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继续高华文摘】上数据·后人鉴之 -- 陈郢客

共:💬289 🌺765 🌵6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来如此。搞“文革”动了别人的蛋糕,自然惹人恨了。
    • 家园 花谢资料,另贴一段刚看见的

      del

    • 家园 勒紧腰带省下来的经验,就是为了送这样的花

      陈mm,强悍

    • 家园 【补充】何为17级干部

      【级别】

      当年大学毕业,起初划为22级。

      17级,是中级干部的基线。

      13级是高级干部的基线。

      老的行政级别是55年取消供给制后为干部制定的工资政策,与军衔、职务无直接关系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确定干部的行政级别当然离不开干部的职务和贡献。行政级别共分23级。其对应的职务分别如下:

      23级正排准连,22级副连,21级正连

      20级准营,19级副营,18级正营

      17级准团,16级副团,15级正团

      14级准师,13级副师,12级正师

      11级准军,10级副军,9级正军

      8级准兵团,7级副兵团,6级正兵团

      5级准野战军,4级副野战军,3级正野战军

      1、2级是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设立的

      一级工资700余元,三级工资400余元,十级工资200余元,十七级工资97元。

      需要说明的是军队干部比地方同级别干部的工资高拿一级。如十七级地方工资97元,部队是114元。主席只拿三级工资,促使了一批如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老帅们也拿三级工资。据说只有个别人拿了一级工资,如宋庆龄等。

      此干部级别自55年制定后,在61~64年间,对个别定级时偏低的干部作过一次调整(长一级),以后一直未变。

      高干的概念:13级以上是为高干,到文革后期以后由于生老病死等原因高干人数减少,在高干队伍中又增加了一个14级。

      干部级别在当时生活中被经常运用,中央文件传达到县团级,不只指县团职以上干部,而是17级以上干部都要去听。

      当时除了制定干部级别外还制定了技术级别和工人级别。比较起来当时国家最高领导人(工资400元)与普通工人(40~60元)的工资水平相比,差距在十倍以内。

      军衔和职务都是公开的,但行政级别到死都不公开,只有本人知道及少数知情者了解。老同志们一般极少向人炫耀自己的经历和行政级别,所以以讹传讹的极多。

      职务与行政级别之间的关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建国时兵团级干部想谋个省部级职位极难,但到了60年代以后尤其是文革期间,军级干部已普遍走上省部级掌权,于是有了省军级的说法。到了文革后期至粉碎四人帮前后,又有一大批12、13级干部走上了省部级,如华国锋等人。

      【车】

      解放战争时期,营以上干部配有马匹,有专职马夫,马匹均登记在册,由部队和地方的供给部门准备饲料且洋马的饲料标准要高。解放战争后期,由于缴获了大量美式吉普车,正师级以上作战单位始配备吉普车,解放后,地师级以上单位开始配备轿车,华沙车应在首批配备之列。正军职以上干部配专车、司机、秘书。红旗、上海刚生产出来时,只国家领导人乘坐,大量配备是六十年代以后,逐步在省军、地师流行。文革后期,有县团级单位配备上海的,但红旗在地师级单位少见,省军级以上较多见。

      关键词(Tags): #解读通宝推:桥上,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我父亲那时候是14级吧...

        因为小时候听妈妈唠叨过好几次,说父亲还差一点就跨进高干序列了。记得大概是每月140多块钱,因为有几次我去局里(县里的)帮父亲领工资,看到工资表,父亲不是第一个(前面有局长和书记啥的,记得工资好像是70多80来块的样子),可工资算是最高的。财务是个姓何的年轻人,还对我说,这工资比县长和书记的工资要高啊。

        印象中在县里比这这工资也就两三个人吧。

        文革可能有几次涨工资,父亲没有调,谁让你基数高呢?只是在80年代普调时才涨了一次。

        听说当时因为地方工资比军队低,当时部队干部转业,一般要先调一级再转。后来看父亲的履历,转业时应该是正团吧,那么调一级也就是到14级了。

        再后来父亲离休,我看到离休证上写:享受地级待遇,哈哈,退了才算是跨进高干序列了?那我也算高干子弟喽?

      • 家园 也说说级别

        我一个老哥们,他父亲是13级,弟弟的丈人是11级。弟媳妇年轻时候总是拿这个级别说事儿,他家吃了许多嘴巴亏。估计80年代以后,级别变得不是那么机密了。

        我父亲只是边疆一个农村小学主管(没有校长,让他代管),家里竟然也有只传达到县团级的中央文件。就是林彪出逃后下发的那个文件。我几岁的时候,没事就翻看这个文件,对着地图囫囵吞枣。为了批林,文件里把林彪和毛泽东在东北战役中的陈年旧帐炒来炒去,虽然从穿开裆裤开始就关心国家大事,这个问题我却从来都没有弄清楚过(现在看来,很多问题我都没有搞清楚,不过这样我没有精神负担,活得快乐)。

      • 家园 陈MM辛苦了,献个花上个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其实那时行政级别公不公开都一样

        干部编制,从你领多少工资就可知属行政几级,如果甲与乙职务略有不同,而工资单上数目相同,就可推知大致属同级了。

        那时候大家对工资并无保留隐私的概念,整个部门甚至单位的人名、工资、奖金都列在一个工资单子上,领工资的日子到财务去签收的时候,翻来翻去找自己名字签字。直到八十年代我工作的时候,从局长、处长倒科长科员,每月的工资、津贴多少,全在那份工资单上,随便看。我就知道我们局长是行政10级,副局长行政12级,因为他们的名字总排在第一第二位

        另外,文革结束之后曾经调过级,多少年工资没动了,广大干部同志鸡冻啊(没工农群众啥事儿),一时闹得鸡飞狗跳。

        • 家园 文革后第一次调工资是在1977年底。

            这俺记得很清楚,因为。。。下面再说。

            当时长工资是有比例的,记得是全体职工的百分之二十,得到的每人长七块,不到一级工资差。印象中干部与工人是分开评的,都是一样的比例,一样的七块。

            那时已经有消息说要长工资了,基本信息大家已经知道,刚好LD办成了回南京的工作调动,俺要一起回去送行兼休探亲假兼结婚。

            当时俺估计了一下,俺的条件在我们工班里文革后参加工作年青工人里可以说是排头一二名,文革前的老工人占不到20%,这样如果俺不走俺就有九成九把握,一走就很难说了。权衡了一下,还是走吧。

            休完探亲假已经是78年初了,在这期间一直没与同事联系,那时联系也不方便。回到工班,工友们见我的第一句话就是:请客。

            俺们工班五十多人,老工人全拿了还剩三个名额给年青人,俺是基本不用评当然过关。

            第二次长工资就是七九年底了,要么是八0年初,记不大准了。这次俺是刚调回南京,调资比例与77年一样,但评上的是长一级工资,不象77年是不管什么级别都长七块。

            印象中是八十年代后期某次工资改革,才把这7块上靠成一级。

        • 家园 80年代企业也调过几次

          每次都鸡飞狗跳,分房子也是一样。我这样什么后台和资格都没有的边缘人傻人,凭运气好,在夹缝中检漏。

        • 家园 呵呵,为了那次涨工资,我妈他们集体庆祝

          全体组员一起去吃饭,多少年的头一次。

          • 家园 那次大概是在78年吧

            其实可怜见的,科员到科长级别的,不过加薪10元上下而已,局长也就多20、30元,就占工资大约10%了。

            • 家园 56块涨到62/69/78

              呵呵,以下内容都是我父母说的,如有错漏,概不负责哈。

              他们65年本科毕业,出去做中学教师,算行政22级(最低是24级)----先是46,转正以后56,直到78/79年(他们的回忆是79年初)。

              按我父母说那一两年涨工资不止一次(可能也有补偿文革工龄的因素?),从56块依次涨到62/69,再过两年又涨到78。

              比如,我爸爸81年研究生毕业出来留校,开始大约就是这个数。

              所以俺印象里父母的最早工资是69。

        • 家园 文革后的调级和92年的调级是一个性质的

          给邓小平的新政鸣锣开道,小甜头后面跟着大苦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