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今风细雨话经济(9)老大靠边闪 -- 鼎革

共:💬82 🌺21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可是我的感觉是西方职业科学团体

          也并不是从中世纪一开始就出现的呀。而且在同时期,我也可以举出好多不是教士的科学家的例子来,比如第谷

          • 家园 职业科学家应该是始于大学的

            而大学确实是教会控制的。不过从另一方面说。当时垄断知识也只有教会。所以与其说科学家起源于教会,不如说科学家起源于知识分子,这就接近于废话了。所以我想大概还是古希腊的逻辑学加上弗朗西斯培根和伽利略发展出的实验方法造就了科学的出现。为什么中国没出现这些思想呢,我也想不出来了。

            • 家园 为什么西方的宗教会出现办学校的现象?

              这样的宗教或类似的教会组织与传播方式等为什么没有出现在中国? 与其说古希腊的逻辑学等造就了现代西方科学,还不如说西方文化对古希腊继承的好,如果象中国古代那样的经常中断或继承的流失,则再璨斓的古代创新也不可能对后来的发展起作用。 因此,这些类似传播,继承等社会学性质的问题反而对一个文化在科学的道路上发展起更决定性的作用。一个极端的例子是近代的日本,只是因为其文化热衷于并也擅长于传播继承别人的先进之处,就能在短短一两个世纪中发展到如今的成就。

              有意思的是,说起科学创新等似乎是个“理工科”的问题,但说到底是个“文科”问题,这其中主要的是对文化,历史的领域提出问题,除了在数据的分析上有“理工科”的影子外,多数是不可能很严谨的对历史的推论。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偶然事件对历史的进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呢?但如果坚持用必然性的观点来看历史,则许多事物的发展其起因往往在遥远的以前的历史中,所谓“前生注定”一说,也可以做此解释。

              与其花很多精力去探讨为什么中国在几千年前没有出现苏格拉底或欧式几何,还不如探讨些当前中国怎样能提高科技创新活力的问题。 因为,1.几千年前中国如何不怎样不保证现在中国就是个不同的样子, 2. 从探讨几千年的得失得出的领悟对今日中国之文化并不一定有多大作用或意义,3,最主要的一点是中华文化自我更新的能力。如果至今为止我们还可以很自豪的说中华文化从蒙元,满清的外族侵略中生存下来正说明了其坚强的生命力,但这并不能保证在遭遇西方文化是时候仍能幸存。 事实上,这种对中华文化的根的探讨本身就很说明问题了。

    • 家园 感觉说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不如说哲学上的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

      当然了,差不多是一回事。不过说起法系,不免疑惑这和法律有啥关系。

      国人讨论问题先要定义概念,然后用概念去套现实,一旦现实不符合既有的概念演绎就或争论不休,或寻求权威解释。这本来就是大陆法系国家的特征之一。

      相反,英美法系重归纳,既包括各种制定法也包括判例,而且,判例所构成的判例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英美法系中基本上没有大陆法系中的法典,也不推崇成文法中的概念。

      我觉得这倒不一定是国人特点,可能是理工科的特点。一般来说一个学科研究的问题越简单,越严密,它就越唯理主义,比如物理学。概念必须要清楚,不然就等于伪科学了。社会科学的特点是研究的问题太复杂,很多概念可能就比较难限定严格范围。其实我觉得经济学在社会科学里算比较唯理的了,至少看张五常的书,是尽量把经济学纳入一个公理系统的。社会学,历史学含混的概念更多。比如大家讨论了几百年的资本主义这个词,就搞不清楚是啥意思。不过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很难较真的辩论。因为一个词可能双方心里想的都不是一个意思。

    • 家园 好文送花!

      现在光靠‘试错’,印度和中国就不相上下了。要想牛起来,大量的技术创新看来还是离不开呀。

    • 家园 一花两通宝,同喜同喜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