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天主教来到了我们生产队 -- 逐日夸父

共:💬59 🌺122 🌵1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天主教来到了我们生产队

    电影the mummy中有这样一个镜头,那个猥琐的男配角在碰到复活的大祭司时,拿出一大堆宗教物事,基督安拉的一大堆,最后用蹩脚的中文说“菩萨、菩萨,救救我”时,不仅放声大笑,感觉这个导演太有才了!笑过之后不仅想,这家伙怎么和咱们中国人这么像,对于宗教带着这么一种功利的态度。宗教很少出现在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国人只有在需要时才会想起宗教,例如贪官感觉快死到临头时,会到庙里烧香,会找道士解卦,也有可能跑到教堂里向基督祈祷。总的说来,国人很重视现世的利益,对于来生怎样,就很少过问了,而且儒家一直强调的是百姓对于世俗政权的义务,而不是对虚无飘渺的上帝的义务。所以中国人当中非常虔诚的宗教信徒很少,就是有一些,像梁武帝这样的人在历史上都是被当作反面的可笑的教材来用的。当然也有一些非常忠诚的信徒,不过感觉这只是少数。

    下面说几个天主教在老家那农村传播的事情,以佐证我的看法。

    我不知道基督教、天主教、新教以及东正教之间究竟有着那些不同,模模糊糊感觉和“三位一体”以及圣经解释权有关,所以我实在不知道在国内传播的究竟是哪一种基督教。不过我去过上海徐家汇那号称东亚第一的大教堂,知道那是天主教的教堂,还知道TG和天主教教皇之间合不来。所以我认为在国内传播的应该就是天主教。

    改革开放后,不知不觉间,天主教在中国大地上悄然开始传播,坐火车或汽车时,常常不经意间就能看到屋顶上直立着十字架的小教堂。对于天主教具体的信徒数量、传播情况,我不清楚。我只说说俺们生产队的事情。印象里在1998年的时候天主教开始进入俺们生产队,天主教在中国应该很早就有基层组织,但是信教群众较少,如我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上高中的那个镇上就有一个小教堂,不过传播的并不成功,我的房东老太太每天能聚集起十几个小老太太凑成好几桌麻将,没听谁说起过信教的事情。来俺们生产队的传教人员是隔壁村的一位小学男老师,在我们生产队一位老太太家设立了一个传教点,召集了一帮信教群众每周六聚会一次,传教无非就是讲解圣经,让信教群众背一些祈祷词以及圣经片断。到了1999年的时候,这个点的信徒已经有了十几位,生产队绝大部分的年龄大一些的妇女都成为信教群众,看起来天主教传播的很成功。

    刚开始,我母亲并没有参加这个天主教聚会。就有一些老太太来劝说我母亲信教,理由并不是你现在信教了,来世就能得到解脱,而是对我母亲说“你身体不好,干吗不信教?信教对你身体有好处的”。抱着对身体有好处的目的,母亲也开始每周六参加聚会。有一点要命的是,农村妇女很多不识字,而那些拗口的圣经片断很难让她们一下子记住,于是每次聚会的时候,传教人员就将当天讲解的圣经片断写在一片片纸上,让她们带回去继续练习。于是每天晚上我父亲都要对着纸片上的字一遍遍念给我母亲听,直到记住为止。

    信教的群众都是年龄较大的妇女,而且身体都不是很好。这些人信教的目的和我母亲一样,都是为了让身体不生病。她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我不得而知,很有可能是传教人员为了打开局面而这样告诉她们的,想想看,对没有知识文化的农村妇女解释受苦、受难、耶稣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正常情况下,听到这些,她们会一脸茫然地离开。如果上来就告诉她们,快来信教吧,保你身体健康,她们保准有兴趣。如果事实的确如此的话,那么这天主教的宣传有点类似于某某功了。当然,生产队那的天主教并没有教人们生病的时候不要看医生,信教点的群众是有病必治的。所以从信教的目的来看,这些信教群众无一不是功利的,她们并不是为了死后上天堂而信教,也不是为了求得心灵的安慰,而是为了使身体保持健康。当然,这种功能还是被许多人怀疑的,这些持怀疑观点的都是农村那些身体强壮的男人们。例如我有一个邻居,年纪比我父亲还小,但是按辈份我得称呼他爷爷,这位爷爷就说“这都是瞎扯,要是真的这么灵的话,那医院岂不是都要关门了”。所以,生产队传教点的信徒绝大多数都是大龄农村妇女,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传教点老太太的小儿子,是一位鳏夫,脑子不大好使,但基本还是正常人。

    农村妇女没有多少文化,也没有见过大世面,对宗教和邪教之间的区别还不明白。1999年,国家开始整治某某功时,确实吓倒了一些这样的信教妇女。那年秋天,我回老家,刚进家门,就有这样的信教群众到我家来看我。当然按辈分我得称呼她姑姑,这位姑姑一看到我,就和我套近乎,说一些不咸不淡的事情,这让我感到很奇怪。过了一段时间,她才开始问我,她们还能不能继续信教,国家会不会把她们关起来。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为了这事。于是我临时担当起了TG的宣传员,宣传我们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某某功是怎样的不好、国家禁止的是某某功而不是她们这样的宗教。其实那时的我对于宗教和邪教之间究竟有什么具体的不同,也不是特别明了。我只是拍着胸脯向她保证,放心吧,国家不会为难你的,继续信教,没问题!得到我的保证后,这位姑姑心满意足地走了。

    母亲对天主教的信奉此后开始逐渐升温,寒假回到家里的时候,我也得经常照着纸片念一些主啊、神的给她听。不过开始的时候,母亲嫌我念得没有父亲好。因为我照本宣科的时候,习惯性地冒出普通话,而母亲对这不感冒,没办法我就用老家的方言念给她听,每天晚上还要我用收音机找香港的天主教电台给她听。当然母亲并不知道还有天主教的电台(我那时也不知道),这都是传教牧师告诉她们的。到2000年过完年的时候,生产队的传教人员告诉她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她们可以参加洗礼成为正式的基督徒了。其实,母亲她们这样的农村妇女并不知道这中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区别,她的认识还是功利的,很直接,要想真正对身体有好处就必须经过洗礼。不过,在没有参加洗礼前,母亲对洗礼仪式好像感到比较惊恐,她的理解好像是洗礼和洗澡差不多,但是要男男女女在一块(我不知道母亲是怎么听说、怎么理解的,这些确是她的原话,冏)。

    不过后来,生产队的信教人数大大降低,现在固定人数包括传教点老太太的小儿子在内共是五位。造成信教群众脱离的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她们认识到宗教是统治阶级的麻醉剂,而是因为她们有别的事情做了。老家所在的县是毛绒玩具出口大县,进入新世纪后,我们那的毛绒玩具产业急速发展。说到产业其实很简单,整个产业就分为两个环节,大工厂负责承揽海外订单、购买原料并负责原料的初加工,然后将后面的活委托给众多的小工厂去作,由小工厂进行最后的加工。说到小工厂其实就是一两间房,小工厂所有的活都可以由工人带回家去做,这样的小工厂也分散于城乡各地。有了这样的小工厂以后,母亲这样的妇女就成为这个产业当中最末端的工人,每天将原料带回家完成最后工序,然后将做好的布娃娃送到小工厂就可以了。有机会挣钱后,谁也不去信教了,就将全部的心思放到了做布娃娃身上了。“能挣到钱”就这样将群众从天主教转移到了小乡镇企业中去了。

    不过,就是没有小企业的出现,天主教在俺们生产队的传播也不一定很顺利。因为长时间后,带有功利性目标的信徒们实现不了当初的目的,自然也会退出天主教的。今年秋天回家的时候,一直坚持信教的大伯母身体血压一直偏高,医生说是高血压。农村妇女就喜欢在背后议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看看,信教信出高血压来了”。你说,有这样想法的人能成为忠实信徒吗。

    最后,个人认为,天主教在中国一直之所以不是很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原因在于,天主教没有实现本土化。天主教很早传到中国了,至今也有四百年了吧,但是传播范围并不是很广泛,比起中国其它两种外来宗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天主教的传播范围和信徒数量则逊色很多。现今的中国什么都喜欢讲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之类的等等。说到宗教上来,天主教的包容性太小了,一直倔强地坚持自己的一套体系,而不像佛教,到了中国就有禅宗(伊斯兰教不熟悉)。这说起来有点抽象,不是那么直观。还是说我们生产队的事情,生产队的传教牧师对信徒有一些特殊的规定,我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天主教信徒不能磕头。中国农村每年有很多祭奠先人亡灵的活动,大年三十、清明都要进行祭奠,祭奠先人很重要的就是要磕头,要以头跄地。天主教的这个规定,很多农村人不理解,有抵触情绪。不过像清明这样的常规祭奠活动不磕头,农村人还可以容忍。但是如果家里有亲人去世,还不让磕头,这可有点犯了农村人的大忌了。还是前面提到的那位向我询问可不可以信教的姑姑,她一直坚持信奉基督。前几年她的丈夫得了脑溢血过世,按习俗,棺材离开家门时,作为妻子要磕头告别的,但是这与基督的规定不符,这位虔诚的姑姑坚决不磕头,不仅惹得亲戚邻居说闲话,连子女都老大不满意。想想看,连这样一些细枝末节、虚头巴脑的仪式礼仪都不肯适应中国国情做点改变,这天主教怎么能在中国大地上吃得开呢。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中国人是不可能普遍真诚信教的

      历史文化的因素很多. 中国人是什么教都信,可实际上什么教都不信. 不排除有少数人真信.可大多数人是真不信,顶天就是有些人为了寻求心理慰藉骗自己信罢了.

      其实我觉得这挺好,宗教嘛,本身就是一个给人解闷,稍带着治疗治疗抑郁症就算做了善事了. 从世俗角度来看,如果能够做一些实际的善事,比如少林寺的永信ceo给穷困孩子捐钱,给灾民化缘. 那就更是功德无量了.

      当然会有人说,那你看他赚钱也老鼻子了. 不错.是这样. 可你得这样想,人家永信ceo赚钱可没杀人放火贪赃枉法不是? 人家造福一方百姓,提振一方经济,捎带了还给受苦受难的人掏钱解难. 这不是佛是什么.

    • 家园 伊斯兰教到了中国也积极的和儒家接近

      相比之下基督教做得实在有限

      • 家园 印象中那是老教吧,古代儒教兴盛之时如此,但现在不是

        目前盛行的应该是新教,老教的人应该是很少了。

      • 家园 伊斯兰教到了中国也积极的和儒家接近?

        王:

        精辟!信仰的中国本土化其实就是去神圣化,所以我坚决反对伊斯兰教中国化的任何尝试!

          

        杨:

        只要是有知识有忧患意识的穆斯林都能看到这一点。我在博客里对中国文化的酱缸特性和功利主义本质做了大量分析,这样的判断我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王:

        也许,有些穆斯林知识分子抱着良好的乜体,希望伊斯兰文化和主流文化融合,使伊斯兰教从边缘走向庙堂,不仅利于宣教也能掌握话语权,达到辩诬的目的;可是最终的结果往往是纯粹的一神信仰的庸俗化、风俗化、御用化和去神圣化;我们必须树立自信:用伊斯兰化社会、化民族、化种族!

        从古代的天朝大国理念到今天的读经热,中国文化一直在此岸世界里打转,从来没有建立关于彼岸世界的关怀也就不可能有纯净的精神场域;因此当有一个信仰超绝神明的文明出现在面前时,他们首选的举动就是把这个异端纳入自己的体系中去;当这个异质文明在中国自己体系中找不到对接点的时候,他们的办法则简单多了:把这个异端刷上一层黑色再浸入酱缸让它慢慢崩解自动嫁接,最后变成酱缸的一部分。

          

        杨:

        加之伊斯兰教的完美性是无懈可击的,一个人只要坚持着自己纯正的穆斯林身份就不会使伊斯兰异化。而非穆斯林们总是攻击伊斯兰教不与中国文化融合,也是看出了这点,把伊斯兰教与中国文化融合是他们灭绝或者驾御伊斯兰的阳谋,只是提法很堂皇罢了,其实他们很清楚,中国文化对其他文明的同化恰恰是一种异化,是对外来文化的功利主义剪裁,而不是没有利益目的的包容和接纳;

          

        王:

        在中国,伊斯兰教和穆斯林尚处于边缘的时候采取保守主义的策略是明智的。西北的先贤们在这方面厥功甚伟:语言教育的独立、婚姻的限制、远离庙堂保持高贵的孤立;

        非穆斯林所主张的融合论的确是一种阳谋;佛教融合了,中国佛教已经没有印地的精髓;基督教的刻意迎合只是多生出几个中西合壁的邪教怪胎;而穆斯林抵制融合所以伊斯兰化了中国的突厥民族,而且在西北西南伊斯兰化了偌大的汉族地区;

          

        杨:

        伊斯兰是全人类的生活方式不是某个民族的单纯宗教,所以用伊斯兰教化社会,是每一个穆斯林的宗教义务,我们不能本末倒置。

        全文见外链出处

    • 家园 远东第一大天主教堂究竟是

      徐家汇那个还是青浦佘山那个,好像也说法不一。其实那些外国人开的天主教堂或基督教堂解放后被政府“国有化”之后,除文革前半期外,正常的教会活动还是持续的。

      我外婆就是虔诚的基督徒,她解放前入的教,虽然也是大字不识的家庭妇女,却能捧本圣经磕磕绊绊大段地复读某某福音,奇怪的是那些字搬个地方她是基本认不得的。说起来我儿时的那点西方知识启蒙还是来自她老人家,什么摩西出埃及记啦、耶稣生在马槽里啦等等,都是老人家把圣经故事当童话一样灌输给我的(那时还在文革后期),不过从没听说信教是为了不生病啥的,倒是教导我那些烧香拜佛的搞偶像崇拜属于迷信。还别说,从某种程度上,信教对健康还真不无益处,至少老太太在别处受了气没处撒(比如婆媳不和啥的),就会向上帝告诉,这时上帝就起到了心理医师的减压作用,也让老人减少孤独感。后来外婆七老八十了,也不象许多老人那样忌讳死亡,还交待小辈说:以后骨灰不用给我留着,火化后你们给我随便那里倒倒掉好了,我去天堂见上帝,不在乎身后这些仪式(这是她的原话哦)。以她的知识水平,在她这一辈的老人里能这样豁达地对待死亡,不能不说是上帝给了她精神力量。(愿老人家在天堂过得好,阿门!)

      对现在国内教会的活动不大清楚,但那些不在政府督导下的教堂活动的,基本应是属于所谓的地下教会了。

      • 家园 应该是佘山那个,我对国内的宗教倒觉得

        现在国内流行的这种不是天主教,严格意义上来说和基督教也有一定差别,但是还是偏基督教,以团体聚会为主

        相对来说,我对过去的天主教清楚点,因为我外祖父母是天主教徒,当年也是文盲,洋神父到中国偏远农村一传教就把个穷山村的人全给忽悠了。后来来到上海信仰就更坚定了。。。他们本身具体思想思维我不了解——和我年岁相差太大没交流过,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长辈已经故去了。但当年的行动还是知道的——捐钱,不停的捐,早年捐给教会,还有买地赠送给当年村里的人——这里我觉得善良和信仰应该都有点作用

        早年上海最繁华的地方就是英法租界,理所当然是天主教的天下。宋氏这种去“美国”吃洋墨水的家庭或者去美国学校读书的人才会去信仰“新教”,但比起英法的势力还是差了点。解放后,天主教是在国内还有继续,但是应该已经是偏向中国式的宗教了。就像“石工”提到早年利玛窦和后来的教廷都有解释“圆话”以利于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徐光启开始上海就有天主教徒了,后来外国人多了,势力也大了,教廷恩准“本地化”传教,所以徐家汇那个教堂就是此间代表,主教府设在那里——对于原教旨信仰来说,主教神父就是肩负使命解释上帝(其实就是教廷)的话给教徒们。所以徐家汇确实如下所说相当于“分舵”,而解放后和梵蒂冈断绝关系的中国天主教(主教都不是教廷任命的)很"本地化"了

        对于过去的基督教就不太清楚了,主要还是美国人的影响力,还有就是去美国的留学人士。当年美国人在上海最爱办学校——女中也好,大学也好,几个教堂或多或少和学校有关系。解放后也就不了了之。

        我个人不才出外游学了一段时间,美国不清楚,但几个英联邦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基督教在我一普通留学生眼前“飘过”的次数太多了。每个留学生去学校报到,不出意外都会收到一顿基督教会的晚宴邀请——刚出国面对汇率差异抠门极致外加本着“不吃白不吃”精神的人如我也不出意外的都会去赴宴。因为英联邦中国人留学生众多,所以基本这种开学宴会会有很多讲中文的(含大陆港台以及华人留学生和移民)负责接待演说。整个宴会基本程序如下:吃饭,上课(解释基本的教义),倾听教众演讲(上帝在我身边,我信教后XXX),唱圣歌(流行歌曲味道,蛮好听的也易唱) 参加的人最后留下联系方式

        然后基本以后就会有人发email联系你邀请你参加聚会(dinner!一般在教徒家里),送你圣经,诸如此类。然后基本上留学生会选择去华人的聚会,流程和上面差不多,不得不说中国人聚会吃饭还是很嗲的。除此之外我还特地去了次“老外的聚会”——还是一神父办的,参加聚会成员是当地居民和日韩留学生(基本就在教徒家里homestay)中国人就我和我一同学——老牌基督教徒从小就是,一直没放弃我。和华人相比就是吃饭变成了普通的茶点,增加了材料精读时间,还有多了提问回答。还有个不同就是华人说感受就是“自从我成了教徒后,我XXX了(受过教育的当然说不出什么癌症好了话,不过还是偶有沐浴圣光,病痛减低的说法,其他基本是心胸视野开阔了,大度了,人善良了,从里到外身心不一样了,看世界多角度了诸如此类,忧郁症好了是很多人讲的事例)”老外基本是“从XXX语句(基本上是基督被迫害还爱世人相关的材料)看出神是那么那么的伟大,我们是多么多么的幸运”参加了几次千篇一律,我就不去了(连dinner!都没兴趣了)。大浪淘沙(我就是那沙),几次聚会下来,就会有人壮大这样的以“聚会团体为单位”的所谓的信仰力量。然后再下批,周而复始。你说他/她读了那么多圣经材料,到底知道个什么所以然来,也不一定,反正中文直问“您是基督教还是天主教”他们不清楚,反正坚信自己是信上帝的(信上帝的就是一家),英文描述是Christ,基本教义是基督的,但是真要规划成传统的基督教,又有那么点差异。

        至于说到中国人怎么会信这外国教,信教当然是“有所求”罗。留学生初到外国,比起过去前辈虽说钱袋鼓了,但是还是难免碰到生活问题,出门在外要靠朋友,基督教会办的聚会无疑是最好的交朋友的地方,一般教徒也会非常的热心:没车,开个车送你;没地方住,联系介绍个新房东;这点点滴滴,人哪能不“动情”特别还有孤独,举目无亲一下子好像有很多知己一起办读圣经读书会,一起唱歌,一起信仰,能不“忧郁症好起来了?!”还有,别以为出了国就了解老外了,一般留学生你去参加当地年轻人的聚会,还蛮困难的,人不带你玩(实话说那无聊的啤酒音乐吵闹会一般中国出去的也不太爱玩)基督教会就是个好地方了——至少在有一份打工工作之前的时间内,练英语,了解当地民众(虽然年纪比较大),没有比这接触老外社会更好的窗口了。虽然我对教义抵触,但是我承认基督教会(尤其这种聚会性质的)变成了一种人际关系纽带。除此之外,其他改个信仰甚至转去神学院读书,找个人写写推荐利于移民之类,大家心照不宣。

        在话说国内,出去前,我真不清楚西方宗教,十字架还是纯粹摆着好玩的。回来的这几年就是国内信仰基督教开始流行了,很讶异的就是再起这个风潮的不是当年去教堂听“神父布告”的天主教,而是基督教——或者说是几乎照搬国外这种“聚会性质的”偏基督教,撇开传统迷信那部分,看看上海这些所谓受过教育(长期的唯物主义教育啊!)的年青人信仰基督教,说“崇洋”是肯定有; 说“小资新表现”也有点,但我觉得总体还是生活水平提高了,人空虚了,精神生活不佳,吃饱了没事找事了。有些人成群结队去游玩,有些人成群结队去FB吃喝,而有些人成群结队就去拜上帝了。

        科学水平不够我们无法解释的现象就会找上帝解释;精神空虚我们无法度过的日子只能找上帝填补,哎!

    • 家园 在国内传播的应该就是天主教?

      不过我去过上海徐家汇那号称东亚第一的大教堂,知道那是天主教的教堂,还知道TG和天主教教皇之间合不来。所以我认为在国内传播的应该就是天主教

      不是吧,仅以上海而言,基督教堂也有好些个,还分不同门派的,只是教堂没那么大间而已。不过以你文中介绍的信众情况,究竟是信天主还是基督,对她们好象区别是不大。

      • 家园 解放前应该是什么都有,现在好像没有区别

        以前那些教会学校好像大部分都不是天主教,教堂也是什么派都有。现在可能大部分人也不知道自己信的是哪一派,都叫基督教堂

      • 家园 这还真得不知道

        徐汇那个教堂地位蛮高的,好像属于地区分舵的性质。至于国内传播的基督教究竟有哪些教派,不得而知了,可能真的像前面有些河友说的,有不少国外的教会到国内私下传教,属于地下教会的性质。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