这次救灾政府和军队的表现至少打90分,但也有不足。不足之一就是无论军队还是地方,后勤都出了问题。一方面,外面的物资通过陆海空疯狂地运往灾区;另一方面却是军队和被救人员的给养十分困难,充分暴露了军政两方在物资需求的计划、统计、组织、运输、发放和调济方面的不足。

      我记得早在几年前军队就已启动后勤改革,其核心是后勤地方化。这次赈灾中暴露的问题表明:(1)无论是军队还是地方,物流体制还很落后,严重依赖于行政命令,缺乏统一协调;(2)管理手段也很落后,大量物资和人员的组织、登记和调配主要依靠手工,数据库很不健全,物流网络建设不足。这些都应该好好向沃尔玛、家乐福等超级终端学习。

      • 家园 说得对

        不过赈灾物资的情况有所不同,突发性和不定性太大,和Walmart或Carefour的固定设施、固定品种的物流管理还是不一样。不过这次受灾人员统计可能是用电脑管理的,否则不大可能精确到个位数。

    • 家园 打通震中通道的工兵战士们的故事已经播出了。

      没错,故事已经报道了,武警驻川某师侦察参谋李江说,打通震中通道的工兵战士们是在不断有落石滚落的塌方山体上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任务的。

      点看全图

    • 家园 我没送过花呢呀!

      提示:

      一人对一个帖只能 [送鲜花] 一次!!

    • 家园 晨大, 事后总结一下吧...

      晨大打不打算写个事后的总结阿? 我很期待...

    • 家园 预制板的楼,防震能力很差的..

      看了倒塌的学校的照片,很明显很多都是预制板的楼.这种楼,恐怕有个6 级地震(假设一般烈度) 就不成了..

      有没有足够的钱,把全国所有这样的校楼都拆掉?

      • 家园 确实那一带的学校就是这种建筑,我20年前就在这样的楼里读书。

        还是资金问题,这次惨痛的教训一定能引起政府的重视。

      • 家园 这个问题一言难尽

        在老少边穷地区,有钱造一个小学已经不错了,要是按照多少多少级抗震标准建造,恐怕根本就造不起来了。这是一个风险-效益均衡的问题,是尽快使尽可能多的孩子上学,还是要上学就到安全的学校上学?很不好说呢。

    • 家园 直升机

      主要是对被隔绝地区的作用。

      12、13日的困难是大雨。对汶川等几个交通、通讯被完全隔绝的县而言,高原加山地,地理环境已十分严峻,再加上如此大雨,机降和空投不能开展,是情有可原的。这边老外报道也是这样评论。救人不是送死,盲目硬干还是不行的嘛。

      等天气一有好转,机降和空投就全上去了。

      但直升机再多,也只是救急。关键是修路,汶川和茂县的救助也要靠路,对平原上几个县市更是如此。我虽然是外行,但觉的晨兄的评论公允,这样大的地震,恐怕比战争条件还要严峻得多。据说从都江堰去汶川的路上,光是山体塌方就压上去一万多方,再加上桥隧路面的震毁,修复难度可想而知。从理县过去的路线,修通了再被毁,土石压大水淹,一而再再而三,很困难啊。

      从报道看,当地工兵的出动是及时的,二炮的几个工程团、13集团军的工兵部队,还有驻川的武警水电、交通各部立马就拉着装备上去了。从他处调工兵去是要时间的,除非有空运重型装备,否则头两三天里也上不去。并且很多路面非常狭窄,工作面有限,大型机械多也不可能一齐上。除非巨无霸直升机,吊着装备越过障碍,或大型运输机空投,然后分段齐头并进修,或许快点。

      外行话啊,跟着凑热闹。

      • 家园 要是有苏联那种重型直升机就好了

        真TMD的大,可以吊装重型装备,可以直接把吊车送到汶川。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