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求助】新手入道,请高人指导购机 -- Sulfur

共:💬67 🌺2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17-85属于中级镜头

              18-200属于大路货了。我自己没有用过,朋友当年不听我的劝,买了一个Tamron的28-300,现在束之高阁,情愿用并不适合一般使用的100微。

              老红把“艺术创作”和“随意抓拍”分的比较清楚,我和他相反,不分的。我喜欢每一张都作为潜在的杰作来拍,尽管到现在也没有什么杰作,这样的话,我不希望因为镜头关系错过最好的机会,所以我到哪里用的都是一样的镜头。

              说到底,这还是一个拍摄风格的问题。如果每一张照片都是最后一次机会的话,用好镜头还是值得的。

              • 家园 使用场合或拍摄题材有时决定了你不能换头。

                周末坐公车陪家人去downtown上饭店,那时候要背个25磅重的摄影包的确比较ridiculous。所以在这种场合,我就一个小相机包,一机一头,要么是18200,要么是5014。

                曾碰上两次难以换镜头或根本不能换镜头的场合。一次是在死谷拍摄沙丘,5-6级的强风下风沙打得人睁不开眼睛,鼻孔嘴里都是沙土。这时候换头就是找死。另一次是拍空展,用小钢炮80-200/2.8抓飞机,拍solo还行,一开始formation就难过了,80mm端根本无法拍花样和拉烟效果,1870和80200轮着换了两三次,手忙脚乱还错过了不少镜头。一气之下就干脆18200了,结果效果比预期的好。以后拍空展就一个头拍到底。

                现在拍舞台发展到双机身,D50拍广角,D300装小钢炮拍特写。倒是解决不换头的一个好办法。

            • 家园 光学性能上来说1785好过18200

              但18200是个不错的旅游头。我拍风光不会用18200,但有时出门旅游或参加社交活动就带一机一头,这个头的方便就体现出来了。

              总之我会慢慢进牛头,但18200头不会出掉。这就是为什么我在上一个帖子里建议你先买一个18200的原因。首先焦段齐全了,没有缺那个焦段需要进新头的压力。而这个头永远有用。

          • 家园 花谢晨大帖子,不过有一事请教

            我现在正想出手17-85的套头,进一个24-105F4L。但是24-105的广角实在是弱了点,尤其是在40D这样的非全幅上。不知道晨大对24-105的广角有没有什么看法?这样的广角对一般摄影,尤其是风光摄影的影响大吗?希望晨大能提供点动力,呵呵。

            • 家园 10-22, king without red ring

              for APC

            • 家园 24-105在APS机上比较鸡肋,在FF机上只能是套头

              我的一位朋友用5D。除了焦段覆盖,他对24-105L的光学性能颇有微辞,尤其是边缘锐度,说这个头根本不配红圈L。所以他拍风光都坚持用17-40L。

            • 家园 这和各人的拍摄习惯有关

              我在用胶卷(相当于全幅)的时候,用得最多的镜头是70-200,所以24-70用在40D上不觉得太受限制,不过在城市里或者室内,24确实感到有点不够。但这是没有底的,有的时候全幅上需要用16、17毫米,在减幅上只能用10毫米了。个人以为,如果是野外或者旅游风光摄影为主的话,L镜头的好处超过了广角端不足的问题,这个镜头到全幅的时候就更妙了。实在顾虑广角端的话,再添一个10-24的,就保险了。

      • 家园 “切忌不要发烧”

        这是很关键的。我一个年轻女同事(越南来的,真的是惊涛骇浪,比那个虚拟的东京MM要雄伟、实在多了)也是在我的鼓动下买了40D加17-85,一激动,就想买更多的镜头,每次问我都把她拦了下来,要她先多拍照,少想器材的事。小MM现在还恋恋不舍呢,老惦记着买这买那。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