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戏说历史1】林彪71年不玩行不行 如果没死算华丽转身吗 -- 公鲨

共:💬99 🌺52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戏说历史9】最后的演出二 逼对手现身

      围点打援

      围海瑞打三家村、围三家村打小彭

      到了小彭这里围点打援这个战术遇到了阻碍,刘少奇没有

      看在党国的份上伸出手拉兄弟一把

      怎么办?继续找寻新的更多的来围,譬如现如今网上热炒的1966年5、6月间的批朱德会议记录稿,既敲山震虎又逼迫这些可能的援兵现身。

      这招还不灵?那就发动“群众”批判三家村、动员广大基层干部批判彭、罗、陆、杨。

      因为57年大学生已经被涮过一次了,恐怕响应度不够就又加上了中学生。刘,加邓,遵循习惯的路径:

      派工作组、开右派学生名单(后来被称为黑材料)则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7月初毛回京一直到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逼得刘不得不承认犯了镇压学生的错误。

      接下来就是组织调整和林彪的横空出世(对老百姓来讲)了。

      这个时候上位的二位新人是和刘少奇、小彭有宿怨的林和陶。

      刘已经下台了,当然他的国家主席职务尚未解除。江青和刘少奇在天安门上的那张交谈时的照片就是1966年十一时拍的;毛则更是性情中人,不愿再对刘有任何敷衍,十一在天安门城楼上对身边的刘一句话没说。

      1966年十月一日和1971年五月一日,二次都在天安门上,二次都是一、二把手(当时刘已经是前二把手了)相看无言。

      历史往往是惊人的相似。

      据说夫妻离婚也是这样,第二次婚姻往往比第一次婚姻结束的还快。

    • 家园 毛林双输

      913事件彻底使国人清醒了,使文革结束

      • 家园 【引用邓在刘追悼会上对王的话】是好事(对老百姓)

        林的转身虽谈不上华丽,但可算倔犟。他的倔犟对当时生活在那个封闭环境、血腥但又荒谬时代的中国老百姓来说,可以算戳爆了一个吹了几十年的气球,是好事;尽管这件事的影响要很久以后才充分显现。

    • 家园 【戏说历史8】最后的演出一 序曲:剪除羽翼

      梦想与目标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就在于目标是有现实性实施计划和截止期的,而梦想没有也不需要实施计划和截止期。笔者觉得Dead-line这词比截止期上口。

      1964年底或1965年初毛要更换舞伴的想法是目标而非梦想,他有着很详尽的实施计划,步骤、节拍都很清晰也很准确。

      第一个目标就是刘的心腹干将小彭(以区别老彭——彭德怀),战术就是:围点打援

      实施步骤就是抓阶级斗争、批《海瑞罢官》,然后矛头指向三家村。邓拓、吴晗、廖沫沙都是北京市的,邓还是被毛从人民日报踢出去后被小彭再度收留的。

      其实整个文革的实施路径就是一招儿:围点打援,区别就在于不同阶段围不同的点、打不同的援。此外毛的围点打援不同于传统三十六计里的围点打援,他是不光围也使劲打那个点,同时也埋伏打援。

      很多人都因为罗瑞卿第一个被挑下马而把他当成了毛的首要目标,笔者以为这是被毛花俏的舞步迷惑了。其实罗只是毛为了实现目标,首先是第一目标然后是最终目标,的一个铺垫。罗,起码当时,还算不上刘的羽翼,这也是他被批后感觉十分委屈甚至跳楼的最深层缘故。由于罗的位置敏感,他又积极要求进步,不懂跳舞也是行军:横向运动不能太多于纵向运动;他的这些特征自然而然地被当时他的direct supervisor刘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适时地做出了招募的姿态:罗总长就是下届国防部长的最合适人选嘛。毛对于自己的军中代理历来是十分关注的,张国焘(抑或王明?)就曾因为赞赏了林彪而引得毛大发脾气的。这一次,估计罗又没象高岗招他去时那样及时适时向毛汇报(截至目前没有资料显示毛、罗之间对此事有任何单向或双向沟通),因此毛在有任何实质性动作前首先实行预防和保护性措施是十分自然的。根据张爱萍儿子记录,他父亲在65年12月上海会议时向刘汇报工作时所看所闻,刘对于挑罗下马的背后指向即便不十分清楚也是有不祥预感的。等到刘不得不自己主持会议批判自己的心腹小彭:你看你把我们骗的?!

      估计全体与会的都已经知道个差不离儿了。

      陆定一是受他精神病老婆害,正好赶上了那拨儿被一勺烩了。

      而杨尚昆的倒台则是更早于罗,原因还是“窃听事件”。由于事件涉及核心机密,即便现在也没有任何令人信服的解释,都是出语不详,含含混混的。如果真的是按文革里大字报的说法解释,刘的这一手也够歹毒的,因此杨被赶出北京也应该算是预防性保障措施。只是杨平时比较低调,不像罗那样张扬,因此他的离开在普通人眼里没有像罗的垮台那样引人注目,其实单就预防性来说,杨离开大内这步棋更重要。杨的工作是:听张,协调能力和柔韧性都不错,下台后自然也没有罗那么戏剧性的“将军一跳”。

      刘的另外二个羽翼刘(澜涛)、安(那个不自量力想当二位主席和事佬儿的组织部长)则是舞会正式开始后第一批被踢出场子的。

      有件事情到现在还没搞清,在动手剪除前,毛有没有向他人路线交底?如果有,向哪些人、什么时候、分几批交地底儿?

      至此,刘在中央层的羽翼或执行力在大幕尚未完全拉开时其实就已经基本被削平了,如果遵循现代预防医学的基本操作规程:隔离,这场舞会本不该也不会蔓延到整个居民小区。但开场的顺利使得舞会的主持像眼下职业人那样期望能够获得超出项目本身的项目收益:

      除了更换舞伴,还要通过这场舞会使得毛成为整个公司永久的、唯一品牌。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目标也实现了。但是当目标是一个以上时,成本是单个目标时的倍加(现在用“数量级”了),而且成本被均摊(甚至更多地摊)在了没参加舞会的小区居民头上。这和眼下纳税人负担公费出国、公费吃喝以及公费养车是一个道理,只不过那时摊成本的办法更生猛更直接;可是 那场舞会观众的参与度也大大高于眼下的公费出国、公费吃喝以及公费养车啊

      关键词(Tags): #剪除#羽翼#围点打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