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四面楚歌之美国篇 美国社会十字路(之一) -- 井底望天

共:💬175 🌺106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四面楚歌之美国篇 美国社会十字路(之八)

      看一下德国当年军费开支占总GNP的比例,从1933年的3.2%,1934年的4.4%,1935年的8.9%,到了1936年就增加到11.4%,然后1937年到14.4%,1938年到了28.2%,然后1939年,就开始攻入波兰了。

      英国作为德国在欧洲的主要对手之一,军费也开始从1936年的7.1%,涨到了1937年的9.4%和1938年的12.8%。应该说当时欧洲的重整军备,准备打仗,开始对外部的军工产品的需求,是美国最后在1939年彻底走出大萧条的最主要原因。

      回头看一下,当年的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在1930年6月通过了“史默特—哈利关税法案”以后,达到了无先例的高度。尤其是对制造工业产品,入口关税平均是40-50%,常常超过60%以上。相比于美国上一次的高关税的额1891-1894年,要高出了5个百分点。结果就是报复美国的高关税,在1931年底之前,25国家提高了对美国产品的关税,导致了新一轮的保护主义在世界蔓延。

      而当时因为世界贸易主义兴起,德国的工业产品价格受压(因为要低价来抵消高关税),而要进口的原材料价格不断上升,就使德国工业受到两头夹击,因此德国提出了自力更生的口号,希望不依赖于国际贸易,而保证自己的经济发展。但是德国因为资源缺乏,不得不有选择的建立起自己的国际贸易体系,这个体系就是尽可能地在德国的势力范围内,由贸易体系里的伙伴国,向德国提供原材料,而德国则向他们提供工业产品。

      这个体系里的国家大部分是南欧和东南欧国家,例如南斯拉夫,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希腊,而这种排他的经济体制自然最后会和英法同盟形成势力范围之争。

      德国当时因为背负沉重的战争赔款负担,总值是1320亿金马克,在1932年暂停支付的时候,已经付了八分之一,还有八分之七要赔,现在国家工业化了,军备重整了,当然希望来一场战争,就可以翻盘。

      看一下今天中国的现状,这段历史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中国也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地区,形成了自己的经济势力区,而且最近又走出了国门,到也门的亚丁湾捍卫自己的经济利益。如果今后数年中国的经济趋于稳定和较快发展,并同时带动自己势力范围区的稳定和发展,而美国和西欧仍然在经济停滞甚至萎缩中挣扎,中国就必须做好心理准备,人家可能会以军事实力作为后盾,以普世价值作为虎皮,向中国兴师问罪。

      因此如果中国今天在军备上加一把力,不光是解决军队建设欠了那么多年的问题,和帮助应付今天的经济和就业危机,同时也是为将来可能出现的任何国际形势变化,保护中国今天的经济成果,和国家的海外利益,提供一个安全的阀门。当年大清王朝经济强盛,军事懦弱的局面,是每个中国人都有永远牢记的惨痛历史教训。

      而美国今天确没有这个军备的气垫,是因为在小布什的8年时间里,美国的军备已经是高企不下,没有太大的空间,来为经济提供助力。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美国今天的社会和经济情况已经和罗斯福当年大不相同,没有办法运用罗斯福的老办法。

      从经济结构来讲,当年的美国的工业里,由托拉斯等大型垄断企业当道,因此罗斯福可以比较容易地和少量的产业大亨们谈定数,不像今天的奥巴马在国会里,还要艰难地和反对党议员对抗。当时的德国,则采取了太过分的方法,就是凡是反对希特勒新政的反对派,直接就是一车送进了集中营去劳动改造。而在美国,罗斯福则是强调集权的重要性。

      今天人们一谈到罗斯福,就想起了他在上任时发表的讲话里的一句话:

      “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

      唯一的令我们恐惧的事情,是恐惧自身。

      说得多棒啊。现代的历史学家们说,正是罗斯福这句充满自信的话,和他后来的炉边谈话,稳定了美国的民心,从而带领的人民走出了信心崩溃的萧条。

      对这种说法,俺就是一句评论,胡扯蛋。

      按照当时的媒体报道,大家对罗斯福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不是这一句,而是另一句:

      “broad executive power to wage a war against the emergency as great as the power that would be given to me if we were in fact invaded by a foreign foe.”

      无上的行政权力来向这个危机宣战,这个赋予我的权力要大到就像我们国家被外敌入侵一样。

      第二天,美国各大报纸发表的文章,是支持罗斯福权力集中的呼吁。报纸的标题是:

      “如果有必要,俺们要独裁”(Dictatorship If Needed)

      罗斯福明白的道理,希特勒明白,丘吉尔也明白。就是今天的奥巴马也明白,就是当一个国家和民族面对极大的困难和危险,必须团结一致,停止内斗,万众一心,才有可能群策群力,度过难关。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政治体制,就显示出了其优点。温大爷在达沃斯论坛上说到的上下齐心,和胡大爷说过了“不折腾”,加上中国特产的民主集中制的集体领导,都是当前度过危机的最有力保证。在这种全球为难的困境,有人大喊要修改宪法,搞分权,和削弱政府和社会的整体行动能力,简直就是脑残。

      中国的古籍“管子”一书,在论证国家政治的“立政”篇中,提到了4个国家危亡的因素,就是:

      故曰卿相不得众,国之危也;大臣不和同,国之危也;兵主不足畏,国之危也;民不怀其产,国之危也。

      看一看今天的美国,奥巴马换掉了布什,算是解决了卿相不得众的问题。而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的党派内斗,则有加剧的趋势。美国内外的武兵—军事威慑力经历伊拉克一战,大大受损,财兵—华尔街金融实力,几乎全军覆没,文兵—华盛顿共识下的民主自由体制,现在是臭名昭著。而在经济危机下,民不聊生,越加剧烈。

      美国不面临危亡的关头,那才叫奇怪了。

      • 家园 独裁之有必要,就是因为紧急状态

        对罗马共和国历史稍有知晓的都知道迪克推多是啥意思。独裁官必有任期制,否则容易导向恐怖。

        希特勒得到大权的《授权法》,全称就是《消除国家和人民痛苦法》,可见也是元老院的授权,不过,没了时间限制。

      • 家园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如果诉诸武力,不知他们怎么说服他们的选民?和中国这种核大国打仗,不是打伊拉克那么有诱惑力的。

        而且诉诸武力,总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在战争中打垮中国。但对于有核武器的中国,可能吗?

        所以我觉得,最多又是一次冷战+中国周边的代理人战争。这个东西,毛泽东年代都不怕,现在更不用太担心。

      • 家园 我也觉得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实在混不下去的情况下,会诉诸

        于武力。

        前提是咱们自己不乱,JY的忽悠也不起作用,实在没招了只好铤而走险。赢了则皆大欢喜。输了嘛,赌徒根本不考虑这个。

        其实看看欧美的文艺作品就很清楚了,他们没有和平共处这个概念。只有winner & loser,winner takes all。

      • 家园 战无不胜的石工兄弟会

        有伟大光荣正确的共济会在,美国一定能克服万难,再攀新高峰.

        话说回来,听说全美有一百万的共济会员,我怎么一个都没碰到呢?

        另,齐国和美国在社会结构不论宏观还是微观上,都相差很大,这种把古人言论捧成圣人言论再去否定别人,是臆断.

        • 家园 古代和现代有什么区别呢?

          大臣不合,危难时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让危机不断加剧。兵无威慑力,民生困难,难道现代国家,就没有问题?

          • 家园 西方曾经有过两腿羊么?

            1.资本主义经济体的抗风险和震荡能力要高于封建农业经济体,经济体的自愈能力并不一定需要政府指导控制

            2.现代国家的军队和内卫部队有分工,政局动荡也分很多种.

            3.美国的民生困难和齐国的民生困难根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至少大面积饿死人,以人肉为食,这个在西方历史上我还没听说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