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藏友藏事 上 -- 萨苏

共:💬122 🌺417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藏友藏事 上

    回国,恰好我的朋友华尔丹也来北京,于是聚了一下。结果聊得天南地北,等想起来要走,天已经黑透了。

    出门一抬头,竟然看到漫天的星斗,不禁让我小小吃了一惊。印象中从上大学在北京能看见蓝天的日子屈指可数,这。。。居然能看见星星了?!

    其实理由略微一想就可以明白。第一阿丹是个穷人,他住的地方已经接近五环路,自然空气好;第二奥运会前后对北京的空气治理确实是有效果的。然而我还是激动得够呛。

    看着萨手舞足蹈的样子,阿丹说 – 你越来越像我们藏族人了。

    阿丹是藏族,北师大教育系读书的时候和老萨交了朋友。交朋友的过程是我和他的朋友小叶酋长打了一架,后来很简单就好得跟兄弟似的,至今想来莫名其妙。

    我对藏人的印象,基本就是从阿丹身上来的。所以我即便在长野护火炬,跟藏独面对面的时候,心里也很清楚,藏独是藏独,藏族是藏族,不是一码事。

    因为长野之行被藏独砸坏了电脑,阿丹打越洋电话来慰问。老萨故意问他 – 你们藏族里头怎么还有这样儿的阿?阿丹一句话顶了回来 – 都是跟你们外边人学的,我们藏族人不这样儿。

    合着,藏独是我们“外边人”培养的,阿丹的逻辑,佩服。

    不过,这不是他第一次表达这样的观点了。

    有一回,我一个哥们儿在九寨沟让藏族人给抢了,我去质问阿丹(后来想想质问他真没道理),结果阿丹也是这句话把我噎回来 – 都是跟你们外边人学的,我们藏族人不这样儿。

    阿来的《尘埃落定》出版了,阿丹急三火四给我寄来一本,里面夹一张纸条,显然挺激动 – “我们藏族人自己写的书,你看”,最后“你看”俩字放大了七八倍,看来是生怕我不看。

    看了,不久电视剧也出了,半夜把阿丹从被窝里提起来,问:哪个好?书好?电视剧好?

    阿丹懵懂半晌,挤出一句 – 电视剧好。

    为什么好?

    姑娘很漂亮。

    我把电话挂了 – 这小子前生不会也是个傻瓜王爷吧?

    这次阿丹说我越来越象藏族人,萨还给他一个微笑,我知道他这是什么意思,也是刚刚才知道的。

    刚刚才知道,是因为中午的时候恰好和北青一位女记者在报社旁边吃的藏餐。正是午后,我们独享了最好的阳光和安静的大厅。服务员看看没事做,拿出琴来就在一边弹了起来,自得其乐,是不管客人的。

    她刚从藏区回来,所以我们谈了很多藏区的事情。比如上梅里雪山,只有一条象鱼背一样的路,要么自己爬,要么骑驴子上去。“我还是自己爬,”她说,“两边都是悬崖,脚长在驴子身上,我不放心。”

    当然,在雪山上看过星星之后,什么都值了。

    我能感觉到,我说,看你仿佛灵魂都澄清的感觉。

    说说你了解的藏族人吧。我说。

    怎么说呢,她想了想 – 拉萨没什么好说的,那里已经是一个都市了。还是说说阿里吧,嗯,说说藏族人打官司的事情吧。

    藏族人打官司?好啊。我说,知道这是有耳福了。据我所知,她几年以前曾经去阿里,并且在那里过冬。在西藏过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里严酷的气候使外地人很容易遇到生命危险(这位在西藏过冬的朋友下来的时候红血球也出了一些问题)。事实上所谓中国灭亡藏族文化纯属无稽之谈,藏文化和习俗在拉萨以外的地方保留得很是纯粹,道理也很简单 – 外人没有能力深入和打搅它。青藏铁路通车也一样,因为它毕竟是一条线,离开了列车,外地人顿时会困难重重。

    话说这位记者逗留的小村子,是在阿里的腹地,村里都是藏族,干部也是藏族。这种地方,政府的工作很简单,医院,通信,救灾,供销社,除了这些也就没的可干,也没人来干。

    当地的藏族人呢?和许多地方一样,淳朴善良之类的形容词就不说了。

    可是村里淳朴善良的藏族人却干出了一件不拿么淳朴的事情。

    小村子的对面,还有一个小村子,两个村子隔着一个山。

    有一天,对面村子的一条牛跑了过来,到这边村子旁边吃草,几个小伙子,就把牛打掉吃了。

    过了几天,对面村子的藏族人找了来,问你们看到我们的牛了没有啊?

    这边村子的藏族人把脑袋摇得跟过马路似的 – 没有没有。

    尽管这边一口否认,人家可不傻,凭借蛛丝马迹认定就是你们弄走了我们的牛。

    于是,两个村子决定谈判。

    谈判的地点,决定设在两村中间的山梁上。

    谈判那天,记者看到村里的干部们都穿起了民族盛装,骑上了最好的马,向着会场奔驰而去。

    出于好奇,记者也跟了上去,但是,会场的情景让她吃了一惊 – 只见对方的干部,也是怒马鲜衣。而且,干部身后人头攒动,显然是对方全村的村民都来了!

    就在她吃惊的时候,忽然听到后面脚步声杂沓,回头一看,只见这边村子里的村民们也全体出动了!

    难道是要械斗?

    但是当记者看到村民们的表情时,顿时以为自己脑袋出了问题。

    这些村民扶老携幼,脸上的表情竟然是 – 开心!

    [待续]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把外边人换成汉族人读读看,越发能感受到阿丹怎样发痞)

    关键词(Tags): #西藏#华尔丹#阿里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送花!
    • 家园 我一新疆来的同事说,的确是汉人教坏的

      2个实例:

      1,古早时,维人市场上买卖有时候是用数数的。比如说,卖枣。卖枣人面前摆着两袋枣,口袋敞开着让你吃,吃够了再数你吃剩下的枣核,(吞下去了怎么办?),根据枣核的数量确定支付金额。可是有一天,维维们发现,汉人总是吃的枣最多,付的钱最少。等汉人离开后,汉人刚才的位置后面满地的枣核。再憨的人也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吧。

      2,卖羊肉串,同1.

      3,新疆解放后,在某地建了一家纺织厂,(产棉大省啊),纺织厂的工人都是要三班倒的。有一个晚上,车间主任查岗,发现一维维在睡觉,就过来训话。

      -“阿凡提,你怎么睡觉啦?”

      -“晚上了,你怎么不让人睡觉啊?”

      -“这里是工厂,你是来上班的,不可以在上班时间睡觉。”

      -“哦。”

      -“你要是明天晚上再睡觉,罚款你5毛钱。”

      -“是。”

      第二天晚上,这位主任又发现他在睡觉了,就急匆匆走过去要教训他。走到跟前,主任眼睛一亮,只见维维的毡帽上夹着1张5角纸币。

      都是听说的,不负责考证。

      • 家园 在四川吃麻辣烫,从来都是数签签算帐啊。

        麻辣烫在四川成气候可以追溯到80年代吧。

      • 家园 汉人也有淳朴的。那定是不淳朴的人教坏的,不一定是汉人
      • 家园 有关羊肉串, 说两句

        俺在西安上学的时候, 乐趣之一就是晚上夜市的啤酒羊肉串, 吃羊肉串从来都是吃完数签子算钱的. 小摊子上也混乱, 一毛钱一串, 一次吃好几百的, 完全有机会少花. 把这跟维族, 汉族扯到一起, 不靠谱!

      • 家园 把缠头当小孩看,你同事才是典型的大汉族主义
      • 家园 维人都好人,阿凡提故事里的反面角色哪里来的?汉人投胎吗?
      • 家园 这几个故事显然是胡编的

        维族人也要分的,沙漠里的小村子是很淳朴,但乌鲁木齐、喀什之类大地方的根本谈不上。而历史上维吾尔人在中亚以精明、狡猾的商人而著称。

        根据一些西方探险家的记载,二三十年的拉萨商业基本被三种人垄断——汉人、穆斯林、康巴。其中以康巴最为恶劣,坑蒙拐骗无所不为。西藏北部羌塘草原上的游牧民也在藏人中臭名昭著。他们通常会热情招待过往的陌生人,然后在晚上杀人越货。

        其实这些传闻都反应了一定的民族主义情绪。就像徐明旭说的,藏族人指责汉人把卖淫带进了西藏,实际上藏族人自己有这方面的长期传统,即使在文革这样的风头上大昭寺派出所也隔三岔五抓流莺。最早的汉族妓女是九十年代初进来的,主要服务汉族军政人员,回避藏族人。藏族人感到羞辱,反过来指责汉族人道德败坏。

        • 家园 这倒是实话,那里干仗好多都随身带54式大黑星~~
        • 家园 看来不管什么人,归根结底还是跟经济有关,而不是别的
        • 家园 送花

          话说内地现在有名的“2元一两”的“高密度切糕”,可不是咱们汉人教给他们的吧?

          • 送花
            家园 我也着过道

            在京陪外国友人。我说请人家尝尝中国的民族风情。问小贩多少钱,那小子满嘴象含了枣似的。觉得不对劲,就一定要他少切。他说不行,没怎么卖的。最后一看,算了,也就一般萨其马糕那么大一点。一秤,70块钱,我没当场昏过去。

            我跟他还价,一大帮人就围了上来,用维语骂我。最后我做出愿意给他当场一刀劈死的态度,没办法,给我改切了原来的三分之一,问我要20块钱。给老外看见,问怎么回事。我说这东西20块钱。老外不干了,叫我不要付钱,说这是诈骗。我说怪我,当初没听清楚,心里那个冤啊。

            买下来后大家分食,说味道还可以,我找借口碰都没碰。

          • 送花
            家园 那往牛奶里放三那啥的事呢?

            有些是必然的,赚钱嘛,八仙过海,各有神通喽。

          • 送花
            家园 史上最贵的糕之一

            他说二元一两,我说来二两,掏了5块钱,然后很惊讶的得到了和A4纸厚度,1/5A4纸大小的一块,说实话也没往坏处想,就等着找钱,半天没反应。和他问了几句,他旁边一块的一个二十多岁马上窜过来,一副要打架的样子,眼睛直直的。我没理那个人,又接着问,这才知道,给我的是五块钱的量后来我又注意了一下,连城管都不敢管切糕党。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