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农活 一 -- Databa

共:💬55 🌺8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农活 一

      俺是贫下中农出身,具体点是贫农。现在俺的工作是科研,整天捣鼓点方程式什么的,所以俺是‘农民科学家’,和袁隆平院士一个身份。不过俺离‘院士’这个马甲有孙大圣一个筋斗那么远,而且seriously,俺怀疑袁隆平院士是否真正干过农活,我的意思是农民一年又一年的农活套餐的全过程。

    听王外马甲说,贫农、志愿军这些当年是金字招牌,赫赫。现在不是这样了,农民这个身份回到了它本来应该有的位置,而且还有所下降,据说是农民们来到城里,使人们的生活不再那么舒心,有了些烦恼。所以俺这里说俺是农民,可不是和阿扁一样,说自己是几级贫户,以凸显自己当日的成就呵呵;俺写这个是想体会一下稼穑艰难。要是农民们不干农活了,我们也不可能在西西河发帖,得自己去干活。到了那一天,也许这帖子会有所帮助,使大家干活能有点效率,不至于饿肚子呵呵。

    俺不是干农活的专业人士,俺家的专业人士是Taba娘。但她不识字,所以俺只好滥竽充数,不懂就请教Taba娘。Taba娘大半辈子都在农田和农地里度过,有丰富的操作经验。看到这里,是不是有河友会问:为啥Taba爹不是专业人士?Taba爹不是,他的经历还是蛮丰富的,只在农活忙的时候帮忙。我猜想Taba爹不愿干农活,所以不称他为专业人士。如果俺啥时候有感情了,写一篇Taba爹的事赚赚大家的花。

    因此大家有理由怀疑俺的专业资格,要是见到俺本人,可能直接喊‘lier,做人不能太CNN’了。因为俺长得白,就是有些小白脸的意思。这个没办法,家乡水土养人,连俺本科女同学都羡慕俺皮肤好哈哈。几年读书,把大手养得‘又白又嫩’的。哪里象个农民啊?皮肤黝黑,手上老茧丛生。

    不过有两个人的证词可以打消大伙的疑虑,俺绝对不是小白脸、娘娘腔。一个是Taba娘:据Taba娘讲,俺是天生干农活的料。证据是俺小时候,大概三、四岁,在农活忙时,没人管俺,就把俺放在一箩筐里,俺就能在小半天掰一箩筐玉米粒。小时候俺挺自豪Taba娘这样说,但长大后,觉得Taba娘有些夸张,那箩筐里还有俺呢,所以一箩筐玉米粒可能也没多少。但Taba娘不同意,说就是一箩筐,并流落出今不如昔的感慨:“你小时可勤快了,现在这么懒,一天到晚好吃懒做的。”嘎嘎…………..

    另一个证人是俺研究生同学,他家是矿上的。那一年暑期,他无聊得很,不愿回家,央求到俺家干农活。大家没见过这么变态的人吧,还有主动要求下田干活的。当年武帝下放知识青年,要是都有他这态度,估计也没啥问题了。他来时正当夏稻成熟,稻香四溢。在我家呆了几天后,我问他,我像不像个农民? 他说:“你不像农民,你就是农民”。俺晕倒…………….

    一个专业人士和一个菜鸟的证词,证明俺的专业等级是:初级农民。所以俺写入门级的农活攻略还是有资格的哈。

    关键词(Tags): #农活(landlord)元宝推荐:landlord,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看到老兄的文章,想起小时侯插秧打麻的事情了

      上高中以后,就没怎么干过那些活了

    • 家园 按照政治经济学原理,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直接导致资本有机构成

      的提高,然后直接导致机器对劳动力的排斥。简单的说就是技术导致下岗,而解决的办法就是经济规模总量的扩大。 就好像小学时候的经典数学题。一个水池,进水管多大,出水管多大,两个管子都打开,什么时候能装满。。。。

    • 家园 【原创】农活 四

        写到《三》俺就有些不耐烦了,因为很是恶心写学术论文,觉得百无一用,浪费生命,知道只是添了个口水帖而已,有谁会从万千期刊中的万千文章中,看到俺的呢?另外觉得写文章也是个苦活,没有看帖爽;得考虑内容、结构、节奏、语言等等等等。看河里各位,信手拈来就是美文,摘叶飞花即可‘杀人’于无形,羡慕且无奈。所以就想虎头蛇尾,玩个消失;不料有河友喜欢,俺开始觉得写这个比写学术论文值,有人吆喝;于是俺深吸一口气,重新挺挺胸膛,不想那学术论文的龌龊,继续前行。

        前面说准备干活了,这般酷暑天气,实在难耐,就稍微等等。我想加入这一段,来揣摩一下农村人对土地的感受。俺觉得这可以深化主题,有一丝厚重感,这种感觉是俺喜欢的呵呵。

      历史书上说,农民起义很多时候,是失去了土地,活不下去了,就造反,重新分配土地。 这般抛头颅、洒热血得来的,俺想农村人应该是很热爱土地无疑,至少以前的农村人是这样的:

        “父亲用脚指着地头一坨地皮说:「照这儿挖。」儿子只挖了一镢就听到铁石撞击的刺耳的响声,界石所在的方位竟然一丝一毫都无差错。那块刻有东西南北小字的青石界石湿漉漉的晾到熹微的晨光,底下垫着的白灰和木炭屑末依然黑白分明。鹿子霖啾着刚刚挖出的界石问:「爸,你记不记得这界石啥时候栽下的?」鹿泰恒不假思索说:「我问过你爷,你爷也说不上来。」”------白鹿原第三章。

        祖先辛苦置下的产业,是家族兴旺延续的保障,俺觉得这是一种近于亲情的感受,含有一种对祖先的崇拜和土地的敬畏。一天裸跑是激情,天天裸跑是亲情,这种感情培养了几千年,深厚无比。

        俺喜欢中国四九年前的历史,不喜欢这之后的,给俺天天政治运动不断的感觉。所以俺大概知道是基于政治上的原因,实行了集体农业的;凤阳农民私下里开始了土地承包,后来慢慢推广到全国;现在是多种农业生产方式并存。土地属国家所有,个人只有经营权,而不能买卖土地。俺认为正是这一点,使土地在现代农村人心目中起了变化。人们不再视之为家庭的一份子,土地不再承受祖先崇拜,因而人们不再敬畏。土地离开了神龛,回归了本原------一种生产资料。土地承包后,俺们村人的劳动热情暴发,比如Taba娘经常是田边地头,把田地当大姑娘绣花,细致细密。但我觉得这不是热爱土地的表现,而是饿肚子后的强烈反弹。到我这一代,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更彻底的摧毁了培养了几千年的那种感情。俺的农村儿时伙伴们不喜欢种地,外面的世界那么精彩,谁能耐住寂寞,在土地上耕作呢?即使他们有些不能在城市生存,而回到了农村,他们的心也变了。

        现在的农村人不能用历史上的农民来对比,因为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过,这是一件好事。很简单,农村人不再被禁锢土地上,因而开阔了视野。打工后又回到农村的人们,也会更容易把自己视为市场的参与者。所以我觉得土地改革的意义深刻无比,带来的不仅是农村人和土地的关系的简单变化,更是思想、心灵和生活的变化。

        再来说说农活是技术活,还是力气活?反正这个帖子是娱乐性质的。这里指的是人力+简单机械式的农业生产,机械化不算。这种农活的印象是傻大粗黑,有请农活的形象代言人:

       “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玄德见他形貌异常,问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三国演义第一回。

      张翼德是个地主哈,不过他的外表到是挺形象的,粗糙,一身力气,这正是农活所需要的。翼德可能觉得自己挺冤的,人家是大将的料,咋的这么不堪啊?不过张飞外表粗鲁,其实是粗中有细,这正是俺觉得的农活的形象。

        俺以前没这么想,农活嘛,俺没觉得有啥技术含量的。反正什么活,一看就会;多做几次,就熟练了。俺就想,这么easy,还不得见个人都会啊,这哪里有什么技术可言呢。俺前面说过,俺的烟酒僧同学到俺家农活三日游,正是他让俺见识了笨拙,从而知道农活并不是门槛很低的力气活。

        烟酒僧在田里呆了半天,割了半天水稻,表现令人鄙视。一是不会在田里走路,东倒西歪的;二是不会使刀,割得慢如蜗牛;三是不会用力,他时不时直起腰来,想是腰弯酸了,这是不会呼吸运气的结果。所以半天后,taba娘不得不让他休息,免得晒坏和累坏了他。

        经过这个挫折,僧很是羞愧,就想找回场子来。taba娘在晒场上收水稻,僧自告奋勇要挑担。taba娘拗不过,就说担半箩吧,免的闪腰了。于是更经典的场面出现了:只见僧弯着腰,膝却直着,一用力人就向前踉跄,这是没平衡;等立稳后,担子一高一低,却二只手扶着扁担的中部,即肩部的位置,这样更没法走路了。俺和娘笑的呀,肚子都痛了。而正确的做法是:弯腰并曲膝,将扁担放合适位置,深吸气并沉于丹田,两手扶着筐,以免晃动,缓慢的站起来,走路时双脚叉开保持平衡。要不很容易闪了腰,坏了腰锥或者拉伤腰肌,那样就干不了活了。

      所以农活是要技术的,而且很重要。

        最后看看两个非典型农民,他们非常有名。

        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 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 释耒而叹,乃作是诗,自愍其勤,庶几来岁之入以忘其劳焉--------东坡八首叙。

         乞食------陶渊明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苏东坡和陶渊明,一个遭贬斥,一个不为不斗米折腰自愿下放;一个亲自劳作,筋力殆尽;一个可怜的去讨饭。可见农活实在不适合读书人,虽然在读书人笔下,“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不过是想起来很美的理想。既然是想起来很美,最好是一直这么想来着,不要让理想变成现实。

      关键词(Tags): #农活
      • 家园 好文,希望继续

        挑担不是那么容易的,挑着担子走路让担子有节奏的上下晃悠,要跟步伐同步。刚开始最大的难关是肩部适应,刚开始会红肿,等适应了就没事了。我读书的时候每年放假都要经历那个适应过程,吃了不少苦头。

      • 家园 好文,请继续
      • 家园 小扁担 三尺三

        小扁担 三尺三 (咳哎咳呦嗬咳呦嗬咳)

        姐妹们姐妹们挑上不换肩

        (咳哎咳呦嗬咳呦嗬咳)

        一行排开(一行排开)走得欢哎

        (好像那大雁咳上青天)

        咳哎咳呦嗬咳呦嗬咳呦嗬咳呦嗬咳咳咳咳呦嗬

        (哎·····)

        (咳咳呦呦嗬呦嗨)

        仓库满囤儿尖

        仓库满囤儿尖(咳哎咳呦嗬咳呦嗬咳)

        看著看著丰收心里甜

        (咳哎咳呦嗬咳呦嗬咳)

        多打粮食(多打粮食)多生产哎

        (日子一年咳胜一年)

        咳哎咳呦嗬咳呦嗬咳呦嗬咳呦嗬咳咳咳咳呦嗬

        电影 《李双双》插曲

        作词:李准 作曲:向异

        演唱: 宋祖英

        链接出处

        还是喜欢原来电影插曲,宋祖英唱得娇媚有余,泼辣不足。一听她这首歌,就知道她没正经干过农活,没有挑担子的韵律。

        中国大部分地区,只要担子一上肩,就知道当过农民没有。

      • 家园 送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嘿嘿,一人一个

      • 家园 1花

        地地道道的农民也快要成文物了。

    • 家园 农活很是辛苦,小时农村长大。只在农忙时帮手,实在干不动
    • 家园 袁隆平肯定是干过全套的,呵呵

      那可是自下而上的牛人,不是实验室下放的

      等着看下文,花一朵

    • 家园 以三、四岁的手劲,能够掰下玉米粒,严重怀疑

      大概三、四岁,在农活忙时,没人管俺,就把俺放在一箩筐里,俺就能在小半天掰一箩筐玉米粒。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