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论日语韩文的汉字化 -- 唵啊吽

共:💬152 🌺22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北京的乡下人花你
          • 家园 无需多虑

            任何的文字在历史上都会留下痕迹,但那些是考古学家的事情了。

            随着国门的打开,普通话替代粤语是必然的,一个没人说没人写没人看的玩意,或许仅仅在某个非常狭窄的历史研究范围比如中国两广南洋西洋移民史上会被翻看一二,XX的消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现成就有一个例子,满语。对一些确需要的词汇会被直接纳入普通话体系,外文尚且可以生吞(沙发),何况数千年前就吞过的方言(楚辞),孬,嫑,多咱(早晚的合词)这样的方言还不是用着。

            对汉语来说,普通话更为近似于书面文字,汉语言不依赖表音而表义的这个特性,就足以淘汰依赖于表音而表义的方言书面写法了。

            书同文语同音的功劳很大,但很多人往往不注意五四后口语和书面语的统一这一伟大的改革,当然这玩意有利有弊,坏处是连带着把中国日本朝鲜越南汉字文化圈的书面统一给从自身上破坏了,楼主今日重弹此意,故言及一二,以百年前的故事,四国笔谈是无需翻译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统一文字,容纳不同方言发音,是表意比拼音优越的地方
    • 家园 学日语的心得和老兄一样

      学日语,俺最头痛的就是假名一大堆。如果全是假名就要捉摸半天。如果有汉字就基本不看假名也行。

      诚如老兄所言,从书面语来说,日语和古汉语的结构相当近似。如果用汉字多而假名少,则稍有古汉语基础的人不学日语都能猜出个大概来。

      所以用机器翻译日语可行。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日语中很多名词虽然有汉文,但是汉文的意思和中文并不相同。例如“大丈夫”。

    • 家园 几个对翻译和中文文化圈的意见

      唵兄对计算机翻译的看法,我觉得有一定道理,估计对百度、金山、GOOGLE都会有些帮助,但是我在这里想给这种“文字汉化”加一个定语:对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士为对象的网页翻译。但是唵兄下文对韩语日语词的文字汉化的论述看的就有点糊涂,你的举例也很给我大汉族沙文主义的印象。 比如:

      如韩国首都就不应该拼音化为“首尔”,而应该汉字化为“汉城”。

      这个是政治原因,是韩国要求的。如果照你的逻辑,应该韩国都不叫,应该继续使用“南朝鲜”。

      Seoul不汉字化为“汉城”而拼音化为“首尔”就是制造亚洲区域文化的分裂隔阂,破坏亚洲文化的和谐。

      Seoul是韩国首都,韩国人想怎么叫,是他们的自由,中国人不高兴也不行,那是韩国人的自由。如果说西方继续叫“北京”“Peking”,中国人坚持叫改成“Beijing”,西方人能不能认为中国人制造世界文化的分裂呢?

      你说中文造词主要是表意的方法,其实这只是中文构词的一种主要方法,汉语里从古至今有很多外来词,即有直接收表音词条的,也有表意的。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汉语文字的形和音应该是分开的。日语的外来词我知道一点,比如19世纪引进的“民主”“公民”等等,都是日语中有了,中国从日语中借用的。后来日语中更多的是完全表音的外来词,都是用片假名标记的。这表明日语引进外来词的方法改变了,从开始的学习汉语表意的习惯改变到直接使用表音的词汇。这种方法在大量引入外来词的时候是很有好处的,速度快,数量大,所谓“习惯了就好”。稍微搜一下,就会有大量日语中的外来词和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词的论述,我这里就不多说了。

      资料: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问题 外链出处

      那么这里回到翻译的问题,我认为这里要首先区分汉语固有的词汇和新的外来词,其次是对同一事物使用日语汉字还是汉语汉字。比如“写真”“料理”,就完全不用翻译成“照相”“食物”,中国新一代已经完全知道是什么意思了。我这里如果再写的话就太长了,简单的说,网页翻译之时简单用“用汉语表意原则”来套,不仅是过于简单粗暴,还是对汉语词语发展的阻碍。越是对外接触多,文化交流多,表音词汇的出现频率越高。中国人有用表意词汇的习惯,没法改,但是不是说我们不能接受表音词汇,要看情况定。比如America翻译成“美国”,中文是先翻译成“阿美利坚”,后来省略成“美国”,不是看米国漂亮给个表意的“美国”。

      从我对汉语外来词的观察来看,一般越是专业的词汇越是表意的多,应为受众小,可以慢慢研究,找个合适的汉语翻译,比如“熵”,比如“激光”。而越是大众的词汇,表音的越多,比如“克隆”,比如“卡拉OK”。外来词有了表音对应汉语词以后,一种是大规模的媒体轰炸,立刻被大众接受,比如“克隆”;另一种是逐渐向大众推广,找到对应的表意词,比如“德先生”变成“民主”。

      现在中国和世界交流多了,逐渐对各国的文化更加尊重,更加包容。 想当年翻译的小说,连人名都翻译成中文的姓名。如果照《乱世佳人》里郝思嘉和白瑞德的例子,现在《哈里波特》里应该是哈伯特(表明是长子)和葛荷敏(性别女)。这些都改回二、三十年代的做法你觉得很好么?

      唵兄下文讲到汉文字在东南亚汉文化圈整合的观点,立刻让我联想到“大东亚共荣圈”。再讨论下去伤感情,我就不说了。你可以想一下,为什么国际上没有以美国英语为标准整合英国英语、澳洲英语、新西兰英语、印度英语、加拿大英语呢?你叫少数民族用汉字,其他文字都先抛弃,是说藏文字、维文字都抛弃?要到那个地步,真的,我就很能理解许多藏民想独立的愿望了。

      • 家园 不过这个东西我一直觉得是不妥当的

        啥叫韩语啊,我们自己也有朝鲜族,至少应该确定个朝鲜语,这典型的是让别人带沟里去了!

      • 家园 已经花过并回过贴了,看见讨论特激烈,就再说几句

        “汉城”还是“首尔”之争或许根本不是问题。我去汉城旅游的时候,地图标有英语和日语(大部分是汉字),其英语发音和汉字非常接近,而Seoul和汉城的发音相去太远。我估计Seoul是外来语,是西方人给的名称,有如西方人把广州称为Canton一样。现在英文把广州称为Guangzhou了,但广东话还是称为Cantoness。

        Seoul有美军基地,近半个世纪了,估计Seoul改不回原来的汉字了,所以就音译了。

        我一个人在汉城游玩,无需导游,因为地名比较好记,如美军基地叫梨什么园的,发音和汉字相去不远,叫计程车时按照汉字发音说出要去的地方,司机听得懂。

        讲到共荣的问题,我主贴有这个意思,毕竟是全球化了,如果能够回到小国寡民时代,回到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到可以各民族井水不犯河水。但是,这个时代是无法倒退的。如果无法倒退,是否就一定要你死我活的打仗,不要世界共荣呢?如果人类共荣有许多西方殖民时代留下的感情问题,是否就应该拒绝进入国际贸易拒绝全球化浪潮呢?

        再说少数民族语言问题。书同文或许是保留少数民族语言的最好方法。粤语、越语、吴语、潮州话,闽南话,秦时都是百越少数民族语言,现在作为方言保留下来了,可以归功于书同文。相反,清朝结束才一百年,满洲话就退出生产和生活了。满洲人统治中国那么久,如果使用汉字的话,满洲话或许还和粤语一样是一个活的语言的。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