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有人写过“豪密”的故事吗? -- 暗香疏影月黄昏

共:💬39 🌺7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那个时候并没有密钥

          这个可以从钱壮飞偷徐恩曾的密码本可以看出来,他偷的不是密钥,那个时代没有计算机,所以都是采用一组数字代表一个字的形式,而所有的表示形式排在一个本子里,这就是密码本。只要密码本是安全的就基本没问题,即使有特殊的约定,比如周六周日按密码本用、星期一到五按顺序后推一位使用,一定会是比较简单的密钥,如果他搞个矩阵作密钥,这是给自己找麻烦,加密解密都麻烦,因为没有计算机。这也就是后来密码机出现的缘故,为了更安全快捷。而对比这个,只要敏感一点,更换密码本就省事多了。对于“豪密”,我认为指的是一本密码本,而不是伍豪建立的那套密码使用规范体系。

          • 家园 基本上来说,密本是非常不可靠的

            本质上秘本只是单表替代,只要有一定量的密文,通过频率分析就可以破译。之所以偷,一来高级通讯密文本身就不多,二来既然已经在这个有利的位子上了,就不妨图个快当了。

            “豪密”到底是什么,没有确切的公开文件。但是以当年“契卡”的习惯,这种高级通讯的密钥一定是“一报一密”的,且密钥和密文长度相同。因此从密文方向的破译是不可能的。至于密钥的编制、分发、使用、保管、销毁,以及相关的人员招募、甄别、培训、管理,不会比卢比扬卡的师兄们差,也不可能再高明到哪里去。比较奇特的是中文本身的特点,这方面公开资料极少,不好说。

            • 家园 请问一个问题

              网上有描述苏联密码的故事吗?我是学统计的,对这个有点兴趣,哈哈。多谢了!

            • 家园 就如楼主所说的,那时中国的通信保密方面是古典的

              还没进化到后来利用机器加解密阶段,我的看法是:当时还是单表替代,可能加上简单的变换。并且我觉得以当时上海地下的情况无法有效进行频率分析(个人看法,人手等可能不够,不像在苏区),所以对高级通讯的解密还是靠内部人员。

          • 家园 那个密码本就是秘钥

            只不过没有变换矩阵罢了

            编密码其实是件很容易的事 随便找张报纸或者一本书就行了 只要报纸字够多就可以

      • 家园 事实上总理真正在密码学上贡献还不是这个。。。

        不止是编制了一个密码,还组成了从制码、传递、使用、保管、销毁的一整套环节。

    • 家园 呼唤1001n。。。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