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复河友ikew:从2007一文到奥巴马上台的小结(上) -- 葡萄

共:💬696 🌺2347 🌵1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土共从来是两条腿走路

        共产主义和民族主义并举。

        对农民讲共产,对商人知识分子讲爱国,对自己讲封建

        95%的人都可以从宗教中听到他喜欢的东西,土共同样做到了。土共可以一边和工人亲切握手,一边和资本家大谈发展。

        土共能够发展壮大,和苏联不同的原因就是土共更信奉实用主义。以利益为出发点,不管什么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所以这篇文章的作者很聪明,土共和天主教可能有99个不同的地方,但是他只大谈那1个相同的地方。

      • 家园 好文,感触良深,花谢

        我:假如信仰没有了,或者追求个人利益了,一切都会改变。如果上帝的传道者们,有一天抱怨上帝没有给他们足够的个人自由,没有让他们有丰盛的食物,没有让他们过上富足的生活,让他们承受了太多的苦难,你怎么认为呢?

        同事:灾难。这些人有罪恶!

        我:说到信仰,毛做了一件了不起的贡献。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群象清教徒一样的人,中国共产党员。

        我:这是毛要求党员做到的。不能把共产党员想象成普通人。他们必须忘掉一切为了个人的东西。上帝是怎么要求他的教徒的?不能有欲望,不能在乎衣食,不能抱怨,不能有违背上帝旨意的自由,不能贪图享受,如果受到惩罚,也必须漠视肉体的痛苦。这也正是毛对党员要求的。

        想起我爷爷的故事,老人家解放前是绝对的赤贫,曾经一路讨饭从山东逃难去沈阳。解放后入党,成为省级劳模。老爷子脑子不好了,话不多,只是听姑姑说过,当年老爷子在工地上真是自己吃不饱也要把口粮分给工友一份。

        记得有一次回家抱怨现在工作老加班,我爷爷笑着说,“你们现在的年轻人,当初我们周六都是自觉去加班的,我晚上睡觉都做梦在打铁,每天没活干就觉得浑身不得劲。”

        那个年代人们的精神真的很难想象。

    • 家园 中国取代日本成美国债最大持有国 达5850亿美元

      美国财政部最新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截至9月末,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达到5850亿美元。中国取代日本成为美国国债最大持有国。

      9月份,中国增持436亿美元美国国债,再创今年以来美国国债月度最大增额,几乎是上月增持223亿美元的两倍。

      1—9月,中国共增持美国国债1074亿美元。除2月和6月为净减持外,其余月份都为净增持,且自7月以来,增持幅度大幅增长。

      此前始终占据美国国债持有数量首位的日本,连续两月出现减持情况,持有量从上月的5860亿美元减少到5732亿美元,减少128亿美元。英国为第三大持有国,规模为3384亿美元。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中心张明认为,中国之所以继续增持美国国债,是由于美国短期国债重新获得国际投资者青睐,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显著升值。

      分析人士指出,美元能否保持强势目前还不能下结论,对于中国持有的大量美国国债和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来说,重要的是调整资产结构。

    • 家园 回几位河友的话:再说现在的经济刺激或救市

      回几位河友的话:再说现在的经济刺激或救市

      昨天,在个群里说了点比较重的话,大体意思是不看好这次的救市。现在回过来,把相关的思路理一下,也作为几个河友兄的热心讨论的回复的一并回复。

      日本篇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1897347

      中国篇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1900071

      美国篇

      其他并综述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中国篇

        中国篇

        (1)

        最近,世界为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兴奋了一把。不由想起曾经和人请教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大陆自己内部的自由贸易经济不能成为一体?而后又就这个问题基础上的一个分支进行过不短时间的讨论:为什么沿长江经济带,不能成为一个有机的利益整体。一晃几年,一些事情想的多了,思虑的深了,多少也了解了很多人口中的那些利益集团。脑中始终是当年请教后得到的那个答复:时候还没有到。

        其实,在我这里利益集团不是什么贬义词当然和褒义词也靠不上边。那些不过是中国利益分配的组成部分。不过这个部分,不是始终一成不变的,总是随着这个时代的变迁潮起潮落。下面的一些话,多少会引起很多人不满与反感。如果觉得不适应,请自便。如果,关心自己的利益不如看看。

        在我看来,这些利益的分配,既有条状的也有块状,而游走在这些利益的庞然大物与公众之间的是民营资本是中外合做资本是外商资本,当然在他们中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对实际曾经对中国改革的一段时间里起到的不可忽视的影响,甚至深深影响到了中国利益集团分配的模式并实际成为中国利益分配中不可忽视的一份子。

        说到条状的,就要说条状的部位,还有国资委下的各央企。财大气粗不说,挟中央享垄断之便,上言未几可抵中枢,海内外冲折可以说真正是以国家实力为后盾。出海外则为一方豪强,入国内虽无诸侯之实有诸侯之便利,在今天的风头可谓一时无二。就拿接触过的石油企业来说吧,由于历史沿革中的尾巴,石油企业都有个留成油的分子。大在企业,中到油田下大炼油厂各自就有了各自的小金库。最近几年,石油价格如火箭般上升,这些留成油是肥了不少人的。而那些没有,留成油的销售,前几年有几个玩法,一是油卡充分利用价格波动好生挣每一波,一是利用每次知道价格波动的具体时间,今天评价批明天等涨价令一出坐地起价转手就是暴利合同签的顺中间的钱却是一分不用花的这里就是信息为王。还有,在国家补贴的各个行业里,大有差价可寻。比如,弄点航用柴油上加油站的什么的。这些,真叫个大小神仙各显其能。虽然说,中央部门想整顿,上面说的的招也是属于见了光的老鼠,只是实在是各村有各村的高招。加上石油这样的行业专业性非常强,在这样的部门外行人要管着什么肥私而损公众的事情,做的事情大体都属隔靴挠痒,总是管不到痛处的。这里说的,还是合法利益的一部分,九牛中的一毛。其他合法的大头里,每年光几个石油企业的设备采购与耗材采购是明里的帐每年动则数千亿计,隔夜拆借这样央企各自心知肚明的勾当里却是一种潜规则。在中国能和地下钱庄相抗衡的资本力量,少不了央企的小金库。至于那些违法乱纪的事情么,到时候看打靶,大家到时候看自然是会有个谱。

        不过,石油企业发达,那是这几年的事情,换10年前哪会,中石油还发不出石油员工的奖金,更早前还有厦门远华这样的走私巨头的狙击(那会石油企业都还叫石油部)。算新贵的爆发户,这几年发的狠了招人忌讳。要说,自改革以来正经的肥缺却是少不了建筑的。仅2007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3万亿人民币。全国,能包等级公路的公司虽说超过我的手指头脚指头的总数,但是那也不过是几个人叠加起来的手脚指头总数。然后,就是通过各种途径的层层下包。最近出事情的杭州铁路,据说是转包4层出的事情,要我看实际远不止这个数。这个转包是多年来的潜规则,最后进场子的工程队往往钱得的最少,往往还要自带工程款颠资进场,工资么自然还是要先欠着的。这些年,相关的报道屡见不鲜,却是总不能治在了根子上,这个包是怎么一层层发下来的多少是顽症的根由之一了。至于,工程里的暴利么,记得很多年以前陪人谈工程,桌上老板是这样说的:高级高速公路每公里标准的水泥每个单位的厚度耗资是100万我少几个单位,一半归我一半他们自己拿去分。而偷工减料的豆腐渣工程之类,却是不足此中道,无他多说无益。

        如果说,建筑是新贵,对于那些可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部门来说,丰年是少不得他们的好,瘦年他们碗里的也是从来少不得半点。记得,十多年前,几个师兄去海关工作。那时候,海关工作出来的前辈混熟了上下道后如果不想在宦海沉浮多有个去处:开报关公司。那时候,海关通关效率不高,进出口商人往往每压一天港口损失多以百万计,这个时候报关公司的奥妙就是多几日少几日,拿人钱财自然与人方便。不过,这样的公司长则3年,短则一年。无他,规矩罢了,莫挡他人财路,这些是老话,多少年不碰了如今怎的却是不知了。同样,象煤炭这样特殊的大宗商品,还有各种稀有金属与矿物资源产品,真是各自有各自的活法,即使是木材这样的常见材料,操作得法虽然不见得如石油、建筑这样的行当暴利,日进斗金夜进斗银却是中等人家的份。至于,能挣你到生生死死的,无外是电信、电力等部门与企业。记得,早年遇一人给电力部门做工程,项目是2000万的成本报上去超过2个亿,当时我大惊说建筑施工50%利是规矩你这样干你不想混了。他嘴一撇说,这个是电力啊,项目一完当地每度电调几厘2年他们本就回来了,我这个还是报的少的不想黑他太多,但是你如果报的太少不仅是坏了规矩别人那里不能和上边交代(以往怎么回事情),再砸了人回扣那才叫我们以后别混了。至于,电信的故事,多少坊间和网上的笑话都交代的明白,却是只能意会的了。其他各个部委员怎么混怎么闹,这个我没多少兴趣打听。只是,最近双规的那些里通外商的商务部官员,把拉去打靶的那卫生医药部门的头头脑脑,不过是手伸的太长坏了规矩了惹了内外的众怒而已。对了,最后撇一句金融,老鼠仓尽管人人痛恨,不过在发达国家,利息收入往往只占银行收入40%左右。这些先进性的东西,中国从来都是率先引进的。只是,我能说的只是记忆里的过去式,现在的什么却不是我可以置喙的了。这些大体就是我说的条条的利益,下面么要说说块块的了。

        另:这个几天人不舒,加上一些事情不顺心,今天一下午没爬起来,后面的文字会写的比较慢,不好意思。

        (待续)

        (2)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1904792

        元宝推荐:老马丁,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好久没去天涯了,看到一篇相关文章

          摘给大家参考。

          关键字:深圳、既得利益阶层 、沉沦、思想

            回到深圳,第一感觉就是它的现代质感。与东莞不一样,深圳的现代是内在的,而不是东莞用金钱粉涮在墙壁上。从锦江酒店向西看,深南大道上车马如龙,灯光如织。从锦江酒店向东看,深南大道上还是辉煌璀璨,贵气逼人。当时看到新华网的那位老大哥正在疯狂拍照。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一个小渔村,短短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换了气象。

            现在的深圳,硬件可谓全国第一。无论是人才,科技,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都已经领先于全国。难怪总理也被蒙住了,深圳将可能是此次抵御金融危机的榜样。其实深圳关内还可以,关外只怕也是气喘吁吁。  

            但这些对深圳来说,都不是问题,最可怕的问题是:他的思想退伍了。

            当媒体在深圳一社区考察时,这个社区深圳本地人每人一栋房子,其余的全是对外出租,平均每户人家的财富1000万以上。本来,其财富来源也属于命中注定,媒体除了羡慕也无话可说,只是深圳这样的食利阶层,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毕竟,这样的财富来得实在是太简单了些。

            以这样的利益阶层,在糖水里长大,可以想像,能有什么思想?

            在见面会现场,这么多媒体在场,竟然就提了一个问题,当然这个问题是不是准备好了的条子,大家尽可以去想像。特别是在会议结束后,会议的电子版一直都不敢对外公布,不知道深圳到底在害怕什么。

            哪个城市没有缺点,深圳怕什么呢,这个以思想新锐著称的城市,彻底落伍了。  

            而思想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可能显得有些老套;但一定是地球为数不多的真理之一。

            深圳之所以能从一个小渔村一跃而成中国城市的“启明之星”,直到现在还与经营数百年的上海分庭抗礼,无非因为它是邓公这个巨人思想的实践田。

            那时候的深圳,没有传统思想的牵绊,没有意识形态的约束,没有官僚本位的制擘,敢于“无法无天”的喊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敢于责问旧体制的条框并动手砸破篱笆。而如今呢?在改革开放前20年深圳一直是城市中的“黄色领骑”,是80年代的“圣地延安”,是所有热血青年的梦想之都。它“敢为天下先”的思想为这个社会创造了无数奇迹,同时也点燃了民族复兴的“星星之火”。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这片贫嵴的“南蛮之地”,思想随着商品一起北伐,当时整个中国在谈“思想的解放”,全世界都在关注这块开放资本的社会主义热土将怎样的成长。而如今呢?

            那曾经是怎样的一份荣耀!还用得像现在这样自诩为“先锋”城市?还用得着满怀醋意去与上海北京一扳手腕?那是一段怎样的岁月?理想的、浪漫的、大破大立的、肆无忌惮的、撕裂的、傲啸四海、埋头苦干的、睥睨天下的,它的一举手一投足都震撼着整个中国,它的细枝末节摇头摆尾,都成了思想本身。

            而现在的深圳,看不到任何思想的争论,一句“思想解放”刚刚提出,马上就来了一批“深圳不是政改特区”的防火队员,还有谁敢像当年一样直接与袁庚叫板,姓资姓社猫黑猫白那种激烈碰撞都是遥远的回忆,没有人敢更深一层的挖掘新闻的背后,因为那样会触犯既得利益者,看不到任何关于城市的思想性探讨,那些言论可能会被屏蔽,最多是深圳社科院几个所谓“专家”今天说房价该降明天说房价该涨。

            这次网络之行连市长的发言稿,连个电子版都不敢给,不知道到底在怕些什么,其它任何城市,纵然也有缺撼,但绝不至于害怕到连自己说出来的话都不敢见阳光。

            在武汉读大学,每天都会去看《深圳特区报》,虽然它很幼秩,但却能从中找到一点涌动的春潮,去感受南方天空传来的阵阵惊雷,沐浴那清风扑面的甜醴气息,此次深圳新闻网的两位朋友,都是青春靓丽的女孩,她们也说了许多的心里话,思想的禁锢无所不在。

            深圳的视听媒体,要么歌功颂德,要么广告连篇,要么娱乐八卦,要么官员升迁。看不到能够真正激起这个城市居民心灵的报道,没有一篇刺入骨髓的负面追问,似乎所有媒体都约好了用同一个鼻孔歌唱:我们欢呼,我们跳舞……而唯一稍有良知的那份报纸几经浮沉后也谨言慎行起来。当北京的《经济观察报》以“观察家”的凝重审视这个社会,当上海的《第一财经》高屋建瓴游走于刀锋的边缘,甚至当华中内陆武汉都出现了《长江商报》这样的思想性报纸时,而深圳的本地媒体,却集团患上了思想性阳萎。

            在车上,我给媒体朋友作了一些介绍,说深圳的民间思想极为强势,因为民间的思想者还是挺多的,这可能与深圳与香港的接壤有关。本来深圳具备出思想家的土壤——新旧思维的急烈碰撞,东西文化的双向交汇,社会发展日新月益,高智商人才的聚合,严酷竟争的千锤百炼……这与诸子百家时代,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本质没有区别?然而,半个甲子过去了,我们没有看到“萨特福柯与笛卡儿”,也没有看到《常识》《论法的精神》与《社会契约论》,关于“深圳直辖”的讨论成为一个遥远的梦幻、提倡“深港自由贸易区”的讨论也是雷声大雨点小、至于“深圳关是否违宪”这样的议题好像事不关己、涉及更深一层的“行政三分”更如雷区。铺天盖地的是平庸、媚俗、八卦、金钱至上及追求“娱乐至死”,没有任何思想的维度。

            深圳本来是没有任何长处的,之所以能发展到现在,完全是因为它锐意改革。而当年的改革者沦为利益团体时,深圳就不可能再去创造另一个奇迹。

          像这次的改革开放30年的主题,总是回想昔日荣光,而不是规划自己未来。所以在改革开放25年之时,深圳特区市长带了一帮官员前往苏州,以“交流”的名义向苏州“取经”。这是深圳第一次公开向一个内地城市参观学习,深圳和苏州两地媒体都有大篇幅报道,其历史反差,刺痛了深圳市民的眼睛。有人不停地叩问:深圳是如何掉队的?

            不过,深圳还是不乏改革精神的。在中兴通迅访问时,我们看到那种对核心技术的孜孜以求,而且其宣传负责人也说到,中兴不可能与联发科合作,不管这样的话是否对自己将来有影响,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态度还是值得欣赏。还有我们采访的华强文化科技,其四维影视产品引来怪叫连连,尽管其动漫产业我们知道华强其实不咋地,但这种对未来产业的兴趣让人看到深圳企业还是有雄心的。

            深圳本无长处,而是因为30年前思想的破位而成就其地位,如果现在固步自封,任其思想染上斑斑锈迹,不能重拾当年英雄气概,那深圳昔日的刀锋姿态,肯定会被其它城市所取代。

            

            深圳到底能不能成为金融危机时的榜样城市,谁也不知道,只知道有着近15万员工的富士康,很久没有加工资,并且开始员工休假也变得很容易了。

        • 家园 (2)上

          (2)上

          要说块块之前,有一部分却是不好写,这里略提一下。这个块块,就是烟酒糖还有粮油以及食盐等老牌的垄断经营企业。这些老牌垄断企业,不但历史悠久(有的历史可以追述到战国时代了),而且由于各种原因说的国家垄断,实际和各个地方结合的紧密。尽管,他们经济表现在GDP上绝对总量不高,但是利润率非常高,而且是数十年一贯的稳定。这些企业,为中国的工业化以及城市化积累聚集了最初的原始积累。只要,这些企业还牢牢的控制在国家手里,国家在遇到经济危局的时候就始终有闪转腾挪转危为安的余地。这些往往被人忽视的存在,却是很多中国崩溃论者最忽视或者最无法理解的存在。那些也许不是中国最大的,却肯定是最好之一的现金牛。不过,这些接触很少,也不能多说什么,下面就不多展开了。只是,这些处于条条和块块之间结合部的存在,下面还会述及的不少,这里就当是个引子吧。

          其实,如果说中央的部委及其直属企业是条条的话,那以各个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块块以及各个地方国有企业就是本篇要提到的话题。不过,要写好这篇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什么?主要还是来自于中国特色上。这个中国特色首先来自建国前三十年,当时中国曾经立足于全民国防,具体到各个省方面就是在建国前三十年中国的各个省大多建设了自己独立与完整的工业体系。曾经就这个问题做过一些请教,当时得到的答复是,在当时这样做的考虑是,一旦中国被全面入侵,各个省份即使彼此之间的联系被切断,在这些多数省份之中任何一块的独立体系都可以完成满足基本战备需要的自循环。这在经济上的考虑当然会让学者感到难以理解,但是鉴于我们经济建设前三十年是建立在模仿与学习前苏联体制的结果,而前苏联的经济建设又是以随时应对全面战争为基本战略指导的模式,建国前三十年建设成的经济体系基本是是满足当时中国的战略指导的:随时可以拉出来打仗。

          不过,到了改革开放之后,这样的一个个自循环体系就在中国形成了自己的自然经济圈。而各个地方政府及其所属的地方国有企业,就成为了本篇中所要说的块块的主要代表。不过,自己对内陆与北方的省份去的不多。边疆地区的省份更是没有涉足过,一些道听途说的事情这里当然是不能落于笔下的。所以,我才在前面说,写好这一篇几乎是不可能的原因:我没可能把所有中国各个省份的地方保护与地方垄断落在笔下。我只能把自己经历过的一些涉及本篇主旨写一写,这里主要说的是南方的一些事情。

          写到这里,我要插一句。一些朋友劝我少写一些负面的东西,免得引起争议。这里,就我而言一些话却是和第一篇里的一个观点是一致的:我说的事情我怎么看是不存在贬义与褒义,我不过在讲述一个存在的事实。这个事实,还涉及到中国救市计划的分配效率这个很多人都关心的话题。利弊何在,自是看者各自有自己一笔心里的帐,那就不是我可以干预的到的,只是说不说在我罢了。

          记得10年前,还是个小主管,一次去外地进货的经历却是让我领教了什么是地方保护。那时候,我住的这个城市去外地进货需要路管处的批准。如果,要去路管处报批则需要提前一周预约,而且需要一周后才能答复。更好笑的是,这个路管处在全市只有一个公开办公的部门,当然这个部门在很偏离市中心的地方,并且这个办事处每周只工作两个半天。而我们要进的货,不仅当时每周要运而且每周都有很大的价格波动,如果要合规矩办,那生意也别做了。结果和老板一合计,只有撞撞看了,抓到认罚。不过,去的地次就被抓到了。一问没有路管处的批文,当场就要扣车,结果自然是要和人磨嘴皮子。这一来二去,结果就聊上了。当时我问,你们怎么一抓一个准的。(我们是密封的车厢)他们说,简单看弹簧压的程度呗。寒.。正说的时候,一辆从本市朝外运的车辆明显是装着货物的打我们身边经过,我说怎么不拦啊。对方说:那是朝外面拉货的,不查。随即,对方看到一队集装箱车队浩浩荡荡的过来,明摆着装着满满的货物,于是查我们的人随手给我们开了罚单说你们记得要交,就去把这个车队拦截了。这个事情过去没多久,在一次经销商聚会的时候,当时不少人多说过这样的话:从上海日本和美国做生意,要比从上海到杭州或者南京做生意方便的多。这里说的方便,就是方方面面的坎与篱笆,通常在国际贸易里这个叫非关税壁垒的东西。

          不过,说到地方保护,各省自然有各自的绝活。早几年,夏利和神龙在上海大卖当时号称世界同类汽车利润率第一的上海大众一度难以招架。后来上海地方政府出台个三箱车不能上高架的规定,一下子就把两个品牌的汽车赶出当地市场。另外,还有当年轰传一时的武汉和上海的汽车上牌报复战,不是中央领导直接干预,一地鸡毛。不过,和一些大宗贸易商品最终因为各个省与直辖市之间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总要妥协不同。日用消费品贸易,曾经一度壁垒森严。当年,郑百文在上海开起了低价百货,因为当时没有和某区的工商与当地百货行业协会沟通,结果公司开张快一年,楞是没接上水电。结果,光自发电这一块就搞的这家郑百文的上海分店成本居高不下,没有多少时间也就自行关门了。当然,这些非关税壁垒和各个地方企业彼此之间的垃圾事情在中国加入WTO之后渐渐的消失了。只是,这些地方保护随着当年国家的转型与升级有了新的面目出现。

          (待续)

          (2)下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1904793

          元宝推荐:老马丁,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